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独占金枝(美食)

独占金枝(美食) 第19节

    不过不管生的好看不好看,都与她无关。姜韶颜解决了一小碟鱼鲊,试吃结束,鱼鲊味道鲜美,可以给挑食的静慈师太送一些去尝尝了。
    在炸好与不炸好之间犹豫的了一刻,挑剔的姜韶颜还是选择了炸好一遍的鱼鲊,而后叮嘱去送鱼鲊的小午告诉静慈师太此物需要高温油复炸,至于炸多久……
    “立着从一数到十便可捞出来食了,趁热食更佳。”姜韶颜叮嘱了一番小午,眼角的余光扫到一旁的香梨红着脸偷偷塞了一小袋复炸好的鱼鲊给小午当路上的零嘴儿,翻了翻眼皮,视若未见。
    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要适时的“看不到听不到”才是。
    交待完小午转身回屋,只是经过廊下时,姜韶颜不忘抬头看一看头顶悬着的那一排腌腊肉风铃,虽然此时这些腌腊肉还只是些才初腌的“鲜肉”,距离岁月发酵过后的老腊肉还远得很,可姜韶颜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
    那厢依依不舍的目送小午离开的香梨回身正见姜韶颜抬头看肉的举动也不以为意,四小姐对这一排腊肉进门要看出门要看,一日要看上十几遍也不嫌多。
    先时她以为四小姐馋腊肉的味道便特意问了问四小姐几时能吃得上这腊肉,四小姐的回答让她一个“胸无点墨”的丫鬟都记忆尤深。
    “自然是等到时光打磨,阅尽千帆,不那么仓促直白之后就能吃了。”
    香梨不是很明白这话的意思,却难得的机灵了一回,觉得四小姐这话不像在说肉更像在说人。
    吃好喝好,一连食了几日美食之后,姜韶颜也没有忘了正事:慧觉禅师那药方中的几味药贵倒不是问题,有姜兆在,再不济她自己也会想办法赚银钱,那几味贵的药迟早能买到的。这药方里最麻烦的还是雪蚕须与并蒂雪莲叶。
    并蒂雪莲叶远在长安,此时想来还太远,倒是那雪蚕须,关于方家的过往……姜韶颜倒是知晓一些。
    这宝陵城方家起势并不是这二十年间的事,从起势至今已足有百年,因着先前雍和书斋的名声,姜韶颜在上一世也注意过宝陵城,自然没有遗漏这宝陵方家。
    所以先前姜辉得罪方家的事,她也没有太过在意。一则她本人也厌恶姜辉厌恶的紧,说句不大厚道的话,看姜辉挨打,她可比方大小姐本人还高兴;二则那顿打也叫方家出了气,实在不行还能绑了姜辉去“抵债”;三则便是这宝陵方家本身了。
    要说这宝陵方家,一个字便足可概括——商。
    于宝陵方家而言,这世间一切之物皆有筹码,雪蚕须自然也不会例外,只是这筹码想来决计不低。姜韶颜抿了抿唇,若有所思:如今的方家可不缺钱,此事怕不是用钱能摆平的事了。
    她需要一样足以抵得上雪蚕须的筹码,不过这筹码得来的机会怕是可遇而不可求。
    姜韶颜抿了一口清茶,阖眼细细回忆起了近些时日长安发生的事情,机会除了可遇而不可求之外,也要主动寻找才是。
    姜韶颜关起门来在书房里窝了一下午,连小午送完鱼鲊回来复命也只得了香梨的一个摇头加眼色,示意他莫要进屋去打扰四小姐。
    “左右那鱼鲊那么好吃,静慈师太怎么会不满意?”尝完鱼鲊的香梨对鱼鲊的反馈很有信心。
    小午的反应却有些古怪,他对香梨道:“静慈师太自是满意的,只是那鱼鲊……”
    这次送鱼鲊时恰逢静慈师太穿着一身规矩庄重的甾衣在见客,面前是两个年轻的华袍公子。
    小午虽然多数时候都是站在屋顶上巡视的,可屋里四小姐和香梨闲谈的话语他亦不会错过,自然知晓那“年轻高大相貌好”的护卫的主子是两个连光明庵里的尼姑都念叨“相貌好”的年轻公子。
    这一次去见静慈师太,他倒是亲眼见到了那两个相貌极好的年轻公子,饶是他是个男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人生的确实好。
    只是这两个生的极好的年轻公子还真是好意思!因着他去的巧,静慈师太自然不好吃独食,便令人复炸之后将那两盘鱼鲊皆端了上来。
    明眼人皆知静慈师太这是客气客气的,可这一次一向被四小姐和香梨让吃食的静慈师太却被抢了一回吃食,那个相貌清俊文人模样的倒是还知礼,晓的收敛,一旁那个带着一股子霸道气息似是哪家出身极好的霸道公子倒是好不客气,一个人生生吃了一整盘鱼鲊。
    想到这里,便是小午自己都有些困惑,也不知道这霸道公子是如何做到吃相斯文吃的又快的。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脸皮够厚!在光明庵静慈师太的地盘上同上了年岁的静慈师太抢食,这哪个正常人做得出来?
