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210章三尊神饭

    钟山巍峨吴越分,江东广大势成龙,数代枭雄接踵来,为了何?大江西来南京城。人无私心天将灭,军无典法必成匪,铁桶坚城固金汤,谁来破?吴子手中魏武卒。
    满洲入关,两京之一的北京城落入虏手,大量的北方流民,涌入南京城。他们希望借助国都的保护,苟延残喘。
    可惜明国已经崩溃,他们历尽艰辛之后,最后的希望,仍然破灭了。
    这帮流民,人生地不熟,为了混口饭吃,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贫苦底层之间,除了赤裸裸的欺凌之外,没有什么文明可言。本地百姓自然极为讨厌他们,胡虏、北虏、番子等等蔑称,还是好的待遇了。
    秦淮河不远处的三尊巷,这里原来只是一条偏僻的街道。不受本地人待见的流民,自然‘借了’别人不要的破地方栖身。
    这帮人污浊不堪,坑蒙拐骗偷,样样都干,官府也是头疼。阎王易惹,小鬼难缠,这里几乎等同于南京城的黑暗,谁来谁怕,因此他们被‘尊称’为三尊大神。
    然而真正的阎王爷,可不在乎小鬼的性命。由于绿营汉军不敢应战,八旗军没有对手来显摆自己的威风。他们闲的蛋疼,每天都来三尊巷抓大神,然后拖到校场当练兵活靶子。
    江南百姓,巴不得这些大神全死光光。因此八旗军来抓人,许多人跟在后面围观,拍手叫好,呐喊助威,真是给足了戏份。
    所以大神的日子,过的提心吊胆,比过街老鼠都要惨。
    曹继武一行人到了南京城,直奔三尊巷。
    三尊巷到处脏乱差,满是衣不蔽体的流民。一路上,佟君兰和沈婷婷掩鼻而过,二金则是直皱眉头:大师兄脑子进水了?跑这里找抽来了?
    前方岔路口,洛水客栈的彩旗望子,迎风招展。
    南来北往讨生活的客人,都需要住店歇脚。所以客栈的消息,往往最为灵通。
    此处虽然是脏乱的三尊巷,但岔路另一头,连着著名的秦淮河。所以这座客栈,位置相当不错。
    此处消费不高,船工走卒等等,也喜欢往这跑。两层飞檐八角楼,客栈生意兴旺。
    楼上高处,能够将三尊巷一览无余。众人上了楼,占了临街的一张八仙桌子,二金要点好酒好菜,却被曹继武拒绝了。
    曹继武指着楼下散乱不堪的流民,对小二道:“他们常吃的饭菜,请给我们弄来一份。”
    小二愣在那里,满脸都是问号:这帮人衣着阔气,还带着漂亮的妞儿,怎么可能会是三尊大神?他们怎么会吃神饭?
    曹继武扣住手指,敲了一下桌子提醒。
    客人都是大爷,管他呢!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了,操那么多闲心,吃饱了撑的!
    回过神来的小二,一道烟下了楼。
    流民吃的玩意,一定不是啥好饭!金日乐肚子饿了,有些不满,踢了曹继武一脚:“怎么着大师兄?跑这里体验生活来了?”
    曹继武伸手,胡撸了他的脑壳,微微一笑:“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我呸!烂泥扶不上墙的流民草贱,还用得着知己知彼?”
