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太子追妻风烟起

太子追妻风烟起 第33节

    谢箐脚步匆匆,她不想同谢长渊对上,那让她觉得尴尬,也羞耻。
    她知道谢长渊对她的母亲,对他们兄妹的不喜。对谢长渊,她向来是能避就避,从来不去触霉头。
    如今自己的兄长也回来了,要是这里过不下去,她就去兄长府上。
    ------
    《汉书·律历志》中记载∶“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
    “星回岁终,即为岁首,当日可祈年、祈福、乞寿,祈子嗣。唯得乞一,不得兼求。”【1】
    皇城内廷,御花园。
    后宫嫔妃斋戒沐浴,以代掌凤印的贤妃为首,于月下香案前,焚香列拜,祈愿风调雨順、农桑繁茂。
    仪式结束后,宫妃陆续离开,贤妃办事一向细致,留下亲自盯着宫人处理所用香烛等后续事宜,谨防不慎走水。
    一炷香的时间,贤妃准备回景仁宫。
    路上经过一处假山,蕉叶后的小径上缓步行走着的两个低阶妃嫔,正在小声地闲话。
    “皇后和四妃当中,仅贤妃膝下无子。贤妃娘娘留在后头,还不走。那么虔诚,是不是要拜月求子啊?”
    “呵,求子?就算是贤妃每日求神拜佛也求不来的。”
    “这话怎么说?”
    “不要告诉别人啊,是我偶然间听见浣衣局的老嬷嬷说的,贤妃之前滑过胎,并且好像再不能生育了。”
    “啧啧,这么惨!好可惜,贤妃地位那么高,都快赶上皇后了,要是再有个子嗣,那真不得了。”
    “我告诉你啊,贤妃当年滑胎,似乎就是同如今在大觉寺的皇后有关。”
    “啊!不会吧?皇后和贤妃不是同出自左相府?她们不是亲姐妹吗?还是嫡亲的姐妹啊!”
    “在皇家,连父子,兄弟都能自相残杀,还亲姐妹,呵呵,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了哈,快走快走,你看我这嘴也不把门儿,都不该和你说的……”
    ……
    声音渐远。
    方才嬷嬷准备前去教训那两个妃嫔口无遮拦,被贤妃制止了。
    想想自己位同副后,却不知原来自己在别人口中是这么可怜。
    呵,是啊,的确可怜,自己已经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
    贤妃望向西边,姐姐,大觉寺的钟声可否让你心安?
    ------
    右相秦府。
    秦相在月下设了香案,同其子秦洺拜魁乞智。
    魁,即魁星,亦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传说为主持文运之神,名曰文昌帝君。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官运亨通,于七夕夜月下拜魁乞智。
    香案上供一高二尺许,蓝面环眼,锦袍皂靴的纸扎魁星,其左手斜拂胸前红髯,右手紧握点斗朱笔。供品则为茶酒瓜果,和一煮熟的带角公羊头,且在其两角上束红帛为饰。【2】
    香烛点燃后,秦相和秦洺面对着魁星顶礼膜拜。
    拜后二人在香案前的圆桌对坐。
    秦洺向四周扫了一圈,疑惑道:“父亲,今年七夕,就我们两人?”
    秦文正叹了口气说道,“你祖母身体不适,在房中休息。”
    “哦。”秦洺等着父亲的后续,母亲和二姐呢?
    但秦文正自行喝酒吃菜,没再开口。
    秦洺疑惑,又再度问道:“父亲,二姐呢?她不是每年七夕夜都会在月下拜织女乞巧的吗?”
    秦文正一听见秦念就来气,他重重地放下酒杯。
    “她今日闯了祸,在闭门思过。你母亲不忍秦念没用晚膳,去陪她了。哼,闯了那么大的祸事,她还敢吃得下饭?”秦文正语带怒火。
    秦洺今日在房中,照着一册去书肆花了两个月的零花钱买来的武林秘籍,偷偷练功,并没有出府。故而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父亲,姐姐闯了什么祸?”
    “待她出了禁闭,你自己去问她。”秦文正语气不善。
    今日千水湖发生的事,秦念没有隐瞒,回来后都告诉了秦文正。