    小午将送鱼鲊的事情说了一遍,原本以为香梨的注意力会放在静慈师太只吃了小半盘鱼鲊这事的身上,没想到听他说完,香梨便倏地眼睛一亮,忙激动的问他:“小午哥,那霸道公子是不是就是那静慈师太说的什么狼什么独的?”
    “是郎艳独绝!”不知什么时候靠在门边听小午说完了整件事情经过的姜韶颜纠正了一下香梨的用词,比起香梨跑偏的注意力,做主子的姜韶颜也好不到哪里去,兴致勃勃的问小午:“你说这人眼尾生了颗红痣?”
    提到痣的小午下意识的看了眼香梨鼻间点画的痣,点了下头道:“是红痣,霸道又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气质霸道眼尾却生了颗妖艳的红痣……姜韶颜闭眼想象了一番,开口吐出了一个词,弥补了小午略显不足的形容词汇。
    “骚气!”
    第四十五章 那神医
    “骚气”的季崇言打了个喷嚏。
    面前的林彦默了默,目光从他身上移开。面前这位精贵的世子爷前一刻还抬着下巴翘着二郎腿,一贯的“季崇言式”的霸道世子爷表情呢,只可惜一声喷嚏,霸道世子爷的形象荡然无存了。
    “许是你先时将静慈师太那鱼鲊吃多了,静慈师太在念叨你呢!”林彦默了默,道。
    虽然知晓崇言品味与世人不同,觉得姜四小姐甚美,可他却是万万没想到崇言对姜四小姐的“倾慕”居然到了这个地步,连人家送给老太太的鱼鲊都要抢。
    “那一篓子鲫鱼是我钓的。”季崇言对此却是没有半点皮薄之态,不以为然,“我吃一些不是应该的?”
    你那吃的可不是一些,林彦腹诽。便在此时,追风的声音自门外响了起来:“世子爷,康伯回来了!”
    哦?那一马车腊肉拉回来了?季崇言听的双目登时一亮,忙起身迈着一双长腿走了出去。
    望着好友急匆匆大步离去的背影,林彦:“……”
    默了片刻之后,林彦才迈步跟了出去。
    这晚了片刻的后果便是他才迈出门,那厢腿长走的快的季崇言已经走到康伯身边,对着那从马车里搬出来的一堆腌腊物评头品足了。
    康伯是宝陵季家别苑的管事,这等各地别苑的管事素日里主家不来人时也就守着别苑这一亩三分地过活,大抵也是无聊的很,便于采买物件上颇有心得,眼下难得见这位生的不怎么接地气、高高在上的世子爷居然破天荒的接地气,兴致也起了,便也多说了不少。
    此时康伯正指着被季崇言半扶起来的一只整猪腿说着挑选的规矩:“金华那地方的腌腊肉特别有名,尤其擅制这整只的猪腿。因其味美,是以同样的腌腊物,这腌制成的猪腿便不叫腌猪腿了,而有了个特别的名字——火腿。这宝陵附近州县都知晓这金华县火腿的名号,这次老小儿去金华便特意挑了最有名的那一家……”
    素日里连美人都懒得扶一下的季崇言此刻正温柔的扶着那只猪腿,认真的听康伯“授课”。
    “这火腿首先挑腿子便是个讲究活儿,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八十斤左右为上佳……”饭菜做的不如何的康伯挑选食材却是一把好手,讲起来头头是道,厉害的很。
    “取腿子下刀也要讲究,腿型要好要正……”季崇言摸了摸猪腿,似乎在思考何为猪的腿型好腿型正。
    林彦:“……”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一幕有些滑稽,本就一声喷嚏之下消散的差不多的霸道世子爷形象在如今温柔的抚摸猪腿的季崇言身上是当真一点都不剩了。
    想也知道这满地的几只大猪腿和几条腌腊肉会同屋子里那钵送到哪里去。林彦看了片刻,没有上前打扰季崇言帮猪腿正腿型,转而查案子去了。