    金月生满脸都是戏谑,金日乐浑身全是嘲笑。三兄弟耍闹之时,小二上来了。
    一碗白水面,要是没钱,吃完了就撕逼扯皮开挂,神称挂逼神面;
    一碗白水,取自自然之源秦淮河,白送,神称挂逼神水;
    一盘野菜,河里的苲草,添头,神称挂逼神菜。
    小二解释完三尊神饭,二金一脸懵逼,佟君兰二人直皱眉头,能征善战的王辅臣,也受不了这份神饭。
    曹继武则是微微一笑,端起神面,就着神水,夹起神菜,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周围一众正常人,全都傻了眼。
    神饭规格虽高,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但流民的‘大餐’,曹继武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
    三下五除二,曹继武将神饭吃的干干净净,接着将碗碟收拾得整整齐齐,推给小二,同时塞了一两银子,语气极为和蔼:“请把你们掌柜叫来。”
    吃了神饭,竟然还给了这么多钱!曹继武极不寻常的举动,小二整个人全愣住了。
    金月生不耐烦地踢了小二一脚:“这是这条街的大神祖爷爷,今日心情好,来看看他的徒子徒孙。甭管他,快叫你们掌柜。”
    搞什么鬼名堂?三爷早饿了!
    金日乐急忙揪住小二:“快上好酒好菜,三爷可不吃神饭。”
    一两银子,几乎是俩月的工钱。回过神来的小二哥,自然心花怒放,向曹继武行了个大礼,一道烟去了。
    有钱使唤,效率自然超高。不大一会儿,掌柜的就被小二给拱上来了。
    这人中等身材,满脸富态,眼神透出商人独有的精明,身穿一件圆领丝袍。
    听闻尊贵的客人吃了神饭,见多识广的掌柜,满脸都是惊异,不住地打量曹继武。
    “在下曹继武,池州人。”
    “敝人康惠之,洛阳人,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想请大哥吃杯酒,不知可否赏光?”
    康惠之闻言,皱起眉头。
    对方什么来路,他不知道。然而商人独到的精明,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告诉他,面前的这位后生,虽然年轻,但眉宇轩昂,眼神似渊,深不可测,绝对不是一般人。
    如此高人,竟然跑来吃神饭,这行为也太过匪夷所思。
    流民,本地人,官府,八旗军等等,三尊巷是个敏感地带,稍微不注意,触碰了哪根敏感的神经,关店事小,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乱世之中,作为商人,康惠之不想惹上太多是非。对方行为太过反常,他想告退。
    熟识《无暇神相》的曹继武,看穿了他的内心,于是给王辅臣递了个眼色。
    “坐吧,没关系,糊球麻差柳娃子,有咱老王顶着!”
    王辅臣说完,掏出一支腰牌,暗中塞给了康惠之。
    铜制腰牌,上面一只威武的虎头,这是总兵的身份。见多识广的康惠之吃惊不小,不由自主地要跪下磕头,却被金月生一把架住了胳膊。
    曹继武盯着康惠之,暗中摇头。
    康惠之会意,知道客人不愿张扬,急忙将腰牌还给王辅臣。
    王辅臣揣了腰牌,指着曹继武道:“这位曹公子的问话,你要老老实实地回答。”
    康惠之忙不迭地回道:“一定知无不言,一定知无不言!”
    自先秦时代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商人地位低下,天生害怕官家。王辅臣一亮身份,康惠之相当老实。
    曹继武伸手示意,语气亲和:“大哥请坐,别客气。”
    康惠之谢过一声,坐在了曹继武斜对面。此时店小二也将酒菜端了上来。
    二金对这里不感兴趣,大口开吃。王辅臣指了指二金,笑了。
    曹继武举杯:“曹继武先敬大哥一杯。”
    “不敢,不敢!”
    二金只顾挣鱼吃,王辅臣自顾吃菜,他们都不端杯子,康惠之端着杯子,迟疑不定、
    曹继武微微一笑:“他们是粗人,大哥不必理会他们。”
    康惠之放下心来,一饮而尽。
    曹继武随意开口:“小弟听闻,当年这条街十分的繁华,可为何如此混乱不堪?”
