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掌河山

掌河山 第6节

    段怡将小匕首一挽,放回了腰间,吹了吹指甲上的灰,搭着那江妈妈的手,不紧不慢地下了车。
    段家的老宅子,在锦城西南的一条小巷里,占了半巷之地。
    北地四方而宽广,而剑南地险多山。这巷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延去是一座高山,仿佛在言:势,平地而起,直步青云。是谓青云巷。
    坐在门前的门房,瞧见马车来了,打着灯笼迎了上来,隔得远远地,便闻到一股子酒气。
    段怡皱了皱眉头,“百年清誉?”
    江妈妈脸上像是开了染坊,她狠狠地瞪了那醉醺醺的门房一眼,冷冷地道,“请他回去,一桶凉水泼醒了。若再有下次,叫人牙子来,发卖出去。”
    那门房一个激灵,顿时酒醒了,“江妈妈饶命!”
    他的声音大了几分,江妈妈偷偷地看了一眼段怡,见她蹙眉,立马道,“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别惊扰了三姑娘。你去厨上吩咐,给三娘子炖一盅参来。”
    “要冰糖不要白糖,三娘子不喜欢吃甜的。”
    门房一愣,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看了看天,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段怡并未言语,随着江妈妈回了自己个的小院子。
    她的宅院,在段府的最深处,屋前屋后,都种满了翠竹。在围墙的一角,种了些芙蓉,不过现如今不是开花的季节,是以各处那是一片绿。
    “三娘子累了,老奴便不打扰三娘子,只不过明儿一早……”
    江妈妈躬着身子站在小院门口,并未进来,她话到一般,停了停,复又说道,“明儿个十五了。”
    段怡点了点头,“明日备好马车去坟地,你与我同去。另外,放出风声去,就说我要寻夫子。一个武夫子,一个文夫子。”
    她说着,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江妈妈,“日后这段府,还是你的天下。初一十五我按卯打点,绝不误事,去京城之事,我也不会再提半个字。”
    江妈妈松了一口气,有些谄媚的笑了笑,她短时间表情太过丰富,让脸上的厚粉变得斑驳了起来。
    这会子一笑,像个女鬼一样狰狞。
    “三娘子吩咐的事情,老奴一定给办妥当了。”
    她说着,用帕子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子,扭着大屁股疾步而出。
    待她一走,知路忙跑到了院子里门口,伸着脖子瞧了瞧,见她并未出什么幺蛾子,瞬间惊喜的转过头来。
    “姑娘,姑娘……你说打听打听谁是爹,江妈妈怎么就真把你当爹了?”
    知路先是惊喜,随即脸又一垮,“咱们救了明睿公子,有了顾家当靠山,先前这婆子那么欺负姑娘,姑娘怎么不索性把她换掉?”
    段怡看了看面前的小院,幽静得很,屋子里没有亮灯。
    显然身为相府千金,她只有知路这么一个丫鬟,委实寒酸。
    知路注意到她的目光,忙提着灯笼跑进去燃了灯,“还有姑娘要学武么?之前虽然跟着明睿公子学了一招半式的,但那都是强身健体的,算不得什么功夫。”
    “姑娘是大家闺秀,又是嫡出的,日后定是要嫁去京城公侯之家做掌家娘子的。京城里的那些公子哥儿,怕不是不喜欢五大三粗的姑娘……”
    段怡越过小院,仰头看向了背后的高山,摇了摇头,然后进了屋子。
    “若是太平盛世,那我天天躺着做咸鱼,自是无碍。可这天下要乱了。”
    知路正挑着灯芯,想要屋子里亮堂些,陡然听到段怡这话,却是一惊,灯油蹭到了手上,吓得她惊呼出声。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姑……姑娘……你在说什么呢?咱们剑南好着呢,昨儿个你不在,没有瞧见,河边还有人放花灯,那怡红楼的行首娘子,还唱了富贵春。”
    段怡摇了摇头。
    诸侯割据,有人拿了顾旭昭祭旗,不是天家担心功高震主,想要收回皇权;便是有诸侯狼子野心,想要多占地广积粮遂称王!
