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姜六娘发家日常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431节

    又是一个钱多的!姜二爷把银票推回去,“你的心意我领了,我这里不缺银子。你若有心,便好好待筝儿,别让她受委屈。”
    廖传睿保证道,“二叔放心,小婿待慕筝如珠如宝,绝不会让她受委屈。”
    姜二爷满意点头,“大郎和你姐夫读书的事儿,你也盯着些,特别是你姐夫,若发现他不思进取,就回来告诉你岳父……”
    姜二爷在前院叮嘱廖传睿时,姜慕容把女儿交给奶娘,将丈夫带到了自己的闺房中,道,“二叔即将去肃州了,夫君去前院寻父亲和二叔,问一问你能帮着做些什么。”
    李正秋犹豫道,“我能做什么?”
    姜慕容言道,“不管咱们能做什么,你过去问,就表明你有这份心。难道你不担心二叔和二弟,不想帮着出力?”
    “我自是想的……可……”
    “那你就去,只要你想,肯定有你能做的事。”姜慕容说完,又叮嘱道,“我已跟二叔说了夫君这几日待我和盈儿极好,你放心去,二叔不会难为你的。”
    李正秋这才咬牙应下,硬着头皮去前院寻岳父和二叔。
    他走后,姜慕容找到二妹,问道,“你现在住的巷子里可有空着院子?我不想再在靖善坊住了。”
    姜慕筝应道,“空院的事我回去问问,不过大姐若搬到崇化坊来,姐夫就离着李夫子远了。”
    “他也不是每日都去夫子家里请教,大部分时候都是待在家里读书。”当初是为了丈夫读书方便,姜慕容才去李夫子居住的靖善坊赁屋住的。现在她却不想住在那边了,一是因为进那个院子她就想到青梅,心里不痛快;二是那边没有聊得来的邻居,搬到西城来住,去坊市方便,每日也有人一块说说话。
    姜慕筝端详了大姐片刻,笑道,“我怎么觉得过了个年,大姐跟以前不一样了呢。”
    姜慕容坦然道,“有什么不一样的,我还是跟之前一样又懒又笨,搬过去跟你做邻居,只想让自己住得舒坦些罢了。毕竟从小到大,我能欺负的人也只有二妹你一个。”
    ------------
    第880章 我想去肃州
    大年初八,各衙门年节后开始正式办公,离着姜二爷父子离京只剩八天了。看着家里人给爹爹准备得行李越来越多,姜留心里越发地不安,小脸上的肉肉也眼见着往下掉。
    变瘦了的姜留不想让家里人担心,所以她强撑着,每日还是乐呵呵的,只是总时不时地问一句,“爹爹带女儿去肃州好不好?”
    “哥,我想跟你一块去肃州。”
    闺女这样,姜二爷连劝不敢劝,他怕闺女一哭他就忍不住心软。于是,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扔给了儿子,“你今天晚上带留儿出门看花灯,好好哄哄她。”
    姜慕燕也跟江凌说,“留儿这几天胃口不好,你带她出去转转,多给她买点好吃的。”
    江凌责无旁贷地接下来陪妹妹的差事,并道,“咱们都去吧?”
    姜慕燕犹豫道,“我得在家看着悦儿。”
    悦儿还小,父亲忙着,母亲有孕,姜慕燕不敢带他出门。江凌劝道,“让悦儿跟着祖母,咱们三个一块去,看过这次花灯,下次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这些年的花灯,都是他们仨一块看的,姜慕燕想了想,便也应了。
    晚上天还没黑,西院渐渐长大的三小只一块出了门。武婢、护院、摘星楼的镖师和秦克玓派来的秦府护卫明里暗里将三人保护得滴水不漏,江凌仔细查看一番后,觉得十分安心。
    姜慕燕拉着妹妹的手,指着路边的糖葫芦道,“妹妹想吃什么味儿的?”
    一点胃口也没有的姜留笑眯眯地道,“吃山药豆的。”
    山药豆的糖葫芦个最小,江凌从草把子上拔下一个递给妹妹。待到了看花灯时,姜留虽然还是一脸笑,但姜慕燕和江凌看着更心疼了。
    花市依旧灯如昼,三人四处逛,买了许多东西,每个看着都很开心,但气氛却跟往年大不相同。
    三人挑了最漂亮的河灯,跑到河边许了愿,把河灯放到水里看它慢慢飘走,汇入灯河,流向远方。
    一股再也压不下去的离愁随着河灯泛滥开,姜留笑得比哭还难看。但她还是忍着,哥哥要走了,怎么也得让他玩得尽兴,“哥,咱们去看龙灯?”