    进出屋子时,姜韶颜照例抬头看了看挂在屋檐下的腊肉,这一次她的手里还多了根竹签,插进去查一查腊肉的进度。当然,她也知晓这肉哪会那么快好的,可终究是忍不住,想看看有没有小鲜肉能“速成”一番的。
    鲜肉有鲜肉的好,腊肉有腊肉的佳,当然最佳的还是兼具鲜肉的“鲜嫩”与腊肉被时光打磨过后香醇深厚的。
    将竹签挂在悬腊肉的麻绳之上,姜韶颜看了片刻之后转身去了大厨房。
    这两日静慈师太那里都没有什么动静,大抵是被前两日那“骚气”年轻公子抢食的情形惊到亦或者吓到了。
    一声“客气”生生“客气”走了一半的鱼鲊,想来静慈师太此时正肉痛的很。
    姜韶颜笑想着“果然人不可貌相”走进了厨房。香梨此时正在厨房里分着从药铺买来的乌梅、山楂、陈皮和甘草。今儿一大早小姐道闲来无事准备为夏日的浆水饮子做些准备,便开了张方子让她去药铺子里买。本准备自己去的香梨才拿了药方子准备出门时正碰上小午要出门找城里的铁匠磨刀,便干脆拿了药方子替她跑了这一趟,毕竟论腿脚,这整个姜家别苑也没有人是小午的对手了。
    小午确实跑得快,磨刀加买药统共用了还不到一个半时辰的工夫,不过太快的后果便是这些药都被偷懒的药铺伙计裹在了一起。
    于是,不需要多跑一趟的香梨便多了个分药的活计,不过好在这几味药容易辨认,香梨分的倒也不慢。
    扫了眼香梨分药的进展,见她已经分好一大半了,姜韶颜点头夸赞了一声,准备一包一包将配好的乌梅、山楂、陈皮和甘草捆扎起来,待到入夏时,大早上直接交给厨房的人丢一包进去煮,一锅酸梅汤饮子就成了,也不用她特意早起指导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正巧趁着闲时将事情做了,往后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忙起来了呢!姜韶颜目光闪了闪,舒了口气。
    不过在配酸梅汤之前,还得先将肚子填一填。
    走到一旁炖煮小炉旁,将小炉上的陶罐揭开,瞥了眼里头炖的鸡汤,姜韶颜准备煮碗鸡汤馎饦当午食。自她进来之后,一双眼睛便眨也不眨的看向她的香梨自然不会忘记表示自己的诉求,她咽了咽口水,道:“小姐,香梨虽然吃了些,但肚子还有些空余地。”
    姜韶颜看了眼香梨近些时日圆了不少的脸笑着摇了摇头,道:“罢了,吃完记得多绕着别苑走两圈吧!”
    原来的一日三顿因着姜韶颜的关系变成一日六顿,姜韶颜倒是有些担心原本身形正常的香梨日后会接近她的体型了。
    若是那时,倒还真是一肥肥一窝儿了。
    香梨自然也知晓近些时日自己吃的多了些,闻言不由苦恼的揉了揉自己圆了不少的脸,道:“也不知小姐怎么煮的馎饦,一样的白水馎饦偏厨房里的娘子煮不出那个味儿。”
    姜韶颜揪着面片努了努嘴,指向一旁陶罐里的鸡汤,道:“秘诀在那里,这汤头如此鲜美,怎么煮都难吃不到哪里去!”
    说罢便将揪好的面片儿放到一旁的竹篾子里,招来香梨让她自己来煮两人午食的馎饦,又去一旁拿了块豆腐,切了皮蛋,浇了两勺酱汁,最后撒把葱花,做了个皮蛋豆腐一会儿和着鸡汤馎饦一起吃。
    因着有香梨在一旁盯馎饦,姜韶颜做完皮蛋豆腐便靠在门边一边同香梨说话,一边分心去看外头的开了花的桃树了,
    这桃树开的如此旺盛,想来不久之后便能吃到一树桃子了吧!正想着拿桃子做桃子酱时,一个背着医箱的老者出现在了视野范围之内。姜韶颜一眼便认出了前头引路那小厮就是上次被下了县衙大狱的姜辉身边得力小厮双寿。
    看双寿那点头哈腰的客气模样,姜韶颜想了想忍不住挑眉:一旁那个背医箱的莫不就是连久居宝陵的白管事都不知道的什么黄神医?
