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红炸了

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红炸了 第164节

    乐主任一边说,一边拿着纸巾擦脸上的汗,旁边的干部们也都很着急,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慌乱地看着苏甜。
    苏甜仍然一脸淡定,“好啊,拆迁队准时开工是好事。”
    乐主任捏了把汗,“苏主任,好是好,但你是不是忘了,卫小玉还没签搬迁同意书啊!我都还没敢往上报,就怕领导把我骂得狗血淋头……要是因为她影响了拆迁进度,可怎么办啊?”
    其他干部也都揪着心,一筹莫展。
    苏甜却笑起来,“好了,你们看这是什么。”
    她拿出一张搬迁同意书,大家仔细一瞧,竟然签着“卫小玉”的名字。
    所有人都傻眼了。
    甚至乐主任震惊得唇瓣抖了两下,脱口而出道:“伪、伪造的?”
    苏甜失笑,指指上面的手印,“是卫小玉亲自签下的。喏,这儿是她摁的,我总不能造假。”
    众人这时候已经彻底反应过来,爆发出一阵欢呼。
    以及不可思议。
    “苏主任,您是怎么做到的?”
    “苏主任,这也太神奇了!卫小玉居然会签搬迁同意书?”
    “苏主任,您和她说了什么啊?”
    “这、这我愿称之为世界第十大奇迹!”
    大家都乐坏了。
    乐主任也从震惊中回过神,看着苏甜眼神激动发亮,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啊!
    ……
    的确是很好。
    乐安街道办事处的任务圆满完成,搬迁与拆迁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这片陈旧昏暗多年的老巷弄被推倒,焕发出新城市的生命力光泽。
    曾住在这里拥挤得不见天日的人们,都搬去崭新宽敞的小区,在那里生活居住质量陡然提高,也将见证着周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建筑,亲眼目睹城市的新面貌如何改变。
    卫小玉走出自己给自己设的那条死胡同,终于开始面对新的人生,学会寻找和创造光明。
    她带着孩子们搬到乐安小区,分了一套连小阁楼的门面。
    门面用来开早餐店,小阁楼则住着她和三个儿子。
    因为归自己所有,所以不需要支付租金,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
    只有一些水电等日常开支,几乎没有任何负担。
    早餐店的装修费,也被苏甜以扶贫帮扶的名义,全额报销了。
    小区里住的都是以前的街坊邻居,连在一块的平房没了,但情谊仍在。
    所以装修、开业前的准备,都得到不少人的顺手帮忙。
    就这样,卫氏早餐店在各方支持下,很快开始营业。
    苏甜一直在街道办事处这边配合旧巷弄的拆迁工作,没抽出空闲来。
    等她有时间去乐安小区看望大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
    她乘车到小区门口,这里鸟语花香,比上次无人居住的时候更多了些热闹氛围。
    卫氏早餐店正忙得热火朝天。
    卫小玉的煎饼果子做得好吃,价格也实惠,而且是小区里唯二的早餐店之一,人们都爱来照顾她的生意。
    太阳刚出来,一片片金灿灿的光辉洒进早餐店里。
    苏甜走过去,拿出十块钱,含笑道:“我买两个煎饼。”
    “好嘞。”卫小玉接过钱,才看到是苏甜来了,她一愣,立刻把钱退回去。
    苏甜抿唇问:“怎么,这次还不肯卖给我呀?”
    “不是,苏主任,我不要你的钱,我请你吃,吃多少个都行。”
    两人对视,会心一笑。
    卫小玉看到苏甜头顶的阳光,一束束的,成线,好像是苏甜本身发出来的光,照亮了她往后余生。
    而卫小玉的三个儿子也正仰着头,愣愣的。
    他们从来没见过妈妈这样笑,比太阳还要明亮灿烂。
    原来妈妈,也是会发光的。
    第125章
    苏甜在乐安街道办事处期间, 工作非常出色,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市里正好在评“巾帼英雄“的荣誉称号,她的名字被乐主任报上去, 在网络投票环节就以惊人的票数冲到第一, 并且是第二名的好几倍。
    除了街道里的人, 还有之前工作的地方那些老百姓们,都热衷于拿出手机,每天定时定点给苏甜投票。
    不单单是荣誉, 苏甜开会时也被市里面的领导点名表扬,并为她树立典型, 让其他人都和她学习。
