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结婚记

七零结婚记 第74节

    说话间苏教授下班回来了,看到许柳之有些意外,“二弟来了,一会儿留下来吃午饭吧。”
    她年龄大了,工作现在不需要坐班,一般上半天课就回来了。
    许柳之鼻子尖,已经闻到了烧排骨的味儿,这几天他睡不好也吃不好,孩子们知道了,他也不能去找小王了,家里没饭,只能吃食堂了。
    那饭菜不是一般的难吃。
    这肉香味儿真是馋人啊。
    许柳之正要答应,许运昌说,“妈,二叔忙着呢,他不光要应付二婶,外头还有个小王阿姨呢。”
    苏教授一愣,“那我就不留客了,柳之,你赶紧的去处理吧,别晚节不保,让别人看了笑话。”
    她和妯娌的关系也很一般,可甭管是谁,她最看不惯的就是男的结了婚还乱搞,还要以各种理由。
    最常见的就是因为妻子各种不好。
    在苏教授看来,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不合格的妻子或许不少,但不合格的丈夫更多。
    甚至打骂老婆的也不罕见。
    可绝大多数女同志,也没有因为丈夫不好出去乱搞啊。
    只有极个别的,或许会给丈夫戴绿帽子,但那种情况,一般丈夫知道了,指定都是要离婚的,而且女同志会因此一辈子抬不起头。
    但男同志出现这种情况,别说男的,竟也有其他女的会说,指定是妻子做的不好,如果妻子足够好,男的不会在外沾花惹草。
    说的好像只要你足够善良,就碰不上坏人了。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许柳之磨磨蹭蹭的还不想走,苏教授动气了,“都这个年纪了还那么多花花肠子,也不嫌丢人,赶紧的走吧。”
    许梅之看了一眼老伴,“老二,你赶紧走,你看看你都惹你嫂子生气了!”
    许柳之只好灰溜溜的往外走,走至院中,佟珍珠正端着一大盆香喷喷的烧排骨往正房走。
    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决定破罐子破摔,干脆去找王玉芝了。
    苏教授还有点生气,许梅之劝他,“算了,反正早就分家单过了,父母也都不在了,他怎么样,随他去吧。”
    佟珍珠把排骨放到餐桌上,笑着说,“爸,妈,赶紧的洗手吃饭了。”
    对上儿媳妇的笑脸,苏教授立马就高兴了,她说,“哎呦,珍珠,你做的这排骨格外香,比运昌和兰华做的都好。”
    许梅之也说,“色泽是要更好一些。”
    许运昌摇了摇头,“爸,妈,不带你们这样的啊,珍珠才做几次饭,平时都是我做的好不好?”
    儿媳妇上班比较忙,小儿子其实也忙,苏教授早就想请个保姆了,她说,“运昌,你事情也挺多的,要不,明天你跑一趟东郊,去看看你张阿姨?”
    她说的张阿姨,是许家的保姆,之前做了七八年,彼此处的都挺好。
    许梅之有些担心,“这么做妥当吗?”
    胡同里倒也有两户人家用着保姆,一个是赵家,一个是郑家,但人家都有部队的背景,身份完全不一样,不会出什么问题。
    他们下放劳动改造,调回北京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这么做合适吗?
    苏教授的政治警惕性是很高的,立马就改口了,“总让孩子们做饭也不像话,你我都不算太忙,也应该抽时间学学做菜了。”
    许梅之有点勉为其难的说,“要不,我帮你打下手吧。”
    夫妻俩别的都好,就是都不喜欢做饭,年轻的时候吃食堂,后来有了孩子两边儿的父母帮着带,再后来家里就雇了保姆。
    许运昌却不赞同,“妈,您还是算了吧,要是再把厨房给烧了,那不成了笑话了?”
    以前用的还是柴火灶,苏教授曾经熬过一次粥,结果因为画画给忘了,不但粥糊了,灶底的柴火没清理干净,火势蔓延到外头,整个厨房的一面墙都烧黑了。
    那时候许运昌七八岁,放学回来看到家里浓烟滚滚,吓坏了。
    苏新兰有些不好意思,“运昌,妈这次指定不会了,我明儿就去买一本菜谱,就按照上面一步一步的,保准能做出差不离的菜。”
    “这做菜总不见得比学画还难吧?”
    许梅之挺赞同,“是这个道理。”
    佟珍珠却说,“妈,玉屏胡同那边有个姓吴的人家,也是下放刚调回来,家里请了保姆的,没人管。”
    苏教授立马眼睛一亮,“真的?”
    佟珍珠点了点头,“我和这家的女儿吴淑月认识。”
    “她在工厂工作,三班倒,她的母亲不善于料理家务,所以请了保姆。”
    苏教授说,“这不和咱家里情况一样吗,运昌,明儿你还是去一趟东郊,看看你张阿姨方不方便。”
    许运昌答应了。
    第二天他早早就去了东郊,刚走进青水大队张家村,就碰上了张阿姨,她扛着铁锨,看样子正准备下地干活儿。
