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568章 昆明城兵变

    朝廷的公文,下发到昆明城。郑亲王济朗,看了索尼的公文,吃了一惊。
    汉人最后一位真命天子,如今被吴三桂抓了。他为大清帝国,圆满了结局,兵锋名望都处于巅峰,此时要想收回他的大将军印信,谈何容易?
    朝廷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收回印信,就是初步的试探。可是在他吴三桂眼里,这种行为,无疑就是过河拆桥。此事要是处理不当,济朗估计出不了昆明城。
    国事正要,但如果连命都没了,还有什么资格去谈国事?所以性命攸关之事,济朗不敢自专,于是来找洪承畴。
    机谋高深的洪承畴,一直身为吴三桂的老上司,吴三桂待他,也一直如旧。然而当前的时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如今的吴三桂,已经不是当年的一名边关将领。
    吴三桂对待洪承畴,确实是一如既往的尊敬,但这却是表面而已。此时如果他洪承畴,触动了吴三桂的切身利益,以他吴三桂的个性和实力,难免不翻脸。
    所以尽管此时的洪承畴,名义上仍然是清国,西南的最高军政长官。但作为资深老狐狸,洪承畴他何尝不知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如今的吴三桂,成了满清朝廷,第一个动手的对象。那么接下来的这位,一定是他洪承畴。洪承畴手里,一直没有兵权,唯一有战斗力的精步营,也远在缅中。远水解不了近渴,朝廷要动他洪承畴,远远要比吴三桂容易的多。
    见洪承畴犹豫,济朗掏出了庄妃的密旨。
    作为政坛老油子,洪承畴心里想的是什么,索尼也非常清楚。收缴大将军印信这件事,非他洪承畴出面不可。所以索尼怕洪承畴推脱,遂请了庄妃的懿旨。
    当年的庄妃,如今已经是太皇太后了。京师是洪承畴魂牵梦绕的地方,哪怕是飞蛾扑火,洪承畴也义无反顾,这就是宿命。自然之道,美好的爱情,没什么道理可讲。王八瞅绿豆,他就瞅对眼了,你能怎么滴?
    密旨慢慢被展开,渐渐露出一只羊毛手帕。
    湖丝黄裱,金丝精装,密旨非常的华美,但上面一个字也没有。所有的甜言蜜语,全在这只羊毛手帕上。
    手帕很精致,显然是心上人亲手织的。蓝天白云的刺绣图案,两朵娇艳的灿烂杏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羊毛散发出,草原满满原始而自然的味道,洪承畴的灵魂不由自主,飞向里塞外的绿草如茵。
    ……
    看洪承畴那一脸沉醉的痴呆,济朗肚内暗笑不已。
    果然雷打不动的洪承畴,还是一只手帕给征服了。
    郑亲王济朗和经略使洪承畴,一起亲自登门造访,平西王吴三桂,自然是欣喜若狂。历经劫难的昆明城,平西王府内,如今又是歌舞笙箫,觥筹交错。
    洪承畴一向不好酒,一直默默不语。无事不登三宝殿,洪承畴向来不喜欢随便乱走。作为老部下,洪承畴几乎所有的喜好,吴三桂都非常清楚。
    酒过三巡之后,吴三桂开始询问来意。
    在吴三桂面前,济朗知道自己的话没分量,于是看着洪承畴。
    洪承畴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人怕出名猪怕壮。”
    话语不多,云山雾罩,这是洪承畴的一贯作风,吴三桂早就习惯了。洪承畴历经明清两代,宦海一生,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隐语,他早已轻车路熟。
    此时的吴三桂,名望日隆。人怕出名猪怕壮,洪承畴冒出这么一句来。好像是告诫,但洪承畴的语气,却非常的平静。如果是提醒,那好像没必要。吴三桂不是小孩子,洪承畴对他极为了解,用不着他来提醒。
    济朗尽管也是老狐狸,但他的修为,还是和洪承畴,差了不少档次。直脑筋的吴三桂,摸不清洪承畴的意思。但济朗略显担忧的眼神,还是被吴三桂给察觉到了。
    如今明清之争,已经结束。华夏所有的气节、骨气、大义等等仁义道德,在接下来的清国时代,统统连放屁都不如。因为清国的掌控者是满人,汉人人数虽多,但却是被掌控者。所以汉人意淫的正统正义,在清国这里,统统都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掌控者与被掌控者之间的博弈,还是取决于实力。汉人人数浩如烟海,但却是一盘散沙,处于优势地位的士绅阶层,却要靠着满清来维持自己的利益,广大穷棒子老百姓,和明国时代一个样,该怎么下贱,还是怎么下贱。
    所以清国时代,满人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汉人可能连三等都不是。
