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496章 刘玄初定策下

    曹继武实在是太年轻了,把偌大的长沙城放在他手里,吴三桂连想都不敢想。
    然而刘玄初却摇头:“资历浅没关系,只要有能力就行。况且在这乱世之中,光靠油嘴子,能办成什么事?”
    吴三桂捋须想了一下,还是有些疑惑:“危局之下主持长沙城,需要极强的执政之能,乳臭未干的曹继武,有这个能力吗?”
    刘玄初哈哈大笑:“莫说一个长沙城,就是整个大清天下,放在他曹继武手里,也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吴三桂还是不放心:“长沙城自有大清官吏,完全可以主持政务,军师为何非要推出曹继武?”
    刘玄初摇了摇头:“乱世长沙,况且还是前线,所有的情况,都要比平常混乱许多,必须具备铁腕,才可有所成效。而左布政使范承谟和长沙知府耿介,都是文弱书生,哪里是执掌乱世的材料?”
    “我们的实力最大,但树大招风,所以我们不适合出面。最适合的人选,其实是经略使洪承畴。可是这只老狐狸,深知危城莫入的道理,所以目前的形势下,是请不动他的。而在这长沙城,能够代表洪承畴发号施令的人,正是曹继武。”
    “曹继武虽然只是个千户,但却掌管着经略使侍卫精步营。这支精步营,别看只有三百来人,但它的作用,不亚于十万雄兵。西南战事以来,精步营纵横西南,如入无人之境。所以有这支部队管理长沙,洪承畴一定会全力支持。”
    “佟家兄弟和曹继武,乃是翁婿关系,所以他们不会和曹继武唱对台戏。既然他们不捣乱,汉军八旗,也就没什么问题。而满洲八旗那些傻鸟被我们制衡,也翻不起大浪。所以,目前只有曹继武,最适合出面主持长沙。”
    刘玄初一席话,说得吴三桂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但长沙城必须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怎能轻易让给别人呢?
    见吴三桂极度不舍的表情,刘玄初叹了口气:“长沙南承两广,北接江汉,乃湖广腹要,目前来看,要割据这里,至少需要三十万大军。凭我们现在这点实力,要打长沙的主意,那便是自寻死路,你可要想清楚了!”
    想法虽好,但实力不济,一意孤行,只会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
    吴三桂无奈摇头:“可惜长沙这么好的地方,要便宜曹继武了。”
    刘玄初闻言笑了,吴三桂有些疑惑:“军师为何发笑?”
    刘玄初叹了口气:“只恐怕他曹继武,不想得这个便宜。”
    目前李定国和李来亨的大军,就在眼皮底下,百姓成群结队地往衡州跑,清军个个都想着随时撒丫子,长沙乃是一座危城。这个节骨眼上,如果脑袋不是被驴踢了,谁傻了吧唧的揽这块烫手山芋?
    吴三桂有些迷糊:“曹继武不想干,难道还要我们请他不成?”
    刘玄初点了点头:“我们虽有八万人马,但建制极为混乱,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整编,这是我们目前,最紧急的要务,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我们的部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我们目前,急需要一个稳定的长沙。”
    “而长沙一旦落入其他人手里,一定会给咱们找麻烦。毕竟我们不是亲娘养的,大清时刻提防着咱们。目前也只有曹继武,和咱们没有太大的利益瓜葛。所以长沙在他手里,对咱们最有利。所以不管他曹继武愿不愿意,就是架,也得把他给架出来。”
    整编部队是个耗费精力的细活,需要大把的时间和稳定的环境。如果济朗和多尼掌控长沙,他们怎么可能坐视吴三桂势力膨胀?
    吴三桂想了一会儿,不再迟疑:“一切皆听军师安排。”
    刘玄初点了点头:“对于曹继武,目前你要做两件事情。”
    吴三桂迫不及待:“哪两件?”
    “第一件事,目前曹继武为情所困,所以你要帮他,解决这个难题。”
    刘玄初刚说完,吴三桂一脸无奈:“我一个大老爷们,哪适合干这个?”
    刘玄初微微一笑:“你当然是不适合,但夫人呢?”
    陈圆圆乃江南名妓,久经风月,极善风流之事,出面解决感情问题,再合适不过。
    吴三桂哈哈大笑:“曹继武这小子,还真有艳福!”
