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05节

    于是第二个常假到来时,学子们将《农学》里所记载的一百多种肥料,在现阶段能上手的大家便都上手了一遍。至于效果……学子们只想说,记忆深刻。
    一日休假很快便过去,学子们再度回到学堂。
    这一次归来,林立文又继续带着大家实践。
    田庄里可是有一千三百多亩地,种植了各种农作物和果木。林立文还修建了养殖场,养殖场里有时下最常见的各种家畜……
    足够这些学子们一一进行实践了。
    这些个学子们在这之前,其实根本没想过,大家所入读的农事学堂会是这样的一个教学方式。
    农事技艺这一块,这位林大郎给的确实特别痛快。但同样,他实践教习时也是特别的干脆紧凑。
    这般的学习方式,不用说自是特别辛苦的,学子们却也不敢打退堂鼓。
    要知晓这些入学者,要么便是背后有京中各势力派遣而来的,由不得他们轻易言退。要么便是家境普通的儿郎们,平日里在家中农活也是没少干。所以对于庄田里的这些实践农活,他们是早就做习惯了的。
    更别说,往日自家干活,伙食这一块远没有农学食堂来得好。
    林立文虽让他们没少干活,但吃食上却从未苛待过大家。
    再者同样辛苦的,还有林立文。他在教授大家农事技艺实践时,他自己也是时刻在地里劳作。这就使得这些个学子们,便是觉得辛苦也不敢往外言半句。
    而对于林立文来讲,他教习大家并本就是为着能让他们更快的上手。农事技艺熟读是一方面,实践操作也尤为重要。
    至于下地干活的事又哪有不辛苦的,所以林立文当初挑选入学人员时的两个要求,另外一个便是年轻,体力好!
    时间便在这般忙碌中过去了,一晃便是九月到来。
    屯田司这边将各地所派送而来的粮种收到许多后,也知晓林立文这边等着种子,便赶紧与林立文送来。
    每一份粮种也都按照林立文的要求,标注上了其产自于皇朝哪一地。
    裴郎中还是亲自过来送的粮种:“……稻种也到了一部分,但还有些许府州的尚在路上,还需等待些许时日方可集齐。”
    “多谢裴大人。”林立文忙道。
    至于水稻粮种尚且还未集齐一事,水稻收获时间是晚于冬小麦的,再加上时下交通不便,林立文自是十分能理解。
    此时麦种的到齐,已经足够让林立文欢喜了。
    京城也属北地,但气候跟西州还是有所不同。京城虽冷,但整体上来讲,却是极为适合种植冬小麦的。
    而随着各地冬小麦种子的到来,学堂里的学子们自是又得准备开始辛苦的劳作。
    针对于这一次的劳作,林立文也郑重的与众学子们说过此次试验的重要性:“过去所没有的良种,并不代表以后都不会有……”对此,林立文还举例了牧州的早熟稻和高产稻:“……所以只要我们用心的实验培育,是可以使得更高产更优质的良种出现的……”
    关于培育更优质的良种,林立文这些年来一直有这个念头。只是他在一个地方都待不长久,而良种选取培育又哪是一年两年便能那么轻易完成的。
    要知道一个新粮种的培育,放到现代尚且需要好些时间,就更别说没有各种先进仪器和化肥药剂等的古代了。
    可培育良种却又是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虽然通过林立文这些年的努力,时下几样主要的农作物是增长了不少。但对于林立文来讲,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还没有各种自动化的先进机械的时下,老百姓种植全靠人工,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机械农业这一块,林立文是无能无力的。他现在能使力的地方,便是尽可能的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良的良种来。
    而林立文将培育良种的方法教授给到这些学子们,带着他们一起培育,也是希望待到他们被其背后的势力召回时,能在其任职之处继续开展良种的发现和培育。
    别小瞧了时下众人,他们只是从未被人指点出方向。但如今,有了林立文给他们打下的基础,说不准就在未来的某一日,这些人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林立文带着这些学子们,将屯田司收集来的各地麦种,逐一种植到标注好的实验地里。
    而对于林立文的这种教学,京中各方势力自也是密切注意着的。
    “那位林大郎能走来如今的地位,也是极为不易啊。”有些事情,他们以前知晓归知晓,但远比不得亲眼所见。
    就好比林立文之前所立下的各种功绩,在众人看来,他们皆是以感叹林立文善农事为主。却鲜少会有人去细思,在这其中究竟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有这般的成果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如今众人只感叹,这世上的成功其背后,果然都有着旁人所看不到的艰辛付出。
    这样的人,由不得众人不钦佩。
    一些个大臣们背地里这般感叹着,一眨眼间时间也从秋日进入了初冬。
    这一日,某一位官大人家中,仆从突然前来禀报,言那位林大郎派人送来一份礼物。
    也不知为何,这位官大人一听闻仆从禀报,第一时间便在脑海中浮现了:“嘿,这位林大郎,定是又要推广他庄子上的产物了!”
