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昭昭荐樱辰

十九、回京奔波忙(03)

    03
    熙山无早朝,办公时间一向晚,休沐日的清晨四下静悄悄,檐上薄薄积一层雪,四下只有风,比夜间和缓的多。
    崔昭早起洗去一身酒气,束发宽衣,又是一个举止秀峙的斯文士子。
    他酒量一般,却有两点天赋异禀,一是不上脸,二是无宿醉。
    不上脸说不出好坏,好处是体面,喝的再多也不会失态,他只会犯困,困到极处自然睡下去,乖巧的不可思议。坏处是看起来太镇定,局上保持置身事外的模样,总免不了被灌酒。不宿醉却是真正的好处了,第二天从来不会耽误事。
    崔昭念着卫骁的话,不愿赶早进宫,索性坐在桌案前抄经。
    这是守孝苦读时养成的习惯,后来倒也坚持下来了。
    他母亲湖陵郡主对佛道并无偏好,只因有个热衷修道梦想成仙的表叔,她给靖王面子,对道门中人还算客气,闲来也会抄几本经,供奉早早去世的生父,就安置在南城庄园不远处的洞玄观。
    崔昭自告奋勇跑过几次腿,有时遇上义诊归来的梅观主,还能蹭几块她亲手做的饴糖吃。旁边小女冠不忿,说观主极少动手,崔郎独得一份偏心,他便得意自己人见人爱。
    朝阳升起,渐渐洒满一室,为屋内专注的剪影镀上一轮细密的金边,崔昭放下笔,不着痕迹拧了拧手腕,回房换过官服,就准备出门。
    前夜小雪细细,檐角、树梢累上糖霜似的莹白,冷风凛然,吸入一口,仿佛能荡满五脏六腑。
    经过厅堂,崔昭与操练回来的卫骁打了个照面。
    卫骁脸皮薄,风刃刮脸的天气,练完热得满脸通红,这会儿才退去一些,梳洗过难得换了身士子襕袍。乍见他面泛桃花的模样,居然有几分无来由的腼腆,当然,一开口全是幻觉。
    “这就要走啦?”卫骁更惊讶。
    崔昭点了点头,好奇他手里陌生的刀,“好像不是先前用的那柄?”
    “新得来的,练练手培养感情。”卫骁顺手塞给他,“想不想要?”
    漆黑的刀鞘上布满菱纹,丝缑赤红,环首灿然,其余半点装饰也无,随意抽出一截,刀身寒锋冽冽,光可鉴人。
    外表虽然素净了些,倒的的确确是把好刀,崔昭也不由心动。
    卫骁得意洋洋道:“李从南输我的,你要喜欢就送你。”
    一听来处,崔昭歇了心思,毫无留恋地收刀入鞘。
    卫骁习惯他张口就抢,被拒绝居然还不习惯了,诧异得合不拢嘴,“嚯,那么客气?”
    崔昭挥挥手,“看过了,我走了。”
    他很有自知之明,若真开口拿了,被那位殿下知道恐怕要倒大霉。
    没必要的麻烦少招惹为妙。
    卫家别业是先帝所赐,地段十分优越,距离宫门不远。崔昭打马前行,不多会儿就到了,在宫门口仔细核验身份。
    温泉宫依山而建,地势多有起伏,各官署人丁寥落,只有值官在办事而已,廊道上偶尔有青衣小官匆匆走过,待沉默守在宫门各处的渐渐从内侍变为宫女,便走过了宫城内外无形的界限。
    再往前,于寻常臣子是殊荣,宫人见多官员来往,心下也将诸官划分叁六九等,见一个绿袍官人孤身而来,左右张望,也无人上去问询,心里只笑话这人容色出挑,却是个眼皮子浅的,还没到里面花园,就走不动道儿了呢。
    皇城里泼盆水,能打湿一圈绿皮官,衣服不起眼,年纪又轻,谁晓得是哪个官署的哦!
