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669章 调兵

    尚弘义刚要转身离去,忽然看见门外,满大街乱滚呻吟的人群,动了恻隐之心。
    一番交谈下来,尚弘义基本判断出来,曹继武行为虽然不讨人喜欢,但不是坏人。
    他转过身来,刚要跪下相求,忽然又想到,曹继武不喜欢跪地的人。
    于是尚弘义改为叉手见礼。
    他还没开口,大家就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
    阴手一脸坏笑:“这么多人,少说也有千把号。不是三个老骨头,一把气浪就能解得了的!”
    曹继武微微一笑,背后抽出竹笛。
    笛声清脆明亮,穿云裂石。
    一声激扬,犹如临空飞瀑,激荡万丈气剑,穿破了众人耳中的‘水膜’。
    一声短促,犹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带起飞速的气浪,冲开封锁众人头颅的音障。
    一声悠扬,恰似小桥流水,叮咚璆然,推起阵阵涟漪,抚按刚刚解除音障的头脑。
    三声笛声过后,大街上的人群,纷纷爬了起来,个个神清气爽,脸上的表情,犹如从地狱刚刚踏入天堂的感觉。
    三个老家伙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对曹继武的妖术邪法,佩服得无法用语言形容,纷纷叉手为礼,转身而去。
    曹继武接触音障的手法,大丹活佛甚为佩服:“贫僧的大钟神功,竟然还有解法。摩西先生的武功,果然是前无来者,恐怕后也难有继者!”
    “大师过奖了。”
    曹继武叹了口气,“武功招式,破坏很容易,再生却相当困能。所以只要没有彻底破坏之前,理论上都可以恢复。晚辈只是适逢其会,大师不必高夸!”
    “适逢其会?
    不见得吧?”
    稗史先生捋须微笑,“老弟的适逢其会,不但要武功高强,心思敏捷,修为高深,更重要的是要精通音律。同时具备这些非常人条件的,老弟竟然说成是适逢其会,实在耻笑我等吗?”
    “不错。”
    大丹活佛也捋须微笑,“听说西洋人不会谦虚,是自己的本事,就欣然接受。不是自己的本事,打死也不认账。丁是丁,卯是卯,从来不会客套,摩西先生精通西方,这个优点,却没学到手啊!”
    三人相视,大笑不止。
    大丹活佛忽然心念一动,有些迟疑:“我这大钟神功,贫僧能不能解?”
    稗史先生抢先一笑:“当然能了。只要大师通晓音律,按照曹老弟的方式,自然能够悟出解法。”
    大丹活佛通晓西域音律,听了稗史先生的照猫画虎,立即提起了铜钟,准备试试。
    曹继武连忙伸手制止:“以钟声解钟声,理论上是可以的。但钟声旷远宏达,声震数十里。大师如果在此实验,悬瓠城的百姓,可要遭殃了。”
    可是竹笛,大丹并不会吹。
    凡是波形,按照西洋理论,分为波峰和波谷。只要波峰和波谷相抵,波形就趋于无形。
    然而西洋人的理论,他们一定听不懂。
    见大丹一脸的兴犹未尽,曹继武只得给出另一个方法:“钟声洪亮浩大,犹如怒海狂涛,威力无穷。而马头琴丝弦刚柔并济,声声清扬而悠远,如果掌握得当,便如飞舟穿浪,可破钟声。”
    马头琴是草原民族最常见的乐器,大丹活佛自然熟悉,听了曹继武的话,顿时大悟。
    回想当初碧云寺一战,大丹连连感慨:“当初碧云寺破我钟声的,那一片枫叶,的确犹如浪遏飞舟,摩西先生一席话,解我多日困惑啊!”
    二人相视而笑。
    大丹的大钟神功,不是一般的威猛。他若是真的在此施展,恐怕这全城的百姓,真的会遭殃了。
    尽管曹继武能解,但生于蒙古的大丹,天生勇武神力,出手的力度,自然不如曹继武掌握的那么分寸。老百姓的耳膜被震破了,脑袋被彻底震坏了,就是神仙下凡,也无济于事。
    想起刚才自己的冒失,稗史先生庆幸万分:“老弟这父母官当得,真可谓是面面俱到。”
    大丹闻言,想起了一茬:刚才高热血想要分辩,好地并不在自己手里,可是被曹继武给制止了。
    他忍不住发问:“刚才高老汉解释,好地好像在谁手里,摩西先生为什么制止了他?”
