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之佛系炮灰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261节

    顾明东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等,结果一等就是好久,里头一点动静都没有。
    “有人吗?”顾明东不得不敲响了厕所门。
    很快又有人过来上厕所,见状跟着一起使劲敲门:“谁在里头啊,赶紧把门打开。”
    好一会儿,里头才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门一开,顾明东倒是见到一张熟面孔。
    里头可不就是昨天蹭他们座位的那个中年男人,他脸上还带着睡痕,睡眼惺忪的,一看就知道刚醒来。
    “来了来了,催什么催,还不准别人拉屎了。”男人骂骂咧咧的打开门,等看清眼前的人,剩下的话全咽了回去。
    他怕自己被吊着打。
    顾明东让开路,等他进门,就知道中年男人昨晚睡在厕所,他倒是机灵,直接把火车上的厕所当单间使用了。
    睡厕所,梦里头不会也带着味儿吗?
    顾明东迅速的放了水,洗了把脸,又用盐巴漱口,其他的真没条件。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外头的人都等得着急使劲敲门。
    来得时候翻山越岭,回去也差不多,不过这会儿功夫醒来的人多了,至少不用担心迈错一步就会踩着人头。
    等他回到座位上,马秘书也急急忙忙的站起来:“阿东,你看着行李,我也去一趟。”
    说完连忙走了,他个子没有顾明东高,许多地方都迈不过去,只得好声好气的请同志们让开一条道儿来。
    对面的女知青倒是机灵,见状连忙跟着马秘书一起走了,蹭了他开路的光。
    顾明东坐下来,看了眼窗外,惊讶的发现火车的玻璃上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白茫茫的一片,已经看不清车外头的风景。
    显然这辆火车已经进入了北方,外头一片冰天雪地。
    过了好一会儿,马秘书才走回来。
    他一坐下就喊:“太冷了,火车里头也这么冷,比咱黛山市冷多了。”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女知青笑呵呵的说:“我倒是觉得还好,北方屋外冷,上了炕就觉得暖和,不像南方没有炕,冬天也湿哒哒的,穿上再厚的衣服也没用。”
    两人顿时就这南北方的差异聊起来。
    顾明东随意吃了点早饭填肚子,注意到对面的小姑娘是不是看向自己,顿时皱了皱眉头。
    要不是小姑娘的眼底没有爱慕,顾明东都要自恋的意味她喜欢上自己了。
    他倒是想问问为什么,可惜自己一抬头,小姑娘就跟做贼似的低头,一句话也不跟他说。
    毕竟是萍水相逢,顾明东想了想也没多问。
    等到了天津站,三个女知青都提前起来准备。
    临走的时候,话最多的那个还跟马秘书交换了联系方式,要以后要写信联系。
    话最少最害羞的那个背上行李,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顾明东,见他只是看着窗外,顿时有些失落的离开了。
    这幅模样,就连马秘书也看出来了,等人走了就打趣道:“顾明东同志,你魅力无穷啊,坐一趟火车就把人家女知青迷住了。”
    顾明东无奈解释道:“她没那个意思。”
    “怎么可能没意思,没意思人小姑娘一路上盯着你看啊。”
    马秘书一副过来人的样子:“什么以前见过都是借口,你瞧瞧自己的这张脸,见过的人怎么可能会忘记。”
    临了却又说:“不过她们是知青,下乡的地方不能随意更改,就算有意思也没机会了。”
    顾明东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机会你还保留人家女知青的联系方式,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马秘书。
    另一头,三位女知青跟打仗一样,好不容易挤下火车,等再一次抬头却什么都看不见,窗户都冻上了白花花的霜花,模糊不清。
    身边的好友撞了她一下:“怎么了,还在找那位男同志啊?”
    “没有,你别瞎说。”
    “我哪儿瞎说了,方才在火车上你一直盯着人家看,难道不是喜欢他吗?”
    这话让小姑娘脸颊绯红,跳脚解释:“我就是看着他眼熟,哪儿就是喜欢了。”
    “行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她笑嘻嘻的摇了摇笔记本,“如果不是喜欢的话,那这地址我可不给你了。”
    “我才不要。”
    “哎,别生气吗,我跟你开玩笑的。”
    “那你以后再也不许说了。”
    “好好好,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女孩儿慢慢离开火车站,各自回到久违的家,亲人久别重逢,又是一番热泪盈眶。
    晚上,吃着母亲做的饭,盖着暖和的被子,小姑娘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忽然,她啊了一声。
    “怎么啦?”
