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夫人她精通茶艺

夫人她精通茶艺 第38节

    温虞忍不住用锦爬掩着口鼻,打了个小小的喷嚏。
    她是做好了要快步走路的准备,不想沈遇走的倒是很慢,连带着她也可以不徐不疾地在街上走着。
    她一看四周俱是摩肩接踵的行人,就想明了,如今他们就算是想要走快一点,也是极困难的。
    堂堂沈大人,也没有办法在人堆里迈开他的大长腿,旁若无人的往前大步走吧?
    这样一想,温虞的心情好了那么一点点。
    她也勉强能忽略掉此刻被沈遇牵着手走路而生起的别扭。
    沈遇微微挑了眉,忽而停下了脚步,在一旁的摊位上拿起一支发簪,“夫人,你试试这支发簪?”
    温虞笑着您看向他手中握着的发簪。
    那是一支平平无奇的桃木短簪,簪头甚至缠着一条浅粉色丝线编织的桃花又留了一截丝线串了米粒大的小珠子,作为流苏。甚至在沈遇的手中更为显短,看上去格外的小巧可爱。
    不得不说,温虞十分嫌弃。
    这种短簪是给七八岁,留头不久的小丫头们戴着玩的。
    她十一二岁时,就已经不戴这种发簪了。
    沈阎王是不是眼神有问题?他要不要瞧瞧这满街上,有哪个和她一般大的姑娘家,头上会簪这样的短簪。她这会子要是簪上它走在瓦市里,若叫人认出来,不出半个时辰,她就会被整个上京城笑话。
    她以后还要不要出门走动了!
    沈阎王到底是不是故意挑的?
    是想看她笑话吗?难道她被人笑话,作为夫婿的他,就能逃过被笑话的命运吗?
    还是说沈阎王的眼光就是不行……
    她得仔细想想,该如何回绝掉沈阎王这个试戴的要求。
    沈遇神色凝滞了一瞬,垂眼看着自己手中的发簪。
    这发簪不是挺可爱的吗?他方才一看见便相中,温虞一双杏眼生的明亮,戴着想必合适。
    难不成也只有小丫头戴的?
    而今温虞是满心嫌弃还在想法子拒绝他,他拿在手上也不是,放下也不是。
    摊主乐呵呵道:“郎君是为娘子挑选发簪,不妨看看我这摊上别的簪子?因着不赶巧,您手中那支簪子,已经叫人给定下了,待会儿便会有人来取。”
    温虞心里松了好大一口气,暗叹摊主不愧是做买卖的生意人,多会观察人的心思,话说的多漂亮圆滑,给她解了围。
    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沈大人神色淡然,却也微微松了一口气,甚是气定神闲的将簪子交还给店家,“即是旁人定下的,我自是不会夺爱。”
    虽然没有看到沈遇出糗的模样,温虞心里还是在偷着乐。嘴上附和着:“既如此,夫君,我们瞧瞧别的簪子吧。”
    摊主给她解了围,她便想着挑上一支发簪买下,也算是感谢。
    沈遇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但也不再伸手挑选,只看温虞自个儿选着发簪。
    温虞难得有这般闲适地在闹市街上挑选簪子的时候,不免就十分耐心地一支一支慢慢挑着。
    温虞终于挑好了一支发簪,对着摊位上的镜子比着戴了一回,是简简单单的祥云簪,因着用的是紫檀竹,簪子颜色深浅不一,倒有几分别致。
    她想也没想,便问,“夫君,好看吗?”
    问完以后,自个儿却是愣住,她怎么就能将沈阎王当成了陶桃或者是思柳,问的这般随意。
    就他方才挑选短簪的审美来,他真能分辨出她戴上后好看还是不好看?
    铜镜里,不只有她的身影,还有站在她背后比她高出一头来的人,那张向来冷淡的脸上似是浮着浅浅笑意,朝着她微微颔首,轻声道了一句,“好看。”
    好看的是木簪,还是人?
    倒也没说明白。
    她的心好似怪异的乱跳了一下,她飞快地垂下眼,将发簪取下,递给摊主,笑眯眯道:“摊主,那就把这支给我包起来吧。”
    摊主乐道:“好勒,多谢您惠顾,四钱银子。”
    提起钱,温虞这才想起来,她又不知道要出门逛街,身上哪里会带银钱,陶桃和思柳又没跟着,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将簪子给放下,她占着摊位已经挑挑选选了大半天,又说没钱买,这着实是有些不像样。
    她犹豫时,沈遇已经递出去了一块碎银,又朝摊主淡然道:“不必找钱。”
    “多谢郎君,多谢娘子。”摊主感激不尽,收了银钱,就用一块棉布仔仔细细地将木簪包起来,沈遇自然而然的伸手接过握在手中,又牵起了身旁人的手,“走吧,去别的地方逛逛。”
    温虞被他牵着走了两三步,才反应过来,沈阎王竟然会带钱出门,还替她付了钱?
    瓦市里什么都有卖的,温虞看沈遇今个儿走路的架势,竟是要慢慢的逛。
    这可真是件新鲜事。
    能来瓦市逛一回,实属不容易,她心里还有气,也不耽误她现在悠闲地逛街不是?
    温虞心里这么一想,不免左右瞧起来。
    沈遇走在一旁,心下好气又好笑。
