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独占金枝(美食)

独占金枝(美食) 第252节

    给了她十日的期限倒也好,正巧如今晏城的事迫在眉睫。
    脑中闪过季崇言和林彦二人的影子,对上他二人,不管成败,她都不会意外。
    对了,算算日子,那匣子夜明珠应当快被送到崔铎手中了吧!
    正月初九是民间俗称的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的生辰。河南道节度使崔铎走在汴州城的大街上,看百姓跟着舞龙队伍兴高采烈的边走边看,端肃的眉眼中也忍不住多了几分温和的笑意。
    他是河南道节度使,却也不仅仅是一个河南道节度使,他族中祖上三代皆在河南道节度使这个位置上打转,生生将一个不世袭的河南道节度使做成了“祖传”的,即便改朝换代亦是如此。
    能做成“祖传”的,除却能力能够胜任这一职之外,也因他没有旁的心思去升迁什么的。
    这世间人有千种,有人壮志宏大,想要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也有如他这样的人,对一片土地有特殊的感情。河南道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的很,也有感情,自早早便生了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想法。
    整个正月至十五元宵都是大周的官假,他自不必着那一身得体又有些拘束的官袍出来走动,一身劲装短袍,走起路来迈得开腿那才叫虎虎生风的舒服。
    崔铎带着人很是满意的边走边看。
    从汴州城的街头随意买了些小食一路扫过百姓的脸,见多数人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心情很是不错。
    于一方有责任担当的长官而言,能看到治下百姓脸上的笑容,便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崔铎很是高兴的跟在舞龙队伍的后头打量着汴州城的街头,待到舞龙队伍走到大街的尽头走入城中最大的寺庙时,崔铎停下了脚步,闪到了一旁。
    正月里嘛,寺庙这等地方总是人最多的,说是摩肩接踵也不为过,他就不要掺和这个热闹了。
    这般想着,再次扫了眼热闹的汴州城大街,崔铎闪身转入一旁的小巷。
    小巷里人要略少些,欢快跑动的稚童,勤劳做活的百姓随处可见,崔铎一路边走边看,在即将走出小巷的瞬间,随手将手里没吃完的小食给了一个路边的乞儿,他出了小巷,向前方不远处的河岸走去。
    祖上三代都是在汴州城长大的崔铎对汴州城的大街小巷自是熟悉的很,毕竟打从记事起就在这片土地上打滚了,除却年少时去长安城呆过一段时日历练之外,他过往的大半辈子都是在汴州城里度过的。
    这是一条只有汴州城当地的老人才知晓的小道,走过河岸旁的小道便能直达位于汴州城中的节度使府邸侧边的一扇小门,那也是他住了几十年的府邸。
    带着两个手下的崔铎心情不错,一路畅通无阻的走到了节度使府邸,而后熟练的掏钥匙开门,正要带人进去,那扇小门内便有一个人闪了出来。
    才看完了一番城街热闹情形的崔铎眼睛还未从热闹喜庆的大红大绿里回过神来,便骤然对上了一道白惨惨的人影。
    崔铎被吓了一跳,本能的捂了下眼睛:总觉得眼前情形变得太快,有些不适应。
    眼前那道便是大过年也一身白的人影是他府邸中的心腹文吏,能力出众,人品过硬,就是有那么股子莫名的怪癖和执念,喜欢穿一身白衣服,觉得白衣飘飘的文人才叫文人。
    捂着眼睛的崔铎同身后两个护卫吓的倒退了两步,站定,看着这一身白衣的文吏,心道:阿飘也白衣飘飘的呢!作甚总穿这一身呢?
    只是纵使身为这节度使府邸里最大的长官,管天管地也管不到他手下文吏的穿着身上。他只能建议,至于听不听就是文吏的事了。
    很显然,过往几十年的建议,文吏并没有听,依旧穿着那一身白衣晃悠。
    眼下,穿着白衣晃悠的文吏脸上的焦灼之色已然被欢喜所替代,一见是他回来了,立时松了口气,道:“大人,你总算回来了!”
    这神态和话语听的崔铎眉心跳了跳,忙问文吏:“怎么了?”
    文吏指了指衙门的方向,不知是不是被那一身白衣衬的,脸也有些白惨惨的,凑上前,对着还未完全回神的崔铎开口道:“有个人大老远从江南道来,说要见大人。”
    哦,从江南道来的啊!那确实是大老远的,江南道同河南道相隔还挺远的。
    不过……崔铎皱着眉,再次往后退了两步,离那张白惨惨的脸远了些,开口问他:“他是什么人?”
    文吏道:“一个寻常的普通百姓。”
    崔铎看了文吏一眼,虽说他时常跑去汴州城体察民情,可他管的是河南道不是江南道,既如此……
    “你当本官是衙门门口立着的石狮子那等吉祥物么?说见就见?”崔铎蹙眉不解,“他们江南道自家没有长官和节度使吗?”
