书名: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第44节

    “唉……可惜……”
    沈书云抬头看向沈雷,笑着问:“大哥哥在可惜什么?”
    “可惜,安王世子本是英才人物,却走了谋逆之路。想来他为你暗中做了许多的事,但将来是福是祸都是未知。云娘,你一直都是心里透亮的,该怎么打算,自然不必我来提点你。可是,容我多嘴一句,你千万要多为自己想,不可以太自苦。”
    沈雷其实想劝沈书云不要对安王世子情根深种,以免以后自扰难过,以至于耽误婚配的大事,就不值得了。
    但是后面话,他始终没有直接说出来。他觉得自己到底只是个庶出的旁支。这些话本不该轮到他来说。
    “多谢大哥哥提点,有些事情,我心里有分寸的。”
    沈书云平和地笑笑,内心却有一种陌生的微痛,这种感觉她从未体会过。
    沈雷看着她流露出来的一丝伤感,也满是心疼,但也只能点到为止。
    ·
    沈雷见天色不好,便要告辞回东院。
    刚起身,沈书云又想起来一件大事,便拉住了沈雷。
    “大哥哥方才说,蓟州谋逆的事情,京中已经人人皆知了吗?”
    沈雷道:“人人皆知倒是不至于,只是文物两班有头有脸的府衙,大概都已经知道了。他们说是圣人已经看了密报,只是还没有昭告天下。这两日洪丞相忍着伤,在家里写讨伐安王的檄文,大概几日后就要在殿前宣读了。”
    沈书云忧虑地点点头,眼神中是深深的思忖。
    该来的,终究会来。
    祖父曾多次担忧蓟州是大徽迟早的麻烦,可惜新帝妇人之仁不肯削藩,当断不断则一定会反受其乱。
    如今图谋不轨的人真的反了,京中的人,甚至包括沈雷在内,都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凶险。
    “大哥哥怎么看蓟州谋逆之事?你觉得安王有几成胜算?”
    沈书云抬起眉眼,严肃了神色问沈雷。
    这一问倒是让沈雷摸不到头脑。
    什么叫胜算?
    沈雷和朝中绝大多数的官宦一样,并不认为安王的谋反能有什么胜算。
    纵然安王父子在蓟州深耕多年,但蓟州毕竟在北境边陲,而新帝坐拥寰宇,继承的是先帝留下的基业,凭一个藩王,还能真的反了天吗?
    最多不过是闹几年,双方势均力敌,安王谋求的不过就是新帝许一些永不削藩的诺言罢了。
    类似历史上的八王之乱,闹来闹去也不会动摇帝国的根基,不过是人家叔侄之间斗斗法而已。
    可是沈书云的发问,倒让沈雷觉察到了异样。
    京中的权贵,成平日久,早就失去了居安思危的本领。
    沈书云的确可能不了解朝政,可是她熟悉的却是朱霁本人啊。
    “云娘,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你的意思,难道叛军,还真的能有本事变幻人间,乾坤挪移吗?”
    沈雷不禁问。
    沈书云便佯做轻松地摇摇头,道:“我养在闺中,能知道什么?不过是想着战事起来,柴米都要溢价,不妨在圣人昭告天下之前,先让曹管家去囤积些衣食,免得日后闹饥荒,猝不及防罢了。”
    沈雷听了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于是道:“还是你想的周道,我这就回去也跟姨娘和母亲说一声,请曹管家置办东西的时候,一并加上东院,父亲那边也会同意。”
    沈书云点点头,道:“好,正是这个意思。”
    ·
    几日前落下的大雪积在房檐,这些天一直寒风瑟瑟,于是雪并没有化。
    念春知道沈书云葵水之前身体冰凉,便让拂冬将暖阁内的炭火烧得通红。
    沈书云披着织锦缎面的棉氅,在拔步床的地平前对着炉火取暖。
    红光照得她暖融融的,面孔上却难掩忧虑。
    连沈雷这样的人,都对安王起义之事麻痹大意,那么京中所谓的这些权贵,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蓟州来势汹汹,所图之大,是整个天下?
    沈书云希望是自己想多了,蓟州没有那么强,不过是“清君侧”,逼着新帝拿掉几个身边的大臣,承诺永不削藩,安王便偃旗息鼓了。
    但她说服不了自己。
    大半年的来往,她已经看明白了朱霁的为人,绝非什么良善温厚、适可而止之徒。
    一个霁月朗朗的少年郎,都是这般权欲熏心、处事霸蛮,那背后的安王,已经称霸北境多年,是真正的枭雄,造反的大旗都举起来了,就绝不可能点到为止。
    更何况,沈书云已经见识过了朱霁在京中何等本事通天。甘露寺的镇寺之宝,他拿到手里如同探囊取物。他人看来是大海捞针般的寻找田黄石,朱霁却能很快给她找回来。
    若非在京师中部下天罗地网,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朱霁临行前,邀请她同往蓟州,言之凿凿,对即将发生的巨浪滔天俨然志在必得的模样。
    他虽自负,却不是个自大狂妄之徒。
    正因如此,沈书云才觉得朝堂上下太轻敌了。
    朱霁身边卧虎藏龙,且不说甘露寺和王瑾恐怕根本已经倒戈向蓟州,就连四宝那个内监,都有训练有素、才能过人。
    窥一斑见全豹,沈书云隐隐觉得,这次朝廷面对的是绝对的劲敌。
    沈书云命念春拿来纸笔,在炭炉前就着地平匆匆写下了要置办的东西。
    念春拿过来一看,发现是大宗的米面粮油和布匹,疑惑地看着沈书云。