    因为苏甜创造出来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并且非常惊人的。
    而不止是乐安街道这片巷弄需要拆迁, 还有不少地方, 也在进行拆迁工作,有许多的难题困扰,都可以从苏甜处理乐安街道巷弄的成果中,吸取不少经验。
    这么多地方都在拆迁,共同努力, 都是为了老城区的改造工作。
    像苏甜这样的人才, 区里当然会注意到。
    很快,他们提出申请, 想把苏甜从街道调出来,到区里直接参加整个老城区的改造工作。
    乐主任舍不得啊,但也只能忍痛割爱。
    苏甜的能力很强,只在街道这小小的池子里待着,迟早要搁浅。
    她应该去更广阔的天地, 去作为, 去奉献。
    更何况, 苏甜去了区里,也还是时不时就要来乐安街道查看帮忙,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忽然少了这么一位得力干将,街道的人都有些不适应。
    毕竟她在的时候,一个人能顶好几个人的活儿。
    也庆幸苏甜仍然在区里,只要还在她的管辖范围内,大家干什么都觉得有底气,很安心。
    好像觉得再难的事儿,都不必慌。
    苏甜在,就能解决。
    ......
    比起苏甜在区里继续风生水起地混着,解决各种麻烦事,谁见了都叫她一声“苏主任”,毕恭毕敬,心生佩服,被人们当成团宠一样供着的超级好待遇,苏依心就混得很惨了。
    苏依心在考公培训班里,几乎找不到朋友。
    大家都是来学习的,既然她没有苏甜一根手指头厉害,问她的题都答不出来,其他人也都懒得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苏依心被苏甜的光环压着,更加难以专心学习,在考公培训班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她想回家,但又怕父母觉得她一点儿用都没有。
    当时信誓旦旦说要考公,现在却连战场都没上,就打退堂鼓,父母肯定会更加觉得她不如苏甜。
    所以苏依心咬着牙,坚持到了笔试这一天。
    她有努力学习,也像其他同学那样认真听讲,自习的时候忍着困意刷题。
    但她不明白,为什么就这么难。
    笔试结束,她行测试卷才写了一半。
    申论倒是勉勉强强写满,但出来后听老师一说,才发现自己根本就写跑题了。
    不少同学从笔试考场出来,就胸有成竹地报名面试班,继续准备面试。
    苏依心却灰溜溜地回家,只字没提什么面试的事。
    她对自己的认知倒算清楚。
    等笔试成绩出来,也果真如她所料,她一点戏都没有。
    面对自己不到苏甜一半的笔试成绩,苏依心深深绝望,又不甘。
    ......她怎么就差苏甜这么远?明明她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难道真的比不上苏甜?
    苏依心不想承认这一点,她拼命挣扎着,难受两天后,她又拿出行测试卷,继续写,继续学。
    她就不信,自己真有那么差。
    她一定要向父母证明,她苏依心,他们亲手养大的女儿,才是最好的。
    她要从父亲手里,拿到代表苏家的印章!
    ......
    苏甜忙得要命,老城区的改造比她所以为的艰难许多。
    这里很久以前是a市最繁华的地区,但当时的人们缺乏科学规划的观念,不止是乐安街道的那片巷弄,整个老城区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无论是住宅还是行政办公的地方,包括商业金融地块,都散乱无章分布着,像随意拼凑的没有规则的地图。
    再者就是随着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购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老城区的道路也变得更加拥堵,到处都是负荷过重的交通。
    车辆、行人、商贩流动也都非常随意。
    还有消防隐患也不容小觑,老城区不少建筑是木质建构,用电线路、设备也都老化,许多居民为了居住方便,常常乱拉乱扯线路,那些巷弄又狭窄无比,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消防车根本开不进去。
    以及公共设施、居住条件都非常差,急需改善。
    所以,老城区的改造才迫在眉睫。
    可因为积重难返,又时间紧迫,压在区里的担子才格外重。


上一章
返回

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红炸了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