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独占金枝(美食)

独占金枝(美食) 第29节

    龙舟赛压彩头这种事姜韶颜不是没有做过,多是十赌九输,毕竟年年都有黑马龙舟冒出头来,这背后有多少人操作谁能知晓?
    她也从来不信赌,不过眼前这位摆明了不讲君子之道,既要坐庄又要压注,这谁能赢得过他?
    能和坐庄的一起下注,姜韶颜实在是心动的厉害。
    更何况以她现在这样子,实在没什么地方可以让人图的,若说唯一可以图的,大概就是吃食之上了。这位潜意识里估摸着也是个吃货吧!想到他先前又送腊肉又送鱼的举动,姜韶颜深以为然。
    是以,姜韶颜只略略一想,便答应了下来,就权当是收了钱看戏好了。
    这位虽说又骚又茶,可出手大方是当真没的说的。
    同季崇言约好了龙舟赛观龙舟,姜韶颜这才起身告辞。
    这一次,季崇言没有再阻拦,一路将姜韶颜送上了马车才又折了回来。
    一旁安心当绿叶的林彦看向去而复返的季崇言,当着静慈师太的面,没有说破他的小心思:应当是方才姜四小姐口中那收了一千五百两银钱的事提醒了崇言,这位姜四小姐近些时日似乎有些缺钱。崇言便想办法投其所好。
    龙舟赛压彩头……做的如此不留痕迹,不动声色,亏他想得出来。
    静慈师太却没有多想,大概也想不到这位瞧着便眼高于顶的季世子如此刻意讨好姜四小姐是为了这等事,只以为这位也是个好吃食的同道中人,不由开始为往后的口福担忧起来。
    毕竟从这些天与这位季世子相处的过程来看,这位季世子可不是什么君子。
    一想至此,静慈师太又心疼起了那盘被“客气”走了一半的鱼鲊,她才吃了几口啊,就叫这位全吃了。
    正这般想着,静远小跑着过来禀报道:“柴施主醒了。”
    这位师父故友柴施主说话的样子委实与外表有些不搭。又因着她年岁也不小了,一开始大家只以为是上了年纪患了呆症,可这般说睡就睡的样子却又叫人怀疑起来这位柴施主患的到底是呆症还是别的什么毛病。
    不过于此,师父不曾开口,她们这些做弟子的自也不能问。
    静慈师太闻言看了眼季崇言与林彦,见他二人没什么反应,便道:“那你们将阿柴带过来吧!”
    睡了一觉才醒的柴嬷嬷过来时正顶着一头睡的有些凌乱的头发一边走一边打着哈欠,显然还有些困意未消,不过这未消的困意在看到季崇言时便一下子消散不见了。
    “小郎君!”柴嬷嬷小跑着过来,整了整季崇言因走动不似先前服帖的衣袍,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怎么样?郎君如此打扮那位大小姐可喜欢?是不是直夸你好风华?”
    季崇言想了想姜四小姐方才见自己第一眼时惊讶的样子,认真的回道:“那反应确实与往常不同,好风华却是不曾夸过。”
    “那是女儿家面皮薄呢!”柴嬷嬷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说着后退了两步,认真端详了一番面前季崇言,再次肯定的点了点头,道,“确实好看,我们郎君的风姿整个长安城也寻不出第二个来,她定是喜欢的,指不定下次还想再见你。”
    “那倒是!”季崇言想到即将到来的龙舟赛,道,“过几日我们约了一起去看龙舟呢!”
    “那郎君可万万不能小气了,小食什么的都要备足了。”柴嬷嬷认真的教着季崇言。
    一旁的静慈师太听的脸色复杂:每每看到阿柴这般的样子总叫人有些唏嘘,这位季世子的性子虽说怪了点,对阿柴却是真的好,甚至肯说话来哄着她。
    可看龙舟的哪是什么大小姐同赵小郎君?分明是姜四小姐同季世子啊!
