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60章邢夫人

    长孙魁在应天书局看家护院。曹继武爱读书,于是长孙魁介绍他去应天书局看看。
    这天早上,刚从经略使府后门吹笛回来,曹继武收拾一番,就要去应天书局。
    打铁本来就非常枯燥,时间一久,二金心烦,也要跟来。读书是个好习惯,所以完保国没有阻拦,要他们快去快回。
    长孙魁在书院的化名,是熊义节,路上叮嘱三兄弟不要暴露身份。三兄弟答应了。
    一路上,熊义节把应天书局的具体布局,详细地告诉了三兄弟。
    这应天书局,乃是南京城最大的书局。所有的书籍,几乎一应俱全。药书、奇书、兵书等等,曹继武仔细挑选,只要看上了,就全买下了。
    金日乐抱怨:“大师兄,你要开书铺啊!弄这多书干什么?”
    “习武终究是一介匹夫,成不了大事。文武双全才是正路。我买的这些书,你们两个一定要熟读,不可怠慢。”
    读书能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但二金不爱读书,曹继武时常在旁边监督指导。然而在二金看来,读书最没意思了。但大师兄是负责任的,二金常常硬着头皮装样子。
    金日乐撅嘴不满,鸡蛋里挑骨头:“那《西游记》和《徐霞客游记》,有什么用?”
    “可别小看这两本书。《西游记》可是一部奇书。你瞧,这应天书局号称江南第一书局,可满满的书架上,就数《三国》、《水浒》和《西游记》最多。《徐霞客游记》里面,记载着华夏几乎所有的山川河流,这对咱们以后,一定大有帮助。”
    二金闻言,闷闷不乐。这两个家伙玩心大,最不爱读书。当年在万年寺,曹继武揪了耳朵,他们才读了那么几本书。曹继武思维敏捷,智计谋略远在二金之上。二人知道,曹继武之所以比他们强,就是因为读书多。
    然而此次曹继武买的书,实在太多了,整整三大包,二金头皮发麻。
    金月生也忍不住抱怨道:“师兄,这么多书,几时才能读完?”
    曹继武丝毫不顾及二金的感受,一本正经地不容置疑:“白天打铁,晚上读书,不准偷懒,小心大爷踢他屁股!”
    金日乐不满叫道:“为什么万里哼他们习武,而我俩却要念书?”
    “缺什么补什么,才是正道。他们武艺不精,自然要日夜勤习才是。咱们武艺精熟,自然要多读书了。”
    金月生摇头道:“那咱们武艺光说不练,不就荒废了吗?”
    曹继武点拨道:“以后你们打铁,不要再瞎用力气。想着怎样用最巧妙的力气,打出最好的铁来。咱们把这样的力气,用在武艺上,同样会大大提高咱们的功力。”
    打铁和练武一个道理,都需要合理地利用自身的力量。
    金日乐虽然觉得有理,但还是讨厌读书,想偷懒:“你们念,我听如何?”
    金月生点了他脑壳:“你倒是想的挺美!”
    曹继武不耐烦了:“你再胡搅蛮缠,我就叫李文章他们,再给你来一次卧薪闻香。”
    金日乐闻言,不敢再嚷嚷。
    别说金日乐了,就是曹继武和金月生,如今也是闻屎色变。三兄弟各背了一大包书,找到了熊义节。
    熊义节见他们买了这么多书,很高兴,赞道:“多读书好,文武双修,才是上上之选!”
    金日乐一脸不高兴,嘟囔道:“那不成书呆子了!”
    熊义节点了他脑壳,哈哈大笑。
    此时日将中午,于是熊义节告了假,带着三兄弟,来到了一家饭馆。熊义节叫了酒饭,四人边吃边闲聊。
    机灵鬼金日乐,忽然看见祖泽志进来了,忙踢了曹继武和金月生。
    三兄弟转头看时,只见祖泽志神情冷漠,但掩饰不住眼中的浓浓温情。其身后跟着一个三十上下的美妇和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那美妇生的蚕眉杏眼,面如满月,金簪乌发,眼露摄魂秋波,唇含醉人丹朱,穿一身雪白湖丝绣蝶袍,步态轻盈,缓缓走了进来。
    自从那美妇迈进门槛,酒家餐堂竟为之一亮,周围人纷纷转头注目。其风姿绰约的神态,连曹继武三人也看的痴了。
    祖泽志早已发现他们,表情依旧冷漠,冲熊义节点了点头。熊义节也笑着点头示意。他们坐在了对面,十步开外的一张空桌旁。
    “啊,太美了,比大嫂有味儿!”
