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姜六娘发家日常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440节

    延平回道, “因坊内家庙、家祠众多, 所以坊内常有鬼魂荒诞之说, 都不大可信, 但九年前曾出过两宗命案, 一宗的死者是宫里出来的一个老太监和家中老奴, 死因为有人翻墙入宅偷盗钱财被发现,杀人灭口。太监死后一个半月, 有一家住坊内的屠夫翻墙入太监的宅子,被生生吓死了。”
    “怎知是被吓死的?”姜留追问。
    “是南城兵马司验尸的仵作亲口说的。”延平回道, “杀太监的凶手至今未被抓获,屠夫是被什么吓死的也不可知。”
    姜留点头, “那太监的情况可查清楚了?”
    “太监名叫魏滨,是先帝寝宫正阳宫的洒扫太监。先帝驾崩后高老出宫, 景隆元年腊月初八被杀。”虽不知姑娘为何要查通济坊西北区, 但得知这里死了个太监后,延平就觉得这此人应是六姑娘想调查的人,派人将他查了个清清楚楚。
    “魏滨在通济坊的宅子是早就置办好的,还认了儿子起名魏从, 给他养老。魏滨景隆元年十一月初告老出宫后便住进了通济坊后家中,他不出门也不与邻里往来, 府里的采买都是家里的老奴出面。魏从在魏滨回通济坊后不久出了门便再没回来, 至今下落不明。”
    下落不明?姜留的手指在地图标出的魏宅的位置敲了敲,“魏滨真死于劫财?”
    延平摇头,“虽无证据,但小人觉得不是。因为先帝驾崩后放出宫的正阳宫六个太监和十三个宫女,在出宫后三个月内都死了。”
    都死了?!姜留睁大桃花瞳,“何人下的手?”
    延平缓缓摇头,低声道, “姑娘, 此事查不得。”
    确实查不得。姜留低头盯着桌面上的通济坊地图,万千念头在脑中打架, 乱哄哄的。
    延平又道,“还有一事:魏滨被杀那晚,魏宅被人彻底搜查过。”
    彻底搜查?姜留眸子一转, “院里的土都被人翻了?”
    延平点头。
    挖地三尺定是在找东西,姜留脑中立刻出现两个人的脸:一脸假笑的仁阳公主和自带暗黑背景的秦天野,在这黑色背景中,许还隐藏着已死去的秦太后和……景和帝。
    姜留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地图看了半晌后,抬眸道,“在不惊动各府探子的前提下,尽可能打探魏从的下落。”
    “……是。”延平应下,退了出去。
    姜留又盯着地图看了片刻,才将图收起来放好,推开门进入院中。郑采薇和白振喻在二月订亲后,郑夫人便带着女儿和侄子回了瀛州。姜留不忍任府变得空荡荡的, 便搬到任府东院书房办公,姜慕燕和姜慕锦也在此读书, 姜三郎的鸟和蛐蛐们依旧养在东院厢房,小悦儿和姜小树两院跑,为任府添了不少欢笑声。
    姜留出院门, 到了小院内,见小悦儿正踩在凳子上踮着小脚摘紫藤花。这孩子,对摘花尤为感兴趣。姜留笑着溜达过去,问道,“悦儿摘这么多紫藤花做什么?”
    “爹。”
    姜留明白了,“好,咱们把紫藤做成干花,给爹爹送去。”
    小悦儿回头,认真问姜留,“爹?”
    跟小悦儿在一块待时间长了,哪怕他只是变了个声调,姜留也能明白他想说什么。姜留不糊弄小孩子,如实道,“爹爹去办差,办完差就能回来了。”
    小悦儿低下头,“弟弟。”
    姜留点头,“嗯,等弟弟会开口叫爹爹时,爹爹应该就能回来了。”
    小悦儿摘了一兜紫藤花后,便往姜府走,姜留不用问都知道,他又对着母亲的肚子喊爹去了。
    懒得连话都不想说的小悦儿,为了让爹爹早些回来,每日对着母亲的肚子,教还未出生的弟弟喊爹爹,那场景让家里人既想笑,又心酸。
    姜留抬头自己与哥哥开府那年种下的,如今已爬到亭子上的紫藤,她想爹爹,也想哥哥。虽然隔三差五就能收到哥哥的信,但他总是报喜不报忧,姜留真恨不得背声双翅,飞到肃州去。
    “三姑娘。”
    听到书秋的声音,姜留转头,见三姐绷着小脸快步走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
    第900章 跑了
    姐姐今天去升平坊王家探望外祖母,就被气成这样。姜留桃花瞳瞪圆,撸袖子道,“谁惹姐你生气了,我去抽她!”