    文吏那张白惨惨的面色不变,指了指怀里做了个抱紧的动作,似是在说怀里抱着什么宝贝一般。
    崔铎看他这模样正想说话,便见抱着宝贝的文吏左看看右看看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而后才刻意压低声音,说道:“他带了一匣子宝贝过来!”
    崔铎再次往后退了两步,背都抵到自己时常出入的那扇小门了,再退下去可没得退了。崔铎连忙挺直了身子,站定,看向面前的文吏,不解道:“宝贝便宝贝呗!还有,本官不受贿的。你没听说那陛下的救命恩人魏家便因为受贿去年三月的时候被发配去南边挖煤了么?”
    受贿可是重罪,陛下的救命恩人都逃不掉,更别说他只是年少时同陛下一道在军营里打过滚的交情。
    文吏闻言却摇了摇头道:“他什么都没说,不过应当不是受贿的。”
    便是因为什么都不说,他也不好提前向大人透露什么,只好照着那人的动作演了一遍,而后才在崔铎开口前再次开口道:“不过他给我瞧了下里头的东西,是一匣子那么大的夜明珠!”
    文吏碗口大小的比了比,在崔铎微变的脸色中开口了:“统共十三颗,说是一定要见大人才肯说缘由。”
    第四百三十一章 明珠
    夜明珠这等东西若是满大街随处可见便没有资格入国库了。
    能入国库的东西自然是天下少有,难得出一颗色泽品相皆十分不错,个头又不小的夜明珠可都不便宜。
    崔铎碗口大小的比了比,神情微妙。
    这样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无故出现,况且这数量……十三颗啊!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皇宫国库之内去岁就有这个数目的夜明珠被人盗走了,接下这偷盗大案的也不是什么庸人,毕竟擅闯国库,等同直接在陛下的脸面上动刀。是以这么一桩案子虽说没有涉及人命官司,却也终究不是小事。
    最后接下这个案子的自也不是寻常官吏,是那位年纪轻轻的大理寺少卿林彦亲自接的手,去岁的时候更是同陛下那位十分看重的大外甥安国公世子季崇言去了江南道查找夜明珠的下落。
    说到安国公世子……想到这些年偶尔回京时在殿上见到的那个年轻人,崔铎眼里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大抵美的东西,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是勾人眼球,叫人很难忘记的。
    那位安国公世子的模样……真是似极了他。一想至那个他,崔铎便忍不住感慨一声。
    银枪白马少年郎,能力出众,品行端方,就连挑中的心上人都是一等一的出色。他原本以为那位赵家小郎君的人生中没有“不顺遂”三个字,可没想到就这么突然没了。不止他自己没了,就连他相中的那位美人也一同没了。
    如此一想,还真是叫人唏嘘。
    大抵是人上了年纪了,总喜欢多想。由夜明珠之事想到旧事,崔铎的思绪一时便飘的有些远了,待到回过神来,才咳了一声,没有再同面前一身白惨惨的文吏废话,而是开口问道:“他眼下人在哪里?”
    这个他自是指的那个莫名其妙抱着夜明珠跨过江南道来河南道找他的人。
    文吏道:“在衙门呢!下官问了他,他不肯说。”
    “他是不肯同你说。”崔铎虽然偶尔也有不着调的时候,可到底是一方节度使,看似粗枝大叶的,心里却是门清的很,“他要不想说的话根本就不会来这里,我去会会他。”
    这个人是带着秘密而来,只肯同他说。崔铎快步向衙门走去,眉心却是皱的越发紧了:便是那匣子夜明珠就是被盗走的那一匣子,那个人不管是收了钱财帮人跑腿的还是同刺客有关,都着实没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河南道了。
    特意大老远的跑到河南道,定然是有非同一般的理由。
    走入衙内,一眼便看到了那个抱着匣子立在那里的人。
    诚如文吏说的那样,将匣子抱在怀里,四处探头探脑的,面上紧张又瑟缩,十分不安的样子。
    崔铎懒得同他废话,一把摘下腰间的身份牌子举到他面前报明了身份:“河南道节度使崔铎。”
    抱着匣子的那个人闻言眼睛倏地一亮,却旋即瑟缩了一下身子,讪讪道:“崔……崔大人,我……”
    “废话少说!作甚要把这一匣子夜明珠特意千里迢迢带到我这里来?”没了先时在汴州城大街上穿梭时的和善,崔铎面上满是威严和肃杀之色,“这里没有旁人,你直说便是!”
    被唤住的人顿时怔了怔,半晌之后对着崔铎再次瑟缩了一下身子,而后便在崔铎催促的目光中开口了:“我……小的受了一个叫周方的人所托,跑的这一趟!”
    哦,周方。崔铎点头眯了眯眼,面无表情道:“不认识。”
    这名字实在太过常见了,可说是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的存在,不过便是这般常见的名字,他认识的人里头也没有一个叫周方的。
    不过虽是不认识,却不妨碍他发问。崔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拿过桌上的茶盏轻啜了一口,一脸“高深莫测”的开口问了起来:“这人是哪个?做什么的?”