    她一眼就认出来了,“是运昌啊,你爸妈从河北调回来没有?”
    许运昌点点头,“除了我大哥,都回来了。”
    张翠香又惊又喜,“那可真好。”
    两个教授都是大好人,这些年帮了她家不少,一次他病重急需要钱,苏教授二话没说就支给她了半年的工资,还有她的大儿子,如今在机械厂上班,是许教授帮着托关系去的。
    就连大队书记家都羡慕呢。
    张翠香跟旁边人说了一声,转头回家,刚进了院子她就急急的问,“运昌,你爸妈身体都还好吧?”
    她娘家村里有户人家,女儿女婿也被下放了,据说去的地方条件特别艰苦,吃不抱穿不暖,住的屋子还漏雨。
    硬生生给作出来一身病。
    许运昌说,“张姨,您甭担心,都挺好的。”
    张翠香这才给他倒了一碗水,问,“那你这么急找来,是有什么事儿啊?”
    “我妈想吃你做的饭了,让我过来问问,能不能还去我家帮忙。”
    张翠香又惊又喜,“能啊。”
    村里现在都是挣工分,她有三个儿子,每年的工分挣得倒是不少,可到了年底也分不了多少钱。
    大儿子在机械厂工作,已经成家了不用管,但老二和老三都正到了说亲的年龄,这一下子两个儿子要结婚,那家里最缺的还是钱。
    她去城里当保姆,管吃管住,一个月还有二十多,一年下来,比全家种地分的钱都多。
    “那我准备准备,明儿就去?”
    许运昌说,“好啊,那我妈指定高兴。”
    家里有保姆就是不一样,这天佟珍珠下班回家,因为天热先去洗了个澡,然后端着盆子要洗换下来的脏衣服,没想到许兰华叫她,她洗衣服不急,也就去了。
    许兰华最近变化有点大,成天容光焕发的,不但变得更漂亮了,而且性格也外向多了。
    她先是问了问佟珍珠的学习进度,然后又说起他们科室,最后有点牵强的扯到王海洋身上。
    “珍珠,你上次带了我做的点心到医院,大家都挺喜欢吃是吧?”
    佟珍珠翘了翘嘴角,说,“对啊,尤其是王哥,他自个儿吃了能有一半多。”
    许兰华趁机问,“那他最喜欢哪一种啊?”
    佟珍珠憋住笑,“那我真的没注意,要不明天我帮你问问?”
    许兰华佯装生气,“不用你,我自己去问。”
    佟珍珠笑了几声,忍不住好奇地说,“姐,你和王大夫,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
    “上个周末,你是不是跟他出去了,吃饭了?看定影了?还是逛商场?”
    许兰华自个儿也抿嘴笑了,“都有。”
    佟珍珠打趣她,“哟,那是在外头逛了一天啊?”
    许兰华拍了她一下,说,“明儿你上小夜班对吧,我跟你一起去。”
    “成啊。”
    佟珍珠笑着走出西厢房,准备继续洗衣服,可抬头一看,衣服都洗好晾上了。
    她赶紧的去了厨房。
    这会儿张翠香正在准备明天的早饭呢,做的是豆沙包,她做这个是一绝儿,下午就熬好了红豆沙,豆沙是去了皮子的,拌了红糖,还用猪油炒过了。
    一个个雪白的剂子擀得薄薄的,包上豆沙再飞快的捏了褶子。
    家里不是有冰箱吗,包好了放进去,明儿早起来现蒸,再切点小咸菜,煮个鸡蛋,出去买上一钢精锅豆浆,早饭就得了。
    两个教授都喜欢这么吃。
    佟珍珠笑笑,“张阿姨,我的衣服,您帮我洗了?”
    张翠香说,“对啊,捎带手的事儿。”
    “谢谢啊。”
    又夸道,“张阿姨,您这豆沙包做的真好看,比饭店里买的还齐整呢。”
    张翠香说,“嗨,都做了多少年了,没事儿啊,小佟,你忙去吧。”
    许家人都是好人,这娶进来的小儿媳妇也是,人长的那么漂亮,还那么客气,本来洗衣服就是她分内的事儿。
    第二天上午,佟珍珠和许运昌一起在屋里学习,学习效率不算太高,但也还算可以,许兰华则和张翠香在厨房里忙了一上午。
    做了四五样点心。
    傍晚,科室的同事们陆陆续续都走了,许兰华这才从护士办公室出来了,她端着两饭盒点心刚出门,在走廊里和王海洋碰上了。
    王海洋笑着给她让路。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医生办公室,
    王海洋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朵后边了,指着饭盒明知故问,“这都是给我的?”
    许兰华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所以多拿了一些。”
    王海洋做了一下午手术,这会儿还没顾上吃晚饭,的确饿了,他打开饭盒不客气的吃了起来,吃了绿豆糕吃山药糕,吃了山药糕吃糯米饼。
    每吃一样都说好吃,很快竟吃光了一饭盒。
    许兰华笑着说,“你胃口真好。”


上一章
返回

七零结婚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