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名媛望族

第10节

    谢谢亲亲梦落之繁花送素素滴五颗闪亮钻钻。
    二十四章
    吴氏这才笑了忙冲贺嬷嬷道:“瞧这孩子嘴巧的,办砸了事儿倒还讨要起东西来了,若是不给,却还成了我不疼他了。”
    她话虽这般说,那笑意却不是做假,姚文敏忙讨喜道:“那也是儿素知母亲最宽和慈爱,才敢张开啊。”
    吴氏便笑的更欢喜了,甩袖冲贺嬷嬷道:“罢罢,一会子你取了库房钥匙,将前年大少爷送回的那只三阳开泰的和田玉佩给了他吧。”
    姚文敏便眼睛一亮,笑道:“大哥送回那佩可是前朝鄗大师的雕工,那和田玉也是上乘,母亲果真最疼儿。”
    吴氏又笑骂他两句,这才似将注意到般,道:“怎还跪在地上,贺嬷嬷快扶这孩子起来,地上凉。”
    贺嬷嬷忙上前扶起姚文敏,却也顺手取走了他手中的青玉佩,姚文敏便笑着道:“母亲休息,儿便先告退了。”言罢见吴氏摆手,这才又行了礼,躬身退了出去,一出屋,面上笑意已是瞬间而去,垂着的眸子中恨意翻滚。
    而屋中,贺嬷嬷将那青玉佩拿给吴氏,吴氏恼恨而厌恶地推开,却道:“什么脏东西竟往我眼前拿,真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贺嬷嬷知道吴氏这冲的不是自己,故而便只将那玉拿开,笑着劝解道:“夫人何必生气,大少爷和二少爷如今都已长大,大少爷已有了功名在身,前途似锦,二少爷明年也要参加科举,定是能高中的。他一个小小庶子,只比桐哥儿年长几岁,又是个不成器的,还不是任由夫人拿捏,将来更是得把着两位少爷过活。等咱们大姑娘说上武安侯府的亲事,那在江州夫人就是独一份的体面。”
    贺嬷嬷口中的桐哥儿却是吴氏长子姚文博去年新得的嫡子,吴氏听她提及孙儿,面容已露了柔色,桐哥儿如今不满一岁,贺嬷嬷却非说姚文敏比桐哥儿也年长不了几岁,自是为了讨巧卖乖,吴氏心知但却受用,当即就面色稍霁。
    可她随即便又沉了脸,恨声道:“本想借着那莽汉的手毁了姚文青,连带着一举坏了他和姚锦瑟的名声,没想着精心设下的局,却都毁在了一个死人身上,那谢姨娘,活着的时候便是个狐媚子,如今都死了九年了,竟还阴魂不散,真真是晦气!”
    贺嬷嬷见吴氏面色狰狞,想着当年吴氏对付谢姨娘的手段,还有谢姨娘的死状,登时只觉一股凉气从脚底心升了上来,她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忙道:“我的好夫人哟,您瞧您和一个死人置什么气,快别恼了,气坏身子不值当。再者说了,那五少爷和四姑娘如今都捏在夫人手心里,又信任依赖着夫人,这局再设又有何难。”
    吴氏听罢也觉自己太过心切,只如今武安侯夫人在府,又满棚宾客,错过了这个机会却又要苦等良机,她到底是不甘心白用心布置一场。再来如今未能如愿,短期内却是不好再有大动作了,而武安侯夫人在江州也呆不长久,有些事容不得她不急,锦玉眼见明年就要及笄,再不定下亲事,总归是她一场心病……