    那个抱着夜明珠的人瑟缩着说道:“他……他杀了晏城那个叫陈万言的县令。”
    “噗!”一口茶水一下子喷了出来。
    虽然同样不认识什么晏城的县令陈万言,可只“杀了”这两个字就足够确定一件事了!
    喷出一口茶水的崔铎顾不得擦去沾在嘴巴上的茶水,一双虎目瞪得浑圆:“竟是个杀人凶手?”
    呃……倒也不算错。
    那个抱着夜明珠的人点了下头,正要开口,便听崔铎冷哼了一声,开口喝道:“既是杀人凶手就叫他赶紧投案去,同她说莫要以为天高皇帝远什么的,岂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待得抓回去,这罪名更大!”
    抱着夜明珠的人闻言,忙道:“已经投案了,他自己眼下正在晏城县衙大牢呆着。”
    哦,这样啊!虽说对这件事还是一团乱麻的糊涂,不过却不妨碍崔铎继续拍了拍桌子,开口道:“杀了人家晏城的县令,还被关在了晏城的大牢。那他的事便当交由如今接管晏城衙门的大人定夺,定夺不了再去江南道都护府什么的找长官,你找我一个河南道节度使做什么?”
    这个事不管是掌下的地方还是职务都同他崔铎没有半点关系。
    祖上三代皆从官,虽说只是河南道当地的官员,在当河南道节度使这条路上没有遇见过什么大的阻碍,可这却并不妨碍崔铎知晓官吏间的龃龉。
    这送上门来的夜明珠指不定烫手着呢!崔铎这般想着,那双虎目忍不住眯了起来,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抱夜明珠的人。
    这个抱夜明珠的自只是个被打发出来送东西的炮灰,问题在于他背后的人。虽说不知道这背后之人打的什么主意,可千里迢迢把他拉下水,这份“情谊”还当真是叫人咬牙切齿。
    “现在掌管晏城衙门的是什么人?”崔铎不等他开口便追问了下去,晏城的事就该晏城管,作甚跑到他这里来?是掌管晏城衙门的人不接手么?崔铎盘算着。
    那抱夜明珠的人闻言倒是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开口道:“是大理寺少卿林大人同安国公世子季世子。”
    好家伙!这两人不就是追查夜明珠的人么?杀人的县令是晏城的县令,凶手也被关在晏城衙门大牢,掌管此事的更是本就该掌管这个案子的,却偏偏舍近而求远……
    崔铎虎目里的警惕之色多的快要溢出来了,他紧紧盯着面前那抱着夜明珠的人,下意识的往后仰了仰,同那人拉开了些距离,冷笑了一声开口道:“那为何偏偏舍近而求远?”崔铎说着,手指头动了动,“这两人不管声名还是能力都是顶尖的,更是同陛下说得上话,能直达天听……直达……”
    话说到一半截然而止,眼神的警惕之中蓦地出现了一丝深思之色。
    垂眸沉思了片刻之后,崔铎再次抬眼看向面前的人:“那个叫李方……”
    “周方。”抱着夜明珠匣子的人开口纠正道。
    “行了,管他是周方还是孙方的,他要你把这东西给我,可有带了什么话?”
    抱着夜明珠匣子的人摇了摇头,将夜明珠匣子双手呈到崔铎面前,道:“他只道这夜明珠就是皇宫国库里丢失的那十三颗夜明珠,其他夜明珠都是假的,崔大人若是不信,只管将夜明珠送到陛下面前便可一见分晓。”
    还一见分晓……盯着面前呈上的夜明珠沉默了片刻,崔铎咬了咬牙,接了过去。
    手指一勾,打开匣子,纵使现在是大白天的,夜明珠依旧带着一股子微弱的莹莹光芒。
    果真是一瞧便与寻常明珠不同,可崔铎却并没有多少欣赏宝贝的心思,只觉得拿着匣子的手指有些发烫。
    这宝贝真烫手,崔铎看向匣子里,打开的一瞬间,他便看到了匣子顶上写着一句文绉绉的诗。
    积水非澄彻,明珠不易求。
    崔铎搜刮了一下肚子里的诗文,依稀记得这是一首描写采珠人采珠辛劳的诗句。如这等在装宝贝的匣子上印刻诗文的举动也不奇怪,算是附庸风雅的一种手段。
    如此……崔铎皱了皱眉,看向眼前这一匣子夜明珠,托着腮帮子思考了起来。
    这个杀了县令犯了死罪等着秋后处斩的死囚为何绕过掌管他案子的林、季二人,偏把东西送到他手上呢?崔铎抱着这一匣子夜明珠想着:他自个儿心里清楚,他同这些事情毫无关系,至此唯一能猜到的那个人的目的似乎是想借他的手直达天听。
    可能直达天听的又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不要林、季二人来直达天听呢?
    一个死刑犯的所求会是什么?崔铎很快便在脑海中闪过了一个答案——活命。
    世人不怕死的到底少数,这死刑犯所求若是为了活命倒也合情合理,况且,如此的话,绕过林、季二人的行为似乎就说得通了。


上一章
返回

独占金枝(美食)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