    摊贩们大声地吆喝着,好不热闹。
    温虞听得新鲜,又被一道声音给吸引。
    “快来瞧一瞧,看一看,我这红线绕,从今个儿初一一直绑到十五上元节,有情人定能恩爱到白头。”
    有行人问,“怎么卖的?”
    摊主回道:“五两银子饶您一对儿。”
    温虞暗叹,就两条不过一尺长的红绳子,怎么就能卖出五两银子?上京城里最好的丝线铺子,也不敢这般卖价吧?
    有哪个冤大头,会掏钱买?
    她是对这种坑人的东西不感兴趣,探头看向了别处。
    沈遇看向那背着他们,站在卖红线的摊位前的年轻人,心道冤大头这不就来了吗?还是认识的冤大头。
    年轻人豪气地放下一锭银子,朗声道:“摊主,来一对儿红线绕。”
    这道声音耳熟至极,温虞又看过去,正好对上了温成云捧着两条红线绕傻笑着。
    真是巧。
    还真的有冤大头买这种坑人的东西。
    还是她亲弟弟。
    作者有话说:
    沈遇(松了一口气看戏版):真正的傻子来了,夫人不会再笑话我了吧。不过那支簪子明明就不错,很趁夫人。
    温虞(不忍直视):我的傻弟弟,钱多了花不完吗?
    第三十九章
    温成云是从家里溜出来的, 今日他二哥回来了,爹娘一心都在二哥身上,没空管他, 他这才能偷溜出来,约上同窗好友逛一逛夜市。
    只是好友们也难得出门,这会儿都跑到前头去戏园子看戏去了,他不爱看那些个, 就一个人在街上闲逛。
    听见红线绕的用途,他忍不住心动, 五两银子可是他一个月的月银, 但咬咬牙也是能拿出来的,豪气的花了五两银子买了一对儿红线绕。
    心里正乐着呢, 谁能想到一个转身, 一个抬头, 就看见了自个儿亲姐姐, 还有亲姐夫, 站在不远处,默默无言的看着他, 还有他手上的红线绕。
    他亲姐看向他的目光,他不要太熟悉, 那是充满了看傻子的怜悯。
    他亲姐夫就更不一般了, 他姐夫这个人呢, 向来喜怒不显于人前, 面色沉静, 而此刻看着他, 脸上竟然有笑意, 笑的直叫他毛骨悚然。
    他一瞬间是想要立刻转身逃走, 可是今日逃得了,还能逃得了明日不成?明日可是大年初二,姐姐和姐夫要去温家拜年,他本来就是偷溜出来玩儿的,明天他们一回温家,还不是会彻底露馅儿,到时候要多惨得多惨,他阿娘原就不喜他一门心思往外头来,恨不得他过年时也日日念书。
    还不如现在老老实实的上前去,他和他姐关系多好啊,他只要好好求饶,让他姐心软,帮他瞒着他偷溜出来这件事就成了。
    刚刚他买东西时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想哭。
    温成云将手中的那对红线绕给藏到背后,踌躇了半天,慢吞吞的走过去,“姐,姐夫,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温虞无语凝噎,她很是想问问温成云到底是为何想着要做冤大头的,但想想今日是大年初一,沈遇还在一旁,不好不给温成云留脸面,于是便道:“我们是无事来逛逛。”
    她又问,“倒是你,怎么会一个人在瓦市?”
    温成云硬着头皮回答,“下午的时候,二哥回来了,阿爹阿娘正同他说话呢。”
    “我无事可做,就约了同窗一起出来。”
    “他们都在前头的戏园子里,我在这里随便逛逛,待会儿就去同他们汇合。”
    温虞还有什么听不出来的,一听就知道温成云是偷溜出来的,只是意外,“二哥回来了?”她成亲那日,原以为二哥会回来的,只是没想到他也只让人送回来一封信和成婚的贺礼,不过倒也不急,左右明日就能见到二哥。
    现在嘛,重点是她小弟手上买的红线绕。
    五两银子一对儿的红线绕,小弟是买给哪家姑娘的?
    她轻笑道:“阿弟,你把你手中拿的东西给我瞧瞧。”
    温成云咽了咽口水,老老实实的把手摊开,瞧见他姐似笑非笑,忽而就急中生智,“姐,姐夫,这对儿红线绕,我是买来给你们戴的,原是准备待会儿就送到你们府上去的。”
    听见这个回答,温虞颇感意外,这对红线绕是给她和沈遇买的?
    温成云谎话开了头,自然是要硬着头皮接着往下编,“摊主可告诉我了,从初一戴到上元节那日,有情人定是能恩爱到白头。”
    他自认为谎话说的天衣无缝,兴冲冲的就要把红线绕递给温虞。
    虽然心痛那五两银子买来的红绳绕还没有在他手中被捂热,但现在也别无他法。
    好听的话一套一套的说着。
    “祝愿姐姐和姐夫能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她和沈遇真的能做到吗?
    他们又不是恩爱夫妻……
    可是白头还要再等五六十年呢。
    温虞不由得仰头看向身旁,不想沈遇也垂下眼正看着她。
    四目相对时,二人俱是怔然。


上一章
返回

夫人她精通茶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