    只如今已不成事了,她也无法,只怨天公不做美,毁了她的好事,又想着将才已叫谢少文进了内院,武安侯夫人当时面色就不好看,吴氏这才露了点笑意,心愿姚锦瑟好好和那谢少文叙旧才好。
    她却不知此刻她那捧在心窝子上的女儿正躲在垂花门后远远地望着一身锦服,俊容玉貌的谢少文,已是绯红了面颊,跳乱了心扉,早便将她的殷殷教导都丢在了脑后,只巴巴的便将一颗芳心尽许了那身份高贵,仪表不凡,偏又属于姚锦瑟的武安侯世子谢少文……
    今日谢少文穿着一件石青色的圆领锦袍,简单的对襟式样,却在袖口和襟口,及衣摆上用金线绣着文竹图样,墨绿的腰带,亦用金线滚边,中间镶着一颗莹润的白玉,腰带上系着赤金雕纹小香球,并一条绿得似能滴出水来的翡翠云纹佩。乌发高束,用白玉冠扣着,玉冠两边尚垂下两条冠婴,挂着两颗东珠,浑身上下穿戴可谓富贵讲究。
    姚锦玉躲在垂花门后,目光直盯谢少文,只觉他动作间透露出一股高贵和优雅,翩翩风采真真是引人心跳。
    还有他那出众的五官,那白皙晶莹的肌肤,薄薄的唇,窄而挺的鼻梁,明亮如宝石般的眸子,还有那拔卓挺立的身躯……真真是无一处不叫人着迷,无一处不叫人仰慕。
    姚锦玉本想着谢少文不过比自己年长半岁,便是再俊美不凡,也和二哥哥姚文杰一般,还是个青涩少年,未必便有母亲所说那般出色,如今一瞧,她但觉谢少文比之母亲形容地更加出众,也便是侯门公卿之家方能养出这般的男儿。那沉稳温雅的气度,欣长挺拔的身姿,无不叫她小鹿乱跳,倾心相许,直恨不能丢却一切去仰慕他。
    这般男子,本便是生来让人仰慕的啊,她姚锦瑟何德何能占有如斯男子?!想着这些,又想着母亲的那些暗示的话,姚锦玉已是抛开了一切,面绽桃花,目含春水,看着谢少文的目光倒似他已属于自己了一般,再不加任何掩饰的狂热。
    她抿了抿唇,理了下鬓角碎发便欲举步往谢少文和柳嬷嬷处去。倒是跟随她的妙红眼见姚锦玉面色不对,忍不住低声提醒道:“姑娘,世子毕竟是外男……”
    姚锦玉闻言却极不喜地盯了妙红一眼,道:“母亲既允了世子过来,那便未曾将世子当外人,既是自家人,如今四妹妹病着,我代为招待世子又有何不可?”
    妙红还欲再言,姚锦玉却已不耐地瞪她一眼,举步便穿过了垂花门。
    姚锦玉曼步过去,到了近前却听柳嬷嬷正劝着谢少文移步前院。
    “姑娘病了一场,如今好容易才睡去,世子去了势必又要惊动姑娘,老奴已叫白鹤去大姑娘处讨了世子最爱的金瓜茶,不若世子暂且先移步前院花厅,一会子白鹤回来,老奴叫她过去给世子奉茶,白鹤一直在姑娘身边伺候,世子有什么话但可问她,等姑娘醒来,老奴再去请世子过来。”
    谢少文闻言却是蹙了眉,道:“怎还要去她人处讨要金瓜茶,嬷嬷实话和我说,可是锦瑟妹妹在这里受了委屈?”
    姚锦玉将他们的话听在耳中,哪里还忍得住,当即快行两步,人未至,已是笑着道:“四妹妹是我的至亲之人,是这府上的正经主子,谁敢给四妹妹委屈受,我便第一个不绕她!”
