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姜六娘发家日常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152节

    姜二爷点头谢过,“多谢大哥提醒。”
    秦天野把持朝政多年,行事最为霸道,姜枫初入仕,与他对上可讨不到一点好果子吃。姜二爷只想安生过日子,从未想去招惹这位,跺一脚朝中都要颤三颤的大人物。
    “这几日秋光正好,咱们兄弟带着孩子们去西城狩猎散心,如何?”黄隶忽然开口相邀。
    宋颗的同党还不知藏在何处呢,事关儿子,姜二爷很是谨慎,“凌儿这几日出风疹,郎中说不能出门。待过些时日他的疹子落下去烧退了,小弟再带他配黄大哥打猎。”
    黄隶关心姜凌几句后,便道,“那就等凌儿好了再聚吧,不带着孩子只咱们几个,未免太冷清了。”
    带着孩子才不能玩得尽兴吧?姜二爷心里嘀咕,晚上回家跟裘叔提起此事,问道,“黄阁老与任老将军关系如何?”
    大周禁军十卫,任安寒任左武卫统帅,黄通曾任左骁卫统帅,两人肯定相识。敏锐的姜二爷意识到,黄隶邀他出城不是为了打猎,而是因为姜凌。
    黄隶是见过姜凌的,他此时邀姜凌同行,或许是其父黄通想见姜凌。堂审宋颗的兵部尚书李增奎,乃是黄通的心腹,应是他将宋颗怀疑姜凌是任家之后的事告知了黄通。
    裘叔回道,“老将军与黄阁老分守两地,往来不多,不曾交恶。”
    那就可能不是恶意了,姜二爷点头,“我带凌儿去见见他?”
    宋颗此行后,姜凌的身世瞒不了多久了。既然如此,他们便要争取主动,不能坐等蒋锦宗杀上门来。
    裘叔含笑,“有劳二爷。”
    “爷的儿子,什么劳不劳的。康安还有哪些官员对任家感兴趣,裘叔不防都讲一讲,爷也好心里有数。”姜二爷捏了捏眉心,认真问道。
    裘叔回道,“任家远在边城,与朝中官员瓜葛不深。若说对任家感兴趣的,除了蒋锦宗同党,怕也只有平西侯了。平西侯曾率右威卫驻守漠北多年,十一年前契丹三部围攻左武卫时,平西侯曾带两万精兵前来解围。”
    平西侯啊……
    姜二爷回到西院,坐在书房内的椅子上,望着儿子不说话。姜凌不知父亲在想什么,与他对视一眼,继续教妹妹写字。
    姜二爷抬身望过去,见到小闺女写的字,与儿子的越来越像了,便倒,“你俩练一样的字,是为了以后被长辈或夫子罚写字时,相互捉刀吗?”
    姜留故意瞪大眼睛,“爹爹好聪明,一下就猜到了!”
    傻丫头!姜二爷揉了揉她的脑袋。
    姜凌一本正经道,“父亲,妹妹都八岁了,你不能再这样揉乱她的头发。”
    不能?姜二爷挑挑眉,顺手将儿子的头发也揉乱了,然后转头看着旁边的大闺女。
    姜慕燕立刻将书捂在脑袋上,姜二爷敲了敲书,饶了她。
    顶着书的姜慕燕庆幸之余,又有些淡淡的失落。
    姜留顶着乱蓬蓬的头发问,“爹爹,明天留儿可以跟哥哥姐姐一块出去玩吗?”
