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掌河山

掌河山 第18节

    他说着,转过身来,对着段怡腼腆的笑了笑,“三姐,酒酿丸子……一会儿张妈妈该来寻我了。”
    段怡皱了皱眉头,领着段铭进了屋子,拖出炭盆子就要生火,却是被段铭给拦住了,“三姐昨天热坏了,我不冷的。”
    段怡托着火盆子的手一顿,从一旁拿了个暖手炉子来,塞到了段铭怀中,又从炉子上拿了热水,沏了茶递给了段铭。
    段铭环顾了一下四周,却是眼眶微红,“三姐姐这屋子里空空的,跟雪洞似的,身边也只有两个人服侍么?”
    “你们没有回来的时候,整个老宅都是我的院子,所有的下仆都是来服侍我的,还不够么?”段怡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又拿了些瓜果点心出来,搁在了待客的小桌子上。
    紧接着她掏出了那本小册子,在手中翻了翻。
    段铭显然跟着大师学过画,画得栩栩如生,那打头一个,便是当今的三皇子陈铭,他生得有些清瘦,看上去冷冷地不好相与。
    “我同三殿下撞了名字,是以他待我比旁人亲切几分。三殿下是苏昭仪所出,他跟着祖父读书习字有四五年了……”
    段怡翻一个,段铭便解释一个。
    “第二个是五殿下陈鹤清。五殿下文武双全,生母是王美人。五殿下为人和善,骑射功夫很好,还被陛下夸奖过。”
    段怡见他顾不得吃茶吃点心,将那小册子合上了,“这上头都写了,我一会儿慢慢看,谢谢你,这个对我很有用,不然到了宴会上,一个人也认不得,兴许要闹笑话了。”
    段铭见段怡一脸感激,又紧张起来,他的脸一红,随即又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抿了抿嘴,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又磕磕绊绊的说起话来。
    “去岁的时候,东宫寿宴。阿娘不理府中之事,一心扑在父亲,还有我同五姐身上”,他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偷偷抬眼看段怡,见她没恼也没没有失望,方才定了心。
    “阮贵妃点名要了好几个贵女,一道儿进宫帮着理事,大姐姐也在其中。五姐姐瞧着热闹,寿宴那天也跟着去了,回来之后,大哭了一场。”
    段铭的手紧了紧,“还同阿娘吵了起来……说去了一抓瞎……所以所以我就给三姐姐准备了这个。”
    段铭说得并不流畅,段怡却是从中听出了不少道道儿来。
    虽然她身在剑南,但并非就如同段铭所想,对京都之事一无所知。祈先生不光是教四书五经,君子六艺,这贵人之事也是教的。
    中宫无所出,李德妃所生长子早夭,陛下以次子为继,是为东宫。
    太子早年娶了侧妃,可是太子妃之位一直空悬。段娴年近双十,却一直没有谈婚论嫁,十有八九等的就是那个东宫选妃寿宴。
    可那宴会上,怕是出了什么事儿,所以段好回来大哭了一场,而段娴也对此事讳莫如深,今日段淑无心提起,她脸色瞬间就变了。
    而这回来剑南的两位皇子,三殿下各方面都不出彩,可他母族强势,军权在握;五皇子才华出众,可生母出身低贱,之前不过是最末品的采女,生了五皇子,才被封了美人。
    “阿娘在京城的时候,不管家的么?”段怡忍不住问道。
    段铭头更低了,他轻轻地嗯了一声,“阿娘……阿娘官话说得不好,也是因为我身子弱。”
    “三姐,对……对不起,都是我这个做弟弟的没有用,不能成为姐姐们的依靠”,他说着,眼中含了泪,“大哥哥都中了进士,去江南道做官了,我却在考场里,直接晕了过去,叫人给抬出来的……”
    段铭说着,双手握了握拳,“大姐姐同二姐姐,都是在祖母屋子里长大的,嫡母又是惠安公主。阿爹身边姨娘不断,阿娘应付不来,又拿不到管家权,五姐姐的在相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段怡瞧着,往椅子后靠了靠,将段铭面前的茶水挪开了些,留出了个空儿,方便知路上酒酿丸子,“你同我说这些,是想要我帮阿娘拿回管家权?替你五姐姐争些什么?”