    “是何礼物?”官大人端坐着身子说道:“拿上来与我瞧瞧。”
    只见仆从们拿来了一篮子的几种新鲜菌菇,而在菌菇的最中间,还放着一个鲜嫩的甜瓜。
    林家在冬日里种植出来菌菇一事,京中众人早就知晓了。甚至菌菇的技艺,林立文也没有隐藏,早就传授了出去。
    但是,甜瓜的出现着实惊了这位官大人一把。
    谁都知晓,甜瓜属于夏日水果。且不耐储存,便是对于他们这些不缺钱的官大人们来言,想要在冬日里食用上甜瓜也是极为艰难。
    因此,这甜瓜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那位林大郎于冬日里新种植出来的。尤其是这甜瓜上的瓜柄处,断口还很是新鲜。
    仆从则继续言道:“林大人派来的仆从还言,他那庄子上得的甜瓜数量不多,若大人食用的欢喜,需得早些派人前去……”
    “……”官大人脸上对冬日里还能种植出甜瓜的震惊还没来得及收起,便又听得自家仆从这般转述,顿时表情僵硬。
    那位林大郎,果然是冲着他口袋里的银钱来的!
    第129章 福利
    甜瓜送出去后,效果也没让林立文失望。
    毕竟在时下,冬日里食用些鲜果还是一件较为稀罕的事,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属于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
    对于不差钱的官大人们,他们更为看重东西的稀罕与难得。
    所以那些官大人一面嚷嚷着“林大郎甚是抠门”,“林大郎又来盯着我口袋里的银钱……”等话,却最终还是派遣了仆从,去到林立文的田庄上抢购甜瓜。
    “夫子,今日成熟的甜瓜已经全部摘完了……”农学班的学子们近几日摘瓜摘的也是格外的欢喜。
    既是这个季节别处寻不到的稀罕货,甜瓜的价格自也是十分的美丽。那么小小的一个瓜,甚至都能赶上前头夏日的寒瓜价格了。而这般昂贵又稀罕的甜瓜,却正是林立文带着农学班的学子们一边授课,一边种植出来的。
    这般昂贵的瓜,受众自也不可能是平民百姓。
    而除了给那些官大人赠瓜外,永兴帝那里,林立文更是早挑选了一批品相最佳的甜瓜送了过去。
    新鲜的瓜果在冬日,本就是极为受欢迎的存在。更别说还是甜瓜这般稀罕的水果,便是对于作为皇帝的永兴帝来讲,也不是往年他想食用便能食用得着的。
    最后林立文送来的这一小筐甜瓜,永兴帝食用了几个,太后那里几个,再有几个他喜爱的嫔妃和皇子皇女一人分一个后,一眨眼便没了。
    装置了地火的宫殿,温暖如春。
    但这份温暖却也给屋子里带来了不少干燥,使得人尤为喜爱清润的水果。永兴帝便是如此,因而往年冬日里,他尤为喜爱食用烧梨。(注1)
    烧梨就是拿炉火将梨子烤熟,然后再食用。
    毕竟梨子有降火润肺清心等功效,烧过之后的梨子变软,汁水也显得更为丰盈,因而这种食用法,不止是永兴帝喜欢,也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一种冬日吃梨法。
    只是这一次,永兴帝对于吴大监才刚给他烤熟的烧梨,明显没了往日的食欲。
    “圣上,臣听闻林大人近日在售卖甜瓜。想来他那庄田里,应还有不少。不若臣走上一遭,也与他买些甜瓜。”吴大监躬身提议道。
    “可。”永兴帝果然点头了。
    作为宫中内侍,若无旨意是不得出宫的。
    吴大监更是永兴帝的近侍,往日里多要伺候在永兴帝跟前,因而便是需要出宫宣读旨意,一般也不会是他。
    因而当他出现在官庄时,很是惊了众人一把。
    “那马车上乘坐之人,瞧着像是宫中使者……竟也来了吗?”