    二十五章
    谢少文回头,见一穿戴讲究,桃腮杏目的姑娘正双眸盈润地瞧着自己,不觉微微一怔。
    柳嬷嬷已忙摆手着道:“世子可是误会了,我们姑娘在这里怎会受委屈呢。世子也知道,姑娘也是爱这金瓜茶的,依弦院的茶吃完了,老奴还没来得及去库房再领姑娘却先病倒了,姑娘这一病院子里就乱了套,便将这事儿给忘了,可巧世子今儿就来了。”
    谢少文听闻此话,眉宇才舒展了起来,忙瞧向姚锦玉,道:“这位怕是姚大姑娘吧,谢某方才失礼了,还请大姑娘原谅则个……”
    他说罢便欲拱手作揖,可手臂一伸才发现姚锦玉竟是离的极近,他伸出的手险些就打到她的前胸,他忙慌乱地退后两步,这才重新拜下,施了个礼。
    姚锦玉登时又躁又羞,绯红了脸,半响才忙盈盈地福了福身,还了礼,道:“四妹妹总唤世子文哥哥,我于四妹妹虽非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世子比我年长半年,若不介意我便也随四妹妹唤世子一声文哥哥,也不显得外道,可好?”
    柳嬷嬷在一旁瞧着,直骂姚锦玉竟是这般的没皮没脸,也不嫌臊的慌,真真是比思春的猫还不知羞。而谢少文也是姚锦玉此举有些不妥,他微微蹙了下眉,可终究是碍于风度,说不出推辞的话来,只道:“大姑娘随意便好。”
    姚锦玉便欢喜地笑了起来,眉目含春地唤了一声,这才冲柳嬷嬷道:“世子来者是客,嬷嬷将世子往外赶可不是我姚家的待客之道。既是四妹妹大病初愈,刚刚睡下,那自不好惊动,我便替妹妹做回东道,在这园子里依亭烹茶代为招待文哥哥可好?这样,一会子妹妹醒来,文哥哥也好第一时间便能赶到,岂不是两全其美?”
    离别三年谢少文本便急于见到锦瑟,如今又听闻她病了,自是更加心切,已到了依弦院的门口,他如何肯按柳嬷嬷之言再到前院去。再来,当年锦瑟在京城时,因是年纪尚幼,故而他每每到首辅府去,总和锦瑟姐弟在一处,大人们也想着叫孩子们多相处,故而并未注意什么男女大妨,在谢少文看来,他到后宅来瞧锦瑟实也没什么不妥。
    加之他本便以谦谦君子自诩,如今姚锦玉盈盈相邀,提议又正合他的心意,当即他便又施礼道:“如此便有劳大姑娘了。”
    柳嬷嬷闻言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她依锦瑟之言叫白鹤到珞瑜院去请姚锦玉,是想将姚锦玉拖下水,这样吴氏便不能以谢少文入了内院为由坏锦瑟的名声,可如今姚锦玉摆明是有坏心,谢少文竟也不知避嫌,这叫柳嬷嬷登时对这未来姑爷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她这边不愉,那边姚锦玉却将谢少文让到了十步开外的一处小亭子中,脆声吩咐妙彤回去珞瑜院置办茶具等物过来。柳嬷嬷瞧着姚锦玉灵动的身影,不觉讥讽地勾起了唇角。
    这大姑娘也太心急了点,竟是连颜面,礼数都不顾了,她既自毁名节,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地做那恶人生生拦着。这般想着,柳嬷嬷便禀了姚锦玉,自带着白鹤回了依弦院。
    而姚锦玉移步往依弦院这边赶时,锦瑟已收拾齐妥,在王嬷嬷的扶持下往外间走,一面低声冲她吩咐道:“一会子叫白芷随着我便成,嬷嬷且去寻寻四少爷,如此这般……”
