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604节

    执掌尚舆备事处的陆炳,此时快步出列,抬手禀报道∶
    「启奏陛下,夏国小太子已被擒获,此时正在押往金陵的路途之上。」
    萧承斜靠在龙椅之上,沉声道∶
    「此前追击夏国百官的骑兵精锐,派人送回急报。夏国两名陆地神仙境的高手突然杀出,欲要救出夏国太子。」
    「兹事体大,不可不重视!」
    「即刻传朕旨意,着令五军都督府、尚舆备事处、东缉事厂、即刻抽调军中精锐、衙中供奉高手,立即前往护持,切勿让夏国小太子有所闪失!」
    夏国太子在手,则意味着北境能够更快平定。是以纵然小太子身边已有黄裳、杨再兴、黄忠、杨大眼等高手,但还为了以防万一,还当立即抽调人手前往接应。
    被点到名的几个衙门主事官员,当即上前一步,拱手应道∶
    「遵旨!「
    萧承顿了顿,又开口道:
    「而今夏国京师已被攻下,太子百官皆被俘虏,夏国社稷已灭。当即刻明诏天下,以示我大云正统,号令南北各地方臣服!」
    「再令前线各部大军,并抽调三十万地方郡兵,即刻接管地方防务。但有抵抗不降者,攻而灭之!」
    如今天下局势已然明朗,这道诏书一下,江南、豫、燕、晋、辽、北境,大多城池必然闻风而降。纵然有少数有心违逆惶惶天下一统之势,在云军所向无敌的兵锋之前,也必然兵败!
    这个时候,却又有大臣站出来,问道∶
    「陛下,这齐地四郡与海陵郡之中,还有张士诚、陈友谅二部盘踞。是招降,还是发兵围剿?」
    或许一般朝中大臣不知道其中内情,但此时谨身殿中众臣却都是知道。
    这蟠踞五郡之地,几年来牵制了夏国不少精力,拖延其国力恢复的张士诚、陈友谅二人,正是陛下当初早早布下的两枚棋子!
    萧承眼神淡然,沉声道∶
    「陈友谅此前,已与夏国宫英纵暗中勾结,欲要扶立夏国太子登基,于北境另立夏朝,以图权势地位。如此反复小人,不需劝降。着令兵部下发调兵公文,右军都督府派兵剿之!」
    「至于张士诚,他若有心甘愿归降,可以国朝子爵位待之。」
    如今云国人才济济,不缺名臣猛将。尤其是萧承还极其看不上阴桀反复的陈友谅,留着作甚?
    已经正式升任兵部尚书的诸葛亮,此时当即出面接旨,躬身应道∶
    「兵部领旨!」
    眼见用兵之事商议完毕,礼部尚书张昭,却是出面行礼道∶
    「陛下,礼部主客司上奏。」
    「高丽国请求朝拜陛下,以求册封!」
    萧承听到这里,倒是眉头一挑。
    这夏国还没正式宣告覆灭呢,高丽就派使臣求见,要求册封了?
    这认新爹的速度之快,实在让人有些错愕啊!
    「既然如此,以郡王之位册封高丽国主。礼部照例赐下金印王服,车马仪仗就是了。」萧承没有当一回事,随口答应道。
    而此时的张昭,却是依旧站在殿中,开口道∶
    「陛下,这册封之事,高丽使臣那边,倒是有不同意见。」
    「什么意见,想要直接内附我大云?「萧承皱眉道。
    张昭嘴角微微抽搐,开口道∶
    「高丽使臣,请求陛下册封其国主,都督高丽、渤海、扶桑、儋罗四国军事,并举荐了辽地三郡太守。」
    萧承听到这里,顿时愣住,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再次问道∶
    「什么?」
    一众朝臣同僚,此时也用一众「你疯了」的奇怪表情,看向张昭。
    张昭被众多视线注视着,脸色有些发红,轻咳一声,再次重复道∶
    「高丽国主,请封都督四国军事,并举荐辽地三郡太守。」
    「作为条件,高丽愿奉我大云为宗主,为大云镇守草原诸部,北击夏国余孽。」
    萧承眨了眨眼睛,然后不由被气笑了,道∶
    「高丽疯了吧!」
    都督四国军事,什么概念?
    萧承若是同意了,高丽将拥有统治渤海、扶桑,外加一个如今已经在云国横海军掌控下的儋罗国的正统名义。
    这就算了,高丽竟然已经疯到了,想要染指辽地三郡的念头。这对云国来说,已经算得上割让土地了。
    高丽国此时,似乎是幻想着,将中原之地的东北竟然染指。
    云国如今刚刚横扫夏国,即将一统中原,兵锋之昌盛,天下诸国莫不惊慌恐惧。
    高丽国提出这个条件,脑子真的没有问题?