    留儿等这样了,江凌哪还有心思看龙灯。他站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府。”
    三人回到府中,姜慕燕便道,“我把花灯送到北院去,凌弟把留儿送回西院,让她早些歇着。”
    江凌知道三姐是让他劝劝留儿,点头应了,带着留儿去了西院书房。父亲还没回来,母亲和悦儿都在北院,西院书房内只有他们两个。
    姜留笑道,“哥今晚没带大表哥他们去逛灯市,待会儿大表哥肯定又要闹你了。”
    大表哥怎么闹江凌都不怕,但妹妹这样他真怕了。江凌隔桌坐在妹妹正面,轻声哄道,“留儿,我跟你保证,父亲一定会平安回肃州的,你不要担心……”
    他还没说加,姜留的泪珠便一粒接一粒地滚了下来。
    虽然很没出息,但姜留真忍不住了,“爹爹平安回来,那哥你呢?你在祖母面前发誓要舍命护着爹爹,你自己呢?”
    江凌很想说他也会平安回来,可留儿都哭成这样了,他哪还敢乱说。转到她身边坐下,江凌递上姜留给他绣的兰花帕子。
    姜留一哭就收不住了,“哥明明知道我很厉害,为什么就不肯让我去肃州呢?如果你同意了,爹爹根本就拦不住我。你明明知道家里有这么多人,根本就不差我一个。”
    江凌说了心里话,“就是因为你厉害,我才更不能让你去。家里每次有事,你都冲在最前头。大郎哥被抓,你不要命地冲上山救他,差点把命扔在黄岩寨里。咱们去肃州,会比黄岩寨凶险十倍、百倍,完成父亲或我遇险,你肯定会更不要命。”
    姜留哭道,“我上黄岩寨时已经盘算好了,我不会让自己出事的。”
    江凌却道,“但你从黄岩寨下来后高烧三日,烧得直说胡话,回府养了两个月才缓过来,当时父亲守在你床边哭了好几回。若你去肃州出了事,我和父亲肯定会拼命,到时咱们仨一个都回不来。你留在康安,父亲一定平安回来的,我……也会活着回来。”
    哪怕真遇到了凶险,哪怕只剩一口气,我也会活着回来,江凌心中暗暗道。
    见姜留抽泣着说不出话,江凌便道,“若你一定要去,那我不回肃州了,让裘叔和孤月楼的人保护父亲去肃州,等父亲回来我再去。”
    “哥,我不是想拖你后腿,我就是……”姜留哭起来真是停不住了,“我就是……不放心,我身体挺好的,我觉得自己挺有用的。”
    一块帕子哭湿了,江凌递上第二块,“我知道,你是我认识的所有姑娘里最有用的。”
    她两世为人,当然比其他小姑娘有用。姜留平静下来后,又觉得自己真挺没用的。哥哥都说她若去,他便跟自己一起留在康安,这让姜留彻底明白,这趟肃州之行,她是去不成了。她小声道,“哥我没事儿了,我想去睡觉。”
    她这样子若让母亲和姐姐看到,实在不像话。
    姜二爷回府后,得知小闺女大哭了一顿睡了,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哭哭也好,总憋着容易憋出病来。”
    姜慕燕回道,“您放心,女儿会照看好妹妹的。”
    看着无比克制又无比懂事的大闺女,姜二爷想说比起没心没肺的小闺女来,他更担心眼前这个。虽然很憷跟大闺女谈心,但若不抓住今天这个机会,他怕自己走之前都张不开口了。
    于是,姜二爷站起来道,“燕儿在这等一下,为父去去就来。”
    “是。”姜慕燕看着父亲走出书房去了东里间,以为他要换衣裳,便站在书房内静静等着。
    谁知父亲不只换了衣裳,还带过来一个钱匣子。
    姜二爷示意书英和听琴出去等着,他把钱匣子放在桌上,撑着当爹的气势坐在桌边,道,“燕儿过来坐。”
    “是。”姜慕燕走到桌边,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姜二爷看了看离着自己远远的闺女,又有些泄气,他本想先铺垫几句再进入正题的,但这会儿他什么话也想不起来了,干脆把钱匣子推了过去,道,“这是为父早就预备下的的,给你置办嫁妆的银两。”
    ------------
    第881章 心结
    姜二爷把钱匣子往大闺女面前一推,姜慕燕立刻就站了起来,“父亲出京在即,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女儿……”
    姜慕燕想说自己的嫁妆已经准备好了,不用父亲添银子。可她刚说了两个字就觉得这么说不合适,改口道,“女儿和留儿的两家胭脂铺就是父亲为我们置办的,胭脂铺每年赚很多银子,这些银子足够给女儿和妹妹办嫁妆了。”
    姜二爷不肯收回来,“给你你就拿着。”
    姜二爷这话说出口后,觉得语气太生硬了,他想补充两句,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父女俩陷入了沉默中。全康安,也只有亡妻和面前的大闺女,能让能说会道的姜二爷词穷。姜二爷心里什么都明白,可当着大闺女的面,他就是什么都讲不出来。这让他灰心丧气又着急,若依着他的性子,真想转身就走,可今天不能走。因为这一走,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也有可能这辈子就回不来,有些该讲的话,真就没机会讲了。