    王嬷嬷听完锦瑟的话,当即目光便是一亮,笑着道:“姑娘放心,那吴氏如此阴狠,四少爷也不是个东西,叫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正是天道昭然。”
    方才趁着梳妆,锦瑟已将沈记发生的事细细和王嬷嬷说了,王嬷嬷这会子直恨不能吃吴氏的肉,喝姚文敏的血。
    对于锦瑟如何得知吴氏的阴谋一事,锦瑟只说是那日姚锦玉来看望自己时,只道自己晕迷着什么都不知道,便亲口说了出来,没想到老天垂怜竟叫她迷迷糊糊听了个正着,所以才憋着一口气在今日醒了过来。
    锦瑟这话虽不实,可却正合她一病起来便对吴氏等人态度大变,又急匆匆地出府救弟的事实,加之姚锦玉前两日确实单独在锦瑟的屋中呆过,说了什么也只有躺在床上的锦瑟清楚,故而王嬷嬷是半点未疑,只念道是老天开眼,保佑锦瑟和文青,叫锦瑟听到了恶人的话,这才保住了小少爷不受坏人迫害。
    且说锦瑟坐着软轿从依弦院的侧门出去,绕过两道抄手游廊又穿过一个垂花门便到了姚三姑娘的娇心院。
    姚锦玉的祖父姚江和锦瑟的祖父姚鸿乃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姚江因是嫡长子,故而便继承了姚家皇商的衣钵,而姚鸿则走了科举之路,没承想其竟是读书的好料子,一举便中了状元,后又出阁拜相,虽子嗣单薄,只得一个嫡子,可竟也是文曲星下凡,创下了父子双状元的传奇,两代皆为状元,这使得姚鸿一脉一跃成为大锦清贵之家,已再无人提及姚鸿本出身商末之流的事了。
    姚鸿一脉,风头大大压过了本该是正统长房却从商的兄长姚江一脉,只可叹好景不长,姚鸿、姚诚相继过世,只留下姚文青这一根独苗,眼见着是再不复当年盛名了。
    而姚江却子嗣颇丰,育有六子,其中唯长子,和四子系出其妻郭氏,也就是现在姚府的老太太姚郭氏。嫡长子姚礼赫便是姚锦玉的父亲,四子姚礼正就是这三姑娘姚锦红的生父了。
    一般,幼子皆比长子要得母亲宠爱,姚府也不例外,老太太对四老爷便偏疼偏爱的很,不仅平日关爱有佳,还将自己的亲侄女聘给了四老爷为妻。三姑娘姚锦红也水涨船高,又难得的嘴甜人俏,容貌也随了四老爷,故而极得老太太喜爱。
    所以这娇心院虽是四房嫡女所住,可也布置的玲珑有致,风景如画,虽是比不得依弦院五步一廊,十步一阁的雅致,但却丝毫不比大姑娘姚锦玉的珞瑜院差。
    说起来,姚府的头三位姑娘,年纪相仿,二姑娘姚锦芳是庶出的二房所出,只比姚锦玉小了两个月,而姚锦红比二姑娘又小了三个月,眼见着明年三位姑娘皆要及笄,却因姚锦玉的亲事迟迟未定,累的二姑娘和三姑娘也都尚未定亲,故而如今姚府的当务之急,便是这几位姑娘的亲事了。
    ------题外话------
    谢谢亲亲泓水纤洁666又送素素花花。
    二十六章
    锦瑟进了娇心院,姚锦红已得了丫鬟通报迎了出来。
    今日姚锦红显然也精心打扮过,她穿着一件橘红色衣裙,前襟绣着白玉兰,腰间系着一条紫金腰带,挂了同色宫绦缀白莲玉佩来压裙,从八幅的裙摆上绣着精致的米色杏花。乌发用彩金带子向上拢起分股缠绕梳了个流云髻,鬓角尚插着六朵赤金嵌红蓝宝石的簪花。
