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第43节

    作者有话说:
    第80章 南安医院
    挨着南安大学, 又新起了一个院子。这个院子里,尽皆是成排的二层楼, 来往人士衣衫外边全都套着一身白袍子。
    这可真是稀奇。白色衣衫最不耐脏, 只有那些有钱没处使的阔商,才会穿白色丝绸。平日里,不管是诗书传家的王公贵族, 还是普通百姓,都不会穿白色衣衫。
    何以这个院子里的人都要套一身白袍子, 而且还日日如此?南安城的百姓们暗自在心里嘀咕。
    这个新院子已经挂上了招牌——南安医院。医院?听着跟医馆差不多, 难不成咱南安县也修了一个大医馆?有人去问院里的人, 才得知这医院确实是看病的地方,算是一种新式的医馆。
    南安城百姓振奋不已。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自从南安城有了话本子, 有关富家公子或闺秀为家人求医问药而花光家财的故事也就多了起来。南安县百姓听得是满心羡慕。这话没说错,需知在如今的许多县城,人们但凡生了病,就是找道士画符, 兑一肚子纸灰喝完了事,再不然就是村口随便扯两把草药, 不管对不对症, 煎成水喝一碗拉倒。能够正经求医问药, 找到医师看病,哪怕花尽家财, 都算是一件幸福的事,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机会。
    整个南安县, 在郡王爷兴办南安大学, 遍请天下有学之士之前, 就只有半个正经医师, 正是徐福。徐福略通医术,也懂点道术,更擅长的是骗术,可谓是集骗子、道士、医师三位一体,称他是半个医师,已算是抬举。饶是这样,徐福的医术在南安县已经算得上是十足精贵本事。
    也因为如此,宣瑾瑜才有底气开办这南安医院,比起让大家去喝符水和跳大神,她来办的这个医院总算要靠谱一些。虽说比起后世来有诸多差距,可到底还是先开门来迎客不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摸索出前进的道路。
    曾有田就来到了这南安医院。在兴陵郡城的时候,他辛苦开的店铺遭兵匪抢劫,曾有田面上强打精神,带着儿子儿媳变卖田铺、收拾家财赶紧逃回家乡,可内里却急火攻心,只不过一力苦撑罢了。等到了南安县,见老家一片祥和,儿子儿媳能过些平安日子,老人家刚一松下弦来,立时就发病起来。
    曾有田这次发病,是牙痛。想来是上火,加上他有一颗坏牙一直就隐隐作痛,如今便肿胀成了一个大脓包,甚至可以看见里面红的黄的脓水,如何涂药都不见脓包下去,反而越来越红肿。曾有田日日无法进食,甚至全身都开始水肿起来。儿子曾大福和儿媳红燕束手无策,急得团团直转。见新开了南安医院,金花就提议,不如带有田叔上医院里瞧瞧去。
    曾家已经把南安县有数的神婆子都请了个遍,看着亲爹日益憔悴,曾大福一咬牙,带着自己爹去了医院,临走时仔细揣了十根金条在身上,这就是他们逃回家的老底了。
    曾家三口带二虎金花两口子,一起去了南安医馆。
    甫一进院,就有一个白袍小哥拦住他们。白袍小哥拿出羽毛笔,连珠炮似地发问:“病人姓甚名谁?多少岁?来自何方?瞧什么病?”
    曾大福慌忙回答:“曾有田,四十八岁了,从兴陵郡城刚回南安县,看牙病。”
    那小哥便蘸了墨水在纸上记录,最后递给曾大福两张纸:“喏,这是挂号单,你们是甲十二号,叫到这号的时候你们就进去,把这挂号单给医生。”
    一行人从未见过这阵仗,没想到还要等人叫号,但已经入得这南安医院,不管靠不靠谱,也只能听从安排。等了两刻钟,好不容易有人叫道:“甲十二号!”曾家人、二虎、金花便蜂拥而上,跟着指引进了医师的屋子里去。
    看诊的是一位姓张的医师。他接过了曾大福递过来的两张挂号单,先瞅了瞅单子,说:“曾有田,四十八,从兴陵郡城刚回南安县,看牙病,没错吧?”