    金日乐忍不住这么一嚷,周围人纷纷回头瞧他们。
    有人认出了:“哎,这不是那天,在莫愁湖上,大喊要娶人家做老婆的那拨人吗?”
    “是啊,是啊,这小子好像叫什么曹继武!”
    “那叫红杏的女子,真乃天仙一般!”
    ……
    众人议论纷纷。曹继武面红耳赤,急忙耸起了领口,埋了半个脑袋。
    金月生埋怨金日乐:“大庭广众之下,胡喊什么?”
    金日乐不满回怼道:“大师兄就敢喊,凭什么老是说我!”
    金月生无语。
    曹继武不高兴,白了金日乐一眼,把酒壶推给他:“拿酒堵上你的乌鸦嘴。”
    那美妇徐娘半老,中年绰约,成熟的优雅,让人不忍眨眼。
    金月生酸溜溜地调侃道:“祖泽志一介武夫,竟然淘了个这么漂亮的老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好白菜都喜欢被猪拱!”
    金日乐打趣道:“大嫂也好看,不如你也天天跑去吹箫?”
    金月生笑了:“嫂子好吃,你怎么不去吹?”
    “三爷吹的难听,大嫂肯定不喜欢。”
    “二爷吹的也难听。”
    金月生冲曹继武挤了一下眼睛,“那是师兄的菜,只有师兄才可能降服那道菜。”
    “闭嘴!”
    曹继武不高兴了,踢了他们一脚。
    金日乐起了劲头:“呦呦呦,这是干嘛呢?大嫂可不比她差,你这又是撅嘴又是皱眉的,干嘛的这是?”
    金月生喝了一杯酒,接过话茬:“看得见,吃不到发酸呗!”
    两个家伙没完没了,曹继武要是插话,他们更是没完没了。于是曹继武干脆埋头吃饭,不理他们。
    曹继武的耐性,早被二金给练了出来。没有捧逗,二金也渐渐没了兴趣。
    金日乐偏头瞅了瞅,喃喃道:“看不出来,祖泽志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熊义节闻言发笑。
    金月生不解:“老前辈,你笑什么?”
    “这是李自成的老婆。”
    “啊!”
    三兄弟大吃一惊。曹继武差点吐出了嘴里的饭,金日乐落了一块鱼肉,而金月生却喷出酒来。
    那美妇人姓邢,叫美婵。陕北有句俗话,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她正是那米脂婆娘。不光大家认为她美,就是不好色的李自成,也被她的美色迷住了。
    金日乐叫道:“听说大美人貂蝉,也是米脂人。”
    熊义节笑了:“不错,李自成身长八尺,仪表堂堂,乃人中龙凤。这妇人太过美貌,军中号称邢夫人。邢夫人可是出身书香门第,熟读诗书,颇有韬略,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出过不少力。只是李自成此人,极不好色……”
    “不对,不对,李自成抢了崇祯的妃子窦美人。”
    金日乐急忙插嘴道,熊义节喝了口酒,笑问:“你认为,窦美人和陈圆圆谁美?”
    金日乐抓了抓脑袋:“我没见过他们。但从传闻来看,应该是陈圆圆,吴三桂为了她,连亲爹和大明都不要了,就是败家玩意,也是望尘莫及!”
    “那李自成为什么不抢陈圆圆?”
    熊义节追问,金日乐答不出来。
    金月生回道:“那是因为刘宗敏先抢了陈圆圆,李自成不好意思再去抢。”
    “对对对。”
    金日乐连忙附和,曹继武拿筷子敲了他脑壳:“对你个头,吴三桂当时手握重兵,李自成不发话,刘宗敏敢去抢他老婆?”