    她身段已初见少女玲珑,圆脸蛋,柳叶眉,单眼皮却极是明亮,五官虽不算出色,可却被这一身装扮趁出了八分的娇美俏丽来。
    眼见轿子进了院落,她咯咯笑着已步履轻快地下了台阶扶住了从轿子中出来的锦瑟,脆声道:“将才听金珠说四妹妹已醒来了,我还琢磨着去瞧妹妹呢,却又恐反倒累了妹妹休息,没想着妹妹自己便就来了,四妹妹可真是稀客呢,快叫姐姐瞧瞧……这脸色还是有些苍白呢,怎不好生躺着。嗨,瞧我这脑子,四妹妹这定然是惦记着给祖母拜寿,这才撑着起来的吧?这也难怪祖母平日总夸妹妹,叫我这做姐姐的都吃味,如今见妹妹这般,往后祖母再夸妹妹你,三姐姐我啊,便都做那锯嘴葫芦,再也不吃味捻酸了。”
    姚锦红滚瓜子倒豆子地一口气说罢,却是连气都不带喘的,偏她声音清脆悦耳,倒不叫人感觉聒噪,反被她欢快的语气感染。锦瑟闻言便回握了姚锦红的手,笑着道:“三姐姐惯好打趣我,我又是个嘴笨的,哪里还敢往三姐姐跟前儿凑啊。”
    白芷便也笑着道:“若往后三姑娘不再捻酸吃味,都成了锯嘴葫芦,老太太还怎么笑口常开,那可真出了大事了。”
    姚锦红闻言便笑的越发明媚,嗔着锦瑟,道:“四妹妹嘴笨,哪里还能教出这等刁钻的丫头来。妹妹快随我进屋,院子里风凉,莫再受了寒。”
    锦瑟随着姚锦红进了屋,丫鬟银珠奉上茶,便听姚锦红笑着道:“四妹妹先侯我一侯,我这里还有两页账目,待对完咱们便一道去给老太太贺寿去。”
    锦瑟自是笑着应了,姚锦红便在靠南墙的大条案边坐下,葱白左手轻翻账册子,右手在金珠算盘上噼里啪啦打个不停,赤金的珠子撞击,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音符跳动。
    锦瑟微笑地望着,抬眸间屋中景致入目,金灿灿一片,莫说是小些的摆件皆属赤金打造,便是那日用的托盘、面盆等物也皆选的是鎏金器皿,叫人直晃眼睛。
    姚家本便系出商户,祖上数代经商,虽读书人也有,但皆未曾中举,只到了锦瑟祖父一辈,这才一跃出了状元郎,这使得姚氏掀起一股读书热潮,只可惜菩萨作弄,似只开了姚鸿一脉的读书窍,姚氏其他子弟便是再用功最多也就中个三榜末流进士,再未有出众的了。
    姚礼赫如今虽是六品同知,但官职却是用银子买的不入流小吏,若非有姚鸿在朝的人脉,他不可能升至此位。只按大锦的规矩,为官便不可从商,故而姚礼赫当了官,这姚家的偌大生意便都交给了其胞弟四老爷姚礼正,也就是姚锦红的父亲。
    许是受家境影响,姚锦红自小便精明于生意之道,当年周岁抓周便是直奔那金算盘去的,这两年她年岁大了,其父见女儿算账的能耐竟是比账房先生都精上几分,便将一些不要紧的账目交由姚锦红核对,见她干的好,甚至拨了两间铺子给她打理。
    前世时,锦瑟总觉姚锦红身上带着一股铜臭味,势利贪财,必定也有商人见利忘义的通病,加之她和弟弟本便由宗族判给了长房教养,大夫人吴氏,又和四夫人小郭氏不对付,所以锦瑟便也从不亲近姚锦红。
    如今想来,前世会落得那般结局,也是她自己不明是非,自负清高造成的。现下涅槃重生,倒似洗净了双目般,许多前世深以为然的,如今却都有了相反的看法。
    姚锦红虽是爱财,但瞧着她这满屋子的金碧辉煌,瞧着她将自己丢在一边,随性而为地拨弄着算盘,再想着姚锦玉每每讨好,故做亲近的模样,锦瑟倒觉这位三姐姐不失真性情,不失自信和风骨。