    “这还用问?”
    阳臂想当然一笑,“曹继武这犊子,不喜欢找理由。”
    稗史先生微微一笑:“你这话很有道理,确实是老弟的风格。
    不过,和大师所问,并无关系。”
    阳臂一脸的不高兴:“臭道士,你披了一头乱发,就以为自己能神机妙算?”
    见稗史先生笑而不语,大丹笑着催促:“先生不要卖关子,甭理他。”
    稗史先生点头,给出了见解:
    汝宁府三大势力,风四郎、王见佛和林兴珠。
    风四郎和王见佛,都是本地地头蛇,所以好地一定都在他们手里,这也是林兴珠打码头主意的原因。
    地头蛇老百姓惹不起,但曹继武来此的目的,专治地头蛇。两者有不可调和的利害关系。
    高热血等人,如果把好地的主人说了出来,就相当于把地头蛇给说给了曹继武。地头蛇想对付曹继武,一定很吃力,所以就会牵罪于告密者。
    虽然三个老人是无心,但牵涉到利益,地头蛇可不这么认为。
    所以曹继武不让三个老人,说出好地的主人,其实是在保护他们。
    阳臂一脸吃惊:“一句话而已,有这么复杂吗?”
    阴手冷笑:“一点也不奇怪,非常符合他们内讧的德性!”
    曹继武点点头:“你们的爹派你们来,表面上是监视我,实则是另有目的。”
    二人顿时一愣。
    曹继武很聪明,遏必隆的心思,不一定能瞒得住他。
    阴手反应过来,大眼一瞪:“管你屁事?”
    曹继武微微一笑:“这个另有目的,你们虽然不喜欢,但这是你们爹的意思。”
    满洲第一快刀遏必隆,平生只信奉实力。谁实力强,谁就是爷。所以他派两个儿子来,名为监视,实则是要曹继武,帮忙提携。
    然而阴手阳臂兄弟,比曹继武还要年长,要他们听曹继武的,这不是羞辱他们吗?
    尽管这是遏必隆的意思,但两个愣头青哪里受得了?
    所以事情被挑明了,阳臂大怒:“瘪犊子玩意,你想怎么滴?”
    曹继武笑了:“派你们去办件事。”
    阴手冷笑:“你搞清楚了,如今是满洲的天下。”
    满洲的天下,满人就是主人,汉人就是仆人。哪有仆人安排主人的道理?
    曹继武微微一笑:“谁是主人,谁是仆人,不是嘴上说的。”
    “看老子怎么削你!”
    阳臂话音未落,一拳猛虎掏心,直奔入怀。
    曹继武没有动,胸口微微一含,任脉虚空,将拳力化尽,同时冲脉一荡,涌出三分粘力。
    阳臂的铁拳,就像被磁石吸住一样,被紧紧地吸在胸口上,怎么拔都拔不出来,囧态百出。
    这家伙急了:“大哥,还愣着干犊子,快来帮忙!”
    阴手听得喊,一掌犹如铁板,夹着一股阴风,大力拍击而来。
    这家伙有两下子,掌带阴风,催得筋肉冰寒。
    曹继武没有闪避,诸阳灌涌,一股雄浑阳刚,催动单推掌。
    这股阳刚,犹如巨熊挥掌,太横了!
    阴手知道顶不住,迅速变招。
    然而他的掌力刚卸,阳刚之力迅速无形,曹继武手掌一滑,对上了阴手的手掌。
    阴手想要挣脱出来,然而曹继武的手掌,却有一股巨大的吸力。
    他发出了阴风劲力,然而对方的吸力,就像一个热浪漩涡,将阴风吸的毫无踪影。
    曹继武微微一笑:“服不服?”
