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542章 金融命脉

    可以想象一下,在高朋满座,热闹非常的宴席上,当兴高采烈的大清平西王,听说有人在他的府邸,设了灵堂,会是什么表情?
    在座的所有宾客,都被孔四祯的大胆惊呆了,包括吴三桂本人。这可是平西王府,在这里给谁摆灵堂?老父吴襄,早已去世多年,难道孔有德也能替代老爹吗?
    愣了半天,吴三桂回过神来,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众人急忙跟着吴三桂去了灵堂。
    灵堂的位置,正是平西王的卧室,吴三桂一见满屋子的白练,满腔的愤怒,比天上的乌云还要多。
    见吴三桂拔剑要劈孔四祯,陈圆圆急忙挡在孔四祯身前。此时众将谁也不敢上前,去劝吴三桂。因为谁也没有这个分量,能让吴三桂压制住怒火,此时就连陈圆圆也不能。
    “军师到!”
    胡疑急忙拼劲全力大喊。
    就在吴三桂一把拉开陈圆圆之时,刘玄初突然从外面赶来了。
    刘玄初在吴三桂心中的分量,自然非同寻常。听见喊声,吴三桂愣了一下。
    大庭广众之下,让自己出丑,吴三桂情绪几乎失控。然而就在他愣神的一刹那,执剑之手,被刘玄初给架住了。
    军师贴近吴三桂的耳朵,小声道:“孔有德的部下,都在眼前。孔四祯万万杀不得!”
    孔有德出身辽东,从北向南,行程万里,纵横整个天下。他一路拼杀到广西,自然有一批忠实而强悍的部下。
    如今孔有德虽然死了,但他的大多数部下仍在。这帮人手里,仍然拥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吴三桂要想在桂林站稳脚跟,没有他们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定国在撤退之时,将孔庭训斩首示众。目前孔四祯是孔有德唯一的血脉。因此要想拉拢孔有德的部下,孔四祯就不能杀。
    经军师一提醒,吴三桂强压怒火,语气颤抖而愤恨:“你要设灵堂,也不至于在本王的卧室吧!”
    孔四祯面无表情,冷冷地回道:“这本是我爹的卧室。既然同归大清,也有个先后吧?”
    “你……”
    吴三桂双颊爆红,气塞于胸,两手颤抖,几乎要喷血。
    “小不忍则乱大谋!”
    军师附耳一声,拖着吴三桂就走。
    等吴三桂走远了,众人纷纷回过神来。对于孔四祯的任性,众人皆心中唏嘘不已。然而这么一来,吴三桂必然愤恨异常。众人谁也不敢得罪吴三桂,因而谁也不敢给孔家上香,于是纷纷不声不响地退了。
    等众人全走光了,胡疑二人,小心地凑近了孔四祯。胡言小声说道:“我们没有发现小王爷的遗体。”
    哥哥不是被李定国杀了吗?怎么会没有遗体呢?
    孔四祯疑惑地看着胡言,胡言无奈地摇头:“属下亲自带人,找遍了整个桂林城,没有一点消息。可能是百姓……”
    孔有德杀人如麻,人们都恨透了。沐云翾偷偷给孔家收尸,就惹了众怒。人们把气散在孔庭训的遗体上,将他挫骨扬灰,也是极有可能的事。胡言怕孔四祯不高兴,所以没敢说下去。
    孔四祯知道胡言是什么意思,于是感激地说道:
    “谢谢!”
    胡言二人闻言,直接愣住了。二人跟随孔有德数十年,还是第一次从孔四祯这里,听到这么客气的话语。
    惨烈的家庭剧变,让孔四祯的性情大变。经过陈圆圆耐心地开导,孔四祯的戾气,消除不少。
    毕竟如今的孔家,就像瘟疫一样,几乎所有的人,唯恐避之而不及。只有胡疑二人,虽然是偷偷摸摸地帮忙,但至少没有忘记孔家的恩德。孔四祯对二人的顶风帮忙,很是感激。
    二人愣了一会儿,回过神来。孔四祯的态度,如此之好,胡言放下心来,小声劝道:“桂林城非久留之地,还请格格尽快返回京师,去找庄妃帮忙。”
    胡疑也劝道:“曹继武那个小子,是个刺头,到处闹动静,胡球折腾。他不适合格格,还请格格三思!”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曹继武和自己不合适,孔四祯不愿意听这话。但胡疑也是一片好心,孔四祯也不是以前的孔四祯了。于是孔四祯冲二人,点了点头。
    二人相视一眼,躬身告退。
    此时空荡荡灵堂只剩下孔四祯一人,她望着爹娘的牌位,欲哭无泪,思绪极度的澎湃。
    ……
    绿水之滨七星岩,风景如画。近处的山川孤拔独秀,远处的峰峦层褶相叠。白鸟轻轻划着翅膀,在芦苇荡中穿梭。微风一吹,一江碧水顿时震荡起来。白浪泛起碎玉般的水花,朝岸边涌来。江滨峭立的乌石挡住了水的去路,翠流回旋,发出一阵不服气的咽噎之声。
    江心漂浮着一叶扁舟,平西王吴三桂,望着满眼的青山绿水,被孔四祯搅乱的心情,顿时好上不少,不住地夸赞:“这里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三桂要是能在这里称王,这一辈子也值了!”