    曾大福连连点头:“正是如此,看病的就是我爹。”原来曾有田已经牙疼地说不出话来,只能然后儿子代答。
    张医师点点头,取出一个透亮的小镜子来,对曾有田说:“来,张嘴。”
    曾有田努力张大嘴,任由张医师把小镜子伸到自己嘴里去。
    旁边曾大福、红燕、二虎、金花全都盯着看张医师手里的小镜子。哪怕他们忧心曾有田的病情,可这小镜子,真的是没见过啊!他们都用过铜镜,已经算是过得好的人家,可铜镜哪有这个小镜子清楚!也不知道是如何做的,光亮无比,照出来的影子是纤毫毕现。有了这个小镜子,曾有田嘴里面的牙齿就看得一清二楚!
    张医师仔细拿小镜子看了曾有田的牙齿,又拿小银锤子敲了两下,说道:“这颗牙已经彻底坏死,而且患处已经化脓,必须动刀把牙齿给拔掉。”
    拔牙!曾大福的一颗心如在冷水中浸过,手脚都发麻起来,曾有田闻言也是眼前一黑,如坠无间炼狱!
    曾大福颤抖着嗓音说:“医师,不拔行不行?”曾大福是知道拔牙的,他在兴陵城就有好几个老邻居,牙坏了,不得不拔,结果拔了之后,嘴里血流不止,风邪入体,最后一命呜呼!不拔牙不一定死,这身边这拔了牙的,都死了啊!
    张医师明白曾大福的顾虑,他耐心地说道:“你父亲这牙病,已经耽误了一段时间,十分严重了,若是再不拔牙,这牙齿引发全身血流不畅,水肿只会越来越严重,那个时候就更难治。如今拔牙,我们有专门的消炎药,可以止血,也可以防治风邪,你们大可放心。”张医师用过显微镜,已经知道风邪就是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不过为了方便曾家人明白,他还是用了风邪这词儿。
    张医师说的道理大家都听懂了,可谁也下不了决心。曾有田也不想拔牙,他还不想死,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只好一家人又原路返回,心里怀着侥幸的期待,万一这牙就退肿了呢?
    牙没有退肿,曾有田的腿却越来越水肿了,手足皆肿胀无比。眼见得这病再无可拖,曾有田才流着眼泪,让曾大福送他去拔牙。
    张医师让曾有田躺在一张奇怪的床上,允许曾大福在旁边看着。
    曾有田颤着嗓子说:“儿啊,你对红燕要好些,以后说不定就是你俩一起撑家了,不可吵嘴,要家和万事兴……”
    曾大福泣不成声:“爹,我知道了!”
    张医师面无表情:“家属让一让,病人张嘴,我拔完牙你们慢慢说。”
    曾大福的动作戛然一止,曾有田也只好张开嘴,让张医师把小镜子伸进去。
    张医师戴着一副极薄极贴手的羊皮手套,拿出一套银质的刀具来,锋利的小刀一划,脓水全部流了出来,张医生面无表情:“病人起身吐掉。”
    曾大福连忙扶着曾有田起身,把秽物全部吐到一个木桶里。
    张医师又说:“病人漱口。”
    旁边有个温水壶,曾大福拿起来,倒了一杯子温水,让曾有田漱口。等曾有田嘴里干净了,张医师又让曾有田躺在床上,拿起小镜子照了照伤口,此时脓水进去,已经可以看见那颗坏牙,张医师拿起一把铜钳子卡住牙齿,手下一使劲儿,就把牙拔了出来!他紧接着又拿出一枚银针,穿了一种叫羊肠线的东西,迅速给曾有田缝合起伤口来。
    牙伤不算大,张医师麻利缝了三四针就停了针线,最后又拿出一种药粉给曾有田的牙伤涂上,牙伤上压一块棉花让曾有田咬住,又给曾大福递过去一小盒药粉,嘱咐回家后每日需要给牙伤换三次药粉,连续换上三日。
    曾大福胆战心惊地问:“张医师,这药粉叫何名?”