    “想来也是为着甜瓜而来的吧?”
    “应是如此了……”
    最近这段时间,京中最受欢迎的水果便是甜瓜了。
    甜瓜味美又罕见,大家不仅是喜欢食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作为招待重要客人的好物摆上。
    再者甜瓜除了招待重要客人,还可以拿来显摆炫耀。
    而越是这般,甜瓜便越是受人追捧。渐渐的,京中一些人竟然还将甜瓜捧为了“冬日第一果。”
    便可见如今甜瓜的受欢迎程度了。
    只可惜的是,林立文这里才第一年试种,产量跟不上来,因而大家若是想要购买到这甜瓜,除了口袋里要有银钱,还需要每日一早赶到田庄排队抢购。
    便是这般抢购,那位林大郎还又搞出了之前售卖寒瓜时的限购规矩。
    且因着甜瓜数量更为稀少,每人一次只得够买两个。
    好在那位林大郎只这一条规定,一些官大人们需要购买多些甜瓜的,还可以多派遣些仆从前来一并排队。
    乘坐马车而来的吴大监,瞧见这一长列排队购买甜瓜的队伍,也很是惊了一跳。
    也如众人所想的那般,吴大监作为永兴帝近侍,特权还是有的。
    林立文知晓吴大监奉了永兴帝旨意而来后,立刻从摘好的甜瓜里,挑选出来了两筐甜瓜。
    一筐大的,自是进献给永兴帝的。
    至于另外这一筐小的,便是赠予吴大监的。
    “多谢林大人。”吴大监万没想到自己也能得赠一小筐,顿时极为高兴。
    “不过些许几个甜瓜,冬日里食用个新鲜罢了。”林立文笑道。
    赠予吴大监的那一小筐,瞧着堆积的满满的,但因着筐子编织的极小,其实也不过是两个甜瓜而已。
    瓜还是自己种的,便是价格卖得再昂贵,林立文也不差这两个瓜。
    可对于吴大监来讲,却着实是惊喜。
    甜瓜稀罕,宫中诸位贵人尚且不够分食,因而哪怕如他身为永兴帝近侍,也是无法品尝得到的。而且这位林大郎,平日里行事素来抠门。听闻他但凡送礼,送得极为小气不说,还都是奔着推广特产的目的而来的。
    吴大监可谓是欢欢喜喜的从田庄里离去。
    等到他这一走,今日田庄里能售卖的甜瓜自是少了些许。但那些个排队的仆从们,却谁也未敢多言。
    毕竟吴大监代表的是永兴帝,他们身后的大人们便是再如何身居高位,也不敢去跟皇帝抢瓜。
    很快,今日熟瓜销售完毕,众排队者也如往常一般逐渐散去。


上一章
返回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