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05节

    事实证明这一招也好用,公社的领导们这会儿更信服了!
    这可是见过总理的人,有见识着呢。
    跟他们不一样。
    南雁接受了大家的委托——
    下次再有机会见到总理又或者主席时,替大家问好。
    这才不紧不慢的回归到正题上,“其实咱们食品厂能够建立,除了得到省里和大家的支持外,也跟一件事有关,那就是学习。我知道这几年公社里的学校都半停课状态,但是大家想没有那些有知识文化的工程师、技术员来出谋划策,咱们的生产工艺能落实下来?生产线能造出来?”
    “我年轻,这话本不该我来说,但是读书学□□归是没错的,当然这学习也得学对了路线,不然那知识再多也没用。”南雁顿了顿,“所以我的想法是先紧着公社里的那些高中生初中生来,读了那么多书让他们去种地,那不是浪费吗?也不用怕村里就少了个壮劳力,咱们把这食品厂搞起来,每年分红总比他们种地创造的价值多。”
    她跟公社里的干部们算起了账。
    这些公社一把手让他们当会计不见得能把每笔账都记得一清二楚,但年底还要汇总公社账目的人哪还不懂这些数字的含义?
    多管齐下,这场会议的目的达到。
    散会时,南雁没有规划具体的招工要求,但给出了大致方向,剩下的就靠这些公社领导们去把握了。
    一群人也没着急走,想着再私底下跟南雁讨论讨论,把这个招工规则给弄出来。
    公社里多少中学生,最近都在忙活什么,他们一清二楚。
    南雁耐性十分好,一个个的跟他们讨论,等着把人送走已经是半下午的事情了。
    钟厂长指了指那已经凉透了的馒头,“先吃口垫垫肚子,女同志也要知道照顾自己。”
    说起旁人来一套套的,咋就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呢?
    南雁这会儿是口干舌燥。
    从暖水瓶倒了杯水,小口小口的润着嘴唇和嗓子。
    “这种老东西,平日里吆五喝六惯了,难得今天都能低下头。”
    整日里念叨着“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今天可算消停了点。
    南雁笑着吃了口凉馒头,白面馒头甜丝丝的,嘴里头似乎都是麦芽糖的味道。
    “他们其实也没啥坏心眼,真要是坏到骨子里的人,就算是戳破脸皮人家都能装不知道。”
    钟厂长何尝不明白,“下次也不用这么弯弯绕绕的,有什么直接说就行。”
    “那也不成,那么大年纪的人,比我爸年纪都大,我直接说下了他们脸,他们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头能高兴?”倒不是南雁非要这么折腾,但也得考虑到这些老同志的自尊心。
    毕竟人家当公社干部都那么多年了,哪能真把人当孙子。
    外婆说过,教师是权威者,但也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
    哪怕是为了学生好,也不能张口闭口“我是为你好”,然后一通教训。
    何况她本身就是小辈,目前在食品厂也是代钟厂长行事,哪能真的上位者姿态对人呢。
    钟厂长听话只是看着南雁笑,没有狐假虎威,办事一如既往的耐心。
    年纪轻轻就能这么沉得住气,可真是太难得了。
    只是南雁如今却又败在了太年轻上,但凡是跟褚怀良差不多的年龄,这会儿早就被调走。
    留下来对厂里是好事一桩,只是稍稍耽误了她的前程。
    “吃两口就行了,走,我带你去吃点好的。”
    南雁迅速把馒头收起来,“您还有钱?”
    “请你吃饭的钱还是有的。”钟厂长瞪了一眼,“我要是都吃不起饭,那全中国还有几个能填饱肚子的?”
    “说得对,你看我就是太年轻了都不会说话,还得厂长您好好教我。”南雁一本正经,“所以你得好好养身体,长命百岁才行。不然往后我闯了祸,都没人捞我。”
    钟厂长听到这话愣了下,才知道自己被这小丫头挖了坑。
    “你呀!”