    锦瑟这边想着,那边姚锦红已啪的一声摇停了算珠,将账册合上交给一旁的大丫鬟金珠,交代两句起身走了过来,笑着道:“叫妹妹就久等了,今儿妹妹穿的倒是喜庆,平日总见妹妹穿那素色,浑不似小姑娘,如今这般便对了,这穿的鲜亮心情也能鲜亮着,我瞧妹妹今儿气色便好。”
    锦瑟闻言便掩着嘴笑,歪着头道:“三姐姐说的是呢,只妹妹都没压得住这鲜亮衣裳的首饰上身,这鲜亮衣裳总还是金头面压的住,妹妹可只头上这一副赤金头面,可也不能天天地都戴同一副头面吧,以后少不得来借三姐姐两根金步摇添个彩儿。”
    姚锦红闻言便将面色一肃,摆手道:“不借不借,妹妹还是穿素色的好看,仙子一般清丽脱俗呢。”
    姚府谁人不知三姑娘姚锦红是个只进不出的主儿,锦瑟和丫鬟们见她一副生恐人抢了她般的紧张模样无不失笑,银珠给姚锦红披上大斗篷,锦瑟便也站了起来,两人相携着往外走,锦瑟便道:“老太太生辰过了,接着府上还是要喜事连连的,三姐姐不借这首饰,妹妹可如何是好,现下再禀了婶娘去做,却是来不及了。”
    姚锦红听锦瑟这般说不觉目光微微一闪,寻常锦瑟并不和她亲近,今日非但进了她的院子,而且行事说话也透着一股不同来,她本就心中有疑,现下听锦瑟话中有话,便心思一转,笑着道:“妹妹此话何解啊?姐姐怎不知府上近来有什么喜事?既不是谁的好日子近了,那便是……莫非大姐姐的亲事要定下了?”
    锦瑟便打趣道:“大姐姐的亲事婶娘都不急,怎我瞧着三姐姐倒是急了呢?”
    姚锦红被锦瑟狡黠的目光一瞧,只觉自己的那点小心思都被她瞧透了,面上一红,作势去拧锦瑟,锦瑟笑着避了这才道:“也是王嬷嬷偶然听闻,婶娘的秋棠院已连着叫了三个月的糖醋菜式了……厨娘们都在说大夫人只怕又要为姚家添丁了呢。”
    二十七章
    姚锦红闻言愣了一愣,平日锦瑟只和大房的姚锦玉走的近些,对她便只是客套有礼,她是个精细人儿,也知锦瑟瞧不上她的身份和市侩。她又觉锦瑟清高自诩,也不稀罕拿了热脸去贴人家冷面,故而今日见锦瑟骤然来访她便觉着奇怪,又观锦瑟行事皆于往常不同,便动了些心思,如今再听闻这话,更是心头一跳,接着才拍着手道:“呀,这可不就是天大的喜事嘛,要说这也是大伯父的老来子了,真真是大喜事呢。”
    锦瑟便道:“是呢,不仅如此,怕是连惜恋缘的那位也喜事将近了呢。”
    她言罢见姚锦红目光闪动,便未再多言,倒是姚锦红半响才似反应过来,道:“这子嗣说不来便罢,一来还成双成对的,如今惜恋院的有了身子,只怕长房又要多位姨娘,添两位新人了……”
    言罢,她却是拉了锦瑟的手,亲热地道:“姐姐一直想和妹妹亲近,也好沾些书卷味,去去这身上的铜臭,只无奈妹妹老呆在院子里不出来,以后妹妹可要常来我这里走动才好。”
    锦瑟便也笑了,眨巴着眼睛道:“三姐姐身上哪里就有铜臭味了,快叫妹妹我闻闻这铜臭味儿是怎样的呀。”说着便翘着鼻子往姚锦红怀里凑,直惹的姚锦红咯咯地笑。
    两人到老太太的福禄院时,姚老太太郭氏刚收拾齐整被四夫人小郭氏扶着出了内室,她今日穿着一身暗红纹金线祥云寿字暗纹的衣裳,半白的头发用发膏子抹过,齐整整地尽数笼在头顶,并了假发盘了个福髻,上头插着牡丹赤金头面,鬓角还插着一朵新剪的大朵墨色菊花,趁的倒是年轻了几岁。