    “我想起来他长得像谁了,妈,你还记得咱巷子里那个白先生吗,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人,长得可像他了。”
    “那个老疯子?”
    “就是他。”女孩心底嘀咕着,现在是老疯子,可再往前几年,白先生长得可好看了。
    结果她妈翻了个身,嘟囔道:“天底下长得像的人太多了。”
    “出门你可别跟人家乱说,那疯子命不好,儿子女儿都死了,自己也疯了,你要对别人说像,别人还以为你咒他呢。”
    女孩噘起嘴巴,心底为白先生抱不平,但想起这些年的处境,到底不敢多说什么。
    而另一头,火车再一次前行。
    顾明东两人在车上又熬了一天,第二天上午,火车终于抵达了北京。
    第166章 因由
    “这就是北京?”列车慢慢进站的时候, 马秘书忍不住把脸贴在窗户上往外看。
    可惜北京的冬天很冷,窗户上都是白霜,马秘书索性将窗户一拉开, 探出头去看。
    车内其他乘客也没意见, 一个个都好奇的往外打量着。
    顾明东占这个好位置,转头看去,眼底也带上了惊讶。
    毕竟在他的记忆中, 这年头的火车站就跟菱乡镇的火车站一样,即使不破破烂烂, 但也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跟现代化的建筑没法比。
    可首都的这个火车站却不同,这是全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只看一眼便让人心生震惊, 用雄伟壮丽来形容也不为过。
    等火车终于停下, 顾明东与马秘书一起排队下车, 下车口还有列车员站着,看见年纪大的,抱小孩的, 行李太大的, 还能伸手帮一把。
    顾明东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周围, 脚下是水磨石铺成的道路, 光滑平整,让他仿佛又回到了现代化的都市。
    “这边走。”马秘书招呼了一声。
    顾明东往后扫了一眼, 依旧没看见谢南山的踪影,幸亏出发之前他们就交换了地址,等安顿下来再联系也不迟。
    等进了车站大厅,顾明东更是惊讶无比, 地面上铺着的大理石,墙壁上贴着白瓷砖,窗明几净,无一不诉说着这栋建筑的精益求精。
    “阿东,你去厕所不?”马秘书问道。
    知道他不去,马秘书放下行李急匆匆的进去了。
    顾明东抬头,挑高的大厅内,居然还悬挂着一盏盏宫灯,墙壁最明显的地方挂着一个大大的古铜色钟表,正告诉着乘客们时间。
    最让人吃惊的,还属车站大厅里那四架上上下下的自动手扶梯。
    顾明东来之前怎么都没想到,居然能在这个年代,在火车站里头看到手扶梯。
    这倒是他世面见少了,顾明东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倒也不引人笑话,因为但凡是第一次来北京的人,都会被这一切闪烁的挪不开眼睛。
    从大理石的地面,到这华丽的宫灯,这一切都跟他印象中的纯朴节约不太一样。
    这是属于国家的力量,即使这个国家还未彻底强大起来。
    顾明东心想着,再一次提醒自己小心谨慎,不能因为特殊的来历,异能的存在就疏忽大意,要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摔上一个大跟头。
    一会儿功夫,马秘书满脸兴奋的回来了,压着声音说:“阿东,你赶紧去上一趟厕所,这儿的厕所都贴着白瓷砖,可干净了,一点味儿都没有。”
    顾明东嘴角一抽,笑着婉拒了他的好意,毕竟他真的没货,总不能为了看一眼厕所就走一趟。
    马秘书看着老道,实际上他也是第一次来北京,一路看得目瞪口呆。
    等两个人终于离开车站,已经是半个小时后的事情了。
    马秘书终于回过神来,翻出笔记本来:“咱们得先坐车去招待所,明天农科院那边会派人过来接待,我先找找怎么过去。”
    顾明东扫了一眼,火车站最中间还挂着画像,两边都是大红色的标语,这倒是很符合时代的气息。
    很快,马秘书还在东张西望,顾明东指着一个方向问:“是不是去那边坐车?”
    马秘书一看,笑了:“还真是,咱们这边走。”
    又是一番折腾,两人终于坐上了公交车。
    马秘书一屁股坐下来,忍不住夸道:“阿东,你是第一次来北京吧,怎么比我还熟?”
    虽然这年代他是第一次来,不过以前倒是没少坐车,火车站的设计大同小异,顾明东笑着说了句:“我眼神好。”
    眼神好的顾明东透过车窗,打量着这个年代的首都。
    北京应该刚下过雪,路旁还是白花花的一片,偶尔还能看见扫雪的工人,却也挡不住那股子热闹气。
    与溪源镇截然不同,这里行走的路人很少有穿补丁的,倒是经常能见到穿着绿色军装,带着五星帽子的。
    军大衣、羊绒帽、大围巾,再骑上一亮自行车,在北京街头也是十分拉风的场景。
    顾明东两人转了三趟车,让了两次座,才终于风尘仆仆的到了招待所。
    一路上,马秘书几乎没派上用场,每次他还在翻笔记本呢,顾明东就先把路线找好了。
    到了招待所,他可算找到了用武之地,不用顾明东开口,先把入住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比起华丽宏伟的车站来,招待所倒是真的简朴。


上一章
返回

七零之佛系炮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