    “明日让曹管家去办,钱在公中出便可,叮嘱他不要省钱,尽管多买。从商行里置办齐备,不要运回家里,直接命家丁都拉到东山别业去。记住,一定是暗中,悄悄地。”
    念春大为不解:“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怎么姑娘不让曹管家办年货,却要买这些米粮,还要运到东山?是老爷要咱们分家吗?”
    沈书云看念春不解的样子,觉得有些无奈,只是粗略解释道:“朝廷如今不太平,可能要起战事。东山在京郊,人迹罕至,咱们提前置办点东西放过去,要逃荒避难的时候,也有个准备。”
    逃荒避难四个字可把念春吓坏了:“姑娘,你说什么逃难?咱们家败到要逃难的地步了吗?”
    沈书云摇摇头,知道多说无益,只对念春叮嘱:“你只管明日给曹管家传我的话,其他的,过几天你就知道了。这事不要宣扬,上房那边也不要说,切记。”
    念春点点头,伺候沈书云上床上,也好了被角,就熄了灯火。
    ·
    一片昏暗中,沈书云忙碌的一天才算是告一段落。
    年关将至,各院的采买是不是忙活的差不多了?临安萧家有没有收到沈崇的信函,沈书露能否在年前就尽快出嫁?还有裁撤了许多人手,不知道曹管家能不能笼络得住这班精明强干的家奴?
    桩桩件件,都是烦心事儿。
    此刻灯火熄灭了,沈书云强迫自己不要再想了,家务事永无尽头,唯有先入眠,明日才有本钱继续梳理这些千头万绪。
    自从执掌家权以来,沈书云几乎每天都很忙碌,晚上歇息时,想想一天干了什么,又全然都是七零八碎的琐事,她已经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有摸画案了。
    祖父在世时,她只管照顾老人家起居,剩下的时光,可以肆意作画,闭门不出。
    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看来,真是奢侈惬意的日子。
    她本是没有出阁的姑娘,如今操的却是执掌家权的夫人的心。
    荣恩公生前只是要历练历练她,却没成想这家权到了她的手上,却成了甩不掉的责任。
    沈崇何氏糊涂短视,沈霄年幼,沈书露惹了一身麻烦,东院沈雷虽然是个好人,到底于出身上有不足,无法真正撑起门庭。
    若不是沈书云苦苦支撑,沈家只会没落得更快。
    在这般黢黑的帷帐中,沈书云居然想起了朱霁。
    沈书云觉得朱霁和她隔着墨泉而居的时候,自己仿佛比现在年轻好多岁,心是女儿心,眼是少年眼。
    分明只是过了半年,因为祖父的辞世,沈书云就被迫长大了。
    她忽然有些感念朱霁当时屡次施以援手的恩情。
    朱霁在沈家时,她曾经觉得他傲慢霸道、不可一世,而且对自己的感情,蛮横无礼,让她避之不及。
    但如今存雄居空空如也,安王府的侍卫和随从也统统消失不见了,沈书云居然在这样孤独的夜中,怀想着那张英朗秀美到不可理喻的面孔。
    朱霁在做什么呢?
    算算时日,他应当已经到了蓟州的地界,明日新帝的檄文也要昭告天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他应当下了马就换上战袍吧?
    那样俾睨天下的神色,应该配上明光铠甲,才有一点彼唱此和的意思。
    她是开国元勋的嫡孙女,朱霁现在已经是实际意义的乱臣贼子,因为这场谋逆,还不知道要给包括沈家在内的京城权贵们带来多少动荡不安,大徽立国以来的基业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安王父子真是祸害,沈书云的立场,本应该嫉恨和仇视他们,但是她此时却并没有半分对朱霁的记恨。
    相反,对他的安危,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沈书云坐起来,用手指掖了掖滑落下来的长发,随意拨到脑后,强迫自己清醒起来。
    沈雷白日对她说的话,她其实都听进去了,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朱霁现在是反贼,自己和他不会有什么未来。倘若,安王的大业成了,一朝篡权夺位,那么朱霁就会入驻东宫,自己作为前朝的遗少,自然和他也不会再有交集。
    其实想来,城府如朱霁,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些。
    只不过他还年轻气盛,男人少年时才会为了男情女爱做尽疯狂的事,成熟之后,肩膀挑起来的责任便多了。
    沈书云这时候才觉得自己从前也不懂朱霁,与他分开以后,才渐渐明白了他。
    冒死进京做人质,与其说是为了博取沈书云的真心,倒也不如说是他自己要给自己这份情感一个交代。
    至于未来,两个人都有各自更要紧的职责。
    所以当日沈书云不肯走,朱霁也才能应允。
    当日应承了她不嫁旁人,沈书云并不是有意要诓骗他,实际上只要沈家一天没有东山再起,一天还是这样式微残喘,沈书云都不想考虑嫁人离家的事。
    未来,谁又说得清楚?
    就连这繁华的帝都,几个月以后会是什么局面,都未可知。
    还是,不要再想了。
    沈书云躺下,烦扰地侧身而卧,几乎是逼迫着自己,才浅浅地入眠了。
    ·
    次日,洪承恩在永年宫的前殿宣读了洋洋洒洒气势雄浑的“讨安檄文”,用最恶毒的言辞把安王父子谋反的行径骂了个痛快。


上一章
返回

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