    “不不不……”段铭慌忙摆了摆手,像是一只受惊吓的小兔子,他猛的站起了身,椅子险些被他撞到,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段铭尴尬的将椅子扶住了,拼命的摇了摇头:“不不不,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没有这个意思……”
    段怡轻叹了一口气,将他拽着坐了下来,“你这么慌做什么?我是你姐姐,又不是什么财狼虎豹。人各有志,母亲不稀得管家那点事儿,你就莫要操心了。”
    “快些趁热吃酒酿丸子吧!你除了身子弱,可有旁的隐疾?平日里一日出来走动多久?”
    段铭慌乱的吃了一口丸子,被烫得吐了吐舌头,听到段怡后头那句话,神色又失落下来。
    “阿娘怕我着凉,一般都是不让我出门的,便是在院子里,也有妈妈在一旁守着。今儿个雾大,才叫我走开了一会儿。”
    他的话音刚落,门口一个生得粗壮的婆子,便一脸急色的冲了进来,“铭哥儿原来在这里,叫老奴一通好找,夫人回去不见哥儿,着急着呢!”
    段铭快速的擦了擦嘴,站起身来,看了一眼段怡,朝着那妈妈走去,“三姐姐,我改日再来看你。阿娘寻我,我便先过去了。”
    见段铭听话,段怡也没有留,那婆子松了一口气,告退离去。
    待他们走了,段怡方才打开了那画册子翻了翻,冲着屋子的一角喊道,“知桥知桥,快来看看,看把你小哥哥,画得像还是不像?”
    第三十一章 宴会初始
    一直到段家开门迎客那日,知桥都没有上前瞟那小册子一眼,提她那小哥哥半句。
    段怡没有继续打趣她,只是抓了把零嘴儿,寻了个舒坦的带靠背的椅子,眼睛到处看着,等着那人自己个撞上门来。你不说,我生了眼睛,不会自己个瞧么?
    她今儿个遂了顾杏的意,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襦裙,大袖雪白,轻轻晃动之下,手腕上鸽子蛋大小的珍珠串儿若隐若现,最绝的是,那珠串儿上头,还坠着一块绿的发光的貔貅印章。
    “姑娘今儿个可真好看!”
    知路在一旁举着扇子,替段怡遮挡了太阳,不然的话,那强烈的光,实在是影响她看好戏。
    “是挺好看的,白的黄的,像是半颗切开的水煮蛋!”段怡说着,抬起了手,露出了手串,“还有一盘汤圆儿,其中一颗漏了馅。谁瞧了不说一句饿!”
    知路强抿着嘴,憋着笑,四处的张望着。
    段家老宅今日焕然一新,上有芙蓉花粉白如云,下有傲霜菊黄金满地,那中间全是穿着各色襦裙像是花蝴蝶一般的美人儿,叫人目不暇接。
    “姑娘,你莫要说笑,指不定这园子里头,便有我们未来的姑爷呢!”
    段怡靠着椅子背,又吃了一口零嘴儿,随手一指,“要被我一拳打死的倒霉蛋子么?在哪里儿?你指出来让我瞧瞧他经得住几……拳……”
    段怡说着,像是手被烫着了一般,快速地缩了回来,讪讪一笑。
    只见她手指的方向,崔子更不知道何时,坐在了那里。
    他依旧是穿着一身玄色长衫,腰封上嵌着一块方形玉扣,隔得远看不清楚上头刻了什么图案。
    见段怡瞧他,他瞥了一眼,又收回了视线,同一旁的晏镜,不知道嘀嘀咕咕的说起什么话来。
    段怡见状,松了一口气,嘀咕道,“还好不是个好吃的!那眼睛同鹰眼似的。”
    一旁的知路顺着段怡的视线看了过去,瞬间激动起来,“姑娘,这不是那日……那个俊美的小郎君么?眼睛哪里像鹰眼了?虽然是个单眼皮儿,可眼角下头那颗痣可真真好看!”
    段怡瞧着,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知路一眼,“对对,他不是鹰眼,你才是,隔得那么老远的,都能瞧见人家眼角下有痣!”
    “不过你说话声音可小一些,那是江南崔子更!”
    知路一听,举着扇子的手一抖,偏离了方向,太阳光直直地照射了过来,晃得段怡睁不开眼睛。
    不过知路可顾不得这些了,“崔……崔……崔子更?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崔将军!”
