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457章 象鼻山传功一

    过了几日,桂水之滨龙王庙中,三兄弟正在吃饭,仇仕通送来了一张纸条。
    金日乐抢过纸条来看:象鼻山后见,只准你一个人来。
    金月生疑惑:“谁送来的?”
    仇仕通摇头:“一个小孩送来的,说是给曹继武的。”
    曹继武放在筷子,接过一看,字迹苍劲有力,犹如神龙冲天而起,顿时笑了:“是姬龙峰的字迹。”
    “他又搞什么鬼?”金日乐非常担心,“偷袭不成,难道要光明正大地杀人?”
    曹继武摇头:“大哥已经出面了,姬龙峰估计有什么事,不想让你们知道。”
    “他能有什么事?不就是明国那些散散碎碎吗?一把老骨头了,全是瞎费功夫,白活几十年了!”金日乐走鼻音,哼了一嗓子,埋头继续吃鱼。
    沈婷婷却一脸担心:“相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姬龙峰不怀好意,还是不要去。”
    佟君兰也不赞成曹继武去,曹继武却摇头:“放心吧,姬龙峰得道高人,上次杀我不成,一定不会再下杀手。”
    见曹继武起身,佟君兰急忙拦住:“夫君,你伤还没好,还是不要去了。”
    沈婷婷也拉住曹继武的手,不让去。
    曹继武无奈,看着金月生求救。
    金月生知道曹继武去意已决,于是给佟君兰使了眼色。姬龙峰乃玄门高人,不是伪君子。佟君兰只好放了手。
    “仁义道德向来都是双重标准。”金日乐将腰间转轮拔出,递了过来,“大师兄,带上这个。”
    曹继武推开谢绝了,抓起西洋剑,带上棕叶笠,出庙飞身踏上青竹排,点篙如飞,径朝象鼻山而去。
    金日乐说的不错,仁义道德向来都是双重标准。佟君兰和沈婷婷还是不放心,四人急忙暗中跟出龙王庙。然而四人刚要开船,芦苇丛跳出一人,拉住了缆绳。
    “哪来的野鬼,敢拽三爷的船!”金日乐腰力一挺,镖囊立即弹出一枚柳叶镖。
    金月生急叫:“莫动手,是四哥。”
    金日乐闻言,定眼一看,果然是婿尚美。
    “前辈要传授武艺,他不想你们看到。”
    四人闻言,都很吃惊,面面相觑,不敢相信。但见婿尚美的神色,不像是在开玩笑。婿尚美也不过多解释,一纵身,跳了上来,点篙开船。
    金日乐忙问:“四哥。我们要去哪里?”
    “到了就知道了。”
    婿尚美常年在黄河三门峡开船,船技惊人,轻轻点了几篙,小船飞也似的驶入江中。
    不大一会儿,七星岩江滨,一颗巨大的榕树下,坐着诸葛兑、范坤博和司马勇,四人大喜过望。
    江风抚面,翠榕遮阴,青石为伴,白水淼淼,美景如画。沈婷婷添香,佟君兰抚琴,二金却和洛阳四杰饮酒畅谈起来。
    ……
    清晨的太阳慢慢升起,阳光洒在了江面上,微风轻抚,泛起片片粼光。象山就像一只调皮的小象,晃悠悠地将鼻子插入水中。山上浓郁的榕林枝杈上,站满了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更显得人迹稀少的宁静。
    曹继武轻轻点篙,穿过象鼻水月洞,进入阳江水域。江滨一块巨大的青石上,一个身披甘叶蓑衣,头戴芭叶笠的渔夫,静静地垂钓。
    仔细看他身形,曹继武点了点头,点篙慢慢靠了过去。竹排劈水之声,好像并没有引起渔翁的注意,他仍然纹丝不动地端坐。
    曹继武将竹排横靠青石,插篙入水,叉手为礼,静静地等待。
    过了一炷香时间,渔翁浓浓地河东口音终于传来:“你来了。”
    “前辈找晚辈何事?”
    “教你武功。”
    曹继武极为诧异:“为何?”
    “你武功太差。”
    曹继武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不过,华夏武功,好像即将要过时了。”
    武功是老人最引以为傲的技能,虽然老人没有说话,但曹继武仍然能感觉出老人的失落。他后悔不该说的这么直接,但真话就是真话。
    老人的修为很高,很快就恢复了心里平静:“你说的是火器吧?”