    “云南白药。”张医师头也不抬地回答。他拿着鹅毛笔正在挂号单上写诊断和药方,写完后自己留了一份,递给曾大福一份:“没事就可以走了。”
    “诊金几何?”曾大福小心翼翼地问,忐忑地想,兜里带的十根金条也不知道要花去几根?这云南白药听都没听过,想来是很名贵了,也不知道够不够?
    张医师说:“拔一颗牙三百文,云南白药五百文,一共八百文。”
    曾大福愣在原地,红燕连忙一口答应,生怕张医师变卦,迅速摸出碎银子付了诊金。诊金一付,张医师全身上下都散发着逐客气场,再看看后面排的长队,曾家人和二虎、金花连忙识趣离开。
    曾家人提心吊胆了好几天。曾有田先是担心自己会血流不止,儿子儿媳妇也是如此,结果啥事都没有发生,伤口有一些血,但也就和划破手差不多,根本不像以前邻居拔牙时大出血。紧接着曾有田又担心自己浑身肿胀越发厉害,当年那些拔牙的邻居就是如此,结果浑身肿胀日益减轻。于是曾有田开始担心伤口无法长合,开始溃烂,搞不好嘴里全部坏掉,没想到那云南白药涂抹了几次后,他的伤口越来越小,也能吃得下饭了。
    眼见着曾有田伤口愈合,曾大福只觉得除了那张医师脾气有点坏以外,这南安医院实在是好!
    拔牙非常顺利。半个月,曾有田除了少了一颗牙以外,还和以前一样康健,只有两点变化。其一是他见不得家里人说张医师态度差,因为“人家是有本事的人”!其二就是他催着儿子儿媳,赶紧拿着那十根没动的金条,在南安城买处宅子,就在这儿养老了。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南安医院(下)
    曾有田坚持要在南安县置办田宅, 曾大福和红燕自然就留心起了买宅子的事情。二虎和金花得知,也十分高兴, 若是曾家在南安县住下, 自己家也多一门亲戚可以走动不是?他们当即就帮曾家人看起了宅子。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曾大福和红燕这才发现, 这南安县的宅子是真的不便宜。一处宅院,只有两进大, 就要卖四千两银子!这比兴陵郡城的宅子还要贵出许多来!曾大福和红燕本以为能够轻松置办宅院, 现在却面面相觑, 不知如何是好。
    负责给他们介绍宅子的是一个叫唐明的书吏,据说县廷府一开始建宅子卖房的时候, 他就开始做这个行当了。唐明也看出曾大福和红燕对这个价格感到震惊,便出言解释说:“南安城的宅子确实是贵,本地人要买宅子,还有外地来的拖家带口的富商, 许多西域来的大商人,都在这里置办了宅子, 去年刚开始卖宅子的时候, 这宅子才两千两银子一套, 如今四千两一套,都是县廷府照顾本地人的优惠价了, 要是外地来人要买,一套要七千两不止, 就这样, 才把价钱平了下来。”
    这般贵的房价, 红燕敏锐地察觉到, 南安城一定大有商机,否则怎么会价钱如此高,还有人买。她转念一想,问道:“那二层小楼,多少钱?”这段时间曾家人都寄住在二虎和金花家的二层小楼,虽说住得小一些,可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相反,住起来还十分舒适。
    “夫人倒是问对了,其实小户人家居住,买一栋二层小楼足以,因几位是从外地归乡的本籍人士,按县廷府规定可以用优惠价买楼,只需要一百两白银,如今还送一口水井,由县廷府的工程队负责打井,保质保量。”唐明笑眯眯地说。
    一百两白银,这个价钱就受得住了。红燕便和曾大福、金花商量起来。今日金花也陪他们来看宅子。
    金花低声说道:“嫂子,这价钱我看成!当初我和二虎买的那二层小楼,就花了五十两银子,那价钱现在是再也没有了,如今大家买,都得要一百两银子哩,我看,说不定翻了年还得涨。而且我和二虎买的时候,没有送井,我们请人打井还花了八两银子。”
    听得金花这么说,红燕心里就有了主意。唐明既然能送井,这给她开拓了思路,这价钱看着少不了,那多送点东西也行啊。红燕可是管账的一把好手,当即和唐明讨价还价起来,最后成功让唐明答应,再送一套沙发给她,这沙发也值个五六两银子呢!