    女皇与皇夫成婚之初,专门依温泉眼的方位,整修出一座飞霜殿,至今燕居时仍颇多停留。连片宫宇隐入苍翠山林,日头下的琉璃瓦灿灿烁烁,夯台上的朱墙玉栏既艳且清,无一处不精美绝伦。
    自打朝廷搬来了熙山,世上再没有扰人清梦的早朝,女皇简直乐不思蜀,尤其休沐日,批完几张折子,就享受起天伦之乐。
    暖房中和煦如春,隐隐飘扬淡淡的香气,叁两宫人朗朗念着书稿,是城里近来最红火的传奇本子。故事里既无呆郎君,也无慧娇娘,却是一个蛰伏二十年,一朝报仇雪恨便潇洒离去的侠义女,由稚嫩柔脆的女童嗓音说来,别有一番情趣。
    女皇一袭单薄衫裙,歪坐榻上听书,寻常的装扮由她穿来依然雍容如常,眉心一粒米珠坠红,眼角一尾胭脂抹过,舒展薄薄绯色,挑眸间美艳不可方物。
    下首坐着一个黄衣绿裙的女子,面前桌案上铺开丝绢,正细心勾勒着画中人的轮廓。即便宫女经通报,引来外官入内,她也恍若未闻。
    内六局宫女众多,女皇身边从不缺使唤的女子,能在御前那么自在的却少。
    崔昭以为是当值的舍人,不由自主扫去一眼。
    那女子直起身,秾艳的眉目与女皇五分肖似,明丽中更多妩媚之态。她的身份不言而喻,自然是大公主,封号玉华的王清宁。
    女皇初封齐国公主,待一对兄姊为储位争斗得两败俱伤,相继被废,又从公主改封为齐王。明帝同时昭告天下,预备次年禅位幼女,即便没走封太女的流程,齐王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储君。
    驸马、王夫可以为官参政,皇夫及其家族子弟却要处处受限,王家尚主的公子也是家中新星,尚主是锦上添花,赔上自己的兄弟一辈子前途却极不划算。
    皇家也光棍,你想摇摆,我替你做决定,靖王直接带宗正宜昌县公上门,收婚书、办和离,一气呵成,又为王家牵引另一门婚事,也是上京品貌皆有声名的淑女。
    面上看,很过得去了。即便王家也觉得不错,这是圣人要接着用王公子的意思嘛。说句实话,公主做媳妇,心不大的都吃不消。
    可惜,王公子不怎么领情,好好一个青年才俊,从此消极怠工,叁十出头活活把自己闷死了。
    因是前夫之女,政事堂不允玉华公主改姓,彻底断绝了她继承帝国的资格。按说玉华公主的身份有些尴尬:是王氏女,却与本家疏远,由皇夫裴彧一手教养;是天子女、东宫姊,深得圣宠,却不姓李。当下后宫无主,东宫无妇,内眷朝觐便以公主为首,不少守旧老臣颇有微词。
    玉华公主背了弹章满身,一贯不当回事,甩一甩只当不存在,再不济就入宫找母亲哭诉。女皇别的方面毫无疑问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唯独护短一点像极以不讲理闻名的舅舅,谁触女儿的霉头她就找谁的麻烦。
    公主不是软柿子,尾风便狂扫驸马裴珣,只是裴中丞的人品着实不错,私下里无数人惋惜,裴珣尚主固然妻贵夫荣,但更像是来还上辈子命里欠的债。
    崔昭远在千里之外,自然不清楚那么多,他一看清脸就遗憾地收回目光,躬身向天家母女行礼。
    “臣崔昭,请圣人安、殿下安。”