    以前这里叫做布衣巷,住户大多是李善长的族人,当年乃是一条繁华的地方。但后来李善长被杀,族人被株连了两万多人,这里自然就成了南京城最晦气的地方。
    李善长可是朱元璋的老友加老乡,为明国的开国,立下了不世之功。后来朱元璋‘良心’发现,觉得李善长有些冤枉。他怕李善长的魂魄找他算账,于是修了雷神、瘟神和太岁三座大庙,意图镇住李善长的邪气。
    因此这里,后来就被百姓叫成了三尊神巷。
    下贱之人,为了活着而挣扎,生死早已看淡,自然不怕晦气沾身。这里有大片现成的宅院,因此成了贫苦人的栖身地。
    二十多年来,天下大乱,到处兵荒马乱,许多北方人历尽艰辛,流落南京城。本地土人,讨厌他们,驱赶他们,因此他们都聚在这里。
    这些流民当中,以北直隶、山东和河南人居多。
    北直隶人大多是因为满虏在北京附近圈地,他们没有了土地,流落此处。
    河南的就不用说了,闯贼、土匪、蝗灾、旱灾铺天盖地,能活着跑到这里,已经是幸运的了。
    山东的是因为荆隆口黄河大堤被扒,水灌千里,能活的走到这里,已经是烧高香了。
    曹继武吃了一惊:“黄河大堤竟然被扒,谁有这么大胆子?”
    王辅臣、二金俱皆吃惊。
    康惠之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愤地骂道:“山东总督张存仁这个鳖孙,听信侯方域……”
    “侯方域!”
    金日乐跳了起来,佟君兰、沈婷婷俱是震惊。
    李香君绝代佳人,温柔多情,竟然找了个人面兽心的家伙。
    金月生一把揪住康惠之:“你从哪得来的消息?如果是胡言乱语,小心二爷拧了你的脑袋!”
    康惠之面无惧色,指了指楼下一群惨兮兮的乞丐,摇头叹道:“那些都是山东来的,你不信,可以去问问他们。”
    山东榆园军,百万之众,清军无力应对,头痛不已。
    侯方域本是明国赤子忠臣,但最终不甘寂寞,出了奇谋,唆使张存仁扒开荆隆口大堤,以水代兵。百万榆园军,惨遭灭顶之灾,无辜淹死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金日乐对曹继武摇头叹道:“道貌岸然的侯方域,果然和钱谦益是一路货色!武人一刀一个,砍上十辈子,也杀不完百万之众。文人一条舌头,胡乱搅动一下,就能多出百万冤魂。不是三爷看不起你们汉人,你自己睁眼瞧瞧,他们干出来的,都是什么事?”
    金月生也指着曹继武的鼻子叹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可都是你们自己整出来的。自己搞的一套,自己不遵守,是忽悠自己,还是在忽悠其他人?”
    曹继武刚刚经历丧母之痛,二金竟然又来刺激他。佟君兰踢了金日乐一脚,沈婷婷打了金月生一拳。二人轻轻靠着曹继武,轻轻抚住后背安慰他。
    有二品总兵在此,康惠之自然不敢胡言乱语。
    金月生一把放了他,叹了口气:“李香君要歇菜了!”
    “师兄你心疼了!”
    金日乐一脸坏笑,“这正好,人皮被撕下来了,你可以趁机上位了!”
    金月生很生气,一脚踢了过去。本来沉闷的氛围,被二金一搅和,顿时缓和了许多。
    苍天巨变的时代,令人蛋疼的事情,众人见过的,实在是太多。侯方域这种宵小之辈,如今天下,到处都是,沈婷婷不想因为他,而扫了曹继武的兴致,于是把话题引向流民:
    “这些人混口饭吃,也不容易。江宁府瞪着两只眼珠子,看着不管吗?”
    康惠之摇了摇头:“满虏天天来捉人,江宁府哪里敢来触霉头?”
    话音刚落,大街上忽然嚷动不已,众人纷纷离桌凭栏。
    一队八旗骑兵纵横驰奔,挥舞着套马索,到处套人。
    人群惊恐万状,没有一个人反抗,他们也意识不到反抗,只顾四散奔逃。
    然而人群越是逃跑,八旗军越是嚣张。
    两条腿永远跑不过四条腿,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