    南雁把馒头用油纸包上,端着水杯往外去,“走啦走啦,再不吃饭身体就要罢工了。”
    欢快的声音让老厂长哭笑不得,说她稳重又总会时不时的皮一下。
    恨不得时刻提醒你“我还是个孩子呢”。
    真是拿她没办法。
    ……
    三月下旬,肉联厂的新邻居食品厂开始正式生产运营。
    从公社里拉来的鸭子进入屠宰车间,被宰杀后的鸭子先是放血,等着放血差不多又被丢到热水里。
    这个热水温度不算特别高,七十来度。
    浸泡差不多有三分钟,负责拔毛的工人开始湿拔鸭绒。
    工人们不太明白为什么还要多这么一道工序,关键是还要区分开鸭绒和鸭毛。
    鸭毛浑身都是,鸭绒则是长在鸭子的腹部,就那么一小块。
    但工厂有安排设置了这个岗位,他们认真完成工作就是。
    至于这些鸭毛鸭绒到底有什么用途,那和他们没关系。
    很快这些被堆成了小山的鸭毛和鸭绒就被林建国拉走了——
    这是他伯母和他媳妇交代的事情,林建国哪能不干呀?
    好在他们村距离县里不太远,现在没下雨路也好走,来回十里路加上装车什么的,他一天能跑个四五趟不成问题。
    就是不知道这些鸭毛、鸭绒什么的,真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有没有用,你身上穿的衣服没跟你说?”
    林建国登时悻悻,别说他媳妇手巧,做的这鸭绒服可真好,又轻快又暖和,之前他拿了一件去黑市卖,卖了一百多块呢。
    只不过鸭毛过了水多少有点腥,又要烘干还要消毒挺麻烦的。
    但桂花说这是她的事业,她愿意折腾就折腾吧,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二伯母一起吗?
    前段时间刚收拾出来的棚子里,张桂花正在收拾这些刚弄来的鸭毛和鸭绒。
    头两天南雁不知道怎么搞来了一件进口的鸭绒服,张桂花不是很懂上面都写着什么,好在林蓉和高北辰看得懂,查字典给她一句句的分析解释。
    什么含绒量、重量、面料都翻译了过来。
    就是她见识少,也不知道啥是聚酯纤维。
    先不管这个,等南雁回来再说也不迟。
    现在先把这些鸭毛、鸭绒处理好。
    面料的事情,回头再说也不迟。
    南雁倒是知道什么是聚酯纤维,就涤纶,再说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的确良。
    但别说小县城,就算去市里也不见得能找到那么多涤纶面料。
    国内的确有的确良衬衫,但那都是用进口的涤纶原材料生产的,量很少。
    四三方案引进成套化纤设备,这才算有了将石油转化为化纤的生产技术,直到七十年代末才有了国产的化纤原料。
    南雁想了想,“这个你先别着急,我回去看看能不能弄一下。”
    她凭空弄不来聚酯纤维面料,不过倒是可以做一些实验。
    当然这事南雁自己搞不来,还得找化工方面的专家才行。
    褚怀良就知道南雁找他没好事,“你的意思是,想要在棉布上做一层树脂涂层?”
    “对,技术上应该能做的到?”
    “不知道。”褚怀良说的是实话,他真不知道。
    能不能做的到不是一句话的事,得做实验才行,“你搞这个做什么?”
    “废物利用啊,我家里人最近在搞鸭毛鸭绒想要做衣服。”
    这几个字有点耳熟,毕竟猪胆、猪胰子也是废物,利用好了创造的价值那可海了去了。
    “羽绒服?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记得朝鲜战场上美军好像就有睡袋和鸭绒被什么的。”
    褚怀良仔细想了下,“哦,这还是老钟说的,他去那边打过仗!”
    鸭绒被!
    南雁怎么就忘了这个呢。
    其实不见得非要做羽绒服嘛。
    但是做鸭绒被的话,被面用什么面料?
    褚怀良瞧着沉思的人,“我觉得有个面料肯定行。”
    “什么?”
    “丝绸。”
    不得不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褚怀良这还真不是乱说。
    丝绸受到欢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国内现在出口创汇的纺织品中就有丝绸,可比棉布价值高多了。
    丝绸鸭绒被。
    想想就很贵啊。
    南雁想起了同样很贵的蚕丝被。
    “那要不去苏州那边一趟?”那边有好些个大的国营丝绸厂,说不定真能联合起来搞上一波呢?
    南雁觉得这事倒是可行。
    甚至可以说宜早不宜迟。
    依照她原本的计划,是想要让这羽绒服跟着鸭肉罐头一起去广交会,看看能不能找找订单什么的。


上一章
返回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