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718章 梅花门主

    过了卸甲营,一座山峰突起,壁立千仞,一条瀑布贴着岩壁,几乎是从天而降。如今是冬天,瀑布已经结了冰,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挂,直直插入潭水之中,鬼斧神工一般的神奇。
    这里名曰独龙涧,又叫庞涓沟,乃当年庞涓中伏的地方。两侧的山岭上,就是当年齐军埋伏的地方。
    独龙瀑布之巅,就是当年孙膑坐镇指挥的地方,名曰独龙顶。明珠和三十万两赈灾银子,就在独龙顶。
    当年山东榆园农民起义军,将满清南北拦腰截断。汉奸总督张存仁,听了侯方域的诡计,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榆园军几遭覆灭。
    榆园军将领,武林高手李红义和裴劲松,侥幸逃脱水患,收集旧部,据守这马陵山一带,坚持抗清。忠义气节,比发明这个词的士大夫们,强太多了。
    这股民间力量,在民间的威望很高。况且李红义还是梅花门门主,裴劲松是落花剑派掌门。两大门派在山东数一数二的存在,如果能说服他们,赈灾将事半功倍。山东的民生恢复,将更加的顺利。
    所以曹继武独自前来,显示了十足的诚意。
    可是义军可不这么认为。曹继武独上青龙山,竟然扇乎了除妖盟一帮人。山东群雄,个个都有田横五百士的热血精神。毕竟夷夏有别,铁了心不做汉奸的人,不可能接受曹继武的曲线救民。
    江湖中人,道德大义,说的再怎么响亮,武功很烂,没有人会理会。所以曹继武要想获得说话的权利,必须打败群雄。
    猪王纯粹是来捣乱的,像他那样,双手沾满老百姓鲜血的家伙。榆园军余脉,很纯粹,是不会接纳他的。
    不过庞涓下马石,魏军卸甲营,曹继武接连闯过牛王、赵珠和孙膑子三关,群雄还是相当意外。
    独龙顶裴劲松有些疑惑:“牛王有四个帮手,孙膑子武功登峰造极,赵珠的螳螂功,也是不世出的高招,他们不会这么菜吧?”
    李红义大氅一撩:“你在此守着,我先去会会他。”
    人都已经到了独龙涧,再多的疑惑也没有用。听说曹继武武功前无古人,李红义雄心万丈,一心打败曹继武,扬我华夏正朔声威。
    瀑布底下独龙潭,原本有一座木桥相连。可是义军怕清军大队人马围攻,早已将桥面拆掉,只留下两排榆木桥柱子。中间是李红义早已摆好的梅花桩。
    表面上看,是一堆杂乱无序的木桩子。实则却是梅花阵,暗藏天干地支妙法,寻常人等,一旦进入,根本就出不来。
    如今的独龙潭,已经结冰。但冰面极为光滑,很难站定。不过曹继武换了千层底步靴,只要没被水给打湿,防滑性极佳。
    孙膑子早已料到这一步,他知道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所以暗中帮了曹继武一把,以示将功赎罪。
    一丈多高梅花桩上,裹了一层厚厚的冰。涧顶扑飞而下的李红义,轻飘飘落在了梅花桩上。
    他的梅花功法,根基就是梅花桩。即便有冰,他也是身轻如燕。
    可是曹继武几乎没练过桩功,他有自知之明,立定冰面,仰视李红义,抱拳行礼。
    李世功略一还礼,微微一笑:“听闻心意之功,名动天下,李某人不服,敢来应战否?”
    这个梅花门主,一上来就叫战,还真不含糊。地形他熟悉,桩功是他的根基。他要以己之长,先声夺人。
    曹继武作为不速之客,必须打败李红义,否则他和明珠的下场一样。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
    “恭敬不如从命。”
    曹继武话音一落,飞身而起,脚踩桥桩,再次发力跃起,抢占制高点,一招鹰形捉踹,直奔李红义面门。
    梅花桩暗含天干地支妙法,李红义桩功极为高超。可是曹继武身在半空,根本不上梅花桩,对方所有的优势,全部化为乌有。
    苍鹰扑兔,迅捷凶猛。
    “妖熊曹继武,果然名不虚传!”