    随着小舟自由地飘荡,映入眼帘的,全是美如画的碧水青山。见吴三桂的心情大好,刘玄初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看来你要做一个快乐王爷了!”
    一个人如果沉浸于快乐之中,那么他的斗志,也就开始消磨了。因而‘快乐’二字,刘玄初故意放慢了语速。
    军师的语气,带些揶揄的味道,吴三桂很是疑惑,回头问道:“军师这话,怎么有点别扭?这桂林城,不是军师给三桂选的吗?”
    刘玄初保持着微笑:“这里只是七星岩,前面的象鼻山,风景更绝!”
    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怎么和本王的问题,一点也不搭边?吴三桂疑惑不定。
    不对!军师神机,高深莫测,不会扯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七星岩美,象鼻山更美。军师指的难道是……
    吴三桂又默默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问题。突然之间,他醒悟了,惊道:“军师的意思,对于开藩设府,还有比桂林城,更适合的地方?”
    刘玄初点了点头:“象鼻山的风景,真的更美!”
    吴三桂脱口而出:“军师的象鼻山,指的是哪里?”
    刘玄初伸出手指,指向了西南方向。
    吴三桂相了相方位,真正的象鼻山,并不在此时的西南方向。西南方向,还有哪座城池,比得上桂林城……
    吴三桂大吃一惊,脱口而出:
    “昆明城!云南?”
    刘玄初捋须吟道:“苍山洱海映春城,那里的风景,的确不比这里要差!”
    昆明城四季如春,号称春城,风景自然不比桂林差。但这桂林城刚刚拿下,怎么又想到云南去了?吴三桂极为的纳闷。
    但刘玄初向来玄机高深,令人难以捉摸。他不会无缘无故地瞎扯,吴三桂向军师行了个大礼:“三桂愚钝,还请军师明言。”
    刘玄初点了点头,捋须微笑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这要看你的志向如何,刘某也好对症下药。”
    志向?自从和多尔衮合作以来,自己的志向很简单——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免大清过河拆桥。然而如今自己手握雄兵十万,足以成就一方诸侯。自己还有什么其他的志向呢?吴三桂脑袋飞转,陷入了沉思。
    不对!大清一直都想过河拆桥,只是在形势所逼之下,他们没有机会罢了。常言道,兔死狗烹,一旦我选择安逸桂林城,这或许正是大清所希望的。到时一旦安逸久了,难免丧失斗志。
    到那个时候,我吴三桂,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他大清想什么时候割,就什么时候割。到那个时候,我吴三桂或许,真的成了彭越韩信之流。
    见吴三桂犹豫良久,刘玄初叹道:“以广西的民力和物力,最多只能养活十万人马。就这点人手,以你异姓王的身份,不足以安稳桂林城。当年的孔有德,粮草大部分是从湖广调来。所以他的前车之鉴,你不得不防。况且眼前的局势,你也安稳不了。”
    前有云南李定国,后有广东尚可喜,背后是湖广清军的掣肘,眼前还有不少孔有德的部下,这样的一个桂林城,想着安逸,简直是天方夜谭!看来这桂林城,也不是久留之地。
    但云南有李定国把守,那是他的老巢,如果我去进攻,他会拼了命地抵抗。等我的老本拼光了,大清也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了。军师不会给我吴三桂,出这么个馊主意吧?
    吴三桂无奈笑了:“云南可不好啃!”
    “我上次说过,好做的事,往往不是好事。”
    刘玄初摇了摇头,转头问道,“你的志向,难道真的只是一方诸侯?”
    吴三桂闻言一愣:还有比一方诸侯,更大的志向?争锋天下?可如今的大清,已经站稳了脚跟,此时再谈争锋天下,岂不是痴人说梦?
    平西王摇头笑了:“军师要三桂争锋天下,但这好像是水中捞月的事。”
    刘玄初摇头:“是不是水中捞月,关键就看你的刀快不快了。”
    刀快?