    今日一见,顾从戎绝非莽夫,如今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明显,因为顾旭昭的事情,顾从戎已经改变了之前的一个决定,他匆匆离去,让人追回了一道命令。
    她都瞧在了眼里,剑南之军奉顾氏为主;那酒肆里的奔丧军,崔子更奔丧众人戴孝……
    虽未封王,但已是王。
    乱世之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那简直就是脸上写着悲惨二字!
    不管是对付那些有功夫在身的杀手也好,还是对付府中拜高踩低的老嬷嬷也罢,都让段怡明白了一个硬道理,靠山山倒,靠水水断,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她若是有功夫在身,一拳一个镇关西,一脚一个过岗虎……雄霸天下她没有想过,但是在乱世中活下去,她觉得还能一争。
    她能带着顾明睿逃回剑南道,可见天赋不低。
    段怡想着,回道,“你手可烫着了?用点药。不必担心,我放了风声出去,外祖父若是想教我,自会教我,若是不想,另寻名师未尝不可。”
    “对了,我有多少银钱可用?”
    知路被转移了注意力,立马忘记了先前的天下大乱之事。
    她吹了吹手指,“一点小伤,我听姑娘说话的时候,它都好了。京城那边,倒是没有短姑娘银钱,逢年过节的时候,比京城里的小娘子们,得得都多些了呢。”
    “除了这个翠竹院外,姑娘在祖坟里,还有茅屋一间。”
    茅屋?!啥玩意?
    第十章 不请自来
    翌日一大早上了坟山的段怡,真真切切明白了知路不打诳语。
    这的确是一座茅屋,风一吹,那茅草一摆一摆的,感觉随时都要羽化升天去。
    段家的祖坟在锦城外南面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子上。
    说是山,不够巍峨,说是坡,又未免太过陡峭。一连有好些座差不多高矮的这种小山坡子,连在一起,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坟堆。
    段家祖祖辈辈都是锦城人,段文昌发达之后,圈了这块地,又将老祖宗的坟全都修了一遍。
    茅草屋前头林立的墓碑,整整齐齐的,像是方块形的古怪兵佣列了阵型。
    段怡面无表情的看着,抬起手来,指了指屋顶,“怎么不戳个洞呢,躺着也能观星。”
    知路手脚勤快,这坟山她们半月来一次,积了不少灰,一来她便在里头烧水打扫了。
    “哈哈,姑娘你说啥呢?这要戳个洞,夏天老落雨,岂不是要接一口水!”
    知路打着哈哈笑,像是段怡说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倒是一旁的江妈妈,眼皮子跳了跳,她已经想明白了,段怡这个人,说话十分阴阳怪气!你若是听表面功夫,那是要遭罪的!
    “姑娘说得极是。这茅草屋子有些老旧,一会儿我便叫人重新修葺一二。”
    江妈妈试探着询问道。
    段怡摇了摇头。
    江妈妈恨不得给自己个大耳刮子,眼前这是母狮子,就是要大开口的。她倒是好,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姑娘住着茅草屋子委屈了,等过了今日,明日老奴我便叫人来这里,给姑娘修一间屋子。”
    段怡又摇了摇头。
    “今夜我给画了图纸,你拿了之后,去寻利索的工匠来。妈妈不是掐指一算,我祖父要活到一百一十八岁,给段氏百年清誉么?那我在段氏坟头,要住的可不是一年半载。”
    她说着,又朝着上山的路看了过去,“府里清闲得很,门房都光明正大的喝酒,白拿月例。妈妈叫他们来修路,省得祖父回乡祭祖,踩了一脚泥水,怪妈妈办事不力。”
    江妈妈看着段怡嘴巴一张一合的,有点迷瞪。
    明明知道她在阴阳怪气,但莫名的觉得很体贴,很有道理是怎么回事?