    刘玄初郑重提醒道:“曹继武身边那几位,都是些敏感人物。你可别动歪心,否则,你的前途堪忧。”
    爱新觉罗·东娥,多尔衮唯一的后代。沐云翾,大明黔国公之妹。孔四祯,已故定南王遗孤。这三个女人,都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势力,吴三桂自然知道厉害,摇头笑了:“夫人出面,我不搀和就是了。”
    刘玄初点了点头:“第二件事,把鹅黄金送给曹继武。”
    吴三桂闻言,惊得跳了起来:“凭什么?”
    刘玄初也没有生气,轻轻问道:“鹅黄金现在怎么样了?”
    鹅黄金身负重伤,早已不能站立,目前是皮包骨头,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马医也是无可奈何。
    见吴三桂一脸痛苦的表情,刘玄初哈哈大笑:“舍不得一匹死马?”
    “曹继武要死马干什么?除非他被驴踢了。”
    吴三桂摇了摇头,无比痛心,“就是死马,三桂也舍不得送人。”
    见吴三桂实在是舍不得,刘玄初叹了口气:“既然如此,就把它交给我吧。”
    “三桂自有许多良马,军师随便挑就是了,为何非要一匹死马?”
    刘玄初摇了摇头:“你是爱马之人,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它,痛苦地死去?”
    鹅黄金已经病入膏肓,吴三桂遍请名医,无能为力。即便如此,吴三桂也舍不得送给别人。但刘玄初是自己的军师,吴三桂想了一下,叹道:“眼不见,心不烦,军师要,三桂照办就是。”
    刘玄初点了点头:“这就妥了,接下来的事情,除了我给你说的那几件事之外,你主要的精力,要放在整编部队上。”
    “一切听军师安排,三桂照办就是。”
    吴三桂说完,长长一揖,告辞军师,转身而去。
    刘玄初看了看左右摇晃的鱼浮,神秘地笑了。
    军师刘玄初不愧为川中高人,对大明的形势,洞若观火。在此详细说明一下,推翻大明王朝的是农民军,其中大顺李自成是主力,大西张献忠是帮衬。因此崇祯死后,后续的小朝廷,都将农民军视为仇敌。
    清军入关之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残余的小朝廷,奉行却是连虏平寇之策,根本就没有将民族大义放在心上。
    残存的朱家子孙,以及以东林党为首的儒家文官集团,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攻打农民军,不但没有怜悯之心,反而幸灾乐祸,甚至给清廷上书表示祝贺,尽显愚蠢无能与卑鄙无耻。
    在清军和农民军交战之时,正是南明小朝廷喘息之机,本应抓住难得的机会,稳固政务,整顿军事,收复失地,巩固自己手里的国土。然而那帮人不是这么干的,他们是一群德婊子和油嘴子,心里想的永远是争名夺利。
    清军和农民军交战正酣,那帮人却利用难得的喘息之机,自己跟自己斗得热火朝天。仅有的几个所谓的名臣,施行的政策,尽是一团糊球麻差,蠢得让人愤怒。多尔衮则趁南明麻痹之时,集中全力攻打李自成和张献忠。
    待打垮农民军之后,清军掉过头就来对付蠢笨的南明小朝廷。其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任何准备的小朝廷,似秋风扫落叶般的几乎被一扫光。从入关到扫平大半个华夏,清军仅仅用了两年时间。速度之快,在华夏历史上绝无仅有,令人难以置信。
    所以大清之所以占据华夏,其根本原因还是儒家士绅,愚蠢无能与卑鄙无耻的本性。尽管最后的永历朝,迫于形势,不得不和农民军联合。但那种本性,仍然根植于以永历朱由榔为首的儒家文人脑袋里。
    永历集团对任何一帮农民军,都不信任,所以他们一直跑来跑去,在各个农民军势力之间到处转悠,朱由榔也因此被百姓戏称为长腿天子。
    他们本想利用农民军当炮灰,赶走清军之后再过河拆桥。然而李定国、李来亨等有本事的农民军将领,一旦得到机会,便如猛虎下山,一发不可收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复了广西全境和荆南大部,歼灭清军大量的精锐部队。
    桂林和衡州两次大战,包括三种八旗军在内的、将近三十万清军精锐被消灭,使李定国的新编滇军和李来亨的忠贞营实力大增。形势发展的太过迅猛,大大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二李声望大振,功高震主,朱由榔害怕了,心里掰扯着小算盘,开始想到了要制衡。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