    ------------
    第282章 添妆
    自肃州送马队入京后,三小只便没出过门了。现在姜留这么一问,姜凌和姜慕燕也跟着抬起头。
    姜二爷道,“燕儿和留儿可以去玩,凌儿还得在家养几天病。”
    肃州军马来了他就病了,人家一走他就好了,确实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姜凌点头,“是。”
    姜留虽然遗憾,但也知道这样安排最为妥当。她急着出门,是想去雪霞晚转转。前几日,她“研发”出来一款新的粉底,比现在市面上用面粉做的粉底服帖自然,比珍珠磨成的粉底便宜,推向市场后反响不错,姜留想亲自去看看。
    姜留和姐姐现在出门,已经非常有阵仗了。赵奶娘和齐嫂、两个丫鬟、四个武婢、鸦隐和四个护院,呼拉拉地带着一大帮子人,不带这么多人,爹爹不准她们出门。
    待到了雪霞晚,见到扩大了一倍的店面内,按照现代的布置方法,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胭脂、水粉、小饰品,姜留就有种恍然穿越回现代的感觉,却又被店内众人的衣着、口音拉回康安。
    “两位姑娘来了,快里边请。”雪霞晚的女管事姜春秀上前给两位姑娘行礼,请她们入内堂歇息。
    雪霞晚现在有男女两位管事,女管事姜春秀负责在店内招呼客人、管理账目;男管事姜波负责作坊、进货等事宜。这两位管事都是姜留亲自去伢行挑来的,模样顺眼,做事勤快。店铺有姜留在背后出主意、创新品,表面有他们俩打理,生意越发好了。
    姜春秀很能干,不只按照姜留的要求将店面犄角旮旯打扫得一尘不染,连后堂雅座内也干净整洁,室内飘着让人舒服的桂花香。她给两位姑娘上茶后,便将店铺的账册送上来。
    姜慕燕翻看账册,嘴角微微翘起,冲着妹妹笑得尤为开心。姜留凑过去,见八月的流水竟到了四百多两,刨除成本后有两百两左右的利润,笑得两只大门牙闪闪发光。
    只这一个铺子的收益,就足够她和姐姐吃穿花用了。
    姜春秀低声道,“王家大夫人前几日派人来取胭脂,奴婢按姑娘的吩咐,说姑娘已备好了胭脂,过几日亲自送去王家。”
    王幽影的婚期定在十月初十,比姜慕容早了十日,姜家姐妹也该去给她添妆了。姜慕燕便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咱们便去一趟吧。将新款的胭脂捡几样装好,再配上两盒帐中香,妹妹觉得如何?”
    这些东西并不算多。自大表姐王幽影烧毁了母亲的嫁衣,姜慕燕便没跟她讲过话,若不是不想被人说不懂规矩,姜慕燕连这些东西也不想送。
    姜留点头,“不少了,姐姐,大姐姐那边的,要不要今日也带回去?”
    姜慕燕点头,又吩咐姜春秀,“店内新款的胭脂水粉择八盒、帐中香两盒、宝林香两盒、胜梅香两盒、柏子香两盒。脂粉香共十六盒,挑最好的匣子装上。”
    姜春秀下去准备后,姜慕燕低声与妹妹道,“待二姐姐成亲时装十二盒,五妹妹还小,到时再论。”
    “嗯。”姐姐在规矩礼数这方面没得挑,姜留一点意见也没有。
    待姜春秀装好一大一小两盒香料后,赵奶娘提着送去王家的,齐嫂将送给姜慕燕的装进马车送回府,并将三姑娘早就给准备下的一对簪子取来,众人才向王家赶去。
    王老夫人见两个外孙女来给孙女添妆,立刻让人将王幽影叫了来。身材圆胖的王幽影这几个月没少吃苦,现在穿衣终于显出了腰身,小了一圈的脸上带着将要出嫁的娇羞和欣喜,倒也比往日顺眼不少。
    姜慕燕送上添妆礼盒,姜留递上姐姐帮她准备的配玉石珍珠流苏紫檀木簪,说了几句吉祥话。
    王幽影极为喜欢这对流苏玉簪,欢欢喜喜地收了。大舅母孔氏则对她们拿过来小小一盒脂粉极为不满,她未给女儿准备胭脂、香料,想从雪霞晚拿全套的,谁知她派去的丫鬟竟被管事撵了出来。
    还不等大舅母发难,姜慕燕便解释道,“这八样胭脂水粉,都是雪霞晚里最新的样式。前几日大舅母派人去取,因燕儿想亲自送过来,所以才未让管事交于喜竹。外婆,燕儿记得我娘亲出嫁时,胭脂香也是带了八样吧?”
