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和渣爹争天下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3节

    已经连着几年干旱了,那么这一场雨绝对不会小了。秋叶这个时候就大肆宣传,马上就要有一场大雨,挖这条水渠,除了灌溉之外,眼下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排洪。
    等到这件事宣传下去之后,又告诉大家工期缩短为50天,已经快过去20天了,再坚持一个月就好。
    其实在工地上又不用自备粮食,有人做饭炒菜,吃饭倒是没什么,就是睡的地方条件艰苦一些。穷人们还好,有个地方倒下去就睡着了,就那些大户人家不习惯,也就是他们闹腾起来的。外面来逃荒的更是为了一口饭混到工地上,撒谎称自己是西园县的百姓。也正是不缺人,那些大户人家想要花钱买人替自己干活。
    秋叶修渠的目的除了灌溉方便之外,更多的是训练这些人,让他们听懂旗号,知道什么叫做令行禁止。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跟着闹腾,听说马上就要下一场大雨,做活就积极多了。当初勘察地形的时候,就是把县内各个河流连接在一起,男人们离开去挖渠之后,又把各村的女人们召集起来,把村里面的水道河沟疏通了一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富贵派人悄悄地把西园县挨着北郭县的两个镇给占了。
    秋叶不是没收到消息,因为各个镇子在清理排水河道,为了统一调度消息传递非常难及时,而是收到消息之后没办法快速的做出反应。所有的人手都在工地上,时间不等人,要是真下雨了,一县的百姓能不能收到粮食比丢失两个镇子更重要,前者关系到几十万人的生死,后者关系到长生老母和秋叶的利益,两相比较,秋叶只能先把这一口气给忍下去,目前应对将要到来的洪涝是最要紧的。
    就在20万人分段挖河之下,提前了5天左右将全部河道挖通。有专门的人验收河道,20万农夫在刚刚挖完来不及休息的状态下,秋叶开始组织他们还家抢收。
    这个时候是时间比什么都重要,回家的时候,道路近的靠两条腿走回去,道路远得秋叶安排人用骡车马车将人运回去。
    秋叶还特意告诉这些回去的人,回家之后别歇着,赶快抢收,来不及脱粒的粮食也要先堆在房子里。
    大家都是靠种地吃饭的,不需要秋叶嘱咐的太多,众人星夜疾驰全县开始抢收。
    连着两三天,天上阴沉沉的不见一点阳光,终于在大雨倾盆到来之前的前一刻,全县的最后一粒粮食被收进了库房。
    因为是一个农业大县,为了灌溉,路边地头都有不少水沟,下第一天的时候水沟都已经满了,下第2天的时候田地里面已经开始积水。好歹庄稼已经收到家里了,每家每户都是在屋子里面处理粮食。
    下到第3天的时候,有些比较低的村子已经有住户的院子中开始积水。
    更可怕的是,南边那条大江的水位开始不断上涨。
    修渠的时候,为了将水渠变成一个临时的水库,在水渠和大江接头的那个地方并没有打通,秋叶已经下令,各个镇上的雨水往水渠里面排泄。但是南边大江的水位不断上升,也让很多人把心提了起来,一且江水漫过堤岸,倒灌到了江北,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第29章 、果决
    大半夜,秋叶骑着马冒着大雨来到了堤岸上观察水位。
    大雨瓢泼一般,一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登上河堤,火把沾了油,用伞车给火把撑着,借助一点亮光,秋叶看到水位汹涌翻滚着距离堤岸只剩下了不到一米的距离。她立即出了一身冷汗,全身都是软的。身边跟着的人更是有不少吓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是处在决堤的关键时刻,但是天降大雨,没地方泄洪,涛涛江水冲开堤坝是早晚的事儿。
    水流湍急,对两边的堤岸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挤压,如今堤岸在不断的变矮,有些地方被浸泡的发软变形,堤坝已经开始冲击岸边,把岸边的土地挤压造成了褶子。
    火把下的每一个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吓得心都揪了起来,在软的地方,一脚踩下去一个坑,抬起脚,坑里就开始冒水。
    秋叶站在河堤上对着滔滔江水真的没有一点办法。这种时候,人力在大自然跟前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接下来怎么办?”秋叶自己问自己。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总是显得特别渺小。更何况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重工机械,更没有什么高效的救援手段。秋叶在刚才不是没有提出让周围村镇百姓撤离。
    可是这个说法遭到了所有人反对,哪怕是被水淹了,那也是自己的家。哪怕是逃难到外地,总有一天也要回到家里面来,更何况现在水又没有淹过来。