    曹继武点头,开始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
    九华山曹继武学了八年镖法,仍然不入一流。而仅仅摸了几个月的铳,曹继武就成了神铳手。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来看,火铳的学习效率,远远高于武功。
    练武的人很多,练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但真正大成的人,却很少。而火铳却不同,只要弹药充足,枪械正常,大多数人,只要三个月,必入一流。所以从难易程度和可推广范围来看,火器也远远胜过武功。
    另外,从实战来看,火器通过火药的推动,铅丸的杀伤效果和速度,也远远胜过功力催动的武功。所以,火器取代武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姬龙峰听了这一番话,良久没有说话。
    华夏传承已久的武功,却成了即将过时的东西,这是对醉心武学的人,是个多么重大的打击啊!然而龙王庙一战,三兄弟手里火器的威力,姬龙峰可是亲自领教过。
    元代以前,华夏的城墙,全是夯土而成,根本经不起回回砲的轰击。所以朱元璋的明国时代,所有的城池,几乎都是青砖条石砌成。如此坚固异常的城池,完全能够应付砲石的轰击,但在大清火炮面前,几乎全是不堪一击。所以曹继武的预言,不是空穴来风。
    尽管斗笠遮住了姬龙峰的脸,但曹继武还是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老人内心的痛苦。这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是你,你一辈子努力的结果,到头来却要即将过时,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
    过了很长时间,曹继武不想在伤他的心,于是叹了口气:“前辈和晚辈是敌非敌,是友非友,突然教我武功,好像是受人所托,并非前辈所愿。强人所难,也非晚辈所愿,所以前辈的心意,晚辈领了。”
    姬龙峰半晌无话。
    曹继武摇了摇头,刚要离开,只听姬龙峰的声音传来:“武功真的要过时了吗?”
    他的语气,极为不甘,声音略显苍老,远没有初始的自信清朗。
    曹继武恻隐,于是住篙:“争斗是永恒的主题,只要有人在,争斗就不会消失。武器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赢得争斗。而火器的杀伤效率,远远高于冷兵,因此取胜的概率,也要高得多。以晚辈对西洋技术的了解,冷兵的历史,在西洋最多延续五十年。”
    “在咱们华夏,可能会更久一些。不过最终被取代,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人活着,实力几乎决定着一切。所以效率更高的武器,永远是人的第一追求。前辈乃玄门高人,应该明白,自然之道不可逆。”
    “五十年?”姬龙峰喃喃道,“老夫年过八旬,是看不到了。”
    曹继武点头:“在华夏这种环境下,恐怕连晚辈也看不到。”
    二人又陷入了沉默,只有江风依旧,轻轻吹拂。
    以现在的火器水平来说,大多数武功高手,都能躲得过。要想对高手取得优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还是武功比较靠谱些。
    曹继武顿时想起姬龙峰出手时浑厚的功力,于是问道:“前辈两次出手,好像用的是同一招?”
    姬龙峰没有回答,似乎在思索什么。
    曹继武将要走之时,姬龙峰终于开口了:“常人打斗,最常用的双推掌。”
    平常人打架,双手直推,这是最常用的第一招。听了姬龙峰的话,曹继武仔细回忆,他两次出手,果然和平常人打架,信手而来的双手推,差不了多少。
    曹继武惊异:“平平常常的双推手,怎么会有如此雄浑、厚重的力墙?”
    “此招名为熊形推山。熊背有千钧之力,因此此招施展时,要将功力聚于督脉,总督诸阳,以肩背为根催动功力。”
    姬龙峰顿了一顿,关切一声,“你的伤如何?”
    “皮外伤,小事一桩。”
    听闻曹继武平稳的呼吸声,姬龙峰确定他说的是真的,于是点了点头,突然起身大弓步熊形推山,推出的雄浑力道,掀起了三丈水墙,犹如浪遏江堤,冲天而起,将前方一片竹林翠叶,刷落得干干净净。
    曹继武大受鼓舞,立即跳上岩石,学着姬龙峰的样子,大弓步双推掌。然而他推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推出来。而且由于弓步幅度大,身体张展过巨,导致上下不协调,曹继武差点窝了腰。
    望见曹继武一脸沮丧的表情,姬龙峰拍了拍肩膀:“此招身法的关键,是缩展二字。缩身如丸,张身如熊,巨缩而巨展,两个幅度,皆是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刚开始,不可要求极限,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来。”
    姬龙峰减小缩展幅度,慢慢地演示了一遍,曹继武慢慢跟着学。
    过了一会儿,曹继武学的开始有鼻子有眼了。
    姬龙峰很满意:“全身要求,松而不丢,尤其是双臂,承担着功力的传导,绝不可发力。否则,双臂不合时宜的浊力,和肩背发来的诸阳雄浑之力相抗,手臂非生生飞出去不可。”
    曹继武按照要领练习,姬龙峰在一旁指点,时不时伸手,感知曹继武身体,各部分的松紧发力状况,并加以精确指正。
    约过了一个时辰,曹继武将功架练得差不多了。姬龙峰相当满意,于是让他休息一会儿。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