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487章 血战宝庆府

    半夜三更时分,清国宝庆城守将李国翰,把李定国狠狠地打败了一回。忽然一声炮响,顿时喊杀声震天,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李定国,手里突然无缘无故多了一把刀,照着李国翰的脑袋就是一刀。
    李国翰顿时惊醒,原来不过是一场梦。然而此时整个宝庆府城四周,明军拼死喊声攻城。这个不是梦了,李国翰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急忙带人登城抵抗。
    宝庆府是衡州城的西大门,这里一丢,衡州清军大本营,就直接暴露在李定国面前。此时的忠贞营李来亨,已经占领了松花渡。如果西路李定国也突入进来,二李联合夹击,衡州将会危在旦夕。衡州一丢,长沙门户洞开,多米诺骨牌效应,立即就会出现。
    此时的李国翰,心里很清楚,如果宝庆府丢了,他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丢官那么轻的惩罚。因此镶蓝旗汉军,在光着膀子的李国翰亲自指挥下,拼死抵抗。
    明清双方士兵,顿时杀红了眼,护城壕沟,很快被尸体塞断,血水流入资水,沿江赤红十余里。
    双方从半夜杀到天亮,李定国血红了眼,亲自擂鼓助威。明军士气大振,争先恐后,纷纷登着云梯,往城墙上爬。清军尽管身心俱疲,但不敢有丝毫松懈。
    看情形,李定国是铁了心,要一举拿下宝庆府。李国翰心里叫苦不迭,一面组织人员,拼命抵抗,一面派人赶往衡州求救。但求援斥候兵刚出东门,就被李嗣兴射杀。李国翰捶足顿胸,仰天祷告,期盼衡州兵马自行赶来营救。
    宝庆府乃衡州的西大门,一旦有失,李来亨和李定国两只大军,将会对衡州构成夹击之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郑亲王济朗,听赵廷臣说奉天城丢了,绕开不以为然的堪尼,急派巴图鲁亲王满塔率蒙古八旗,都统纱布率满洲正白旗,赶往宝庆府支援李国翰。
    满塔的蒙古八旗和纱布的正白旗,都是骑兵,因此速度很快。
    领头的蒙古八旗正在飞奔,前面忽然出现两道高岭,夹道对峙。都统帖木儿,觉得此处地势极为险要,恐有埋伏,急令大军止步。满塔见前军停了,急忙赶去探查。
    然而二人对着路旁两侧高岭,看了半天,除了满山葱绿的树林之外,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帖木儿久经战阵,指着高山对满塔道:“此处必有埋伏。”
    满塔急问:“何以见得?”
    “王爷你看。”
    帖木儿指了指满山的树林,自信满满,“树林这么浓密,为什么连一个活物也没有?”
    满塔闻言,顿时觉得心惊:不错,这么浓密的树林,为什么连声鸟叫也没有?
    帖木儿见满塔沉思,提醒道:“有人埋伏此处,鸟兽都惊走了,所以才会如此安静。”
    满塔闻言,点了点头:“这么说来,咱们贸然进入,可能是有去无回?”
    帖木儿点头:“此间山路狭窄,不利我铁骑展开。敌人以逸待劳,即使能够通过这里,也是伤亡惨重。”
    可是,郑亲王济朗,下的是死命令,要支援部队务必协助李国翰,守住宝庆府。
    满塔无奈,对帖木儿道:“军令如山,我等只得奉命行事。”
    帖木儿闻言,建议道:“要不要等纱布过来?他有一百具装骑兵。”
    满塔疑惑,叹了口气:“不知道纱布这小子,愿不愿意干。”
    部将塔里布闻言,不满叫嚷:“满八旗将领,个个骄横,打仗不出力,老是让我们打头阵,当炮灰。他们在后面坐收渔利。”
    满塔很不高兴:“满蒙一家,怎么如此说话?”
