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真没想当县令夫人

我真没想当县令夫人 第12节

    “王小福,人证物证俱在,劝你还是坦白从宽,否则二十大板伺候!”
    “威...武...”
    王小福被这场景吓得瘫倒在地,不停的颤抖。即便如此,他也知道他不能承认,承认了他就完了!“大人,冤枉啊!”
    “来人!拖出去打二十大板!”县令盯着王小福,我看二十大板后你还能有多嘴硬。
    “是。”两名官差上前,一左一右的拖着王小福。
    王小福被拖着走了七八步,嘴里仍然大喊“苍天在上,冤枉啊!小人冤枉啊!”
    宋村长看到这里总算知道了,这位县令大人是一点面子也没给他们啊!
    前来围观审案的人们也是捏了一把冷汗,这板子一打,王小福这瘦弱身板能挨得住几下?
    “且慢!”谢奕寻看到这里忍不住了,从栅栏外面大步上前。
    “大胆!闲杂人等未经传唤禁止扰乱公堂,还不速速跪下!”下首第一位官差厉声道。
    “禀大人,学生不才区区举人而已,学生是王小福的状师,也不算闲杂人等,这是学生的文牒,请过目。”谢奕寻拱手对刘县令行了个礼,从怀中掏出了身份凭证。
    刘县令接过文牒,细看了一番,心中惊讶无比,如此年轻就有举人功名在身,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刘县令脸色立马和煦了许多,“你且说说有何看法?”
    “学生有一点疑惑,跑堂的伙计说看到王小福的大哥来找他,可曾亲眼看见王小福给他大哥拿钱了?”谢奕寻看向虎子。
    “这...我...”虎子那天正忙着呢,就匆匆看了一眼,哪里知道王小福给没给钱。
    见虎子说不出来,谢奕寻转头问王小福,“你好好想想,银子丢失之前还有没有谁来找过你?那段时间你的意识是不是完全清醒的?”
    “我想起来了,前一天晚上表少爷带了酒过来,我们都喝了一点。喝完了我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就发现银子丢了。”王小福连忙道。
    “是有这回事。”酒楼的掌柜也点点头。
    “大人,可否请这位表少爷过来当面对质,还有当晚一起喝酒的其他人都传唤来作证?这银子说不准是前一晚上丢的呢?”谢奕寻看向刘县令说道。
    刘县令点了点头,指了下首的两人赶紧去一趟。
    作者有话说:
    照例求个收藏!ヾ(^。^*)
    第16章 洗清冤屈
    很快那日喝酒的另外四人全都到齐了。
    谢奕寻对着刘县令缓缓说道:“大人,可否让他们分别提供证词?与其他人证词不一样的必定是在撒谎,在公堂上做伪证按律得鞭打四十大板。”
    话一落,那位表少爷的表情变得紧张了起来。
    “允。”刘县令一声令下就有官差把其他三人带了下去,只留下了那位表少爷。
    “银子失窃那天你在做什么?”谢奕寻看着他。
    “我在睡觉啊,喝醉了。”
    “前一晚上喝酒喝到什么时辰?”
    “不清楚了。反正很晚了。”
    “喝了酒你就去睡觉了吗?可有证人?”
    “有,李麻子。”
    “大人,我想询问下李麻子。”谢奕寻朝着刘县令拱手说道。
    “传李麻子。”
    李麻子一路战战兢兢的走过来,弯着腰跪下“见过县令大人。”
    “李麻子,酒楼失窃前一晚你喝了酒之后又去了哪里?”
    “我喝多了,上了个茅厕就回屋睡觉去了。”
    “可有证人?”
    “表少爷和我一起回的后院。”
    “大人,请再传另一名证人。”谢奕寻朗声说道。
    刘县令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这样问来问去要问到什么时候?都像这样审案子一天什么事都做不成了,不如直接一顿板子下去就全都招了。
    不过他还是打算再给这个年纪轻轻的后生两分薄面,摆摆手示意官差去带来另一个证人。
    另一名伙计一上来,头都不敢抬,身体不住的发抖,谢奕寻一见这人就知道他最是胆小,于是打算炸一炸他:“李麻子和你们那位表少爷已经什么都招了!那晚发生的事你还不快快如实交代出来!若是发现你说谎,在公堂上做伪证,立马拉出去打三十大板!”
    那人一听,立马五体投体趴在地上,颤抖着身体对着县令说道:“大人饶命啊!我什么都没做!那晚我起来如厕,就看到表少爷在偷拿柜子里的银子,我只是碰巧看到的,不是同伙啊!”
    此话一出,众人一片哗然!
    “你所言可句句属实?那王小福被抓的时候你为何不说出来?”
    “句句属实,句句属实啊!我哪敢说出来啊,说出来了别人也不会相信,只会把我赶出去,我上有老下有小,就指着这个活计养家糊口呢!”
    酒楼的掌柜听到这里也觉得无比震惊,连忙叫人去通知老东家。
    就连刘县令都没想到这事还有反转,明明之前种种证据都指向王小福。
    于是又叫了那位表少爷上来问话,起初这位表少爷还拒不承认,一听要打板子立马什么都招了。
    原来他看上了个红楼头牌,一心想为她赎身带回家去,可他爹娘死活不同意,他身上的银钱又不够,最后才把主意打到了表兄酒楼的盈利上面。
    事情到了这里,总算是水落石出了。
    王家众人破涕为笑,终于澄清冤屈了。
    这时酒楼的东家也赶来了,“草民拜见大人,此事是表弟一时糊涂,草民不追究了可好?”