    她说着,拿扇子挡住了自己的脸,忍不住朝着段怡靠拢了些。
    段怡瞧她那副怂样儿,拍了拍手上的零嘴渣子,刚想起身去再拿些过来,就瞧见一个食盒递到了跟前,她扬起头来,眯了眯眼睛。
    逆着光,眼前站在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他头戴玉冠,脚坠明珠,白色的长衫上用浅蓝色的丝线,绣了飞鸟游鱼的图案。
    双目含光,一身清风。
    “可是段三妹妹?鹤清唐突,最近新得了一个枣糕的方子,做出来总是觉得差了些什么。瞧着段三妹妹似乎颇通此道,可否请三妹妹替我尝上一尝?”
    段怡瞬间黑了脸。
    她现在只想揪着段铭的耳朵,拿水给他洗洗眼睛!
    就他那个画册子,赞他一句栩栩如生不为过,横看竖看,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那是挂在门前,人都以为门神要活过来一般,一看便有名师指点。
    国画多山水写意,像这般写实的笔法,着实少见,让段怡都忍不住高看了他几分,将那册子认认真真的看了去。
    不对着真人看,那是真像人啊!对着真人一比照,好家伙……还是撕了吧!
    段怡想着,站起身来,对着那陈鹤清福了福身,再一抬头,眼眶微红,声音里带了颤儿,“五殿下是在说我贪吃?”
    陈鹤清弯着的腰没有直起来,他觉得自己手中的托盘似有千斤重,压得他就要一个倒栽葱!
    不过他快速的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是鹤清失言了,段三妹妹莫要见怪。二郎同我是同窗,以前在京都的时候,我时常来府中做客,说话便随意了些。”
    “鹤清在这里给段三妹妹赔罪了,这一盒子枣糕,便给妹妹吃。若是觉得好吃,我再叫人送些来。”
    他说着,笑了笑,“若是不好吃,下回再见能告诉我为何不好吃,那就更好不过了。”
    段怡眼眸一动,接过那食盒,大喇喇的摆了摆手,“不用,我现在吃了就告诉你。”
    她说着,打开那食盒,一股子热气直面扑来,红枣的香甜气息,让人仿佛吸上一口便能补上一碗血似的。
    段怡拿了一块,咬了一口,还未入喉,就瞧见那晏镜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嘿嘿,见者有份,这香气将老夫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五殿下不介意老夫也尝上一口吧?”
    陈鹤清笑了笑,“当然,晏先生在江南王府什么美味佳肴没有用过,能替我试试那是再好不过。实不相瞒,我阿娘最爱吃枣糕,可我给她试了好些,她都说不是从前吃的那个味儿。”
    晏镜一听,也拿了一块,三两口就下了肚。
    “枣泥不细腻,皮儿有点剌嗓子”,晏镜摇头晃脑的说道。
    “太过甜腻,糖得少放三分。不知道这枣糕放了几分水,又用了几分粉?”段怡说着,也跟着摇头晃脑,期待的看向了陈鹤清。
    陈鹤清一愣,一时语塞,他又不是厨子……
    段怡见状,惊讶的睁大了眼睛,“殿下不是精通此道么?”
    陈鹤清耳根子微红,他冲着段怡眨了眨眼睛,压低了声音,“段三妹妹莫要戳穿我!我也就只会吃而已!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正在这时候,他身后站着的一个老太监凑上前来,“殿下,时间差不多了,该去前院了。”
    陈鹤清笑着点了点头,“宴先生,段三妹妹,那我便先行一步了。”
    他说着,又转过身去,冲着那边坐着的崔子更点了点头,然后快步的离开了。
    晏镜瞧着,啧啧出声,又从那食盒里拿了一块枣糕,咬了一口,“这枣糕好吃得很,就是小了一些。亏得你胡诌出那么多毛病来。”
    段怡将那食盒推了过去,“先生喜欢吃,拿回去吃罢,毕竟我胡诌的毛病,没有先生诌的妙。”
    晏镜摇了摇头,上下打量了一下段怡,“这下子你倒是要成香饽饽了……”
    第三十二章 土豪二姐
    晏镜说着,也不解释,迈着步子便朝着崔子更那头行去。
    虽然师出同门,可楚光邑一副得道高人的神棍样,祈郎中由内到外一股子地痞味儿,晏镜便是书香四溢,再怎么出格的事情,被他做起来,你都只会觉得,这是大雅!是狂士之风。
    “姑娘,晏先生便是江南第一名士么”,知路说着,将那食盒匣子关好了。
    段怡看着他的背影,站起了身,“不过是个吃枣糕还掉渣得糙老头子罢了。”


上一章
返回

掌河山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