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之佛系炮灰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75节

    很快,一家人来到了照相馆。
    正值五一,赶来拍照的人居然不少,顾明东几个人等了一会儿才轮到。
    顾明东还以为就算是黑白相片,也能拍得好看一些,到了里头才知道这年头大家伙儿的姿势得一样,装扮也差不多,连表情都差不离。
    他提出拍点特别的,工作人员就拧着眉头看着他:“同志,你这思想不对,拍照就得这样,才显得严肃端正。”
    顾明东心想拍个全家福跟严肃端正有什么关系,但眼看工作人员要开始背口号,连忙打断他的话:“行,那就这么拍。”
    于是一家六口人,都有些尴尬僵硬的姿势和笑容,定格在了他们家第一张全家福上。
    拍照五毛钱,多印一张三毛,顾明东索性印了五张,一人一张。
    拍完了照,顾明东直接把人带去了国营饭店。
    “哥,咱回家吃饭吧,这儿多贵啊。”这次就连顾三妹都劝道。
    顾明东却说:“难得来一次,咱吃点好的。”
    溪源镇的国营饭店不大,里头就摆着十来张桌子,这会儿没到饭点人也不算多。
    他们刚坐下,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女服务员过来了,朝着这边喊了一句:“自己看菜单,去窗口点单,付了钱和粮票自己等着拿。”
    感情她就负责喊一声,其余都得自己干。
    顾明东看了眼墙上的菜单,品类也烧得可怜,类似鱼肉还是限量,都写着今日不供应。
    他往下看了一会儿,才看到能供应的。
    “来四大碗肉丝面,两小碗肉丝面。”也就这个有点肉,其他都是炒土豆丝之类的素菜,看来国营饭店资源也奇缺。
    “哥,这太多了,我跟孩子吃一碗就够了。”顾四妹低声道,怕被听见。
    “今天听我的。”顾明东直接起身过去付了钱,等着吃饭。
    顾四妹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忧愁道:“大哥也太会花钱了。”
    顾二弟笑嘻嘻道:“也会赚钱。”
    顾三妹就瞪着他:“全给我们花了,他自己也没吃多少,用多少。”
    顾四妹摸了摸两个侄儿的脑袋,说:“我们以后要好好报答大哥。”
    顾二弟和顾三妹一听,纷纷点头觉得是。
    等顾明东付完钱回来,还不知道兄妹几个达成了一致。
    买的时候人人都嫌贵,觉得不实在,等几碗面一端上来,方才还在嫌弃的兄妹都开始低头猛吃,吃的都不带抬头的。
    能在国营饭店干活的大师傅果然有一手,虽然是简单的肉丝面,但那味道就是跟他们在家里头做的不一样。
    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顾二弟吃完一大碗面,索性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差点没把人家饭店的面碗都舔干净。
    吃饱喝足,顾二弟忍不住长叹一声,瘫倒在了椅子上。
    “这大师傅的手艺,跟咱大哥有的一比。”
    这话让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看他,想看看谁吹牛上了天,做饭手艺跟国营饭店比。
    顾三妹伸手锤了他一下:“快起来,别人都在看了。”
    “哼,他们那是羡慕我吃得好。”顾二弟吧唧吧唧嘴巴,享受的说。
    顾明东见他们吃的差不多了,双胞胎也已经把面汤喝得干干净净,起身又去了柜台一趟。
    顾四妹忙喊道:“大哥,我们都吃饱了。”
    结果顾明东回来的时候,手里头提着四个大肉包:“不是给你们的,都来镇上了,我们去姑姑家走一趟,顺道看看他们。”
    顾四妹一听,点头道:“那是应该带点东西。”
    六个人呼啦啦的往家属楼走,路上顾四妹细心的交代两个侄子,待会儿不能闹着要见姑丈,不然会惹得姑婆伤心。
    双胞胎不大懂,但也都乖乖答应了。
    刚到门口,却见顾秀秀正送一个带着红袖章的女人出来,口中说:“徐婶,这事儿你再让我们家考虑一下。”
    徐婶半是安慰,半是提醒:“好,你们家再好好想想,再不决定可就晚了。”
    顾秀秀点了点头,笑容有些勉强。
    她看见顾明东一行人,忙招呼道:“阿东,你们怎么来了?”
    “这几位是?”徐婶上下打量着他们。
    顾秀秀忙介绍道:“这是我侄子侄女,就在溪源镇旁边的生产队。”
    “哦,附近的农民同志啊。”徐婶笑了笑,“挺好的,那你忙,我先走了。”
    等人一走,顾秀秀忙招呼他们进去,又是喊孙淑梅出来帮忙,孙淑梅从房间出来,瞧见是他们顿时欢喜起来。
    她高高兴兴的端来糖水,还把自己珍藏的点心都拿出来,给两个孩子吃。
    顾明东将大肉包拿出来,顾秀秀一看就板起脸:“阿
    东,你们难得来一趟,这吃完饭过来还送东西,这不是打姑姑的脸吗?”
    顾明东忙解释道:“姑,我们就是来镇上拍个全家福,顺道儿来看看。”
    顾二弟也笑道:“等过节的时候咱再来,肯定在姑姑家大吃一顿。”