    教导了一番“赵小郎君”,柴嬷嬷这才注意到了一旁的林彦和静慈师太,这一次,柴嬷嬷没有忘记一身灰袍的林彦,朝他点了点头,难得的没有给他脸色瞧,转而又看向一旁的静慈师太,顿了顿,她惊讶道:“圆觉师太,你远游回来了?”
    圆觉师太是静慈师太的师父,当年柴嬷嬷预见“小静慈”时,圆觉师太正是静慈师太这般的年纪。
    只是年纪对上了,这相貌却是天差地别。静慈师太哭笑不得:她师父圆觉师太瘦的很,又爱出门远修,晒得有些黑瘦,同她这圆胖的全然是两个人,也不知晓柴嬷嬷是如何将两个看做一个的。
    可不管如何,柴嬷嬷对面前这个就是圆觉师太本人这一点深信不疑,而后想也不想便朝她伸出了手:“你先前应我要请我吃的清汤古董羹呢?”
    厉害了,还会讨要吃的了!林彦在一旁看着脸色尴尬的静慈师太,忍不住想笑。
    静慈师太叹了口气,有些无奈:阿柴如今这样,但凡可以不拒绝她,她也定然不会拒绝她,可是……那清汤古董羹师父可从来不曾教过她,这可如何是好?
    第六十九章 坐客
    便在此时,一旁的“赵小郎君”说话了:“嬷嬷,今日是吃粽子的端午,不适合吃古董羹。古董羹什么时候都吃得,粽子却只一年一次。如此,今日不如先吃了粽子,待到改日再吃古董羹也不迟。”
    今日是端午么?柴嬷嬷有些疑惑,不过在看到“圆觉师太”身旁串成串儿的粽子和一小坛咸鸭蛋时却又信了几分。
    “哦,险些忘了,今日是端午。”柴嬷嬷目光落到那串成串儿的粽子上顿了片刻,忽地又喃喃了起来,“可我好似近些时日吃过粽子了。”
    总是记不住事的柴嬷嬷有时候记性却出奇的好。林彦在一旁适时的没有出声:粽子确实吃过了,前几日崇言便借着送腊肉的时机讨要了粽子,那时候便吃过了。
    没有再被讨要古董羹,暂且逃过一劫的静慈师太总算松了口气,不过临季崇言等人离开时,这才松了没多久的气却又被提了起来。
    “‘圆觉师太’,”季崇言将柴嬷嬷送上了马车,转头提醒送他们出门的静慈师太,“莫忘了古董羹。”
    “圆觉师太”闻言顿时哭笑不得,只得如实交待了:“我不会做那清汤古董羹,师父未曾留下方子,倒是曾听闻京城有年长些的厨子会这个,阿柴若是一定想吃,不如且等晚些时候去了京城寻那老厨……”
    “可以问问姜四小姐。”季崇言听罢只略略一顿便提出了建议,而后不知是炫耀还是无意透露一般开口道,“我上一回送了两尾大花鲢过去,顺便带去了丰鱼斋的鱼头方子,姜四小姐手巧,只一做,嬷嬷尝了便惊呼问我是不是将丰鱼斋的师父请到家里来了,可见姜四小姐天赋好得很,你仔细将那古董羹说与姜四小姐听听,不定就做出来了。”
    “不定就做出来了”,这话说的轻飘飘的,静慈师太却听得忍不住磨了磨牙,你以为是捏泥巴呢!
    这位出身尊贵的世子爷这话可当真是过分了啊!
    不过这位世子爷本人却半点不觉得自己过分,转头便翻身上马,带着柴嬷嬷离开了。
    原本姜韶颜以为自己这几日也无什么事可做,只消等着去观龙舟下注博彩头便好,可没成想隔日同那位世子爷的帖子一同来的还有亲自上门来的静慈师太。
    静慈师太今日上门身上只着了一件鸭蛋青的甾衣,远远瞧着同静远、静安她们身上的仿佛是同一件一般,只是走近细看才发现与静远、静安的稍有不同。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静慈师太到姜家别苑时正是临近午时,姜韶颜一众人正要吃饭的时候。
    香梨将静慈师太引进了门,走了几步,终究是嘴快藏不住事忍不住问了出来:“师太,你是故意挑着这个时辰过来好蹭饭吃吧!”
