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107节

    成衣相对较少,这会儿国内的成衣几乎没什么市场,审美方面也的确跟不上。
    南雁越发觉得丝绸被面的鸭绒被十分可行。
    晚上丝绸厂这边请吃饭时,她就开门见山说起了这事。
    丝绸厂这边倒是答应的爽快,“没问题嘛,回头我派几个师傅到你们那边,咱们商量着一起来,可以一起搞搞研发。”
    对方太过于配合以至南雁觉得有点点不对劲,回到招待所有点睡不着,想了又想还是去找钟厂长说这事。
    “傻了是吧?国内用得起丝绸的有几个?”
    这厂子就是出口创汇,自然会对外贸的事情格外关注。
    何况又是大城市,消息也算灵通。
    虽然距离首都远了点,但该知道的消息绝对不会少。
    南雁自己可能还没觉得,但对大部分工厂而言,能够跟外贸部、工业部甚至外交部有联系,这属于手眼通天的人物。
    估摸着也就是除了首都,到其他地方哪边不都给最好的待遇好好招待?
    被钟厂长这么一说,南雁恍惚了下,“那我现在岂不是可以狐假虎威?”
    她的确没往这方面想,就单纯的觉得现在消息不灵通,首都那边也相对低调处理,大家不见得会知道这些。
    实际上有心人想要知道多的是法子。
    不过人家既然肯合作,那这事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第二天南雁跟着去进行参观时,还顺口说起了蚕丝被。
    反正是做出口生意嘛,多个出口产品总是好的。
    当然她也没直接说,就是笑了提了句,“我现在真是想搞鸭绒被都疯魔了,看到这蚕丝就想着能不能用蚕丝代替棉絮做被子。”
    丝绸厂的郭厂长听到这话愣了下,“用蚕丝做被子倒是在书里面看到过,明清时候那些王公贵族会享受的,就让绣娘把这蚕丝处理后,做被芯。”
    南雁一脸诧异,“还真有呀?他们可真会享受。”
    “可不是嘛,会享受的很。不过这也依赖于咱们的养蚕技术高明,绣娘们有本事。南雁同志你这想法很好啊,等回头我问问厂里的老工人,看他们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做蚕丝被,说不定就能让咱们丝绸厂多出一个畅销产品呢。”
    南雁笑了笑,“那么大的厂子,肯定有解决的办法,我等郭厂长您的好消息。”
    离开苏州时,丝绸厂的郭厂长送人到火车站,赠送了出口的丝巾给南雁和钟厂长。
    那丝巾上面的图案十分漂亮,还有精致的刺绣。
    古老技艺的传承,如今却也只有一个用途,出口创汇。
    钱钱钱,哪哪都需要钱。
    钟厂长是山猪吃不了细糠,这丝巾对他没什么用,他爱人去世多年,也不可能送给死去的人。
    “回头换着戴。”
    南雁看着被塞到手中的丝巾,哭笑不得,“其实我也戴不上。”
    基本上没这个机会。
    “谁说的,回头出国的时候戴着这个,好看。”
    下次出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南雁没想到钟厂长比她还敢想。
    不过也不怕用不上,实在不行可以给黄援朝和段莹莹两个小徒弟嘛。
    小女孩子戴这个会很好看。
    收好丝巾,南雁说起了下一站目的地,金华。
    金华火腿很有名,这次前往金华主要是取经,瞧瞧人家这边火腿的制作工艺。
    南雁想着做猪肉罐头,也可以做一些火腿肠之类的副食品。
    但加工工艺什么的得有个章程。
    显然金华火腿和南雁设想的火腿肠还有不小的区别,不过从火腿厂这边倒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金华这边也有做火腿肠,只不过相较于火腿而言,火腿肠在国外就没那么受欢迎。
    “他们似乎更喜欢熏制、风干口味,你要是想要做猪肉副食品,可以往这个方向试试看。”
    南雁回去的路上在想这事。
    因为陵县本地没有矿山的缘故,实际上连个高点的小山头都没有,包装用的罐头都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
    如果再做猪肉副食品,还要考虑产品包装。
    做熏肉火腿的话有点麻烦,倒不如直接做点培……
    做培根多简单呀。
    过去肉联厂基本上都是把猪肉按照部位切割好,出口出去再不管其他。
    根本谈不上搞什么加工。
    实际上进行猪肉加工并不复杂,而多了这么一点点工序,价钱就不一样了。
    她果然是坐拥金山而不自知!