    加上是晚上,青壮年也就算了,老人孩子在茫茫雨夜逃命成功的机会就很渺茫,加上刚刚收粮食,守着这点粮食忍饥挨饿还能活下去。放弃了粮食到外地,不出半个月讨不到饭肯定饿死。有些老人表示:如果真的左右是死,死在家里总比死在外面强。
    这一群百姓们还特别乐观的表示,长生老母就在他们县,长生老母是天上众神的母亲,绝对能让大家度过这个难关。听到这样的说法,秋叶只觉得嘴里是特别苦涩的。这就好比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平时说说没事,到了关键时刻,居然因为这个说法阻碍了自己撤离居民。
    秋叶牵着马举着火把走在河堤上,天上瓢泼大雨,沾了油的火把在雨中明明灭灭,凑着这一点光亮,看着脚下奔腾而过的江水,只能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叹息。
    这里毕竟太危险,很多人劝秋叶赶快离开这里。秋叶就觉得这一段时间自己的生活过得太累了,如果没办法保住这一县百姓,那么江水冲开提案之后,自己做第一个死难者吧。毕竟江水一开,什么豪情壮志,什么宏图伟业,就被江水冲的如无根浮萍,提起来就是一场笑话。
    这样的想法是秋叶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并非是想要在人前作秀。
    秋叶觉得自己真的太累了,前面十多年是生存压力带来的累,后面这几个月是自己在经历尔虞我诈之后带来的疲惫。双重折磨之下,秋叶觉得自己能坚持到现在真不容易。
    现在面对着滔滔江水,秋叶也在想自己做了皇帝之后得到什么好处,是坐拥天下?不好意思,皇帝就算是坐拥天下生活条件也未必比自己上辈子好到哪里去。
    既然自己的生活水平不能拔高,那么坐拥天下又有什么意义?
    还是说自己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有这样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秋叶心里面有一股不服气,她不服气这一辈子的原生家庭,不服气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不服气生父对自己的忽视。她想要改变,想要避免女人世世代代低人一等,从心里想要吼出来:凭什么女儿就是赔钱货,凭什么?
    对,秋叶告诉自己,自己还有抱负。
    不能就这么轻易的狗带了。
    哪怕现在的自己只要轻轻的向下迈一步,就能被江水冲走,危险就在眼前,可自己就是要活下去。
    于是秋叶深吸了几口气,又成了一个精神抖擞的神女,她立刻骑上马手中拿着火把带着人把最近的几个村庄全部跑一遍,每进一个村庄敲锣打鼓告诉大家不要睡熟,如果一旦有江水漫过了河堤,所有人要转移到房顶或者大树上,大半夜的,有条件的用油纸和蓑衣把粮食藏在树上,如果一旦江水泛滥,好歹人和粮食都没事。
    秋叶一个晚上跑了50多个村子,把挨着江边的一个镇全部走了一遍。
    等到天亮之后,秋叶疲惫的从马上下来,两条腿抖得不像样子,大腿内侧的皮肤已经全部磨烂了,火辣辣的疼,她扎着两条腿躲在一座神庙的屋檐下,嘴里面嚼着饼子,吃着吃,她伸出手去,惊喜地问自己的护卫:“你们有没有觉得雨水小了?”
    雨是真的变小了,五天五夜的大雨之后,到了中午,哪怕还在下雨,大家已经能够冒着雨出来走动了。
    而这个月刚刚完工的那条水渠,已经成了一个水库,里面灌满了水,好在一路走过来秋叶没见到受灾的人家。
    等到雨停了之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秋叶骑着马准备回坞堡去,一路上见到很多人出来在路口烧香点纸,摆了供桌,感谢长生老母。黑夜中一条路上星星点点都是火光,秋叶在这一路火光中纵马略过。
    如果是以前,秋叶免不了在心里面吐槽一下这根本不是长生老母的功劳,是自己的功劳。
    但是这个时候他也不过是微微一笑而已,长生老母还活着,自己没必要跟老母争风头。严格的来说,目前西园县还是老母的。而且自己一直觉得老母搞迷信是一种社会环境下的不然产物,可现在看来,老母真的成了一种精神支柱。
    又是骑了半晚上的马,在马上秋叶丝毫不敢放松,把眼下的局势分析了一下,迅速派人往星苑县传信,让他们攻击北郭县的北部。
    再派人往绿水县传信,因为两家没有解决如何分配漫水县土地的问题,这个时候也不商量了,信里秋叶的意思是各凭手段,谁占下的算谁的。
    回到坞堡后秋叶眯了一会儿,在天亮前拜见了长生老母,把自己的安排说了一下。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着漫水县这次遭了灾,咱们就以救灾为名义一口吞下他半个县。我已经想好了,咱们就沿着大江,把这次受灾最重的地方拿下来。咱们这里准备一些粮草,等到事情平定之后,还需要粮草救灾。”
    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漫水县耕地最多的几个镇子,大山是不怕洪涝的,怕洪涝的都是平原。
    而平原就是种粮食的好地方。
    漫水县的平原挨着大江,灌溉起来比较方便,也是一片沃土。平原往西南去,是一片大山,山势比较险峻,是伏虎山系的余脉,绝对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这都是目前秋叶看好的两块地方。
