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掌河山

掌河山 第171节

    “早知道就应该多等一会儿,叫先生的脚拧成了麻花,再出来。搞不好阎王爷瞧见他三更要的人,我二更就送来了,还夸赞我一句孝顺啊!”
    祈郎中一听,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他一把跃了起来。
    “提到孝顺这两个字!嘿嘿!等回了襄阳城,我就要给晏老贼写信,这世上可有人管我叫爹了。你端看那崔子更,能不能管他叫爹?”
    “哈哈哈哈哈!考中进士又如何?晏镜他有儿子吗?”
    段怡走了过去,扶住了他。
    那边祈景泓,亦是将那叫小麦的孩子抱了起来,窝在怀中,有意的遮挡着他的视线。他一言难尽的看了祈郎中一眼,父子二人相视一笑。
    段怡听着祈郎中炫耀的话,点了点头,“嗯,真是个好儿子!不比我差,拿你送菜熟练着呢!”
    祈景泓脸一红,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祈郎中却是大喜过望,他抬起了下巴,得意洋洋的说道,“那可不是,像我啊!先前我还担心,万一我生出了一个老实孩子,那可如何是好?”
    “这会儿一看!不亏是我儿子!咱们几个凑在一块儿,那就是沆瀣一气,蛇鼠一窝,狼狈为奸!”
    段怡同苏筠听得哑口无言,难怪这老头子一辈子都没有考中!
    就他要是能考中,段怡觉得状元这个名头都装不下她!
    祈景泓却是尴尬的说道,“贺淮南是半个月前,我同秋田姑姑在庄子附近救回来的。她当时身上有伤,我自幼随着母亲学了一些医术,虽然只是皮毛而已,但是医者仁心,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她在庄子上住了十来日,然后就告辞下山了。秋田姑姑心地好,时常会救人,以前也有人在庄子上小住,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
    “可就在昨日,贺淮南突然抓了小麦,拿他的性命来要挟我。那时候我才知晓,她是偷听到了我的身世,想要我将我阿爹引上山来……后头的事情,我便不多说了。”
    祈景泓说着,一脸歉意的看向了祈郎中,“此前我一直以为,父亲对不起母亲,她离开了一直也不来寻不说,还飞快的另娶了他人。”
    “比起我看着长大的小麦,父亲在我心中……”
    祈景泓说着,越发的惭愧起来,“是我……”
    祈郎中拍了拍他的肩膀,深沉的说道,“换做是我,我也会如此的。而且我早就知晓了,是我心甘情愿的。”
    一旁的段怡同苏筠对视了一眼,皆是鄙视的看向了祈郎中。
    老头子这是睁眼说瞎话啊!
    明明就是仗着她同苏筠聪明又能打,才故意使了这番苦肉计,将他在祈景泓心中的形象,从盆地拔高到了山丘,简直就是心机!
    “我也要给晏先生写信”,段怡说道。
    师父正是要脸面的时候,她不能气死他影响他同儿子团聚,既然如此,只能去气师伯了。
    第二九七章 守城之人
    说话间,一个干瘦的中年汉子,领着一个戴着头巾的妇人冲了过来。
    “小麦!”妇人哭喊着,从祈景泓怀中接过孩子,抱着他哭了起来。
    她远远地看着那一地的尸体,心中那是又惊又怕,瑟瑟发抖起来,那干瘦的汉子一把将他们娘俩拽了过来,扑通一声对着众人跪了下地。
    “亏得你们救回小麦,不然我家娘子,就活不了了。”
    段怡将他扶了起来,“苏筠,你回城去,令人将这尸体处理了。林公同秋田,还有村子里的其他人,尚且不知道此事,就不必大肆宣扬了,省得引起恐慌。”
    祖坟边上一下子多了几十具尸体,他们这些行军打仗的人是不怕的。
    可寻常老百姓,便未必了。
    苏筠点了点头,冲着段怡拱了拱手,快速地下山去了。
    “景泓大哥将他护得很好,他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少惊吓,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赶紧抱回去,给他煮些安神茶,让他好好睡一觉罢。”
    汉子点了点头,按住了小麦的头,一家三口跑着回去了。
    一下子只剩下祈郎中同段怡,还有祈景泓三人了。
    “即是来了,咱们便去拜见师母罢”。
    解决了粮草之事,段怡也并不想再耽搁太久,战机不可错过,若是去得晚了,便只能别人吃肉她喝汤了。
    她想着,看向了祈郎中,“先生同哥哥刚刚相认,不如这一回,你便坐镇襄阳,莫要随我上京都了。”
    打仗是会死人的。
    此去京都,谁也不敢保证,会是个什么光景,兴许那是个龙潭虎穴,沈青安同五皇子根本就是假意翻脸,引着他们过去,到时候好一网打尽。
    戏文里像这种临出征之前,同亲人有戏的人,通常都是会死的。
    她不想祈郎中死。
    祈郎中闻言,认真的摇了摇头。
    “我先是主公的辅臣,然后才是景泓的父亲。出征的将士,谁没有父母子女,若是个个都不敢为主公豁出性命去,那我们不如学了你外祖父,龟缩一隅,等待战事结束。”
    “然后冲着新主俯首称臣,将打下的基业拱手相让。”