    李红义大赞一声,脚下扣住梅花桩,稳固身形,右手犹如梅花开瓣,疾点曹继武脚侧太白穴。
    梅花手法非常灵活,身在半空的曹继武,要抢速度。所以脚掌一探,鹰形捉踹,立即变成了马形踩踏。
    马形相对于鹰形来说,牺牲一部分功力,获取速度的优势。不过以曹继武的功力,被脚掌直接踩一下,不死也够呛。
    空中曹继武天马行空,一脚大力踩踏而来,比鹰形更为快捷。李红义吃了一惊。
    本来指向太白穴的梅花指,因为马形加速度的原因,瞬间失去了准头。
    不过李红义也不是泛泛之辈,右手落空,左手迅速出击,疾顶涌泉穴。
    曹继武继续抢速度,脚掌继续前探,脚面几乎与小腿平直一线,顶击涌泉穴的梅花左手,瞬间落空。
    脚尖燕子点水,加速度更为的闪电迅捷,李红义几乎听到了手腕折断的声音。
    眼前黑影闪过,曹继武避过梅花桩,轻飘飘落在了桥柱之上,一脸微笑。
    原来曹继武点中了手腕,但并没有发力。这是燕子点水的至高之境,轻轻飞掠而过,没有引起一丝的涟漪。
    李红义抖了抖手腕,发觉没有事,连连感叹:“果然高妙,佩服,佩服!”
    曹继武点点头,脸上依旧挂着微笑。
    稗史先生先期编修的《武林稗史》,除了排名之外,还有四大绝顶高手,梅花李红义,落花裴劲松,玉澈禅师,毛峰道人。
    李红义名望如此之高,竟然败得如此之快,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山东大汉心里藏不住事,赞叹之余,脸色忽然一脸:“我不服!”
    武功绝技,乃江湖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曹继武知道会有这么一手,伸手示意:“请。”
    李红义这次没有客气,从梅花桩上一跃而起。这次他抢占了制高点,一掌犹如梅花盛开,居高临下,直扑曹继武面门。
    这次是对方居高临下,抢先进攻。曹继武不能从桥柱上落下去,否则李红义的高位和速度,将会更加的优势。
    心意掌法,无论纵横,都是直线进击。可是李红义这次来势,却是斜飞下扑。
    情急之下,曹继武右脚突然张开,踏住前方桥柱,以手为枪,打了个挑字诀。
    以手为枪挑字诀,正好避过飞扑而来的梅花掌,从下至上,直奔领口。
    这一招可谓是势大力猛,手如枪头,闪电快捷。
    李红义大惊,急忙闪避。
    掌力波及之下,大衣肩领,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曹继武及时收力,李红义趁机飞回梅花桩。
    青龙山战道人癞,化用横字诀出了横拳,这次对付李红义除了挑字诀,就叫挑领得了。
    那么化用刺字诀,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李红义脸熟两场,心里肯定窝火。不如让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也趁机看看梅花桩阵,到底如何。
    曹继武心念一动,再次以手为枪,进击直刺,化用枪法刺字诀。
    枪走一条线。这招单刺掌,虽然不如虎形威猛,但更为迅捷。
    进了梅花桩,李红义的优势,显露无疑。
    在地面上出招,可以随意落脚。可是在梅花桩上,一脚踩空,必败无疑。
    天干地支步法,变幻无穷。曹继武本来也不擅长桩功,很快就左支右绌。
    第三场虽然是存心承让,但曹继武也不想输。既然不想输,就必须解决在梅花桩上的步法问题。否则只能坐等失败。
    曹继武忽然想起了悬竹飞渡的轻功。
    梅花桩不就相当于一根根楠竹吗?
    悬竹飞渡借助的是,涌泉的悬吸之力,楠竹的浮力,以及水面的反弹。
    梅花桩是固定的,用不着涌泉的悬吸之力。虽然梅花桩没有浮力,但反弹之力还是有的。
    曹继武理通了原理,迅速借助下踩的反弹,一跃而起。
    不过这次李红义聪明了,也飞身而起,不给曹继武抢占制高点出脚的机会。
    水面的反弹很柔软,梅花桩的反弹却很僵硬,掌控不好,很容易伤脚。不过以曹继武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找到了诀窍。燕子点水,脚尖轻掠桩面,力量既小,又灵动快捷。
    不过脚尖的支撑力,实在太小,曹继武雄浑大气的掌力,根本发挥不出来。双方对战,成了追逐战。
    明珠还被扣着呢,脚法熟悉之后,曹继武不想耽搁时间了,侧身就是一个单刺掌。
    李红义没有犹豫,一掌对了上去。
    曹继武身不由己,飞下了梅花桩。李红义倒飞一丈,轻轻落在了桩阵边缘。
    这招单刺掌,由于曹继武身为不正,只有九成功力。可见李红义的功力,和曹继武至少差着一成。
    不过桩上比武,落桩就是输。
    平生有一对手,乃高手人生之快事。
    李红义还是对曹继武的武功,极为佩服:“三局两胜,你赢了,请!”
    这个梅花门主,倒也拿得起放得下,果然一条好汉。
    曹继武略一行礼,飞身上了独龙顶。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