    红燕很快挑好了自己的宅子,离金花家也不远,方便两家人走动。她给唐明先交了定钱,按照规定,唐明需要回曾家老家走访,确保曾家人是本籍人士,才能以一百两一栋二层小楼的价格卖给曾家,并且曾家这一户,只能用本地优惠价购买一处居所,日后再买第二处居所,就要和外地人士一个价钱了。
    因得了本地人才有的优惠价,红燕对南安县廷府是心服口服,也如同金花一般,觉得郡王爷是真真有本事的人物。换了一般王爵,明明在封地里可以赚更多钱,如何舍得不赚呢?郡王爷就能做到,难怪这么多人都愿意来到南安城。
    曾大福对儿媳妇的本事十分了解,买宅一事也由得红燕做主。眼见得宅子买好,曾家人抓紧收拾,买些锅碗瓢盆这些家伙什,置办些床柜桌椅,想要赶在新年前就搬进自己家的新楼房。
    有了居所,曾家人心里也安定起来,是时候该重操手艺了。曾家人在兴陵城的时候,靠酿酒开铺为生。曾有田年轻的时候就去了外地,在一家酒铺子里做学徒,受尽欺凌,给东家当牛做马地干活,最后才学到一手酿酒的本事。因有田叔的舌头灵敏异于常人,所以酿酒也比别人有天分。靠着能酿出好酒来,有田叔就在兴陵城做起了酒水买卖,儿子曾大福也继承了他的酿酒天分,专心和父亲一起酿酒,红燕则做掌柜,当垆卖酒,一家人齐心协力做买卖。
    到了南安县,曾大福就考察起了南安县的酒水生意。他发现,本地最流行的乃是葡萄酒,是一种叫葡萄的果子酿出来的果酿。这可真是稀奇,他是头一次见到葡萄这种水果。曾大福将市面上的葡萄酒买了回来,和亲爹尝了尝,就开始尝试酿制葡萄酒。因县廷府也未对配方过于保密,曾大福很快就打听出来,原来葡萄酒是要用橡木桶来窖藏,才能发酵出橡木的香味来。
    在南安城里寻摸了一圈,曾大福便联系上了商家,购买到了一批橡木桶。他和曾有田很快开始调制起了葡萄酒配方。
    曾大福注意到,市面上卖的葡萄酒,口感都偏酸涩,估计是因为窖藏时间较长,少见偏甜口的葡萄酒。曾大福知道,这口感是否偏甜,跟果子窖藏的时间有关系,他打算酿一种偏甜口的葡萄酒,可以用来卖给闺阁中的夫人小姐,往往她们更喜欢口感柔软的甜酒,也出得起价钱。曾大福有信心,按他和爹的酿酒经验,一定能把南安城的葡萄酒酿出更多的口感。
    听说这葡萄酒甚至一路卖去了西域,很多西域商人豪掷千金,成桶成桶地买回去。这让曾大福看见了商机。他和曾有田一商量,干脆回边家村买了几亩白银土,专门用来种葡萄。曾大福深知,要想酿好酒,用料就得讲究,自家能出产葡萄,才能保证用料的质量,也可以培育出专门酿酒的葡萄种来。
    忘了说,白银土就是原来的白鬼土。现在这土可金贵无比,因种植的葡萄比粮食还能卖上价。那些庄稼人以前提起白鬼土都恨不得吐两口唾沫,现在都改了口风,只道自己不识货。说书先生怎么说的来着,哎哟喂叫有眼不识珠啊。
    曾大福性子不擅言谈,可心里却自有计较。他有个未曾与人言明的野望,希望能做一家延续几十年、上百年的老酒铺,可在兴陵城的时候,他一直没想到哪种酒可以帮他达成这想法,因此这想法也一直闷在心中。如今这葡萄酒,让他看到了希望。这种酒,似乎有风靡老少,席卷大江南北的魔力。
    曾大福想清了方向,每日里都忙得如同陀螺,一头扎进了酿酒里。眼见得丈夫干劲十足,红燕却郁闷起来。
    过了好几天,曾大福才发现媳妇仿佛有心事。毕竟这几天媳妇不愿意做饭了,总是唉声叹气,晚上睡觉时也头一扭,背对着自己,这明显是有事啊。
    曾大福问:“红燕,你是不是有啥事想说?”