    长生老母点了点头,“趁他病要他命,而且梁子已经结下了,这中间有一条人命呢,以后两家不可能和解,不是他死,就是我活。现在咱们也不用耕种,田地里还有些水,等到田地适合耕种也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儿了,趁着这个好机会把事儿做完。”说完伸手摸了摸秋叶的头发,带着感慨说:“到底是年轻人,冲劲大,你只管放心的去,我给你看着点后面。”
    秋叶慎重的点了点头,自己那渣爹做事真不讲究,悄无声息的把西园县的两个镇给吞了下去。就因为自己最近需要处理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暂时没办法要回来,对方的胃口可不小,早晚必有一仗,但是秋叶不希望是这个时候。
    “家里的事儿一切都托付给您了,尤其是北郭县,虽然有星苑插手进来,到底是要放着他们狗急跳墙”。
    长生老母点了点头,如今常生老母年纪已经很大了,说了几句话就觉得有些疲惫,挥手让秋叶退下了。
    等到秋叶离开之后,长生老母坐在摇椅上看着秋叶的背影,秋叶的背影在她的眼里模模糊糊也只能看到一个人形。
    长生老母满意的闭上眼睛,对这孩子这两天的表现十分满意,“是时候该把这个家业交出去了。”如果这一次能把隔壁的县打下来,她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第30章 、画风清奇
    想要征战,就必须先准备粮草。在周围几个县,没有一个正规的队伍,也就是说大家都是豪强的武装,比官军略有不足,比农夫稍微强一点。
    因为北郭县的周挺,家里是世世代代做武将的,不仅有一些家将,他本人也是远近闻名的一员虎将。说起来可笑,他这样一身本事也不过是北郭县的县尉而已,养家将这种事与他如今的地位不符,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实际上人家祖上是真的阔过,因功封侯,封地就在如今的北郭县。后来卷入到了储位争斗里面才被夺了爵位,带着家将们回到北郭县。家业传了几代人,家中的儿孙争气,本事没有丢,家将也一直忠心,可惜的是没机会再一次封侯。
    因为富贵掀了县令的摊子,周挺也难辞其咎,带着家人家将们逃了,就算是逃命也是要逃到号称世家的钱家所管理的均县去。
    均县有县令,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命令都出不了县衙,周挺也去做了县尉,没什么权利,名义上好听而已。实际上,周挺很想回来,他有执念,总想恢复祖上的荣光,总想把北郭县再次变成自家的封地。
    巫马富贵想把周挺请回来,更想收服这人为自己所用,所以才故意在家里抬高秋叶的地位,用自己的嫡长女配对方的嫡子,用亲戚的名义拉拢人家。
    周挺这种人知道出征前该做什么准备,但是没经验的秋叶不知道。
    她是真的发愁,出征前如何誓师?如何定下军规?左中右三路大军又该如何安排?前后军又是怎么扎营立寨?
    秋叶是真的愁啊,愁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从坞堡抽取了一万人,从邻近漫水县的几个镇子上征招一万的轻壮,一万的民夫。因为是刚刚丰收,吃的都有,没什么马,也没有所谓的骑兵,铠甲更是没有,全部是布甲——就是稍微厚一点的衣服。武器就更别说了,没有——大家伙手里拿的都是锄头粪叉,有的还在腰里别了镰刀
    这不叫大军,这叫乌合之众。
    秋叶带着这群乌合之众去攻打漫水县了,她自己骑在马上回头看这群乌合之众,就觉得自己这一次过去怕是有来无回。在马上的秋叶没感受到去征伐时特有的悲壮和铁血,只觉得跟闹家家似的。
    往后看看,这队伍走的歪歪扭扭,士兵没一点紧张气氛,他们还以为这是去修渠呢,脸上带着笑。
    秋叶发誓,只要这次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她就让廖安民兄弟俩去京城去请...去骗...去绑一个有经验的军官回来。像这样郊游似的行军自己再也不想见到了。
    不过,传来的消息让秋叶好受另一些,绿水县的人手比这边强一点,他们齐家的祖上是土匪,也就是说兵器还是有一点的,但是不能全部装备,大部分和西园县一样,都是把铁质农具拿在手上,又因为人家是土匪,更没什么纪律,听说跟放羊一样,乌泱泱的全是人,具体有多少,看不明白,反正士兵和乞丐混在一起,看不出来谁是谁。
    秋叶以救灾的名义进入漫水,没想到漫水县的漫水河发大水,半个县都受灾了,很多人都面色麻木的从水里捞庄稼,西园县的“大军”们进入一个镇子,这镇上的人都不抵抗,而且自家的这群乌合之众看到漫水县受灾,难受的不得了,嚷嚷着帮人家从水里捞庄稼。
    秋叶本以为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再不行也是一场流血的冲突,没想到是来帮人家收粮食的画风,她想要掩面,周围的人就劝她:“神女,咱们总要留下人看管不是?让一部分兄弟留下来吧,看管的时候帮着他们捞麦子,这也太可怜了。”
    押送物资的农夫有一万名,留下了两千。
    接着占领了不少镇子,秋叶吸取了刚进漫水县时候的教训,让人把村里的乡老集中在镇子上,凶巴巴恶狠狠的对镇上的百姓说:“往后,你们归我们西园县管了......”