    “我呸。”
    塔里布啐道,“大清朝廷,嘴上说的好听,什么狗屁满蒙一家,实际上对咱蒙古族人,从来都是小心提防。说句难听的,咱们蒙古人的地位,还不如人家汉人。”
    “大胆,竟然在本王面前胡言乱语。”满塔怒了,“来人,快给我拿下。”
    帖木儿急忙来劝:“塔里布喝醉了,酒后无德,王爷还是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行军途中,哪里会喝醉酒。这分明是帖木儿为塔里布掩饰,帖木儿沙场老将,满塔得给面子。帖木儿见满塔没有坚持,急忙给众将递了个眼色。
    众将会意,簇拥塔里布,退到一边。
    满塔见塔里布退了,对帖木儿道:“咱们蒙古人,不能让满人瞧不起。本王打头,将军殿后,立即突破埋伏,尽快赶到宝庆府。”
    帖木儿一把拉住了满塔的缰绳:“末将有一番肺腑,希望王爷听一下。”
    满塔无奈:“有话快说。”
    “刚才塔里木说的是实情。”
    满塔闻言,心中很不高兴,瞪着帖木儿。
    帖木儿不避满塔的目光:“汉人软弱无能,随随便便笼络一下,就搞定了。然而咱们不一样,蒙古人战力超强,世人皆知。如今西域准格尔部落,大有取代卫拉特,独霸漠西的趋势。漠北喀尔喀与清海和硕特,都和大清貌合神离。”
    “大清表面上是极力拉拢咱们漠东蒙古,但实际上对咱们,采用的是分而化之的策略。最为强大朵颜部落,已经消亡。曾经强大的察哈尔部,被分成了两旗。科尔沁被分成了五部,乌珠穆沁被分成了三部。曾经强大无比的漠东蒙古,就这么被折腾的七零八落。”
    “大清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衰落。将士们的心,都是雪亮的。如今派我们来南方,就是借助和亲的名义,让我们出力。所以这种炮灰仗,大家都不想打。”
    满塔听了帖木儿一席话,低头不语。
    “一旦南方战事结束,大清回过头,就会对咱们蒙古人开刀。所以,末将的私心,就是尽量让满八旗消耗。以便将来,减轻对咱们族人的压力。”
    帖木儿不愧为沙场宿将,一语点破了当今形势的发展。可是满塔的巴图鲁亲王,是人家大清封的。漠东蒙古,如今四分五裂。整个蒙古部族,更是七零八落。满清二十万,却是团结一致,劲能使在一处。所以蒙古人整体实力虽然强悍,但还是难以撼动满清的地位。
    年轻的满塔,思索良久,无奈叹了口气:“今日这些话,不得透漏给任何人。”
    帖木儿见满塔眼神坚定,知道他要坚决执行命令,叹了口气,望了一眼周围的高山,感慨道:
    “三百年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属于咱们蒙古人。祖先的血液,在这里的每一处流淌。可是三百年后,祖先的子孙,却要为别人抢夺祖先的土地。无能的子孙,有何面目站在这块土地上!”