    红燕却欲言又止,只是愁容满面。
    曾大福急了,难道是红燕生病了?“有什么事,你说出来商量。”
    见曾大福一直逼问,红燕这才说出来:“我看那南安医院在招医女,我想去试试看。”
    招医女?这是什么?咋又没听说过?曾大福一头雾水。
    红燕这才跟丈夫解释起来:“听说,南安医院新开了一个门类,叫什么妇产科,说是专治妇人病,管生产的事情。但和接生婆可不一样,比那个要靠谱得多。因为治的妇人病,所以要招女人来做医师,这不就叫成医女了?但学医的女人满城里都没有,找不到一个来!所以南安大学的老师就直接过来招学生,只要是结了婚的妇人都能去应聘,等学成了就可以去南安医院看诊治病。我想去试试。”
    这年头,女人学医简直是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哪有女医师?这简直是离经叛道。若是家里有女人去学医,那岂不是要被左邻右舍戳脊梁骨?可看见红燕的凄楚表情,曾大福说不出话来。
    红燕的娘是生她的时候难产死的。
    红燕心里一直打着疙瘩。
    曾大福是个粗糙汉子,他不会读几句哄女人的酸诗,当初和红燕刚结亲的时候,也不知道买什么东西讨红燕开心,可他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让老婆高兴比让别人高兴重要。
    曾大福咧着嘴笑:“我当什么事!原来是去学医,学医好啊,你这样聪明,以前算账比男人们都强,在兴陵城谁不夸你!好啊,我们曾家要出一个大医师了,以后我还要沾你的光!”
    红燕听得曾大福这话,感动莫名,说道:“那我明天就去报名了?”
    “去,我送你去!”曾大福斩钉截铁说。
    两口子绝口不提以后会迎来的风言风语,仿佛都一致有了准备,只管尽力去做。
    -------------------------------------
    青鸟船队又来到了辽成郡边线,不过这次送来的不是粮草辎重,而是一队医师。
    这可谓是及时雨。和萧飒大战刚刚结束,将士们正是需要求医问药的时候。
    这一队医师的到来给战场带来了希望。
    首先得到应用的是生理盐水。酒精在此时依旧是奢侈品,不可能大量应用。用烧开清水和盐调制的生理盐水则造价便宜许多。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敷上云南白药止血,再用绷带裹好伤口,是这段时间南安医师们做熟了的工作。而这一套外伤处理办法也很快在军营里风靡起来,一些军士甚至偷偷学习起来,毕竟是救命的手段,谁不愿意学会啊?
    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了绝大多数伤口的感染。紧接着就是青霉素的应用。这批医师带来了南安大学生产的绝大多数青霉素,对于一些重伤昏迷的病患,往往要用青霉素祛除风邪,这又救回不少命来。
    以上手段,将士们或许还能想明白道理,可接下来的石膏夹板固定骨折肢体,羊肠线缝合碎肉伤口,那就只能称之为神乎其技了。
    医师们身材并不告状,甚至有些柔弱,可他们戴着羊皮手套在血肉模糊的伤口里摸索着寻找断骨接合,拿起银针缝合时手又快又稳,面色淡定犹如吃瓜菜般轻松!即使是再勇猛粗豪的军士,看着医师们动手术,都觉得心肝颤,一个个壮汉在医师们面前温顺如同小绵羊,将领们都跟裴佑抱怨,在老子手底下当兵的时候都没这么服帖。
    裴佑微笑听着将领们抱怨,他知道这只是玩笑话,没见到大家嘴都咧开了吗?这批医师的到来解决了裴佑的燃眉之急,也勾起了他深埋的思念,他恨不得能立刻解决这场战争,早日回去见到心上人。
    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节礼


上一章
返回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