    又有顾三妹插科打诨,俩孩子在那边说话,才哄得顾秀秀高兴起来。
    顾明东见气氛缓和了,才问起刚才的人:“姑,刚才那是什么人?”
    一提起这事儿,顾秀秀叹了口气,说:“淑梅得去下乡了。”
    第58章 门路
    年初的时候, 孙家还盼着下乡的事情会慢慢过去,想着既然大家伙儿都不愿意, 总不会逼着他们下乡吧。
    谁知道几个月过去,下乡反倒是成了大潮流,不但没有消失,反倒是愈演愈烈。
    更让孙家揪心的是现在就算是想嫁人,这合适的也不好找了。
    顾秀秀看了眼女儿,长叹了一口气:“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上门了,这谈话的口气一次比一次强硬,恐怕再过一段时间,就会直接摊牌到各家各户了。”
    孙淑梅抿了抿嘴,道:“去就去,妈, 我不怕下乡。”
    顾秀秀一巴掌拍在她手臂上:“下乡是好玩的事儿吗, 吃苦受累倒也罢了,你一个女孩子谁知道……”
    话没说完, 但在场的人都明白里头的意思。
    顾秀秀无奈道:“原本我想着既然要下乡, 那就让淑梅去你们生产队, 有阿东几个照顾着, 那我这当妈的也能放心,谁知道压根办不下来。”
    “街道办事处说了,这不是咱生产队愿意接受就可以安排,非得南方人往北边走, 北方人往南方走,说不这样的话,就没有下乡的意义。”
    到底是什么意义顾秀秀不懂,她只想着女儿土生土长的南方人, 千里迢迢的去北方能得好?
    一看已经去的那些目的地,顾秀秀更不舍得了。
    原本盘算好的计划被打乱,顾秀秀这几天是发愁的睡不好觉,连带着孙国栋的病情也反反复复,心底不断责怪自己没用还添乱,帮不了女儿。
    一番话听得兄妹几个面面相觑,都觉得不可思议。
    顾二弟嘀咕道:“这世道也奇怪,大家好不容易进了城,现在又让你们下乡。”
    顾明东心底无奈,奇怪的世道还不是一年两年,而会轰轰烈烈的十年。
    某种程度说上,知青们远离城市,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例如钱知一和吴梦婷,便是家里头提前预判,让他们远离暴风中心来避灾的。
    但农村的情况摆在那里,现实的问题永远比想象的更加激烈。
    顾秀秀叹了口气,又问:“阿东,你们生产队的那几个知青过得怎么样?”
    “还行,大队长和三叔的性格你知道,不会故意为难他们。”顾明东怕顾秀秀听了,把下乡只往好处想,犹豫了一下又说。
    “不过除了两个力气大的男知青,其他三个知青就干那么点活,估计还不够自己吃。”
    而且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是上河村生产队,因为丰收吃喝不愁,而且瘪老刘和顾建国为人还算正派,不允许生产队有欺压知青的事情发生。
    一听这话,顾秀秀果然更发愁了。
    姑侄俩说了一会儿话,一直到顾明东起身告辞,顾秀秀还拧着眉头没展开,躺在屋里头的孙国栋还是没出声,显然依旧不愿意见人。
    顾秀秀亲自送他们出去,临了说道:“阿东,你别怪你姑父,他心里头苦,总是怕别人看他笑话。”
    孙国栋以前是个要强的性子,显然躺在床上成了废人,简直要了他的命。
    刚开始他还愿意见见人,后来发现上门来看他的不是愁眉苦脸,就是暗地里笑话,他就不愿意再见了,觉得自己那副鬼样子见不得人。
    顾明东自然不会介意,安慰了姑姑一番才离开。
    回家的路上,顾三妹有些失落的说:“进城都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让城里人下乡。”
    要说下乡这件事打击最大的,不是别人,就是顾三妹。
    她一门心思要进城,谁想到进城的事儿还没谱,城里头的表姐先要下乡了,这让顾三妹接受不能。
    “大哥,你说我们现在读书还有用吗,表姐还是高中生呢。”顾三妹耷拉着脑袋说。
    顾二弟在旁边插嘴:“你怕什么,你本来就是农村户口,下乡也轮不到你。”
    顾明东笑了一声:“想那么多干嘛,时代多变,学到的知识总是你们自己的。”
    顾三妹叹了口气:“我这不是怕浪费了钱,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顾明东没想到这件事还打击到妹妹的上进心,便说道:“三妹,你要这么想,如果你读了书,学历高,进城的机会就大,就算遇到同样的事情,非得有一个人下乡,那人家肯定也先选学历低的是不是?”
    顾三妹想了想,说:“好像是这个道理。”
    走到半路,顾明东忽然停下脚步:“老二,你送他们回家,我去办点事情。”
    顾二弟喊了两声,没把人喊住。
    “大哥又要去做什么?”顾二弟嘀咕道。
    顾三妹眼神微微一动,没有回答,只是拉住侄儿的手:“咱们快回家吧,生产队的猪还没喂呢。”
    顾明东一路疾行,来到了老陆家。
    老陆打开门一看,乐了:“阿东兄弟,你这可是好久没来了,今天带了什么好东西?”


上一章
返回

七零之佛系炮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