    王老夫人轻轻点头,“不错。”
    能这么比照么?孔氏握了握拳头,你娘出嫁时带的少,是因为娘家给她陪嫁了一整个脂粉铺子!王清荷出嫁时,王家给她陪嫁了五家铺子,现在王家嫁女儿,这俩死丫头就送来就这点玩意,这是打发叫花子打发么!
    姜留瞧见大舅母的模样,便萌萌地问,“大舅母给表姐准备了几家陪嫁铺子?外婆,留儿记得您给我娘亲陪嫁了五个铺子,对吧?”
    王老夫人又轻轻点头,“留儿的记性也很好。”
    王幽影微微咬唇,母亲只给她在南市准备了一家小小的干果铺子。
    姜二把孔能关在牢里不放,孔氏的钱全被她爹抠去打点牢头狱卒了,她哪来的钱给女儿办嫁妆!孔氏实在忍不了了,讽刺道,“王家给你娘陪嫁了五家铺子,现在只剩两家,怕你们俩成亲时,姜家也只能一人给你俩陪嫁一家铺子吧?”
    王幽影也挺起腰杆,面上带了得意。
    姜慕燕握了握拳头,咬唇不语。姜留骄傲地抬起小脑袋,“我爹说,我和姐姐要多少,他就给我们陪嫁多少。”
    哼!孔氏用鼻孔出气,不信!
    姜慕燕挺直腰杆,咬字清晰地跟外婆讲道,“外婆,我父亲已为我和留儿相看了两个田庄,年底时便能买下来。父亲还说,若是我俩相中了哪家铺子,便回去告诉他,若是何时的,他便买下来。”
    这下莫说孔氏母女,便是王老夫人也愣了。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姜家就已缓了过来,有钱置产了?
    姜慕燕挺直了腰杆,心里骄傲极了。
    送他们姐妹出府时,孔氏和颜悦色地叮嘱姜慕燕,“十月初十那天,你们一家子早点过来帮忙,特别是你爹,一定要让他早点来。”
    虽然孔氏不待见姜枫,但他现在是万岁眼里的大红人,他来了跟着忙前忙后,王家才有面子。
    姜慕燕轻轻摇头,“我父亲和凌弟要去太康给大姐送嫁妆,我和留儿会早些过来帮忙的。”
    孔氏鼻子都要气歪了,“姜慕容有多少嫁妆,竟要劳烦你爹亲自去护送!”
    姜留伸出小拳头,然后将胖胖的小手指头一个个张开,慢悠悠有地道,“五-十-车。”
    孔氏眼睛都要瞪出眼眶了,“姜家哪来的银子给她办这么多嫁妆?”
    赌赢的,姜留咧嘴,笑得极为开心。
    :。:
    ------------
    第283章 雅正求见
    要去太康给姜慕容送嫁妆的是姜凌,姜二爷只送到城门口。但姜二爷早就放话了,除了过年给王老夫人拜年,他平日不会在登王家的门。当孔氏“记性”不好,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姜留来的路上就跟姐姐提过这件事,所以姜慕燕才会这样自然地解释。
    除了王家后,姜慕燕坐在马车上回头看着王家的大门,喃喃道,“这里竟越来越陌生了。”
    姐姐自小跟外婆近亲,在王家的时间比在姜家的时间还长。但王家除了外婆和二舅,其他人并未将她当亲人对待,现在因为二舅母的缘故,她们也很少见到二舅。姜留觉得,一旦外婆去世,她们姐妹与王家,也就算是断了。
    姜留不想姐姐因为王家的事难受,便与姐姐商量道,“姐姐,咱们去西市给哥哥挑件合身的锦袍吧?”