    “我的命,都是主公的。”
    段怡瞳孔一震,点了点头,“那哥哥今日便随我们去襄阳城罢。”
    祈先生看向了祈景泓,祈景泓重重地点了点头,却是问道,“你是怎么发现,有异样的?”
    段怡并没有详细说,“便是那唐朝高僧,度化吃人的妖精,那都不是一会儿的事!就凭我先生?一张嘴能把人杀了,光看脸都不像好人的老头子,怎么就能天上掉儿子了?”
    “哥哥先前哼来哼去的,拿水泼他,摆明了不想同渣爹相认;转头功夫,却又原谅认了父亲。这转折,简直比从城东去城南转的弯都要大!”
    “再说了!你不让我跟去,我就不去?若是先生不小心掉进坑里,抢在我晏师伯前头一命呜呼了,那我岂不是输给了崔子更!”
    说不怪她,又不让她去上坟。连祈先生的面都没有见,便将香烛祭品准备好了。
    祈景泓又不是那楚人,卖矛又卖盾!他好好一个人,哪里来那么多矛盾!
    必定有问题啊!
    祈郎中一听,在胸前画了一道鬼画符,同段怡同仇敌忾起来。
    “我们绝对不能输!”
    祈景泓瞧着,不着痕迹的离二人远了几分。
    段怡去上了一桩香,便将空间留给了祈郎中父子二人。
    等他们红着眼睛出来的时候,苏筠已经领着人过来清理现场了。
    段怡等人没有留下用饭,便匆匆的离开了百农山庄。
    这件事没有声张,但那百农公林渊到底知晓了段怡救了他孙儿小麦之事,双方约定好了,这两日便装好粮草,等大军北上之时,直接来这里拉粮草。
    段怡一行人下了山,不一会儿功夫,便又到了那放食人鱼的河边。
    “百农公,倒是内里藏奸。这一会儿的功夫,又装上了个新吊桥!”
    祈景泓听着苏筠的话,脸微微一红,“平日里村子里就是用这个的,那个旧吊桥年久失修,特意拿出来吓唬人的。这鱼虽然凶猛,爱咬东西,但是喂饱了的,不咬人的。”
    “而且我同林外祖父就坐在那里看着……庄子里有一种鱼饵,只要扔下去,那些鱼连看都不会看人了。”
    苏筠恍然大悟,一把勾住了祈景泓的脖子,“原来如此!倒是有意思!哥哥平日里都喜欢做什么?又擅长做什么?”
    祈景泓想了想,“读书,治病,种地。”
    苏筠手一抖,像是被烫着了一般,忙松开了祈景泓的脖子,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祈景泓不明所以,他有些艰难地张了张嘴,“怎么了?”
    苏筠手一放,一脸痛心的看了过去,“你竟是同程穹一样的读书人!”
    有了苏筠在,一路上就没有安静的时候,不一会儿的功夫,众人便进了襄阳城,进了那使公府。
    待段怡一进门,老贾便立即迎了上来。
    “主公可回来了!荆州长孙老将军,还有另外的三位长孙将军,接到主公的飞鸽传书,已经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了。”
    祈郎中一愣,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去,到底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的功夫,几人便到了那会客的花厅。
    段怡一进门去,顿时傻了眼。
    “长孙凌你莫不是三胞胎邪?”
    只见屋子里坐着四个人,年长的那位自是长孙老将军不提,可他的下手,一连排排坐了三人。
    这三人不论高矮胖瘦,还有长相,都格外的相似。
    尤其是那腰!
    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谁瞧了不夸上一句,郎君,好腰!
    这长孙家的三兄弟,若是搁在后世的游戏里,那连在一起是要消除的!
    段怡想着,惊呼出声。
    长孙凌挠了挠头,“那倒是不是,就是生得像些。段……使公叫我们着急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段怡拿下了山南道之后,襄阳同荆州便井水不犯河水,默契的维持了现状,那荆州军权,还是掌握在长孙家手中,并未上交。
    “行军打仗之人,我便不讲虚礼,直言不讳了。我不日要离开襄阳北上。我希望长孙老将军能够坐镇襄阳,替我守好这山南东道。”
    第二九八章 说真话!
    长孙老将军闻言,低下了头去。
    在他的甲衣之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周字,歪歪扭扭的,刚刚启蒙的学童,写得都比这个要端正一些。这甲衣,是他们长孙家的先辈传承下来的。
    这上头的字,乃是当年,随着天子征战之时,先祖深入敌后险些做了俘虏,在危机之时,用御赐的匕首亲手刻下的。
    周。这是长孙家世世代代的忠心。
    也正是因为这个字,他虽然没有同段怡为敌,甚至还帮她牵制了吴善中,却并没有在她打下襄阳城之后,来这里俯首称臣。
    “我以为,你是叫我来这里上缴兵权的”,长孙老将军颤声说道,他甚至没有说出老夫两个字。
    周。京都已经传来了消息,天子被杀,太子妃带着遗腹子嫁了沈青安,成了新的燕国王后。


上一章
返回

掌河山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