    玉华公主矜持地并不言语,女皇待人一向和颜悦色,对熟悉的小辈更加亲切,招了招手道:“延泽,正好有盘残棋,你过来看看怎么解。”
    “是。”崔昭依言上前,跪坐女皇身边。
    君心从来难测,寻常官员面圣,即便胸有成竹,也难免存着一丝扎战战兢兢。年轻官员多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在君王跟前表演年少气盛的却也不多,但凡能做到沉稳如常的,不是有大出息,就是能捅出大篓子。
    来人若不是崔昭,凭那恭敬而无拘束的姿态,玉华公主会立刻把他归入“也许会有出息”的类型。但一想到是崔昭,只看他温文尔雅的模样,她心底油然而生一股难以言表的怪异。
    玉华公主眉心微蹙,仿佛遇上了无法理解的难题,打量许久也没看出个究竟,倒是把女皇看笑了。
    “善慧,不认识七郎了?”女皇道,“说来你们同一日生,还一起办过生辰,母亲那阵子身体不好,还是特地来看过一回。”
    二十多年前的事,路都不会走,哪能记得?不提那回合宴的后果,差点叫人以为崔、王定了娃娃亲,略长大一些玉华就为此气恼得要命,单方面看崔昭不顺眼。这会儿讨厌的家伙人模狗样地回京来,亲妈却在缅怀亲外婆,千万不能没眼色,玉华公主郁闷地忍了。
    “阿娘,我是吓了一跳。”她轻抚胸口,娇声道,“先时还不高兴,大好的休沐日,一个又一个要来烦扰,如今见七郎一表人才,倒也不算亏。这幸而是在阿娘宫里,出去遇上,我怕还认不得,要问是哪位官人呢。”
    女皇指一旁自来了人就不再开口的说书小宫女,好笑道:“你一人,可抵她们叁个。”
    “我是个最没用的闲人,只能陪阿娘说笑玩乐。”玉华公主叹了口气,“阿娘有正事,儿先出去走走,闷得很。”
    女皇嘱咐道:“不许贪凉,小心地滑。”
    “儿晓得。”
    玉华公主由人扶起,轻薄裙衫显露了微隆的小腹,孕期进入五个月,纤细的腰身逐渐显怀,她小心翼翼,旁人更不敢懈怠。等一行人的身影消失于屏风后,崔昭闭了闭眼睛,视野里漫漫的血色一闪而逝。
    女皇没注意他须臾的不自在,见棋盘上不知何时多一粒子,盘活了死局,顿时来了兴致。她棋力寻常,杀时间而已,过一会儿便扔开了,说起召见的本意,“这回做得不错。”
    崔昭道:“文渊公总领有方。”
    女皇乐了,“你倒是会说话。”
    已故知州赵甫平生最怕折腾,在沧州多年没什么建树,维持正常运作而已,只求考评中等,平安调任。说无能有点过,算是鸡肋,但能在河北道混日子也不容易,可能聪明才智全用在了和稀泥上。
    要不是赵甫意外早死,崔昭好好一个通判,也不会冒险刺杀。宁边军有州府消息打前阵,未必有胆子冒进,也许根本不用拖那么久,能早早掐灭苗头。一切没有如果,现在的发展也过得去,女皇赐哀荣的时候便没吝啬。
    身后虚名而已,要多少有多少,收回也是一句话的事——天恩浩荡呗。
    崔昭从袖里摸出一本自制的折页,交由宫女呈了上去。
    女皇略翻了翻,秀眉微挑,“修渠疏浚可是大工程,没个几年做不完,前两年将你打回去,又来?”