    静慈师太斜睨了她一眼:“阿弥陀佛!”小丫头到底年纪小,不懂说话藏三分的道理,思来想去还是她那“忘年小友”好啊,看破不说破方为最美。
    今日姜韶颜等人吃的就是寻常的家常饭菜,米是用的宝陵本地的稻米直接蒸出来的米饭,香甜的很。
    菜只准备了几个一炒便能出锅的快手菜。姜韶颜本人是很喜欢这些快手菜,尤其是起床晚了,没有功夫急着吃饭的时候。毕竟烹饪的时间短,出菜又快,裹了油炒了的蔬菜颜色鲜亮的很,都不用特意摆盘就能叫人食欲顿开。
    到底来者是客,香梨将静慈师太引到厨房院子里的石桌旁端了杯茶过来请静慈师太吃茶。
    自从她们来了宝陵之后,这厨房院子里的石桌便派上了用场,毕竟什么菜都是现做现吃来得更好的。
    不过身为客人的静慈师太喝了口茶便没有再坐着了,转而便进了厨房旁观姜韶颜做菜。
    菜已经配好了,是以中午要吃什么菜几乎一目了然。
    割了一茬还有一茬的韭菜配鸡子一旁还舀了一勺虾子酱,想来是准备一同放进去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宝陵多河道,这鱼虾自然不缺。大的鱼、虾自有自己的做法,愁的是小鱼小虾。炒菜么,太小,似乎做什么都有些不尽兴。可捞都捞出来了,放回去又委实可惜。所以小鱼便用来做了鱼鲊,小虾子自然便用来做了虾子酱了。
    既然光用来食只能塞牙缝,那便干脆物尽其用的用来调鲜好了。炒菜里、炖汤里、甚至光伴着白米饭配虾子酱就能下去大半碗。
    静慈师太咽了咽口水,目光落到了一旁:一盘切好的腊肉,配上切成丝的葱,多年老饕的静慈师太自然只一眼便知道这是什么菜了。
    葱爆腊肉。那这腊肉的味儿至关重要啊!跟在一旁的香梨不忘吹嘘:“就是那季世子叫人送来的,好大一条金华的大猪腿呢!”
    静慈师太:“……”久居宝陵的她自然知晓这么大一条大猪腿是什么价,没成想在她眼皮子底下,那季世子居然都已经暗搓搓的开始“暗度陈仓”了,真真是狡猾的很。
    金华的腊肉大猪腿自然怎么炒都不会难吃。
    目光再往旁边挪了挪,再一旁是一盘自己养了摘剪的绿豆芽,应当是要做一盘清炒绿豆芽了。
    这几道菜都是她喜欢的。静慈师太舌底的口水流的更凶了,恋恋不舍的将目光移开落到了此时正拿刀慢慢刮鱼泥的姜韶颜身上。
    几盘炒菜都是快手菜,今日中午若说唯一要花费些许工夫的大概就是面前的鱼丸了。
    讲究“吃食”的姜韶颜自然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刀斩剁了做鱼丸,而是小心翼翼的拿着一把瞧着便有些锋利的窄刀慢慢地刮,刮下的鱼肉沾到了刀面上而后再自刀面抹到碗里。
    不仅要功夫还要细心,这种事香梨自然做不来的,只能姜韶颜自己来。
    静慈师太饶有兴致的看着姜韶颜小心翼翼的刮完鱼泥、放了盐与从胡商那里买来的胡椒粉和水,拿了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动了起来。
    此时就是手上的工夫了,不必动脑筋了,静慈师太觉得时机正好,便开口道明了来意:“姜四小姐,你可听说过一物叫清汤古董羹的?”