    不错,大清毕竟是夷人入侵华夏。只要有人有足够的实力,还是可以和大清一较高下。
    吴三桂仔细想了一下,对刘玄初道:“就目前来看,争锋天下,至少需要三十万精兵。这需要整个华夏,近三分的资财。就目前咱们的实力来看,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玄初点了点头:“丽水金,朱提银,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
    千里丽水,多出沙金,故称金沙江。古朱提国,出产上好的白银,流传千年。金银可都是硬通货,尤其是丽水金和朱提银,更是驰名天下。在当时,丽水和朱提,分别就是金银的代称,吴三桂岂能不知?于是他冲刘玄初点了点头。
    刘玄初继续道:“丽水和朱提,皆在云南。这两个地方出产的金银,占我华夏金银的一半。在加上其他地方,云南出产全国七成的黄金,八成的白银和近九成的铜。只要掌握金银铜这三样东西,你还担心没有资财吗?”
    这一番话,如拨云见日,令吴三桂大彻大悟。
    掌握了金银铜这三样东西,无论在任何年代,都有壮大实力的资本。西南地区,山高水恶,物产极不丰富。然而正是因为出产华夏紧缺的金银铜,因此这里虽然被称为蛮夷之地,但仍然被历代中原王朝所重视。
    尤其是云南,经过大元帝国的吞并和开发,已经成为大明帝国,最主要的金银铜产地。因此云南是大明帝国,不可或缺的地方。如今天下大乱,谁能控制云南,谁就能控制金银铜,掌控大清王朝的金融命脉,从而具备和大清抗衡的资本。
    对刘玄初的深谋远虑,吴三桂佩服的五体投地,连连向他恭恭敬敬地行大礼。
    “对于进攻的云南的策略,还是轻重缓急四个字。不要和李定国硬拼,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尽量让八旗那帮呆鸟前去。”
    刘玄初加重了语气,郑重提醒道,“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云南各地的金银铜产地。但这只能秘密行事,万万不可被旁人知道。没有任何一个王朝,会允许自己的金融命脉,被掌控在他人手中。所以,你一定要记牢了!”
    吴三桂闻言,连连称是。
    然而李定国并不好对付,打不赢李定国,哪有机会占据云南?
    吴三桂于是问道:“万一李定国拼死抵抗,我们该怎么办?”
    刘玄初微微一笑,反问道:“愤怒的憋屈,这种滋味,你有没有尝试过?”
    诚所谓恨铁不成钢,愤怒的憋屈,无处发泄,最终会窝囊而死。东林党酸腐和监军太监,大多数不懂军事,可把大明的部队,折腾的够呛。吴三桂久在辽东,岂能没尝过那种滋味?
    见他点头,刘玄初继续道:“咱们就抵在李定国的鼻子下面,不让他有喘息的机会。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长腿天子,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将帅无能,坑死三军。永历皇帝——长腿天子朱由榔,除了跑得快,掣肘子的事,干的还真不少。只要有他在,一定会给吴三桂带来神助攻。
    诚所谓,敌人越愚蠢,对自己越有利。经刘玄初点拨,吴三桂真是喜出望外。
    然而,如今吴三桂树大招风,许多双眼睛,都在背后盯着。军师的计谋,有没有其他人瞧破呢?
    吴三桂突然惊叫道:“督师……”
    看着平西王一脸的担忧,刘玄初摇头笑了:“洪承畴长于谋略,精通华夏传统的治世之道。然而对于金融商业货值,这些被华夏贬低的行业,他了解的并不多。所以,你尽管放心好了,只要行事隐秘,他是不会知道的。”
    吴三桂点头:“既然连督师都猜不透,我想,也没其他人能够看穿了。”
    刘玄初闻言,摇了摇头。
    吴三桂吃了一惊:
    “谁?”
    “曹继武!”
    刘玄初叹道,“曹继武这小子,别看他年纪轻轻。但他在南洋,闹出那么大的动静。金融货值的重要性,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咱们的计谋,瞒不过他的眼睛。”
    “这王八犊子,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到处闹腾捅娄子!”
    吴三桂骂了一句,紧接着向刘玄初,做了一个切手的动作。
    刘玄初摇头;“他与洪承畴和佟六十都有关系,况且本身具有超凡的能耐。万一弄不好,就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对于这个人,你最好不要再动这种歪心思。”
    “那咱们怎么办?万一他把我们的事,告诉了大清,我们可就是骑虎难下了!”
    对于曹继武,刘玄初早有准备,于是安慰吴三桂:“你不要担心,我去会会他。”
    刘玄初的语气,平缓和坚定,说的话,甚是轻描淡写。不干没把握的事,这是刘玄初一贯的准则。自从接触刘玄初,吴三桂从没见过一次例外。
    所以军师有信心,他吴三桂就有信心。于是向军师道一声有劳,吴三桂急命小船返航,送刘玄初回桂林城。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