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结婚记

七零结婚记 第7节

    佟珍珠犹豫了一下问,“现在山上的菌子多吗?”
    日头升起来了,山坡上晒人得很,许运昌拿起竹筐上的斗笠戴上了。
    “有啊,这会儿最多了。
    佟珍珠这下犹豫的时间更长了,问,“那,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啊?”
    许运昌往下拉了一下斗笠,不让她看到此刻他闪闪发光的桃花眼,语气拽拽的说,“可以啊,不添乱就成,不过,你一个人可不成,咋也得再叫一个女同志。”
    佟珍珠说,“我让楚秀兰和我一起去。”
    许运昌语气挺平淡,“那行吧。
    佟珍珠对上山这件事儿还挺期待,也赶紧的拿起铁锹开始干活了。
    临近中午,俩人把一天的活儿都完成了。
    马庆林笑得合不拢嘴,送走了一个懒蛋,来了一个勤快能干的,这是赚了呀。
    不过他和许运昌还不太熟,听三组组长说,这人不好领导,也就随他去了,他笑眯眯的对佟珍珠说,“小佟,上级要来咱们农场检查了,咱们组的工作报告就由你来写吧。”
    “一下午的时间够不够?”
    许运昌这会儿正扛着工具准备走呢,闻言放慢了速度。
    佟珍珠以前掐尖要强,主动为自己揽了不少活儿,其中之一就是组里的工作报告,一年四季都是她来写的。
    但这辈子她不想这么做了。
    她笑着说,“马组长,我听说你在扫盲班考了第一,上回农场开会,你的发言也很好啊,我倒不是不能写,但我毕竟工作体会没那么深刻。”
    “可能编的还不如您自个儿写得好。”
    马庆林这人不太经夸,一听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他挺谦虚的说,“我没什么文化,要不这样吧,我回去琢磨琢磨,写好了你帮着改改。”
    佟珍珠答应了,“成啊,没问题!”
    吃过午饭,趁着大家伙儿都在午休,佟珍珠和楚秀兰背着竹篓悄悄出发了,走到约定的地点,高志军和许运昌已经在等着了。
    高志军挺高兴,说,“你们要捡菌子,算是找对人了,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个了!”
    他是本地人,认识的菌子多,也知道那些好吃那些有毒,有的毒菌子长得差不多,采回来要是吃了,弄不好会要命的。
    附近的十村八寨,都有因为吃菌子中毒,甚至死掉的。
    前年,有个上海知青不慎吃了毒菌子,很快就口吐白沫了,幸亏往医院送的及时,拣回了一条小命。
    现在知青们可不敢随便去捡菌子了,都是要当地人陪着。
    高志军这么高兴,还有一层原因。
    他是本地人不假,但不是乡下人,而是昆明人,父母都是高级教师,他这捡菌子的经验,还是跟他爷爷奶奶学的。
    但他并没有上山打猎的经验。
    许运昌可不一样,他这人挺傲,可也是真有本事,这两年,野鸡野兔子越来越不好打了,不少有经验的知青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许运昌却从来没有落空的时候,但他不喜欢带人,都是单独行动,这次能主动带他,高志军激动的昨晚都没睡好。
    四人踩着一条小路一口气爬上了山,在许俊昌的带领下,往东南方向又走了好一会儿。
    其实这边仍然还不算深山,还算是外围,树木都不太密,大部分还都特别矮,还有好大一片竹林。
    但这边儿菌子挺多的。
    高志军折了一段树枝当棍子,小心的挑开地上的腐叶和松针。
    很快就找到了两处菌子。
    楚秀兰小心的把野生的菌子采下来,由衷的说,“高志军,你太厉害了!”
    高志军谦虚的笑了笑,说了几点要注意的,然后把树枝递给楚秀兰,“这没啥难的,你们肯定也都成!”
    许运昌把带来的水和干粮留下一半,语气还是挺拽,“佟珍珠,楚秀兰,你们记住了,就在这附近找菌子,可别走远了。”
    “不然也是瞎耽误功夫,这座山,也就这儿菌子多点。”
    还真别说,这边儿菌子是挺多,尤其是见手青特别多,也就个把钟头的功夫,佟珍珠和楚秀兰就发现了不少。
    而且,楚秀兰还找到了一朵不小的干巴菌。
    她高兴的简直就要跳起来了,“珍珠,你还记得吗,那次小冯就是用这个菌子做的炒饭,那个味道简直鲜得要命!“
    小冯叫冯丽丽,是个昆明知青,她和佟珍珠一样入了党,特别讲求进步,最善于团结群众,人缘好的不要不要的。
    楚秀兰跟着小冯捡过菌子,但都没有找到干巴菌,小冯说,这个东西是要靠缘分的,有时候翻遍一座大山也找不见。
    不知不觉中三个多小时过去了。
    带来的小竹篓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菌子,佟珍珠和楚秀兰都特别满意,顺着一路留下来的记号回到原处,等了好一会儿,许运昌和高志军才回来了。
    他俩的收获也不小,打到了两只挺肥的山鸡。