    “混账!这案子到了县衙就得依律法办案,岂是你想追究就追究,不想追究就算了的?”刘县令怒瞪了他一眼,朗声说道:“来人!把犯人收入牢房关押,王小福无罪释放,退堂!”
    “表兄救我,表兄!”那位表少爷被官差拖着离开了。
    只可惜此时东家也是无计可施,只能之后再想想办法给县令送些银子通融了。
    白溪看着在公堂上大放异彩的谢奕寻,仿佛第一次见到他般,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他如此胸有成竹、出类拔萃的一面。
    “多谢恩人!万分感谢!我王小福愿意下半辈子当牛做马报答您!”王小福过来就要给谢奕寻跪下,被他拦住。
    “不必言谢,这只是我应该做的。”世间再无冤案应该是每个读书人的愿望吧。
    谢奕寻这下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来他竟是位举人老爷!县令都对他青眼有加,还让他随时可去拜访。
    普通人谁见了官不是诚惶诚恐,连话都不会说。谢郎君竟然能在县令面前口齿伶俐的侃侃而谈,还帮王小福洗清了冤屈,可真是个令人敬佩的人物!
    “姐夫,你今天简直太厉害了!我都看呆了,比书上说的那个什么大历朝第一状师还要厉害!”白晚一脸佩服的看向他。
    “过奖了,只是误打误撞而已。”谢奕寻谦虚的笑笑。
    叫他自己都没发现,他已经渐渐习惯了红叶村的生活,也默认了白晚叫他姐夫。
    现在红叶村中提起谢奕寻再也没人叫他小白脸了,皆是一片赞扬之声。以前提起他都是白溪的那个赘婿,现在都是谢郎君,谢大举人。
    回村以后,消息一传开,村民们对白溪越发热情了。知道身边就有一个大举人,村民们写信也不需要去镇上了,都是带点粮食或者鸡蛋来白家请谢奕寻代写。
    王小福经此一劫也不再去县城干活了,而是去进一些珠花手绢粗布等货物拿到周围几个村上走家串户的卖,再把村上各家富余的粮食等拿到县城出售。
    这一来二去,也能挣不少钱,就是辛苦了一点。身体再累,心中却是轻松的,不用担心客人刁难和东家责骂。
    这日,白溪正在择菜,就听见有人在外面喊着“谢郎君在吗?”
    估摸着又是谁要写信或者读信吧,出来一看,竟是王小福,只见他正把牛车上的粮食和肉卸下来。
    “是小福啊,正好我想买点肉呢。那给我称个两三斤吧。”现下天气有些热了,肉不能久放了。
    “嫂子,这都是送给你们的!”王小福咧嘴一笑,搬起一袋粮食就要抬进去。
    “不可,小福,我们哪能白要你东西呢?”
    “嫂子,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若不是谢郎君,我现在还在大牢里蹲着呢!这点粮食算什么?”王小福把粮食放下转身又去抬另一袋。
    白溪见阻拦不住只能回屋去拿了银钱出来,“小福,你的心意嫂子心领了,你做这行也不容易,快把钱收下。”
    “我哪能收您的钱?那我成什么人了?”王小福一脸的生气,说完就跑了出去。
    白溪追出去一看,牛车早就跑远了。
    作者有话说:
    求活跃!求大量收藏! 不给就哭给你们看!
    第17章 赋税
    没办法,白溪最后只能把放在院子里的粮食搬进屋里。一袋大米,一袋面粉,还有一条三四斤的肉。
    这个人情只能以后慢慢还了,正好家里的油没有了,先把瘦肉分出来,肥的全部切成片炼油。
    炼油剩下的肉渣也是可以吃的,放点盐,花椒粉,吃着可香了。晚饭时,再拌一盘爽口的黄瓜就可以了。
    -
    日子就这么过着,白溪每月做两支簪子和谢奕寻抄写的书本一起去县城交货。白玉堂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许掌柜整日接待客人脸都笑僵了,给白溪一支簪子也涨了一两银子。
    反之珍宝阁的生意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刚开始出了新款式还有许多夫人小姐抢着买,渐渐的这些夫人们发现一出门,经常能碰见戴一样款式的人,就不再去光顾珍宝阁了。
    宁愿多等几个月在白玉堂买限量、样式独特的首饰,戴出门也不怕和别人戴着一样的。就这样,白玉堂的订单都快排到半年后了。
    许掌柜有了银子又搜罗了许多宝石、珍珠托人做成耳环、抹额、戒指等首饰,这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了。
    -
    转眼就到了交赋税的时候,每家每户得向朝廷交全部收成里两成的粮食,这也是村里人最忙的时候。
    稻子得顶着烈日从田里收回来,再晒干,然后装麻袋里拉到粮仓那里过称。称好了记录下来每家交了多少,就可以装到粮仓里了。
    这期间稻子可不能淋到雨,一淋雨稻子生了芽就没法吃了。所以村上各家都忙着抢先去交粮食,交好了装到粮仓里就不怕淋雨了。
    就连谢奕寻都被拉去帮忙了,他负责记账,谁家交了,交了多少这都得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


上一章
返回

我真没想当县令夫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