    秦文正听见后火冒三丈。秦念竟带着同僚府上的公子小姐们闯了这么大祸事!
    他们几斤几两,敢去撞二皇子的画舫!
    那画舫上还有永定侯府世子,两位公主,甚至还有太子!
    呵,还有秦烟!
    念念一向行事稳重得体,今日应该是因为秦烟,又是秦烟!
    听念念说,明日太子还要派人给他们府上送《颜氏家训》。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他们府上没家教啊!
    明日上朝还要面对那一众同僚,自己的脸往哪儿搁!
    ------
    清夜无边。
    昭仁郡主府,梅林南侧的莲塘,临着松坡脚下有一片略缓的草地。
    夜风不凉不燥,封玉瑶同秦烟各自斜倚在草地铺着的芦席之上,听着虫鸣,和……立于莲塘边的江沐所奏的悠扬萧声。
    虽说纪南风吩咐了下人在草地各处熏着艾叶驱蚊,但偶尔还是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会搅扰到夜色下的两位美人。
    沈莹盘腿坐在秦烟身侧的藤团上,手中摇着一把偏宽的蒲扇,目光如炬,追着闯入其间的蚊虫。
    纪南风在五丈之外的几竿瘦竹旁负手而立,仰面望天。
    良久。
    封玉瑶疑惑地问道:“纪先生这是?”
    沈莹边挥动着手中的扇子,边回答道:“公主,每到七夕,纪先生都是要观星的。”
    封玉瑶赞叹道:“烟烟,你府上这纪先生真是个人才啊。”
    秦烟微微阖眼,弛缓地放松着身体,语调平缓:
    “织女三星在天市东,以七月一日、六、七日,初昏时见于东方,意味着已入孟秋。此时查日月之行,便可揆岁星顺逆。”【3】
    封玉瑶心中赞叹,啧啧,一个个都是人才。
    ------
    西山太子府,梅林旁的苍台水榭。
    封湛手握一卷经书,侧边几案上置有一杯热茶,霁青的茶盏上方氤氲出虚白的雾气,袅袅茶香自里散开。
    耳畔忽然响起一阵萧声,封湛剑眉微蹙,抬眸望出去。
    是那边……
    不多时,又传来女子的忽高忽低的谈笑声,听着,像是静仪公主封玉瑶。
    一旁随侍的宋执心叹,静仪公主出了宫就像是放飞自我的模样。
    宋执出了水榭,不多时便返回,带回了暗卫的消息。
    今日静仪公主留宿在昭仁郡主府。
    “昭仁郡主这萧声是美,但似乎过于凄凉。若是有琴音相和,琴箫合奏,那就更……”宋执突然止住了话,是他多言了。
    宋执平日里跟着太子殿下多方涉猎,事事都略通一二。故而方才是有感而发,却差点忘了太子殿下不喜聒噪。
    禅座上的封湛搁下手中的经卷,轻捏眉心。
    封湛抬眼扫过水榭中置于桌案上的那张羲和古琴。
    今日一早,封云朝带了那张琴到太子府,她知道太子哥哥的脾性,要邀约他出去游湖定费周折,打算打持久战,带了琴是准备打发时间,离开时忘了带回宫。
    羲和古琴,历年既久而漆光退尽,色如乌木。因琴有弦之激震,其上布有如龟背之断纹。
    桐面梓底。
    其梧桐,伐于在千年以上,木液已尽,多得风日吹曝之,金石水声感入之。所处在空旷清幽萧散之地,而不闻尘凡喧杂之声。
    制底之梓,取五七百年以上。锯开以指甲掐之,坚不可入者。【4】
    知封云朝好琴,封湛寻来作她的生辰礼。
    ------
    封湛起身,缓步走至琴前坐下。
    试了几个音,便抬手奏琴。
    太子府这边琴音响起的瞬间,昭仁郡主府那边的萧声一顿,却又很快跟上了节奏。
    今日江沐所奏为《关山月》,而封湛所奏的是《风入松》。虽曲子不同,在这静夜,却不违和。
    琴声清亮激越、或疾或徐、同萧声刚柔相济,确实妙哉。
    ---
    吹着夜风,听着琴箫合奏。
    封玉瑶对秦烟道:“烟烟,你府上这日子过得可以啊!”
    ---
    一曲终了,封湛起身坐回禅椅至上,拿起手边的经卷,却一字未看进。
    宋执到水榭外,暗卫在他耳边说了什么。
    宋执回来,道:
    “暗卫来禀,隔墙之外,确实是昭仁郡主同静仪公主。”
    “恩。”封湛闻言,面上神色不显,只是搁下经书,端起了茶盏。


上一章
返回

太子追妻风烟起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