    一想至此,姜韶颜便忍不住多看了那背医箱做大夫打扮的老者两眼。见他瘦骨嶙峋如同……嗯,瞥了眼面前的桃树,姜韶颜想了个还算贴切的比喻,像个吃完桃肉的桃核儿的脸上嵌着一双滴溜乱转的三角眼,正好奇打量着四周的景象。
    第四十六章 大花鲢鱼头方子
    虽说以貌取人不对,不过这什么来历古怪的黄神医还真不像什么好人!姜韶颜心道。
    便在此时,香梨那厢锅里的馎饦也煮好捞了起来,又撒了些菜叶进水里烫了烫放在鸡汤馎饦里,磕了两个荷包蛋同香梨一人一个,姜韶颜便端起那碗鸡汤馎饦吃了起来。
    “果然有这汤便是我也能煮的好吃!”香梨没想到自己初试馎饦便取得这等效果顿时兴奋不已。
    “看着汤头都是清白的,可一个是个白水,一个是鸡汤,自然不同。”姜韶颜咬了一口荷包蛋,今日这荷包蛋煎的嫩,蛋黄还有些流动,这等“溏心”的荷包蛋她一向很是喜欢。
    两人将鸡汤馎饦加配菜的皮蛋豆腐吃了个一干二净又闲聊了一会儿才准备再起身做事。
    姜韶颜开始照着配方包扎酸梅汤饮子,香梨则在一旁刷碗洗锅帮忙收拾厨房。
    “小姐,你方才可是在看那个双寿带着的干瘦老儿?”虽然方才在认真的观察馎饦在水里的状态,唯恐煮久变烂了,不过香梨还是抽空往这里看了一眼。
    姜韶颜点了点头,道:“我估摸着那个便是先前姜辉来闹着要请的黄神医了,瞧着生的像个吃了桃肉的桃核儿。”
    姜韶颜觉得自己这比喻贴切,不想香梨的比喻更是精益求精:“还是晒干了的那种,就似精怪故事里吸人精气的树妖,好生吓人呢!”
    其实按说人老了,年纪大了,脸上有褶子也正常,香梨路上见的老人也不少,素日里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可不知道为什么看那跟在双寿身后的黄神医时便有些莫名其妙的害怕,觉得这人像个吸人精气的妖怪。
    姜韶颜听的忍不住摇头失笑,比起黄神医让人不安的气质神态以及举止,她更奇怪的是姜辉哪来的钱。
    “白管事当不会把五百两给他的。”姜韶颜包扎着酸梅汤饮子,若有所思,“你说他从哪儿弄来的钱请的黄神医?”
    五百两这个数目不算大却也不算小,说不算小是姜韶颜同白管事打个招呼,账目上也能支出去,而不用特意写信去京城同姜兆说一声。说不算大是因为对于有些出手阔绰的勋贵子弟来说,五百两也不过是荷包里的几张纸而已。当然,被前头两任东平伯败了不少,如今已沦为勋贵口中破落户的东平伯府中的大侄子姜辉自然不是这等勋贵子弟。
    不过,另一头宝陵城小崇贤坊附近的季家别苑里的季崇言却是个实打实的这等勋贵子弟,他从钱袋里随手取了几张银票交给康伯,嘱咐他记账下次再去拉个几车腊肉回来。康伯有些诧异,这么多的腊肉足够一家老小吃上大半年了,世子爷买那么多,是要开腊肉铺子不成?“勋贵子弟”季崇言没有理会康伯的疑惑,正半点不勋贵的提着一只猪腿进了书房。
    方才听过康伯的讲解之后,他可以确定自己手头这只猪腿应当是这些猪腿腊肉中最好的一只了,可以挑个合适的日子将这猪腿和钵送去季家别苑了。
    顺手翻了翻钦天监过年时送来的时节批注,季崇言发现离此时最近的端午节气也还要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啊!那还挺愁人的,就算姜四小姐会提前开始准备端午的粽子,那也要等上将近一个多月呢!
    嘴里腊肉八宝饭以及鱼鲊的味道来回翻涌,回味了片刻之后,季崇言暂且将这两样味道逼出了脑海,开始考虑起了正事:话说回来,那惠觉禅师当真一去不回了么?
    静慈老太太口中笃定,他虽然也相信静慈对多年好友的判断,可凡事皆有例外不是么?若是找不到惠觉禅师,柴嬷嬷这病整个江南道不知可还有神医可以治上一治。
    一想至此,季崇言便生出些许惋惜之色,奈何他生的晚了些又或者说前朝末年那位张神医去世的早了些。
    柴嬷嬷出事时,张神医还在世,彼时他还只是个孩子,自然无能为力。至于家里人……小舅舅出了那等事,皇帝舅舅生出了反意,赵家上下一夕之间成了乱臣贼子。母亲带着他东躲西藏,家里那位“风流才子”还在花街柳巷里吟诗作对,安国公府上下被牵连,需小心行事,混乱之下,也鲜少有人去管还活着的柴嬷嬷。
    待到天下初定,总算有人伸的出手来管此事时张神医却已经死了,太医署的太医们对柴嬷嬷的病束手无策,自此,小舅当年的事也终成了一件悬案。
    不过再如何悬乎,有一事却是可以确定的:彼时柴嬷嬷出事时赵家上下正在宴客,所以出手之人多半就是宴中的客人,而那些客人中有九成都成了之后追随皇帝舅舅打下天下的功臣。如此的话,当时背刺赵家,使得小舅身死的多半就在长安群臣之中了,甚至极有可能是某一位身居高位的重臣。


上一章
返回

独占金枝(美食)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