    万事无绝对,总有那么几个不老实的家伙,出来搅搅局势。最大的搅局者,当然就是吴三桂了。
    吴三桂实力有多强?衡州一战,在刘玄初的辅佐下,吴军暴增八万。平定云南,李定国的新编滇军,以及原大西军残余,几乎全被吴三桂收编。如今的吴军,少说也有二十多万人。
    在刘玄初的亲自主持下,吴三桂即将控制金银铜产地,牢牢掌控清国的金融命脉。所以无论是看得见的实力,还是看不见的实力,如今的吴三桂,都具备争锋天下的绝对实力。有实力在手,没有人胆敢藐视他吴三桂。
    虽然汉人为了自己的正统大义,疯狂谩骂吴三桂卖国贼。但清国时代,汉人不是掌控者,他们的话语,吴三桂完全可以当屁放。然而作为掌控者满人,就不一样了。
    吴三桂的实力,超强的难以想象,想打他主意的,一定是朝廷那帮满人犊子。
    洪承畴和吴三桂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况且在开清的过程中,他洪承畴的功劳,比吴三桂还要大。说的难听一些,如今的洪承畴和吴三桂,和大明时代一样,仍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鸟尽弓藏,这个道理谁都懂,所以洪承畴犯不着和吴三桂互掐。
    而济朗这个老犊子,是朝廷派来的眼线。若是背后捣鬼,一定是这个老犊子。
    庄妃虽然已经是太皇太后了,但如今年龄不到四十岁。风姿绰约的身段,仍然不减当年。蒙古人不减天然的风韵,徐娘半老的成熟,对督师这个正经的老色鬼来说,应该更具吸引力。
    所以看了一眼济朗担忧的眼神,吴三桂顿时全明白了。
    又是美人计,又是苦肉计的,二人合起伙了,给他吴三桂唱戏来了。明白过来的吴三桂,憋了一肚子鸟气。要不是洪承畴的老脸,吴三桂早把济朗轰出去了。
    如今吴三桂刚刚占据云南,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刘玄初去了几个月,金银铜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当下的时局,他还没有太多的本钱,和朝廷叫板。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天下大势已定,所以目前满人犊子们,担心的一定是军权。
    刘玄初不在身边,吴三桂只能自己做决定,他决定忍痛割爱,后退一步。
    然而吴三桂刚要转身去拿印信,忽然平西王王府内,喊杀震天。
    部将楚半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叫:“不好了,有人要劫持朱由榔!”
    这一嗓子,如同晴天霹雳,吴三桂、洪承畴和济朗全都惊呆了:竟然敢在平西王眼皮子底下抢人,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朱由榔事关重大,吴三桂三人,立即随楚半瓶前往事发现场。
    兀良哈一马当先,哨子和合捞二人架着朱由榔,奋力冲杀。夷丁突骑的战斗力,极为强大,吴应麟渐渐抵挡不住。
    大明末年,辽西蒙古朵颜三卫,和大明的关系极为密切。大清叩关的主要通路,却被朵颜三卫控制。后来大清崛起,大明昏招连连。没有大明的支持,大清在优势兵力的压制下,终于灭了朵颜三卫。
    而兀良哈正是出身朵颜三卫,因此,他和大清之间,有着极深的仇怨。
    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和东海,当年建州努尔哈赤崛起,海西女真仍然归附大明。后来也是因为大明的昏招无能,在萨尔浒大败。没了大明这座靠山,海西女真最终被努尔哈赤所灭。哨子和合捞,是当时海西女真派往大明的使者。
    所以兀良哈三个人,和大清之间,都有着国恨家仇。
    夷丁突骑的将士,全是蒙古人和女真人。而这些人,大多数出身朵颜三卫和海西女真。他们跟随吴三桂,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吴三桂能够替他们报仇。
    当今天下大势已定,吴三桂根本没有反清的意思。兀良哈三人失望之极,于是密谋劫持朱由榔,前往大理,依托吐蕃,重举反清大旗。
    平西王府的布局,兀良哈三人,了如指掌。吴应麟亲自看押朱由榔,没有吴三桂的本人的命令,谁也别想进去。三人火爆脾气,见吴应麟不吃软的,于是果断发动兵变,带着弟兄们硬抢朱由榔。
    吴三桂的部队,夷丁突骑战力最强,吴应麟哪里招架得住?
    夷丁突骑一动,昆明城四处嚷动起来,整个大地,似乎颤抖了起来……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