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514章 秦姬南国情

    梅香居一战,曹继武肩上的那点破皮,难道算是伤?虽然刺了曹继武一刀,但实际上,成楚客默许了曹继武的行为,并且暗中将自己的绝学,传给了曹继武。
    凡是高人,都会惺惺相惜。成楚客早已过了争强好胜的年龄,此时的他,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才是最大的心愿。黄鼠狼下崽子——一代不如一代,在任何门中,都是耻辱。名门正派,之所以越传越烂,全拜保守所赐。
    所以尽管曹继武身属清国,但那也仅仅是政见不同而已。当年成楚客就在辽东,对女真的看法,不像内地那么鸡血。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己不上进,再多的鸡血,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按照自然之道,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寒梅刀法,最终流入曹继武手中。
    几百年不破的陋俗,在曹继武这里,仅仅五日,就破的干干净净。干事的人,和耍嘴的人,就是不一样。实干家的所作所为,油嘴子们,永远都不会理解。行伍出身的成楚客,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成楚客不露头,其他的小角色,也没那个能力呼风唤雨。江中黑龙张志诚,联合众英雄对付曹继武的计划,悄然落空。
    但尽管成楚客不愿意出面,还是有部分不明事理的高手,被神火棍李七星和开山神斧范大成招去。原来这二人是张志诚的结拜兄弟,他们奉命是和成楚客联络的。尽管没有联合到成楚客,二人还是带来了十几个英雄好汉,因此张志诚也没有怪罪两位义弟。
    但没有成楚客的呼应,张志诚就成了独木难支之势。张志诚盘根湘水多年,他不是傻子,知道自己和官府的利害不可调和,于是加紧防备,同时急派二弟神火棍李七星赶往湘潭县,力请大明方面,派出高手相助。
    然而大明目前,内部出了问题,李来亨营中只有范坤博、司马勇和高桂英三位高手。范坤博兄弟和曹继武交情匪浅,并听闻成楚客没有出山,也知道张志诚搞不成什么大事,因此不愿出面。
    但是明清之间的恩怨,不可调和。在大是大非面前,高桂英却答应张志诚的请求。范坤博无奈,只得跟随而来。
    曹继武听闻高桂英到了中洲,急忙暂缓攻击计划,力请顾炎武和成楚客,出面调出高桂英。
    对于张志诚的问题,成楚客不愿出面,于是委托解道士前去调解。但还没等解道士出面,高明招等人,暗中抓了长沙总兵祖泽润。这一下子,整个长沙城轰动了,张志诚拿祖泽润要挟曹继武,双方顿时僵持了下来。
    毕竟张志诚乃水寇出身,属于散兵游勇类型,虽然占据江中三洲,正规防务,搞的是一塌糊涂。然而高桂英和范坤博就不一样了,这两位久居军旅,擅长兵法。
    二人一到张志诚处,立即对防务作了调整,以中洲为核心,上下两洲为犄角,在湘江之中,构成一道金汤防线,令清军很难下手。
    如今有了两大高手相助,再捏住了祖泽润这张底牌,张志诚坐镇中洲,一副稳操胜券之姿,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和曹继武战斗到底。
    长沙城中的老百姓,痛恨曹继武的残暴,把张志诚看成了除暴安良的英雄,因此翘首以待,诅咒曹继武趁早灭亡。
    百姓的愿望很好,但把希望寄托在水贼身上,岂不荒唐?长沙城的治理,靠水贼来维持,岂不是无稽之谈?
    所以顾炎武派人,请范坤博到湘君楼一叙。聪明的范坤博,立即猜到顾炎武的用意,因此请高桂英一起去。
    然而高桂英看出了这是调虎离山计,根本就不理会范坤博。
    湘江水道对长沙城来说,至关重要,成楚客久居长沙,当然知道厉害。长沙城繁荣的命脉,却掌控在水贼手里,这不是正常的世道。但是成楚客和范坤博,以及高桂英,都没有交情,因此对调出他们,他想不出好主意。
    曹继武提出借用梅香居,成楚客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于是曹继武托人,给高桂英送了一封信。
    雷打不动的高桂英,一看到信,立即就问下人梅香居何在。一个小喽啰告诉了高桂英,梅香居的位置和赶过去的方法。范坤博知道高桂英的心思,立即准备了一条小船。
    二人沿浏阳河一路飞桨,绕过长沙城,就远远听到筝鸣之声,不绝于耳,范坤博大赞好音。转过数道水湾,一片梅海映入眼帘,琴音梅海,令范坤博心情大悦。
    然而此时的高桂英,没有赏梅的心情,她一跃飞出数丈,轻轻地落入院中,剑指小木屋,怒声喝道:“贱人,出来!”
    “好妹妹,既然来了,为何还不进来?”
    屋内传来一声优雅,声音极为亲切。怒气波撞上了芦苇荡,高桂英实在提不起峰值。
    范坤博知道屋内是谁,见高桂英持剑之手松懈,微微一笑,劝道:“都是老熟人,何必动怒?”
    高桂英冷哼一声,抽剑回鞘,大踏步入屋。
    龙行凤展,虎气英威,范坤博瞧见高桂英靓飒之姿,摇头微笑,满心欢喜。
    “征战沙场飞火龙,妙影身姿英武娘,飞龙剑,凤翅刀。踏破长城,直捣龙潭,纵横天下,无人能敌。”
    范坤博吃了一惊,扭头一看,原来是祖泽志。
    祖泽志转出梅林,向范坤博合掌叉礼:“范兄,恭喜,恭喜啊!”
    范坤博连忙回礼:“同喜,同喜!”