    “我也去!”
    “我。”小悦儿也跟了一声,不过他想的可不是抽人,而是六姐抽人,他在边上看着。
    让妹妹和弟弟们这么一闹,姜慕燕没绷住笑了出来,“胡闹!”
    姐姐笑了就好,为王家人生气值不当的。姜留嬉皮笑脸地拉住姐姐的衣袖,“姐,外祖母身体可好些了?”
    “嗯。”姜慕燕应了一声,叮嘱小悦儿和小树莫摔着,便拉着妹妹去了书房,沉着小脸道,“柳氏跑了。”
    啊,哈?姜留眨眨眼,“她跑什么,跟谁跑了,跑哪去了?”
    姜慕燕叹了口气,“许是察觉到外祖母容不下她了,过完年柳氏便劝着二舅搬出去住,二舅自是不肯。前天她出门说去买夏裳,便一去不归,也未回娘家。外祖母说,她将二舅房中的金银字画都卷走了。”
    这事儿传出去,王家这人就丢大发了,难怪外祖母会病倒。姜留又问道,“她是自己走的还是带着孩子?”
    姜慕燕庆幸道,“孩子一直在外祖母院里,她只带了个心腹婆子。”
    那还好。姜留又追问,“二舅打算怎么办?”
    “二舅不想报官,派人去找了。”姜慕燕抿了抿唇,“我觉得柳氏可能去了东城外的山前庄找刘承的夫人,留儿,你派人问问?”
    正月时,刘承夫妇被邑江侯撵出府,搬去了东城外二十余里的山前庄。柳氏与刘承的夫人柳如烟是堂姐妹,她没回娘家,去找柳如烟的可能性确实不小。姜留叫来书秋叮嘱几句,让她去前院找延平。
    傍晚时,延平便将消息送了进来:柳氏确实去了山前庄,至今还在庄中未出。
    姜慕燕又与姜留商量道,“此事咱们不好插手,派人去告诉二舅一声?”
    这样最好不过。姜留吩咐齐嫂,让她给外祖母带了些去火的药材,顺道给二舅带句话。
    晚上用膳时,雅正问姜慕燕,“你外祖母身体可还好?”
    王家出了这么丢人的事,姜慕燕自是不肯对母亲提起,只道,“近来天气炎热,外祖母受了些暑气,需调养些时日。”
    雅正挺着大肚子,也十分怕热,她建议道,“这一段确实炎热,燕儿不若请你外祖母去柳家庄住些时日。”
    柳家庄近山临水,本就是消暑用的庄子,不过姜慕燕知道外祖母一定不会去的,但她还是笑道,“母亲这个提议极好,燕儿明日便派人去问问外祖母。”
    姜留看着擦汗的雅正,笑道,“母亲想不想出去散心?”
    雅正笑着摇头,“咱们家中有花有树,有水有亭,我在家中转转便好。”
    因怕府外不安全,父亲出京后,母亲从未出过府门,家中景色再好也该看腻了。姜留提议道,“延福坊大戏楼新来了几个外地的戏班子,明日我去跟祖母说,咱们叫个戏班子进府唱半日戏吧?”
    雅正领了女儿的好意,“我听丁夫人说鸿升戏班排了一出新戏,很是不错。”
    雅正说的丁夫人便是吏部尚书丁海全的夫人,她与雅正相交多年,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第二日,姜留与姜老夫人一提,姜老夫人立刻应了,“你母亲她们几个怕吵,咱就在园子里搭个小戏台,请三五人唱出小戏就好,到时把你姑姑和大姐、二姐也叫过来,还有你二姐她婆婆。”
    “好。”姜留笑吟吟地应了。
    看着眉开眼笑的一家子人,姜老夫人也觉得府里该热闹热闹了,便道,“待日子订了,你们想叫哪个过来听戏就都叫来,只要人家不嫌热。”
    小悦儿立刻道,“冰。”
    在屋里听戏还好,若在外边摆多少冰盆够用?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岳锦仪笑道,“祖母,孙媳想把我母亲和大嫂请过来。”
    雅正笑道,“丁夫人是戏迷,咱们搭戏台若不叫她,第二天她肯定来掀儿媳的桌子。”
    陈氏道,“娘,儿媳把燕来巷的张夫人请过来吧?”