    高志军兴高采烈的说,“咱们一会儿吃烤鸡啊!”
    行至半山腰,许运昌指了指旁边一处空旷的地方,说,“就这儿吧。”
    版纳的六月,天黑特别晚,这会儿出了林子,外面就亮太多了,太阳还有些耀眼,十分尽职尽责的挂在天边。
    凉爽的山风吹在人的身上,特别的舒服。
    许运昌把肥鸡递给高志军,走到一棵歪脖子榕树下,又呲溜几下爬上去了,很快下来,手里多了一把破锅。
    佟珍珠一下子就想起风筝了,忍不住笑了,”许运昌,真没看出来,你挺能藏东西的呀!“
    许运昌没说话,但在没人看到的角度,微微翘了翘嘴角。
    高志军把铁锅抢过去,咋咋乎乎的说,”许哥,你歇着,我去找水啊,生火也等我来啊!“
    说完急匆匆的去旁边的小溪打水了。
    许运昌当然没有干等着,他是最早一批知青,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亲手参与建设了五分场,都是风餐露宿过来的,对于野炊这事儿再熟悉不过了。
    他很快捡来树枝和枯草生了火,高志军也打来了水,没一会儿,两只山鸡都收拾干净了,一只半抹了盐和香料架在火上烤,另外半只用锋利的刀子切成块,丢到锅里,再把处理过的菌子丢了进去。
    佟珍珠和楚秀兰完全都插不上手,干脆擎等着吃了。
    没一会儿,香味儿就飘起来了,而且越来越浓。
    肥山鸡烤的焦香流油,许运昌撕下来一个鸡腿,递给了佟珍珠,佟珍珠给了楚秀兰,许运昌又撕了一个给她。
    最后一个给了自己。
    高志军很有自知之明,虽然馋的都咽口水了,却没有上前抢着吃。
    许运昌倒是也把□□给他了,可他水平压根儿不行,明明有个肥兔子就在眼前,他却手抖了,不但让兔子给跑了,还白浪费了好几个弹头。
    他这属于帮倒忙了都。
    人家佟珍珠和楚秀兰最起码还贡献了菌子呢。
    他十分谦虚的等到最后,撕下来一个鸡翅膀,咬了一大口说,“真香!”
    吃完烤鸡,见手青炖鸡块也做好了,喷香的鸡汤,倒进四个饭盒还是滚烫的,但谁也不舍得多等一秒。
    作者有话说:
    第七章
    从山上下来,佟珍珠和楚秀兰直接去了农场职工黄灿灿家里,她爸看到竟然还有干巴菌,激动地说,“哎呦,这个东西好,昆明的大领导都爱吃!”
    两背篓菌子,一共竟然卖了三十块钱。
    楚秀兰笑着说,“又吃烤肉又有钱,今天过得可真是好!”
    农场比下乡插队要好一点,每个月都有工资,根据资历不同,十几到二十几不等,佟珍珠和楚秀兰都是二十。
    咋一听似乎不算少,可月月剩不下钱。
    农场吃得太差,日常劳动强度又大,光靠着食堂那清汤寡水的饭菜根本支撑不下去,每个月总要去赶上一两次场,痛快吃一顿好的,还要去供销社买些糕点带回去。
    一开始佟珍珠不舍的,很想攒点钱,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干活儿晕倒了两次之后,也不得不买了。
    总而言之,她很穷,很穷很穷。
    这年头不穷的知青也没有几个,楚秀兰比她家里条件好的多,父母也都是不错的人,可她们下乡不是一年半年,起初很多知青家里还会邮钱邮东西,现在已经很少了。
    尤其是女知青,那就更少能收到了了。
    佟珍珠这会儿心里也挺高兴的,问,“这钱,咱们是不是也要分给许运昌和高志军一份啊?”
    楚秀兰说,“对啊,要不是他们,咱们捡不到这么菌子,而且还吃了人家打的野鸡呢。”
    第二天一上工,佟珍珠就拿出七块五毛钱递过去。
    “昨天卖菌子的钱,一共三十,四个人平分。”
    许运昌停下手里的活儿,抬起头冷冷的看了她一眼,“菌子是你们自己捡的,你们分就行了。”
    佟珍珠解释说,“高志军那份已经收了,你要是不收,那多不合适啊?”
    许运昌用毛巾擦了一把汗,嗤笑了一声,“就这点钱,够干什么的呀,你自个留着吧!”
    佟珍珠瞅了一眼他上衣前襟的补丁,针脚缝的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是他自个儿凑合缝的,脚上的鞋前头也开胶了。
    她上辈子的印象,这许运昌似乎是挺穷的,可经过这些天的接触,她改变了这个看法。
    没错,许运昌成天穿的都是破衣烂衫,去营部开会也是这么一副打扮,可他应该不算穷。
    他每天上工都会带点吃的,奶糖饼干桃酥都有,而且还带得不少。
    休息的时候,会分给她一点儿。
    佟珍珠每次都不好意思,但体力劳动消耗大,她真的饿,每次也都接过来吃了。
    还有就是,因为身体长期营养跟不上,大多数的知青或多或少都有点菜色,但许运昌完全没有。
    没钱不可能是这么样儿。
    佟珍珠早上起来照镜子,镜中的她美当然是很美,可绝对不是最好的状态,幸亏有一副晒不黑的好肌肤,掩盖了多多少少的疲色。
    但人家不缺钱是一回事儿,该分的钱还是要分。


上一章
返回

七零结婚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