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403章智破禁海令

    这帮人懂得火炮,于是曹继武给金日乐倒了一杯茶,继续分析火炮:
    大清的火炮技术,之所以落后,是因为人才的缺失。大明神机营的能工巧匠,大清没有足够的重视,反而把他们当成炮兵使用,随着战事的消耗,他们的技艺,没有传承下来。
    神机营的技艺,是由徐光启等人,依照西洋人的技法,培养出来的。目前广东要和西洋人作战,也必须有自己的工匠。而这些工匠,必须用西洋人的技法培训。
    “当然,我们可以拿钱,买西洋人现成的火炮。但如果我们和西洋人开战,他们会卖给我们吗?”
    尚可喜等人,沉默不语。
    军火是非常赚钱,但有个基本条件。要保证卖出去的军火,不能反过来打自己。否则给再多钱,别人也是不会卖的。
    曹继武接着道:“西洋人经过百年的技术积淀,他们有现成各道工序的专业工匠。所以他们组建一支舰队,百万两白银,绰绰有余。而我们的工匠,必须重新培训。我们如果有了自己的工匠,自己就能造出性能先进的火炮,难道还怕西洋人吗?”
    “但是培训工匠,铸造火炮,打造战船,组建舰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四百万两白银,有可能还不够。”
    众人闻言,错愕不已。
    作为毛文龙的部下,尚可喜当年纵横北海。但因为大清几乎没有海军,毛文龙等人,海战的机会不多。因此尚可喜虽然在海上多年,但对海战了解不多。但他知道,战船几乎是军中最昂贵的装备。
    况且尚可喜使用火炮多年,对火器的事,可谓是了如指掌。火炮一响,表面上飞出去的是炮弹,暗地里打出去的,却是真金白银。没有雄厚的财力,根本玩不起火炮。
    当年刚刚归属大清时,每次因为火药的事,向清军主帅要钱,主帅的脸色都很难看,尚可喜叹了口气:“看来这海军,不是谁想玩,就能玩的!”
    索图也点点头:“虽然有些话,下官听不懂,但西洋人的火炮,却是比我们好太多。”
    要想打败西洋人,必须下血本。尚可喜不再迟疑,提笔写下度支令,盖上平南王大印,递给曹继武:“本王给你三百万两白银。组建舰队,训练工匠,全由你负责。本王不懂海战,不会派人插手。”
    曹继武起身谢过尚可喜,将度支令递给了索图,回身又对尚可喜道:“王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相商。”
    这下尚可喜爽快了:“有话直说。”
    曹继武直言:“请王爷开放通海。”
    众人闻言皆惊。索图叫道:“禁海可是朝廷的命令。”
    曹继武反问索图:“我可以从你这里,拿到三百万两现银,但你这三百万两空缺,又从哪里补来?”
    “这……”索图顿时迟疑起来。
    曹继武微微一笑:“这三百万两白银,你一定加到广东百姓头上。但如今广东常年战乱,哪里有银子给你?现在他们连饭都没得吃,你再来扒他们的皮,他们能不造反吗?”
    索图闻言,低头不语。
    禁海这事,的确是朝廷的无脑决定。然而在这广东这块地方,天高皇帝远。如今大清广东三个主事的,平南王尚可喜,布政使索图和按察使熊赐履。尚可喜是既得利益者,索图代表的是满清朝廷,熊赐履则是东林余党的代表。
    只是把厉害关系说透,尚可喜很容易搞定。顺着打造舰队的花费,刚才一番话,把索图也敲下去了。唯有这个熊赐履,孔老夫子的忠实粉丝,顽固不化。利害关系,根本敲不动他,仁义道德,那是他的专长。
    然而曾经两次奇妙的经历,前有河南府知府熊叹蜜,后有江州知府王仁义,曹继武瞬间找到了突破口,转头对熊赐履道:“历来都是官逼民反,官不逼,老百姓懒得造反。如果你这按察使,做到官逼民反的地步,恐怕这朝廷,就要来按察你了。”
    熊赐履闻言,心中害怕起来:如果广东真的暴乱起来,他这按察使,一定逃不了干系。
    孔老夫子的仁义道德,那是说给别人做的,慷他人之慨,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这帮高尚的清流,立即就会显露本相。所以要戳破高尚人士的仁义道德,一定要把利害往他自己身上引。这一招,三兄弟屡试不爽。
    曹继武两句话,分别浇灭了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心气,接着又对最高长官尚可喜道:“这里靠海,咸潮倒灌,根本种不成庄稼。如果禁海,就等于夺了百姓的饭碗。他们没饭吃,定会造反,除非王爷把他们杀光。”
    尚可喜闻言,低头沉默:广东全省,那么多百姓,杀得完吗?