    一句话没说完,这里的百姓立即敲锣打鼓奔走相告,他们忍端木家好久了,要不是没法抛弃土地,早就去其他几个县投奔亲戚过日子了。如今西园县终于发兵救人了,真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是诚心诚意盼着西园的“天兵”能吧端木家一锅端了,从此连根拔出,永除祸害。
    在日后的史书上,史官记录高/祖皇帝的起事之初的内容是:“百姓无不欣然踊跃”“扶老携幼迎义军进驻”......
    据说记录史书的官员不给当权的皇帝看当朝的史料记录,怕皇帝恼羞成怒,但是年老的秋叶退休后闲的蛋疼,愣是夺了史书拿来看,准备瞧瞧这群史家官员是怎么写自己的。她看了之后,把从史官那里抢来的史书慢慢放下,揉了一把脸,没想到人家给自己涂抹了这么多层的粉,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呸了一口还在哭哭啼啼的史官:“挺能编的啊!”
    第31章 、利弊
    这眼前的场景让秋叶很没用成就感,她想用这一次的事情磨砺手下的大军,可没有想到,根本就不给自己磨砺大军的机会,百姓是望风而降,地主是喜极而泣,除了端木家不高兴,大家都高兴。
    还有地主鸡贼的向自己提建议,“为表老母和神女的慈爱之心,应对归附的百姓免除今年的赋税......”
    秋叶想用死鱼眼看着他们:你们就是不想交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但是这种得来容易的土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说不定这边自己干掉了姓端木的,立即有人反叛。所以秋叶的态度很好,以请示老母为由没有答复他们,不过漫水河遭遇了雨水泛滥,今年确实收成很不好,可能还需要西园县倒贴钱。
    在秋叶的设想里,贴钱可以,必须要归顺,不敲打他们之前不会给一粒粮食。秋叶要把占领的这片土地当成基本盘,早晚把坞堡迁徙到漫水县的山上,毕竟西园的大平原真的很难做有效抵抗。
    西园县这边很顺利,绿水县也很顺利,他们的队伍颇有些土匪的神韵,去各个村子之后开始收保护费。绿水县也受灾了,这次的打算是土地他们占了,庄稼也是他们的。
    他们的动作没有西园县快,西园县已经占了大部分的平原,靠近了山区,而绿水县刚刚把挨着的他们的几个镇子处理好。
    端木家在下雨的时候就觉得不好,担心江水冲垮河堤,家族搬迁到了山上的庄园里避雨,得到的消息比较迟缓,拿到消息的时候,五分之二的土地到了西园县的手里。
    端木家的家主气的暴跳如雷,在庄园里大骂巫马富贵和秋叶这对父女,毕竟秋叶进行的如此顺利,背后的富贵肯定没扯她的后腿。这位家主立即组织人手反攻。
    被端木家大骂的巫马富贵新婚燕尔,最近几个月都和新夫人卿卿我我,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放纵的人,这下和新夫人以诞育子嗣的借口更是耳磨厮鬓。也就是前几天下雨的时候骑马出去查看各处地方,雨停了才回来。再壮的人在雨中淋雨都会生病,他不出意外的也病了,不太严重,就是头晕胸闷喉咙不舒服,大概是端木家骂的太恶毒了,他这会连着打了几个喷嚏。
    他的新婚妻子何夫人立即从到门口让侍女去端药,侍女用玉碗盛药送进了屋子里。


上一章
返回

我和渣爹争天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