    这是一本手记,主记崔昭曾经主管的饶县,与州府所在清池县,风土人情只部分,大半本在梳理境内河脉与码头港口。
    崔昭道:“圣人容禀。重修南北航道永济渠一段,疏通无棣河与阳通河,引河道通海水,恢复海港口,有百利而无一害。”
    “乱局才过,这会儿又加徭役,朕令惠安侯去驰援,倒好像叫他去做厢军了。”
    女皇话声带笑,似乎并不放在上心,崔昭却感受到隐隐的压力。
    崔昭斟酌道:“臣以为,正是此时才好。”
    女皇挑眉,让他继续说。
    “我朝立国叁百余年,河北一向富庶,早年即便东南诸镇也不如多矣。沧州临海,舟航甚甚,更是其中佼佼者。”
    河北曾有天下北库之城,依托前朝修成的永济渠,位于终段的沧州一度无比风光,境内航道繁忙,南来丝织、茶叶、粮草、奇货乃至军械都要在此转运。
    自打国朝不稳,节度使挟兵割据,永济渠频繁成为战场,商贾趋利避害,不再继续在此中转,渐渐难免衰落了。
    上京光复时,天下皆以为昙花一现,毕竟这龙庭已经转手不知多少回,谁知道一双李氏儿女能坐多久?四境节度使割据,河北彼时在成德军王氏手中,至明帝登基数年才正式归降,数支迁入上京,倒没怎么伤筋动骨,沧州随同改旗换帜,却再不复昔年的昌盛了。
    “沧州经此一乱流民无数,平日清查土地困难重重,此时知州新去,州县缺员众多待补,有惠南侯坐镇,自然容易得多。年关将至,朝廷刚发了赈济,暂时不会出什么乱子,备耕还要一段日子,可征发民夫修永济渠,方便之后江淮米粮的调运。疏浚首重永济渠,两河在后,海港修复乃至架设市舶司不过锦上添花。”
    崔昭顿了顿,“圣人,旱了几年,也该下雨了,只是不知这雨什么时候真的会落。”
    女皇反复把玩小巧的折页书,却不置可否,“众所周知的好事,你在饶县试过,别人为什么不做?”
    崔昭垂眸不语。
    做成了不一定留名,做不成一定吃挂落,赵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久就要就要调走,肯动才怪。女皇会问,是因为这条被挂在崔昭的弹章上,是他折腾百姓的铁罪状。
    天晓得同样服徭役,怎么修县衙、修城墙、乃至修私宅理所应当,旱天挖河道就罪大恶极了。
    女皇一点也不在意崔昭的沉默,收下书却没再议,饮一口茶,笑盈盈换了话题,“先时令你与卫修齐同行,你好得很,晚他足足半月?”
    上本也是尽人事,之后沧州如何,已离任也是鞭长莫及,崔昭对女皇的避而不谈知趣地没有纠缠,只道:“小侄偶感风寒,臣心中担忧,就耽搁了几日。”
    “阿逊也有十二叁了吧?”女皇算了算,“早年仿佛常见你舅舅请医官,现在怎么样?”
    “小时候是有些娇惯,后来常在外行走就好多了,这两年随表哥学骑射很上心。”
    “年节带他进宫来罢,长龄那儿同学不少,年岁相仿正好一起玩儿。”女皇道,“回来可拜过父母了?”
    “赶着来熙山,预备年前去一次。”
    “是得去一回,年后又要离京了。”女皇温柔地笑了笑,“文柏那时为你改字,不知有没有想到有一天能见你戴獬豸冠。”
    崔昭结结实实吃了一惊,赶紧谢恩。
    他虽然自觉能升官,却没想过能留京,估摸着升去做某个下州知州,入御史台却是意料之外了。
    女皇叫人拿来一个食盒,笑道:“这是新做的梨糖,替朕带去给崔相公。”
    “臣领命。”
    崔昭起身告退,一字不提原本的计划,挺拔的背影消失于帘后。
    女皇抚摸案上簇新的折页,面上笑意淡去,终是幽幽一叹。
    湖陵郡主昔年十分得宠,即便她的长姐襄王亦多有不如。母亲当年指婚崔氏嫡长子,固然是宠爱养女,后来发觉,未必没有着意为她铺路的意思,就如同将小小年纪的她提出弘文馆,扔进国子监与诸多官家子弟一同读书一样。
    可惜,人算到底不如天算,崔攸之出镇蜀中遇到山洪,夫妇罹难,时疫搭上了年未弱冠的崔昉,无论什么安排,都化为乌有了。
    “阿娘。”
    唤声打破女皇的惆怅,玉华公主含笑走来,不带一丝霜寒之气,没继续去画画,而是挨到了女皇身边,母女俩亲亲热热地坐在一处。
    女皇道:“听全了?”