    第七十章 讲究
    姜韶颜“嗯?”了一声,手里未停,待到鱼肉搅得差不多了,便取了一只沾了水的小羹勺,舀着鱼肉下水烫熟。
    今日这些废了工夫的鱼丸是要用来做鱼丸汤的,鱼丸本身便极鲜美,汤里加些盐和胡椒粉调味,再放些烫的翠绿的菠菜进去就是一碗简单又美味的菠菜鱼丸汤了。
    不过比起她手头的菠菜鱼丸汤,那所谓的清汤古董羹就有些复杂了。
    “其实同宫里的小鼎差不多,不过宫里那是拿骨汤做了底,放些肉进去煮……”
    一旁的香梨跟着姜韶颜吃了那么些时日也略懂些吃食上的说法了,闻言当即便道:“味道……这味道要串了啊!”
    “就是要串味才好吃!”静慈师太咽着口水,眼底却有些黯然,“不过宫里的小鼎比起师父的清汤古董羹又不同,师父的汤底鲜美的很,可那颜色却同白水差不多,不止肉、蔬菜也能放进去,自己拿一只小碗调了酱汁蘸着吃虽说不怎么风雅,可烟火气却是足的,天冷的时候来一锅,那味道啧啧啧……”
    师父都已经故去那么多年了,她也早从当年的小静慈变成了静慈师太。阿弥陀佛,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旁人听了这些描述或许会有些糊涂,不过于姜韶颜而言,倒是已经听明白了:那不就是后世的火锅么?
    至于宫中的小鼎也就是后世火锅的雏形,不过讲究的御厨唯恐串味,里面几乎一汤只一肉,不会再加别的菜。
    姜韶颜上一世已经尝过小鼎了,不过那时自己处境艰难,委实来不及去考虑这些事情,亲手做一做这种事也只得就此作罢。
    这一世她确实有捣鼓火锅尝一尝的打算,不过那是秋冬时候的事了,没成想静慈师太居然这个时候上门来问她“清汤古董羹”的事。
    姜韶颜只略略一想,便道:“这清汤古董羹我倒是会做,只不过这东西不同的人做出来却是不同的味儿,师太你若有这个要求要我仿制他人的清汤古董羹那必须要给方子才行。”
    静慈师太今日突然上门来找她定然是事出有因,若是单纯的为了想吃“清汤古董羹”的话找静远什么的跑个腿便行了。
    果不其然,这话才说罢,静慈师太便一脸的“就知道瞒不过你”的样子,而后便开口解释道:“我有个故友想吃清汤古董羹。不过姜四小姐你放心,她此前没吃过,只是听过。是以只要炮制出一锅来,味道好吃便行。”
    姜韶颜听罢便应了下来。
    清汤的火锅底嘛,虽然麻烦却也不是不可。
    不过静慈师太的那位故友……姜韶颜想着昨日才见过季世子与林少卿,先前静慈师太就说过端午那位故友要过来的,可昨日她却并没有见过那位故友,至于原因她自也不便相问。
    不过听静慈师太的描述应是年岁大了,身体不算顶好的样子。那这清汤的火锅底倒还挺适合这位故友的,毕竟年岁大的人还是吃清淡些为好。
    “还要个锅。”吃饭的时候姜韶颜不忘提醒静慈师太。
    静慈师太正夹着一筷子葱爆腊肉往嘴里塞去,闻言忙点头道:“放心,这个季世子他们已经叫人去做了,他说改日会给你先瞧瞧掌掌眼的。”
    果然是季世子……应证了自己猜测的姜韶颜笑了笑夹了一筷子清炒绿豆芽。
    绿豆芽里加了些醋,原先香梨瞧到了还大惊失色,忙问她:“小姐是不是弄错了?”
    得到姜韶颜否定的回答之后,香梨才以一副如临大敌似的表情夹了一筷子放入口中,而后……便彻底喜欢上了这一盘加了醋的清炒绿豆芽。
    静慈师太年岁不小,牙口却好得很,尤爱食肉,葱爆的腊肉与那鱼丸汤里的鱼丸都吃了不少。
    至于加了虾子酱的韭菜炒鸡子则是小午的最爱,吃多少回也不腻。每每见她炒菜,在屋顶上巡视的小午便会跳下屋顶,委婉而含蓄的提醒她:“小姐,中午吃韭菜炒鸡子吗?”
    又或者是“我那里的韭菜又能割了炒了吃了”这种话。


上一章
返回

独占金枝(美食)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