    萧承失笑一声,半开玩笑地问道:
    「你确定礼部接待的,是高丽国使团?别是高丽国的什么仇敌伪装,想要借刀杀人吧!」
    张昭硬着头皮,道:
    「礼部再三确认过了,的确是高丽使团……」
    萧承摸了摸额头,沉默了许久,也没搞清楚高丽到底是发了什么疯。
    「高丽使团有没有说,朕要是不同意会怎么样呢?」
    张昭嘴角抽搐地更厉害了,深吸一口气,方才道∶
    「高丽使臣放话了,若是陛下不同意,他高丽便转而尊奉夏国,尽起十万铁骑,出兵协助夏国余孽,以抵御我大云兵马!」
    此话说完,大殿之中再次沉默了一会儿。
    「噗嗤……」
    不知道是哪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大臣,此时似乎是没憋住,竟然笑出了声来。
    更有几名武臣,此时嘴角咧开,好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
    高丽此前周边,除了个国小民寡的渤海国,其余的夏国、突厥、扶桑等诸国,是一个都打不过!年年被人出兵劫掠,过的惨得不行。
    这两年,应该是因为突厥衰败,夏国无力北顾,扶桑也因为云国横海军占据了海上商贸要地的儋罗国,都没有精力去「照顾「高丽,便让高丽得到了崛起的机遇,国力强盛了不少。
    但若是只因为如此,便生出了窥觊天朝国土的心思,属实是有些拎不清自己。
    萧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摇了摇头,沉声道∶
    「到底是番邦小国,不识大云天威……既然如此,便让横海将军汪直领兵前去高丽王都,替朕质问一番吧!」
    「遵旨。」
    第六十四章 萧承被高丽的装腔作势激怒了!
    金陵皇宫之中,玉钟撞击清脆之声,在宫城内外回荡。随之而来的,是庄重礼乐之声响起。
    一众云国重臣、夏国降臣,此时列队于奉天殿外。
    响鞭一抽,众臣当即俯身跪倒在地。
    威严庄重的天子銮驾,为一众浩荡仪仗所簇拥,在百官的恭迎之下,缓缓而来。
    只是此时这銮驾之中所坐的,却非是云皇萧承,而是前几天刚刚在金陵皇宫之中仓促登基的夏国小太子。
    在云国高手、精锐兵马尽数派出的情况之下,夏国仅存的两位陆地神仙境雍王与老太监四喜,终究是没有能够从云国手中,将小太子救走。
    绝望之下,二人终究是放弃了心中妄想,将手中的传位诏书、传国玉玺,交到了云国手中。以此换取夏国小太子的后半生安全,以及虞氏宗庙不被倾覆,仍能够享受子嗣四时祭拜。
    萧承本就没有除去夏国小太子的意思,也便川顶势答应了下来。
    为了体现中原正统的交接更替,兼承还特地为夏国小太子准备了一场登基大典。
    只是这位刚登基的夏国小皇帝,虽身穿帝袍,但此时面色苍白,毫无威仪之态。
    他颤颤巍巍地被宫人搀扶下来,走到大殿之中,惶恐无比地坐到了龙椅之上。
    一旁便有宫人,手持圣旨,快步上前,朗声宣颂道:
    「夫天造草昧,树之司牧,所以陶钧三极,统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选贤与能。
    夏室陵迟,仍世多故,爱暨元兴,祸难既积,至先皇庄帝贤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祀堕泯,则我大夏之祚,永坠于地,顾瞻区域,翦焉已倾。
    大云皇帝,天纵圣德,灵武秀世,宏谋霜照,秘算云回,旌旗所临,一麾必捷。英风所拂,无思不偃,表里清夷,遐迩宁谧。既而光启宪章,弘宣礼教,女干宄之类,睹隆威而隔情,慕善之俦,仰徽犹而增厉。道迈于重华,勋超乎文命,荡荡乎无得而称焉。
    朕虽庸暗,昧于大道,永鉴废兴,为日已久。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逊位别宫,归禅于云,一依历代故事。
    钦此!」
    这封将萧承极尽奉承的旨意,正是夏国小皇帝的退位诏书!
    圣旨念罢,夏国小皇帝便猛地从龙椅之上站起身来,亲自捧着圣旨与夏国传国玉玺,惶恐不安地站在了龙椅的旁边。
    此时身穿帝袍,头戴十二鎏垂冕,腰佩怒龙剑的萧承,在众臣的恭迎之下,缓步而来。
    径直登上丹陛,自夏国小皇帝手中接过退位诏书,然后大袖一挥,坦然坐到了龙椅之上。
    百官见状,当即齐齐俯身拜倒,口中山呼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与此同时,在冥冥之中,代表着夏国国运的那条,身形破碎,虚弱无比的玄色气运真龙,此时哀鸣一声,身形顿时化作无数条玄色气运,消散开来。
    云国气运金龙猛地现身,将散溢开来的夏国气运大半吞噬,身形猛地暴涨,周身气势更加深沉肃然。
    还有残存的部分微弱夏国气运之力,朝北境遁逃而去。
    若是此时北境诸郡中,能够有哪位天降猛人站出来力挽狂澜,整合北境抵御云军,或许还可以重新凝聚夏国气运,再续夏国国柞。
    但此事,也只是想想罢了……
    萧承透过垂旋,扫视在场百官,朗声道:


上一章
返回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