    玉华公主道:“没听,儿就顾着看崔七呢。怪了,他可真像个文官。”
    女皇屈指敲她的脑门,无语道:“什么叫像个文官,人家就是,入仕都六七年了。”
    “上回见他都多少年之前了,听闻登科也改不了印象啊。”玉华公主肆无忌惮表达自己的记仇,“以前舅公明明要教我吹笛,却被他和小卫拉去对剑,就记得是两个讨厌鬼。”
    女皇被她逗笑了,“难怪提崔延泽与樱时,你要不高兴。我说呢,难道你牵成的亲都是好亲,我要牵的红线就是乱点鸳鸯谱?”
    玉华公主倒是想应声。
    女皇再和蔼亲切也是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看人登对与否,首先家世能力,其次才是脾性容貌,条件好就可以搭对了。她的前驸马是从先帝给的选择里挑的,婚前不怎么熟,婚后不说多如胶似漆,至少不算坏,饶是如此,和离的时候女皇也没有半分犹豫,对王家倒是和颜悦色。
    女皇不在乎和谁成婚,她天生就不在意这些。玉华公主却见过太多上京内眷,过得好与不好,不看风不风光,看模样就知道,寻常女子既然躲不开这一遭,姻缘还是要看重脾性相合。
    李令之名义上是女冠,但一圈长辈——靖王、淮南王乃至女皇——都不太可能坐视她清修终老。玉华公主辈分差一截,心里也是将她当妹妹,平时留心着人选,左不满意、右不满意,更别提一个她本来就看不顺眼的人。
    实话不好实说,玉华公主便只哼哼:“卫修齐那混人在崔七跟前都得好声好气,我才不要樱时受委屈。”
    女皇并不以为意,以为玉华是小女儿心性,看人全凭好恶,一朝不喜一辈子反感。她就觉得崔昭很不错,身份不高不低,如今为人也温文沉稳。这年纪的郎君鲜有没成婚没订亲的,她总不能选个连功名都没有的白身给皇家县主吧?
    玉华公主又劝,“阿娘其实不必担忧,那是靖王府的掌珠、淮南王的亲妹妹,模样脾性都很好,也有问到我这里的。”
    女皇饶有兴致道:“怎么不与从南提?”
    玉华公主笑道:“小舅那脾气,您还不不晓得?他总当妹妹还小,八字没一撇一听话头就暴跳如雷,谁敢去触霉头?”
    “问到你这里不算,问去他那里才算有行动。”女皇摇了摇头,“还是合适的太少。”
    玉华公主想到前两日与李令之的通信,略一思索,又道:“合适与不合适,其实还是看阿娘。身份、年龄、模样,再挑剔,哪挑不出合适的?儿不懂前朝事,却也听过不少女官的流言,婚事上难免坎坷,什么考中进士被退亲的,什么成婚后不辞官被休弃的,做外室、当情人的事儿更多了……”
    她适时流露几分为难的表情,女皇也忍不住皱眉。
    女官入朝二叁十年,前所未料的伦理问题已经一大摞,隔两年就要下一道令找补,限制乃至废除女子入仕的声浪从来没停过。
    “樱时如今是阿娘身边的舍人,若成了婚,是继续在舍人厅,还是回家做夫人?夫君外任又如何?”玉华公主说得自己也头大,真心实意道,“她也没什么想法,何必勉强呢?”
    女皇无言挥了挥手。
    玉华公主退回了桌案后,心不在焉地捏起笔,默默舒一口气。
    她可只能帮到这里了。
    ————
    崔兄,前路坎坷,烟.jpg
    顺便给文改了个新名字哈,封面图等我宝写完再更新~



上一章
返回

昭昭荐樱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