    “那是怎么一回事?”
    金日乐不满,回敲曹继武的脑壳。
    曹继武白了金日乐一眼:“你们别再打岔,听老前辈讲就是了。”
    二金于是不再插嘴。熊义节继续叙说往事。
    李自成这人,不好色不贪财不贪酒,常人印象中,标准的好男人。他虽然和大明是水火不容的敌人,但他的人品,就连孙传庭也不得不佩服。
    很难想象,几乎每次碰到孙传庭,李自成都会溃败,但他每次都能东山再起。这里面虽然有崇祯的昏招迭出,但李自成的个人魅力,绝对是他不断壮大的资本。
    熊义节叹了口气:“孙传庭非败于李自成,而是被崇祯这个昏君,给折腾死的!”
    想起以往的事情,熊义节伤心不已。曹继武连忙给他倒了一杯酒。熊义节摇摇头,喝了酒,继续回忆以往:
    当年在北京城,部下们都忙着抢金银抢美女,而李自成本人却洁身自好。刘宗敏等人看不下去了,说:俺们都是坏人,就你一个是好人。难道一个好人,会带着一群坏人造反?李自成很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
    是夜,刘宗敏等人,就把窦美人等宫女,给弄到了李自成的住处。后来大清和李自成的敌人,为了将李自成搞成坏人,就到处宣扬李自成强占窦美人等等坏话。
    熊义节叹了口气:“其实李自成的三个老婆,韩金儿、邢夫人和高夫人,都是绝世佳人,用不着窦美人也衬托。不信,你们可扭头再瞧瞧。”
    三兄弟果真扭头瞧了瞧,只见邢夫人和祖泽志二人,好不甜蜜。
    曹继武酸道:“好好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金月生笑了:“师兄也好意思酸别人?”
    金日乐白了二人一眼,忙催熊义节快讲。
    凡事皆有阴阳,李自成不好色,问题就出在这上面。李自成经常借口军务繁忙,冷落了邢夫人。邢夫人不甘寂寞,就掌管了闯军的物资发放。
    有个部下叫高杰,他和李自成同乡,二人是生死兄弟。
    高杰这个人,绥德汉子,身长八尺,面容白皙,容颜俊美,生的也是一表人才。领军资时,他经常和邢夫人碰面。一个俊男,一个少妇,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好上了。高杰知道其中利害,就带着邢夫人投了孙传庭。
    三兄弟闻言,俱是一脸的惊讶。
    金日乐瞪大眼:“那后来呢?”
    熊义节咽了一口酒,继续接着故事。
    后来,崇祯这个昏君,给了李自成神助攻。他先把孙传庭关进大牢,亲手给了李自成创造了喘息之机。李自成因而东山再起,席卷中原,大明官军兵败如山倒。崇祯没有办法了,只得把孙传庭又给放了出来。
    然而此时的大明,已经没有多少部队可用了,崇祯象征性地给了孙传庭三千老弱病残。不让驴吃草,还想让驴拉磨。孙传庭手里只有三千弱兵,而李自成手握十万大军。崇祯竟然还逼着孙传庭出击,把他往死了坑。
    孙传庭不愧是大明最后的支柱,凭弱势兵力,居然打败了李自成。明军一路追击,竟然将李自成包围在襄城。
    整个崇祯朝,河南皆是大旱,赤地千里,地缝都能吞人。然而孙传庭两次全歼李自成的机会,都被该死的老天给破坏了。
    就在襄城即将城破之时,竟然连下了七天大雨。大明将士风吹雨淋,苦不堪言。而更令人痛苦是,道路泥泞,深可陷车轮,明军粮草几乎断绝。而对手李自成凭城据守,有房屋避风雨,境况比明军好上太多。
    闯王来了不纳粮,老百姓自然支持李自成。各路饥民听说襄城被围,纷纷冒雨兼程,集结于襄城外围。加上城中兵马,农民军差不多有三十万人马。而孙传庭的亲兵只有五千人,加上地方杂军,才不过五万人。
    由于大雨的原因,战场形势急转而下,孙传庭只得下令撤军。然而那帮杂牌军,一听到撤退,纷纷乱窜,冲散了队形。李自成乘势杀来,一直追到潼关。孙传庭死于乱军之中,部下也纷纷投降李自成。