    姜凌长得很快,这几日冷了,姜留命人将他春天穿的衣裳,发现都已不合身了,便从库房里挑了块布,给哥哥量身让针线房给他做两件秋冬之间穿的锦袍,但府里做的,总不及外边买的精致,过几日大姐成亲,姜凌和大郎他们一样要去迎客、送亲,该给他准备几件好衣裳了。
    姜慕燕点头,“不只要买锦袍,腰带、帽子都得换,咱俩的衣裳也要去转转,走吧,去彩衣巷!”
    姜二爷任西城指挥使后,姜留和姜慕燕在西市的购物体验直接上升了一大截,这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是西城指挥使的女儿,各商家皆把她们奉为上宾,比招待王侯家的姑娘还殷勤周到;二是西市在父亲的治理下,不只街道干净整洁,泼皮都改行当了“辅警”,治安情况大为改善,逛街的百姓不必再担心钱袋被偷、商家缺斤短两,脸上都带着笑容,让身处其中的姜留颇为舒适。
    一开心,小姐妹俩不知不觉就逛了许久,买的东西足足装了半车。
    有钱的感觉,实在太爽了!姜留美滋滋地抱着她从自家铺子里拿的一堆布头,翻腾,这个可以用来绣帕子,那个可以给哥哥做香囊。
    “留儿,你看那是不是雅正夫人?”姜慕燕拉住妹妹,让她往车窗外看。
    姜留立刻看过去,见路边有一上身着浅青金色撒花缎面交领马甲,下配湖蓝色八幅裙的女子,这女子背对马车,与其他几个妇人围拢在一个中年虬髯汉子身边,听他说话。
    因为雅正夫人身上有一股别人没有的出尘气质,纵使她换上转身中年寻常妇人的衣裳,姜留还是一眼认出了她。雅正夫人多日不去姜家教琴,却乔装改扮出现在这里,她要做什么?姜留皱起小眉头。
    姜慕燕拉着妹妹,担忧道,“夫人应是遇到了为难事,咱们过去问问?”
    姜留摇头,“夫人打扮成这样就是不想人认出她,咱们不能过去。”
    “那该怎么办才好?”姜慕燕眼看着夫人的身影渐渐落在车后,焦急问道。
    “先打听打听再说。”姜留低声吩咐书秋几句,书秋探身与跟在车边的芹青说了芹青说了几句话,芹青点头,转身进了路旁的糖果铺。
    姜家姐妹到家半个多时辰后,芹青才回来了,“那满脸胡子的大汉叫赵洪树,是奏事院的小管事,奏事院内正在招厨娘,方才与雅正夫人在一起的几个人,都是去应征厨娘的。”
    雅正夫人去应征奏事院的厨娘?姜慕燕满眼疑惑。姜留托着小下巴想了想,问道,“奶娘派人去打听打听,看前些日子或者近日,奏事院是不是要来哪里的官员。还有这些官员中是不是有哪些是从康安外派出去的。”
    西城奏事院就在紧邻会嘉坊的延福坊,打听奏事院的消息极为容易。赵奶娘出去两盏茶的功夫便回来了,“姑娘,咱们西市奏事院共驻扎西南六路的驻京官,前些日子成都府路到了三个官员,昨日肃州左武卫的将士们走了,三日后夔州路的官员到京。至于哪些是外派的,这个不好打听出来。”
    姜慕燕追问道,“妹妹想到了什么?”
    “姐姐不是说你听大舅母说过,夫人的父母可能是被人害死的么?”姜留提醒姐姐。
    姜慕燕睁大凤眸,“妹妹你是说,害死夫人父母的人在延福坊的奏事院?夫人要去报仇吗?”
    十年前,雅正夫人的父亲检查御史苏汗青陪妻子回娘家时,拉车的马受惊,马车落入山涧而亡。孔氏曾说苏汗青当时在搜查官员贪墨的罪证,他就是被贪墨的官员灭口的。
    姜慕燕越想越害怕,“夫人孤身入虎穴,便是拔下虎牙怕也难全身而退,咱们该如何是好?”


上一章
返回

姜六娘发家日常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