    锦瑟和姚锦红上前见了礼,姚锦红令丫鬟奉上寿礼,却是一条她亲手绣制的褐红色抹额,上头绣着的祥云图案似会随着光影聚散流动一般,甚为精致。郭氏当即便称赞了两声,被姚锦红磨了两句,便由着她爬上罗汉床亲手给她系在了额头上。
    福禄院的大丫鬟雅冰拿了把镜,郭氏照了照,又夸了姚锦红两句。
    锦瑟便笑着道:“三姐姐只怕早算准了今儿老太太要穿这祥云照寿服,抹额不仅绣的好,更难得的是和老太太这身衣裳配,一会子客人们想不注意都难,还不都得问问老太太这抹额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三姐姐这心灵手巧的名声是遮也遮不住了呢。”
    老太太闻言便笑着抬指去点姚锦红的额头,直骂道:“好啊,借着老祖母的寿辰,倒是要出你的风头,三丫这算盘打的响,不成,这寿礼不做数,三丫改明儿要给祖母再补上一个。”
    姚锦红便嘟嘴道:“孙女就说老太太偏疼四妹妹吧,四妹妹一句话祖母便信了,真是白瞎了孙女一片纯孝之心,孙女委屈呢。孙女冤枉呢。”
    老太太又笑骂她两句,这才拉了锦瑟的手,问起她的病情,锦瑟回了,又叫白芷将自己抄的两本佛经给老太太贺寿添福,老太太免不了也赞了她两句,便叫雅冰将佛经收了起来。
    锦瑟和郭氏没有血缘,平日也就面上过的去,她自不会和姚锦红比得宠,也未将老太太的冷淡放在心上。这会子功夫府上另外两位姑娘也到了,二姑娘姚锦惠是二房所出,五姑娘姚锦月乃三房庶女,两人和郭氏隔着一层,自比不得姚锦红,老太太受了礼,两人送上的寿礼虽也是自做的绣活小件,却未有让老太太当即用在身上的殊荣。
    姑娘们依齿轮坐下,老太太才问起姚锦玉来,小郭氏便笑着道:“今儿是母亲大寿,大姑娘自也上心的,许是在前边儿花厅陪着她两位婶婶待客呢,将才嬷嬷来禀,客人们都来的差不多了,母亲看是不是也该移步往花厅去了?”
    今日众宾客来贺,男客自在前院由姚礼赫等四位老爷招呼,女眷则被先引到了后院平日逢大日子才开堂待客的大花厅锦绣堂,故而客人们并未往老太太的院子里来,如今皆在锦绣堂由二夫人,三夫人陪着。
    连锦瑟都来福禄院贺了寿,偏姚锦玉这个嫡长孙女到如今都没个踪影,老太太心里岂能高兴?何况这待客本便不是姑娘们该做的事儿,如今听了小郭氏的话,她越发觉着还是三丫头最贴心,也是自己的亲侄女小郭氏教养的好。又想到大儿媳吴氏平日对她面上虽恭敬,但做事儿却每每阳奉阴违,便越发觉着是吴氏教坏了她的大孙女。
    只面上她却还要顾着姚锦玉,便笑着点头道:“玉丫头也算懂事了,今儿来的各府姑娘只怕不少,有她在也能帮她婶婶们多分忧着些。”
    小郭氏连连称是,扶着郭氏起了身,姚锦红便忙凑上去扶住了老太太的另一只胳膊,一众人簇拥着老太太说笑着出了院子,只穿过一处垂花门锦绣堂便在眼前了,欢笑声不断传来。
    明堂中的夫人,姑娘们瞧见老太太来了,纷纷起身相迎,老太太也笑着快行几步,和几位得脸的夫人寒暄了起来。锦瑟随着姚府几位姑娘在后,见姚锦红趁着空挡和小郭氏低语了几句,小郭氏面上笑容敛了下便笑的愈发欢喜,锦瑟不由勾了勾唇。


上一章
返回

重生名媛望族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