    二人对视,皆哈哈大笑,并进梅林,没入花海。
    ……
    门帘一声整齐的脆响,一人踏步而入,步云靴、连襟帔带风,将一抹秦丝绣帕,扇出二尺多远。
    邢夫人大笑一声:“多年不见,妹妹还是如此的脆落!”
    他乡遇故人——情敌,高桂英一见邢夫人,面颊冲红,醋妒恨齐涌,嗖地一声,飞龙剑指咽喉。
    邢夫人一点也不紧张,纤腰一躬,轻轻捡起秦丝帕,接着缓缓而起,错开高桂英正面直视,嘴角一勾,露出优雅的弧度,浅浅一笑,既不谄又不卑,恰到好处,尽显风姿善意。
    对方不但不设一点防备,而且尽显善意的笑容,一招铁拳打进了棉里,高桂英满满的一肚子火气,愣是没处撒。
    妒也不是,怒也不是,恨也不是,气也不是,高桂英找辙,背后拔出凤翅刀,一把挫在邢夫人面前:“少来瓜皮脸!”
    轻摆海棠白纱罗裙,斜坐于几前,错开高桂英的怒目,邢夫人微微一笑:“三斩巴图鲁,名震天下,姐姐一弱女子,哪里是妹妹的对手?”
    又是微笑,又是赞美,又是示弱,高桂英实在没辙了,丢了剑,按了刀,唰一声,气呼呼地直坐下来。
    见高桂英一脸愠色未退,邢夫人取出一只暖玉团云杯,放了三片红梅,冲上一杯早已备好的温开水,轻轻推到高桂英面前。
    高桂英也不客气,嗖地一声,端起水杯,一饮而尽。
    暖黄,梅红,水白,三色生韵,直催香气沁心,三杯下肚,高桂英的怒气,消失地无影无踪。
    唇显殷殷善意,眼含脉脉温情,高桂英冷不丁和邢夫人对了一眼,自己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见到高桂英如此,邢夫人不想她局促,于是微微一笑:“当年军中,都说姐姐乃软刀子,妹妹以为如何?”
    高桂英闻言,冷冷一笑:“早见识过了!”
    这语气虽然冷漠,但笑意中暗含羡慕,邢夫人心中有了谱,于是大胆直入:“范大哥如何?”
    高桂英闻言,低头不语,但心头涌动,冷俏俊面慢慢泛起一丝海棠色。
    邢夫人乃风情高手,何等的眼力?高桂英的心里活动,在邢夫人心中透亮。
    过了一会儿,邢夫人原始而奔放的高原嗓子,幽幽响起:“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曲终了,余音冲过阵阵梅香,让人忍不住陷入梦幻之中。高桂英两臂夹肋,双手紧握,心绪如潮。
    过了良久,邢夫人叹了口气:“对祖大哥,你一定印象不好。”
    高桂英闻言,不假思索:“狗汉奸一个!”
    邢夫人没有生气,摇了摇头:“妹妹眼里的汉奸,和范大哥成了莫逆,我想此刻,梅林花海,他们俩一定比我们俩快乐。”
    以前的高桂英,爱恨分明,敌就是敌,友就是友,直至范坤博的二度出现。
    范坤博不但和妖异的三兄弟结拜,而且和汉奸祖泽志,也是神交驰往,似敌非友的关系,让高桂英很不习惯。搁在往常,高桂英绝不会搭理范坤博。但女人一旦动了情,对恋人的智商,直线下降。
    然而高桂英毕竟从军多年,果敢坚毅,心智非一般人能比。所以旧有的观念,和范坤博带来的新观念,就一直在高桂英心中萦绕。
    因此听了邢夫人的话,高桂英久久不能释怀。
    过了良久,邢夫人似乎在自言自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男人标榜的志向。可现实却是,男人富则妻妾成群,所以天下的好男人不多。自成算是一个,但只是别人眼里的。这是金儿姐姐,临死前,托人告诉我的。”
    英雄气概,不近女色,这是古典英雄男人的标准。《三国演义》里的关公,《水浒传》里梁山英雄,皆是如此。
    然而这只是酸腐文人,意淫出来的标准,用来忽悠老百姓的。泯灭天性的英雄标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文人,一个比一个龌龊。他们自己意淫出来的标准,自己人不守,反倒是无知百姓,争相标榜。
    李自成识字不多,深受其毒,成了众人眼里的英雄,然而却让三任老婆,苦不堪言。因此,韩金儿、邢夫人和高桂英,三位绝代佳人,先后嫁给李自成之后,皆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韩金儿和邢夫人时期,虽然恩爱不佳,但李自成此时还没有成名,对老婆比较专一。然而自从做了皇帝,窦美仪的介入,虽然李自成是被众将赶鸭子上架,但高桂英还是窝火了一阵子。
    所以刚开始,邢夫人跟着高杰私奔,高桂英可把邢夫人恨透了。然而自从嫁给了李自成,高桂英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恩爱,她也慢慢明白了邢夫人不为人知的内情。
    一个女人,抵抗着世俗洪流,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谈何容易?
    此时此刻,邢夫人的胆识和气魄,高桂英才真正领略到。冷艳霜脸,顿时如海棠初放,高桂英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姐姐胆真大!”
    尽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闯营旧将之中,邢夫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肯定。久违的旧人,意想不到的赞许,久久强持的灵台,瞬间崩摧。
    见邢夫人泪奔,高桂英急忙拿起秦丝帕,帮邢夫人擦泪。
    邢夫人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紧紧靠在了高桂英怀里。高桂英却没有躲避。两个同样来自陕北的女中豪杰,在远离家乡的荆楚大地,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