    满塔闻言,低头默不作声。
    曾经的大元帝国,是何等的强盛。鼎盛时期的蒙古人,横扫全世界。这里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曾经大元帝国的疆土。可是时过境迁,如今的蒙古人,七零八落,不复往日的强盛。大多数时候,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
    良久,满塔才从感慨中回过神来,叹了口气,对帖木儿道:“先不做丢人事,打完这仗再说。”
    帖木儿无奈地摇了摇头。满塔一马当先,冲进了狭路。帖木儿只得催促大军急进。
    山上滚木大石,乱箭飞枪,纷纷而下。蒙古人虽然死伤惨重,但并不纠缠,火速疾驰,以极快的速度,穿出了山谷。窦名望的步兵,根本追不上冲出埋伏的骑兵。大家望着远去的蒙古人,不住地叹息。
    众军刚要离开,斥候突然通报,又有一支精兵赶来。窦名望急忙登高,从旗帜上看出,这是满洲正白旗的人马。
    蒙古人被放了过去,如果这支正白旗精兵再放过去的话,明军主力的压力,将会倍增。于是窦名望毫不犹豫,立即下令,推下大石,堵死道路。
    正白旗前哨,发现道路被堵死,急忙回报纱布。都统纱布听到情况,急忙策马前来。
    一块巨大的石头,窝在道路中间,将前进的路,堵得死死的。谷内横七竖八,蒙古人的尸体,躺的满地都是。正白旗众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蒙古人发现有埋伏,也不通知一声,众将纷纷开始抱怨。纱布还算有点常识,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支援宝庆府,于是下令强行突击。
    这次窦名望卖了命,明军乱箭齐发,正白旗根本没法靠近大石。纱布无奈,只得向山上强攻,以图攻下明军阵地,再搬开大石。
    窦名望沉着指挥,一次又一次地将正白旗打退。为了不大一点的山头,双方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满塔带着人马,刚刚赶到宝庆府城外,就遭到李嗣兴的埋伏。明军万箭齐发,密如飞蝗,一下子就把蒙古人打懵了。
    一轮箭雨过后,明军不得不重新张弩搭箭。然而相对于弓来说,弩虽然操作简单,但相对笨重,张弩极不方便,因此耗时也较长。
    满塔趁明军张弩之际,立即发起强袭。李嗣兴见状,立即命令部下,前排拒马桩,后摆刀牌手,弩兵退到最后。
    蒙古人一看这架势,强突肯定吃大亏。于是帖木儿改为正面佯攻,两翼侧击的策略。
    明军步兵变阵速度,远远不及骑兵的冲击速度。正在李嗣兴决定拼死抵抗之时,忽然传令兵送来李定国的命令,要李嗣兴放蒙古人入城,并立即带领部队,支援窦名望。
    李嗣兴听了命令,一脸懵逼,不明白李定国为何这么做。传令兵见李嗣兴犹豫,特意强调,支援窦名望是死命令。
    眼看蒙古人的两翼,即将包抄过来,李嗣兴不再犹豫,下令撤军。满塔也不追赶,率领大军,径往宝庆府开进。
    李国翰一看蒙古人来了,兴奋地跳了起来,急忙下令放下吊桥,欢迎满塔入城。
    然而等蒙古人入城之后,帖木儿猛然醒悟,大声惊叫:“咱们不善守城!”
    他这么一喊,蒙古人全傻眼了。
    原来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万里坦途。蒙古人全是骑兵,最擅长野战突袭,对守城几乎没有什么概念。
    满塔醒悟过来,急忙让李国翰打开城门,想借助骑兵优势,在城外对明军进行突袭。但是东门吊桥刚刚放下,明军推着撞门车,涌了过来。
    撞门车体积庞大,将出城道路堵得死死的。蒙古骑兵刚出城门,只得又缩了回去。李国翰一看形势不妙,急令升起吊桥,关闭城门。
    然而吊桥绳索早被砍断了,而刚刚关上的城门,被撞车几下就撞开了。东门顿时失守,满塔没办法,只得下令骑兵下马步战。
    马上的蒙古人,纵横全世界。但下马的蒙古人,可就不行了。滇军将士,大多是云南苗疆各族族人,筋强骨健,穿山越岭,脚步贼快。尽管蒙古人长得也很结实,但是下了马的蒙古人,在滇军面前,就是木偶一样,被滇军将士赶鸭子般地追撵。
    帖木儿一看不妙,急令将士重新上马。但是城内街道狭窄,大股骑兵,根本展不开。明军三五成群,利用窄巷房屋,对三三两两的骑兵,进行袭杀。满塔的人马,很快被打乱,四处乱窜。
    一个更夫路熟,带着马宝的人马,钻进了知府衙门。李定国见城内火起,知道知府衙门已被攻占,于是扔了鼓槌,亲自上阵。明军士气大振,蜂拥登城。城墙上的清军,见城内火起,纷纷弃城逃窜。
    李国翰见大势已去,翻上鹅黄金,夺路而逃。
    帖木儿见李国翰跑了,也急令蒙古人撤退。顿时城内大乱,百姓纷纷抄起家伙,帮助明军肃清残敌。
    李定国亲率明军仅有的三百马队,追击残敌。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