    “三娘子的话,自是在理。就算家丁修路不用钱财,可这盖屋子……”江妈妈说着,搓了搓手心,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段怡了然的看了她一眼,“你不是去信去京城告状了么?祖父祖母收到信,以为我去了京城,这个月十五,祖坟无人守着了,岂不是忧心。”
    “便再去信一封,就说我回来的头天夜里,便做了一个梦。梦见老祖宗同我说,他此番庇佑我大难不死,耗费了许多仙力。需要修个宅院,方便静养。”
    江妈妈嘴角扯了扯,顿时结巴了起来,这不是太扯淡了吗?
    死人要宅子,烧个纸糊的给他不就得了,哪里用得着建阳宅?
    京都相府的人,又不是傻子,能被这么扯的事情给糊弄住了,掏出银钱来给这小祖宗修豪宅?
    “你自照我说的去做,便是了。”
    老神棍一句话,就让一个五岁的小姑娘住上了坟头,还有比这更扯的么?
    更何况,她隐约已经知晓,段相公让她独自待在剑南道,是有旁的目的的。
    江妈妈点了点头,段怡说话神叨叨,她有些发憷。
    她想着,命人将东西从马车上搬了下来,便匆匆地离去了。
    待她一走,知路便匆匆的从屋子里走了出去,“姑娘姑娘,去这样的信,万一得罪了相爷还有老夫人,到时候不给咱们说一门好亲事怎么办?”
    “唉,虽然相府嫡女尊贵无比,可咱们家有四个嫡出的姑娘。大娘子同二娘子,都是惠安公主生的,自幼长在老夫人身边。老夫人疼她们像疼眼珠子一样,时常出入宫廷。”
    “那么好的一串珠子,宫里头出来的,大娘子便随便放在了年礼里,可见这东西,她多得是。”
    “再说五娘子,是姑娘嫡亲的妹妹。可人家是龙凤双胎里的凤儿,吉利得很。又一直同夫人待在一块儿……到时候说人家,还不先紧着她们……”
    “可怜我们姑娘,没有人给谋划。本来就不上心,若是再给得罪了,日后……”
    段怡听得有些心不在焉的,她目光炯炯的看着这座坟山,心和手都蠢蠢欲动。
    上辈子她画了多少图,这个不行,那个要改的,到最后全都面目全非。便是不改,那也得按照甲方爹爹的来画。可现如今……
    这么大一座坟山!全是她的!
    她要在茅草屋那里盖一个宅子,修出一条青石板儿台阶路,要在老祖宗的坟头上,种满芙蓉花!要在那里挖一条沟,排走看到不孝子孙后,先人落下的泪……
    “修坟山有什么意思?这大好河山,哪里不能修呢?你若是让你家家丁,把蜀道给平了,那才叫厉害了!”
    段怡一个激灵,扭头一看,只见一众墓碑旁边的草丛里,不知道何时坐了一个人。
    他的身上挑着担子,草帽压得低低的,看不清楚长相,担子两旁的箩筐里,放着满满当当的香瓜。
    “祈郎中?”段怡疑惑道。
    祈郎中将那草帽一抬,将口中的草根儿一吐,朝天对着自己凌乱的碎发吹了口气。
    “听说你要寻夫子,祈某文不成武不就,治病也是半吊子,特来看看,你到底配不配做我的学生。前头看一八零七个,你是一百零八个。”
    知路先是欢快地朝着那两筐子香瓜冲了过去,可听到祈郎中这话,又恼火起来,“不行不行,你连进士都考不中,婆娘也留不住,上吊都吊不死……这怎么能教我家姑娘?”
    祈郎中拿起筐子里的香瓜,在衣服上擦了擦,抬手一拳,将那瓜给砸破了,啃了一口,“你想找个能教你姑娘吊死的?”
    知路心头一梗……


上一章
返回

掌河山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