    燕来巷张开润与姜松同在翰林院做事,陈氏自今年春便与张夫人常往一块凑,但……雅正将目光转向姜慕燕,张夫人是王幽影的婆婆。
    姜慕燕笑着,向母亲微微点头。大伯与张开润同衙为官,姜家与张家往来合情合理,总不能因为已经死去的大表姐,让两家人生分了。只是张夫人精明世故,大伯母与她在一块,早晚会吃亏的。
    姜老夫人笑道,“请,都请过来。老三媳妇,我记得你娘也爱听戏?”
    闫氏没想到婆婆会主动问自己,连忙道,“我娘也好这一口,只是她端午时贪嘴多吃了两个粽子伤了肠胃,这些日子还在家里静养着。儿媳把我大嫂叫过来,她也爱听。”
    姜老夫人点头,雅正笑道,“那咱们可得选出喜庆的,否则我怕你大嫂又把眼睛哭肿了。”
    闫氏的大嫂泪点低,即便知道戏台上的生死离别都是假的,她也能哭得稀里哗啦。那场面除了岳锦仪,屋里人都见过,立刻笑倒了一片。姜老夫人也笑歪了,她拉着姜慕燕的手道,“你这两日去看看,若你外祖母身子好些了,也请她过来听戏。”
    虽然外祖母不会来,但有祖母问这句话,姜慕燕很开心,她应下,又道,“祖母,燕儿想请容清姐和南湘妹妹过来听戏。”
    姜老夫人点头,“容清回康安了?”
    张文江之女张容清与姜慕燕交好,但她去年嫁去了应天府后,姜老夫人已数月未见过她了。
    姜慕燕点头,“她昨日回来的,要在娘家住一段再回去。”
    这个有要请的人,那个有邀请的客,姜留掰着手指头一算,这戏台是不能像祖母说的那样,小小的只能容三五个人唱了。她抬头见伯母正乐呵呵的吃瓜,根本没考虑这事儿,便知选地方搭戏台的事儿,得她跟两个姐姐办了。
    ------------
    第901章 酒泉戏楼
    姜家三姐妹商量着在哪搭戏台时,远在肃州酒泉的姜二爷正坐在酒泉县城最大的戏楼、最好的雅座上,靠着舒适的圈椅,摇着折扇津津有味地听戏。
    他在听戏,满戏园子的人都在看他。酒泉的官员们见钦差大人听得高兴,也跟着高兴;为了一睹大周第一美男子真容挤进来的大姑娘、小媳妇甚至老婆婆们,看姜二爷看得如痴如醉。
    难怪姜钦差会被万岁封为谪仙大人,这长相、这气质哪一样都不是人间能见得到的。
    一个头戴大大的牛角梳的少妇感叹,“如果谪仙能留在酒泉就好了,那样我每日就有盼头了。”
    “我也……”一个打扮精致的小姑娘捧着通红的小脸,羞答答道,若能去姜谪仙身边伺候,哪怕是让她端茶倒水她都心甘情愿。
    “如果谪仙留下,我愿每日少吃一顿饭!”少妇身边胖乎乎的姑娘握紧拳头,心里默默补充:如果能去伺候姜谪仙,她可以不吃饭,只喝汤!
    占据最佳观谪仙位置的老妇也情不自禁道,“如果每日都能见到谪仙,老身一定能多活好几年。”
    送茶的小二心里默默道,“徐老夫人,您这话若让您儿子听到,情何以堪?”
    坐在姜二爷下垂手的酒泉县丞徐启林起身给姜二爷斟茶,殷勤笑着,“得知大人您来此听戏,酒泉的姑娘都赶过来了。大人,您看咱们这里的姑娘,可有能入您的眼的?”
    姜二爷扇扇子的手停住,戏楼内所有人的呼吸也跟着停了。
    “徐大人。”
    “大人。”徐启林立刻倾身。
    姜二爷压低声音道,“来这里的姑娘徐大人都看过了?”
    徐启林心儿怦怦跳,“看过了,看过了!都保证身家清白,心甘情愿!”
    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大人您用扇子一点,下官立刻给您送到县衙去!
    姜二爷压低声音,“那……”
    徐启林激动了,身子又往姜二爷这边倾了三寸,好奇他选中了谁。
    “那……徐大人可发现哪位姑娘的容貌,能配得上本官?”


上一章
返回

姜六娘发家日常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