    钟厂长看着南雁神色从紧绷到放松脸上挂笑,忍不住问了句,“想到了什么好事?”
    “我想起了我在国外吃的猪排和烤肉,等回去后我给您做一堆外国人吃的饭,厂长你来点评点评怎么样?”
    “你确定?”
    这有啥好不确定的?
    不就是做个饭嘛。
    钟厂长思索了下,“老骆跟我说姚知雪跟他说,你上次做什么酱油米饭,结果米饭比锅底还黑。没冤枉你吧?”
    南雁:“我说是手滑,您相信吗?”
    作者有话说:
    南雁:酱油米饭不就是酱油少了再加点再加点,再加亿点点……
    姚知雪:别加了,真的吃不下去了
    第52章 广交会
    她绝对不是炸厨房小组的种子选手!
    虽然跟下厨房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南雁到底没有去亲自动手, 不过可以指点人来嘛。
    比如说姚知雪就挺会做饭的,食堂的刘师傅做饭也不错。
    看着刘师傅按照南雁的指示把肉腌好,姚知雪多少有些诧异, “这样能熟吗?”
    她总觉得南雁这个法子不太对,回头可别吃坏肚子。
    “当然可以, 好吃着呢。”
    想要找到调料并不容易, 好在只要费一些心思倒也能在粮油副食品店里找到。
    实在找不到的, 食堂刘师傅这里倒也有。
    “这是什么吃法?”
    刘师傅有些好奇, 肉切得很单薄,感觉稍微在热锅里贴一下就熟透了。
    很容易就会焦糊一片啊,这样还能吃吗?
    “能吃呢, 特别好吃。我这么做的太简单了点,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腌制、上色、风干的过程。”
    不算特别复杂,周期大概就是半个月。
    刘师傅听得云里雾里, “这么长时间吗?”
    “要入味嘛,不过这样的肉在国外很受欢迎。”培根啊, 南雁也挺喜欢吃的,不管是煎着吃,还是和蔬菜一样煮着吃,都很方便。
    刘师傅不太懂, “那这个呢?”
    这个有点厚,是要煎着吃?
    “猪排, 和牛排羊排差不多, 在欧洲那边也挺受欢迎的。”
    钟厂长替南雁解释起来。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南雁想起来,钟厂长曾经去苏联留过学, 怎么可能没吃过西餐呢?
    或许还吃过很多土豆饼呢。
    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关键是当时她说这事时, 钟厂长还一点没表现出来!
    厂长您一把年纪了还逗我这个年轻人玩, 是不是有点过分?
    南雁其实有点误会,苏联那会儿的物资也没那么丰盛,土豆泥饼没少吃,猪排也是大餐。
    国内紧着苏联专家来,给的待遇十分之高。
    但苏联那边对待中国留学生也就那样,又不会拿你当特殊人物看待,吃的喝的就那样。
    西餐于钟厂长而言也是久远的回忆。
    要不是南雁提及,他都把这十多年前的事忘得差不多了。
    再度吃到不怎么地道的猪排,他觉得似乎比自己当初在苏联留学时吃到的还要美味几分。
    “老刘厨艺不错。”
    刘师傅用刀切下一小块尝了尝,迎上南雁那期盼的眼神,嘀咕了句,“肯放油,怎么都是好吃的。”
    他还是觉得红烧肉更好吃。
    南雁哈哈的笑,也没想着要跟刘师傅争出一个高低来。


上一章
返回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