    姜二爷深吸一口气,“你……”
    “女儿……”
    同样鼓足了勇气的姜慕燕跟父亲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了。片刻之后,姜慕燕觉得还是得自己先开口,她略过了父亲不喜欢的赔罪的话,解释道,“女儿还没订亲,父亲出京在即,女儿觉得这些银子还是先紧着您用,等您从肃州回来再给女儿办嫁妆也不迟。”
    姜二爷也解释道,“为父出京的银子已经备齐了,这些是专门给你留的。”
    “多谢父亲。”见父亲不肯收回,姜慕燕便把钱匣子抱到自己面前。从妹妹和母亲身上,姜慕燕学到了事情不是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此路不通可以另辟蹊径。她决定先把银子收下,等父亲出京时,再把银子放到父亲行李里边,这样父亲不会生气,她也能踏实。
    闺女收了银子,姜二爷立刻舒坦了,又叮嘱道,“这些银子足够你买三个大庄子,你跟留儿慢慢看,选中哪就买哪的。”
    “是。”姜慕燕恭顺应下。
    姜二爷又停了停,才继续道,“为父知道你虽然话少,但心里主意不少,你的婚事……若为父能活着回来,定会为你做主。若为父……”
    姜慕燕慌了,站起身道,“女儿等着您回来为女儿做主。”
    姜二爷停了停,笑道,“为父是说万一,为父已经跟你伯父交待过了,若为父不能回来,你的婚事就由他给你做主。你相中了谁就告诉你伯父,你伯父会给你风风光光地操办婚事,把你嫁过去。”
    姜慕燕想说她不要伯父做主,就要等着父亲回来。可她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已经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了。
    闺女哭,姜二爷心里也很难受。可不管他带了多少万岁给的高手、多少羽林卫、多少江湖镖师,一旦肃州起了兵变,几万人马压过来,他也休想活命。所以有些话,该交待还是得提前交待清楚。
    “为父知道你眼光高,你选中的人一定差不了。不过这是终身大事,到时候你不想跟别人说,也要问问留儿的意思,你们姐妹俩商量着来。你母亲那里为父也已交待过了,她虽不是你亲生母亲……”
    见闺女哭得越来越厉害了,姜二爷便不再提雅正,而是说起她的生母王氏,“爹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待你娘不够耐心体贴,害得她早早地去了,让你受了不少委屈……”
    “呜呜呜……”姜慕燕忍不住哭出了声,她想解释她没受多少委屈,反而因为自己不懂事,没少让长辈因为她生气,可她一张嘴便是哭,什么也说不出来。
    大闺女以前就算哭,都是隐忍而克制的,姜二爷还是第一次见她哭成这样,顿时慌了手脚。他跑到堂屋取布巾,用小火炉上温着的热水浸湿了,拿回书房递给闺女,“莫哭了,莫哭了。”
    姜慕燕把布巾捂在脸上,把哭声压了下去。
    姜二爷看她好了些,便继续道,“你的性子随你娘,什么事儿都在心里闷着,不高兴了就不理人。你选夫婿,要挑有耐心又脾气好的……就像你二姐夫那样……”
    姜二爷说出口,又补充道,“为父是说脾气和学问像你二姐夫那样,但模样可不能像他。你嫁过去后,要好好过日子,有气别在心里憋着,你憋着你自己难受,别人还不一定知道……”
    姜慕燕忽然起身,就要跪到父亲面前。
    姜二爷吓坏了,连忙起身拉住她。
    “爹爹!”姜慕燕便扑在父亲怀里,哇哇哭了起来。
    大闺女从小到大都跟他不亲近,一次没唤过他“爹爹”,现在她这么一喊,姜二爷也忍不住哭了。他抱着快长到自己肩膀高,却比小闺女还瘦了一大圈的大闺女,一下一下地拍着。
    姜慕燕狠狠哭了许久,才哑声道,“女儿会照顾好祖母、母亲和妹妹、弟弟们,等爹爹从肃州回来为女儿挑个好夫婿,为女儿置办好嫁妆,把女儿风风光光嫁出去。”
    “好。”姜二爷顿了顿,又小心翼翼地跟大闺女商量道,“悦儿才三岁,你容他玩到六岁,再管教他读书识字可好?”
    姜慕燕一下没憋住,挂着笑出了声,“嗯。”
    大闺女一笑,姜二爷的心也跟着轻松了,他抬手给理了理头发,温和道,“回去让丫鬟给你敷一敷眼睛再睡。”
    照她方才这哭法,若不敷一敷,明天眼睛肯定会肿成桃子,姜慕燕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应了,“您也早点睡。”
    “好。”
    目送大闺女出门后,姜二爷回里屋把身上被她哭湿的袍子脱下来,才发现中衣也被她哭湿了。姜二爷一边解衣襟一边绕过屏风,见妻子侧躺在床上,一双凤眸温如水地望着他。


上一章
返回

姜六娘发家日常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