    两个家伙奋力挣扎,仍然在硬抗。
    一股巨力,如山如岳,从胸口和手掌两处,犹如翻桶灌水,整整直灌二人。
    二人倒飞一丈,浑身犹如气球一般,肚皮几乎被涨破了,立即强忍痛楚,盘腿端坐,强行化解体内被突然猛灌的劲力。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两个家伙终于化去了曹继武的雄浑掌力,精力也耗得差不多了。
    曹继武掌力一挥,两杯茶水飞至。
    二人一饮而尽,缓了几大口气,终于爬了起来。
    曹继武微笑:“曹某人胜了,你们满洲也胜了。”
    个人的胜利,能改变个人的处境,但往往影响不了大局。如今天下是满洲的,所以曹继武无论怎么胜,都改变不了满人主人的地位。
    曹继武如此雄浑的功力,就是遏必隆也未必具有。
    绝对的实力面前,阴手阳臂只得搭胸行礼。
    曹继武点头:“你们立即动身去开封,把驻防八旗调来一半。”
    驻防八旗,是满洲派驻全国各地的八旗部队,名为驻防,实则是监视各地,防止汉人造反的。
    阴手一脸不屑:“你不过是个知府而已,凭什么调动驻防八旗?”
    “不错。”
    阳臂也附和,“实话告诉你,各地驻防,只管防务,不得干涉政务,这是当年多尔衮定下的规矩。别说你一个小小的汉人知府,就是直属八旗都统,甚至旗主王爷,如果没有皇帝的圣旨,也调不动各地驻防。”
    曹继武怀里掏出一块绣龙黄绢,扔了过去。
    阴手大吃一惊:“我爹的手谕,你怎么会有?”
    曹继武笑了:“你爹找我帮忙,这就是他给我的报酬。”
    如今是辅政大臣时代,遏必隆的手谕,就能调动驻防八旗。
    阳臂有些不理解:“知府守备,你一个人都坐了,你想用兵,汝宁府自有部队。”
    曹继武叹了口气:“地方守备部队,扎根太深,盘根错节,本府初来乍到,根本难以掌控。”
    阳臂还是不解:“你刚刚到此,怎么就知道他们无法掌控?”
    曹继武微微一笑:“刚才那场,被你们带偏节奏的械斗,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老百姓为了生计,往往起早贪黑,顾头不顾腚,忙得团团转,哪里有闲心去械斗?
    所以这次大规模械斗的发生,背后一定躲着许多势力,傻了吧唧的老百姓,不过被人当了枪使,抛头露面,冲锋陷阵。
    挥锄头修理土地的老百姓,满手都是老茧。然而刚才那群人当中,有不少人虎口,都有明显的老茧,分明是长期捉刀之手。
    曹继武洞察力惊人,人群刚一出现,他就看出了端倪。
    长期捉刀之手杀人,远比挥锄头的利索多了。曹继武正想办法解决呢,结果阴手阳臂二人的带节奏,误打误撞,给曹继武提供了避免流血的方式。
    傻了吧唧的带节奏,竟然给曹继武当了垫脚石,阴手二人傻了半天。
    阴手终于回过神来,不过还有疑惑:“前几日路过开封之时,为什么不直接把驻防八旗调过来,害的我们又多跑一趟?”
    曹继武长长叹了口气:“撇开汉人的苦大仇深,站在大清的角度。驻防八旗是大清最正规的国防部队,如果不是实在没辙,本府不会动用国防力量,去处理地方政务。”
    汝宁守备部队,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以知府同知风四郎为首,原李自成降军。
    一部分以知府同知王见佛为首,原左良玉降军。
    一部分就是林兴珠的福建降军。
    三大部分兵力,如今都出现在械斗人群中。很明显,他们都成了私家部队,曹继武能力再强,也指挥不动。
    所以曹继武这个守备,如今成了光杆司令。
    大清刚刚定鼎之初,到处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残余。没有军队的支持,汝宁府这滩浑水,谁也别想搅开。以前的三任知府接连被挤走,不是没有原因的。
    阴手阳臂二人,再也没有疑惑,带着遏必隆的手谕,立即赶往开封府,调集驻防八旗前来。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