    “百姓如果能够出海,便有了谋生之道,有了饭吃,谁还会去造反?况且,我们也可以转运湖广、闽浙、江南的物资,与海外互通有无,填补库府之缺。这样就不必把税强加到百姓头上。如此一来,我们有了生财之路,不去侵扰百姓,不出一年,广东必定大治。”
    曹继武连番剖析,尚可喜心动了:谁不想要一块膏腴之地?如果这蛮荒的广东,能够变成一块膏腴,何乐而不为呢?
    毛金星趁机加了把火:“禁海百害无一利,通海百利无一害。广东系于你一身,不可犹豫,否则必遭祸乱。”
    但朝廷的命令,尚可喜不敢自专,转头看着索图。索图却看着熊赐履。
    按察使熊赐履,被曹继武敲打了一番。他怕惹祸上身,不敢反对,于是对索图道:“熊某听索兄的。”
    金日乐不耐烦:“你们这两个犊子,倒真成了朝廷的鹰犬,真是两副软骨头。”
    熊赐履不高兴了,指着金日乐骂道:“你这化孙,瞎嚷嚷什么,禁海的命令,还是你老子下的呢。”
    “胡说!”金日乐跳起来了,“我爹有这么不讲理吗?”
    尚之信一脸不忿:“你以为你爹是什么好东西?”
    金日乐生气了,指着尚可喜骂尚之信:“瞧瞧你爹这熊样,放个屁也得看朝廷的脸色。南征北战,杀人无数,竟然被洋人赶得到处乱窜。瘪犊子做到这个份上,不说窝囊透顶,也他娘的该撞墙了。”
    尚可喜父子大怒,尚之信更是拔剑而起,要杀金日乐。金日乐也不甘示弱,拔出寒露剑。耿继茂急忙拉住尚之信,曹继武也堵住了金日乐。
    “闹腾什么?还说不说正事?”
    毛金星拍了桌子,尚之信闻言,立即退了下去,金日乐也坐了下来。
    等众人安静了,索图对尚可喜道:“通海的事,只能暗中进行。”
    尚可喜一脸疑惑:“怎么个暗中进行?”
    “我们表面上禁海,但这只是嘴上的口号。百姓出海,我们睁一眼闭一眼。按照曹继武的计划,我们暗中买卖物资,补充库府,总之,先把广东的局势,稳定下来再说。”
    熊赐履担心:“万一百姓出海,勾结海盗,岂不成了大患?”
    索图摇头:“以曹继武的本事,组建的舰队,定是非同一般。恐怕连西洋人也不是对手,更别说是海盗了。”
    这下熊赐履终于放心了,于是对尚可喜道:“既然索兄同意,下官也不反对。只是这是欺瞒朝廷,还望王爷对部下严加约束,别被朝廷听去了。”
    “这个尽管放心。”尚可喜拍着胸脯叫道,“只要你们同意,所有的后果,本王一力承担。”
    索图点头:“还望王爷,对所属州县暗下王命,尤其是西江三县。这三县就在广州城脚下,紧靠大海,是通海的重中之重。”
    尚可喜闻言,头都大了:“我不想看见那三个混蛋,这件事你去办吧。”
    索图点头应诺。
    见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尚可喜起身问曹继武:“眼前的这伙洋鬼子,什么时候解决?”
    曹继武一脸的轻描淡写:“三日。”
    “三日?”众人大惊。
    曹继武的谋略,尚可喜是领略过的。况且洪承畴文韬武略,他派来的人,一定不是只会耍嘴的,尚可喜于是点头:“组建舰队的事,就交给你了,没什么大事,别来找我。”
    等尚可喜一干人走远了,曹继武刮了金日乐的鼻子:“尚可喜怕了你了!”
    索图也指着金日乐笑了:“你这混犊子,和你爹真是大相径庭。”
    金日乐回敬:“你这混蛋,和你爹一窝出,磨磨唧唧,胆小怕事,老干娘事。”
    众人皆笑,索图很生气,他知道斗不过金日乐,只好生闷气。
    “去向师弟传令,收拾那帮洋人,最好捉活的。”
    “那你干什么?”
    “我留在广州城,组建船政局和火器局。”
    “船政局和火器局?”金日乐一脸疑惑。
    “舰队最主要的装备,就是战舰和火炮,成立专门的机构,专门研制战舰和火炮。”
    金日乐顿时来了兴致:“那谁来主持?”
    曹继武摇头;“这两天只是选址,你先去汇合你师兄,收拾了那帮洋人再说。”
    “到时让我当那火器局的老大。”
    曹继武点点头:“洋人的坚船利炮,极为厉害,但他们狂妄,趁夜悄悄偷袭。如果可以,尽量抓活的。我们来研究他们的战船。”
    “你就放心吧。”
    金日乐异常兴奋,带上仇士良和五名弟兄而去。曹继武则留了下来,和索图商议,组建船政局和火器局。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