    孙传庭的部下,谁都可以投降李自成,就他高杰不能。于是高杰趁乱,带着邢夫人逃到了南直隶,投奔了史可法。
    高杰此人,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在邢夫人的帮助之下,几经周折,高杰后来又聚集起十万之众。因此高杰成为南明江北四镇中,最强大的一镇。
    后来高杰奉命北伐,来到归德府。归德知府许定宗早想投清,于是假意请高杰到城中议事。许定宗包藏祸心,高杰不知道。他竟然以为许定宗是个大明忠臣,放松了警惕,仅带了几个随从就进了城。
    结果可想而知。许定宗杀害了高杰,立即跑到黄河对岸,投降了多铎。当时清军才一万人马,多铎听说许定宗来投,慌得连鞋都没顾得穿,就跑出帐外迎接。
    主将被杀,士气大减,高杰的部下李成栋等人,只得退兵。高杰被害之后,部下群龙无首。邢夫人当机立断,以高进宝的名义统领众将。高进宝乃是高杰和邢夫人爱情的结晶,然而此时尚在襁褓之中。
    邢夫人担心不能服众,于是力请史可法做高进宝的干爹,笼络众将士。可史可法这人,自命清高,嫌弃高杰出身闯贼。史可法‘洁身自好’,不愿和贼军搭上亲属关系,于是以高家同宗的美好名义,让高起潜来做高进宝的干爹。
    熊义节讲到这里,金日乐忍不住叫道:“这下坏了!史可法脑袋被驴踢了吗?高起潜是个太监,谁愿意给太监做儿子?谁又愿意做太监干儿子的部下?”
    金月生也惊叫:“史可法这昏招出的,高起潜害死了卢象升,本就不是什么好鸟。这史可法怎么会不知道呢?出这样的昏招,不是自作死吗?”
    曹继武也叫:“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心胸怎么如此狭小?于大义不顾而拘小节,多年圣贤诗书白读了?这不是要把大明往火坑里推吗?”
    “何一个蠢字了得!”
    熊义节摇头苦叹。
    可人家史可法,就是这么做了。他自己忠义肝胆,气节万丈,这没的说。然而他这么一招臭棋,可把高杰众军,给狠狠羞辱了一番。
    如果扪心问一问,他史可法自己,愿不愿意给太监做干儿子?这事情基本上就解决了。可人家史可法,高风亮节,怎么能往这方面想呢?
    史可法站着说话不腰疼,邢夫人自然异常的愤怒。李成栋等人,更是暴跳如雷,当晚背着邢夫人,就投降了多铎。这么一投降,多铎凭空多出了十万人,直接将扬州城暴露在清军面前。
    熊义节不住地痛苦摇头:“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谢君王。史可法明知不敌,还要搭上扬州全城的百姓。大明都是这号人物,如果不败,天都难容!”
    金日乐跳脚骂道:“史可法这瘪犊子,原来是这么号人物。扬州的老百姓,几乎白白地给多铎砍了头。这仗是怎么打的?扬州号称百万人口,他史可法就是把百姓堵成人墙,给多铎一个月,他也别想踏进扬州城半步!”
    金月生也摇头叹道:“百万老百姓,一个名字都没来得及留下,这死法也真够窝囊的!如此看来,这无能是绝对不可饶恕的!”
    南宋末年,蜀中一个小小的钓鱼城,横扫天下的蒙古人,连续打了四十多年,都没有打破。就连蒙古大汗蒙哥,也殒命钓鱼城下。
    而当下的扬州城,城坚池深,号称天下第一繁华所在,要人有人,要粮有粮,钱财更是不在话下,结果不到三天就被打破了。这种窝囊仗,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都不敢想象,然而它确实就发生在眼前。
    将帅无能,坑死三军。没有话语权的愤怒,没有任何意义。曹继武和熊义节,连连摇头苦叹。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