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07节

    而这种热闹几乎持续到飞机降落。
    南雁像老师似的, 收了学生们的答卷。
    她需要把这些在硅谷参观学习得到的资料筛选整合。
    然后再进行分配安排。
    没人有异议,美国之行的高楼大厦让这些研究员工程师们知道, 国内与美国相距甚远,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而考察团团长的个人能力大家又有目共睹, 起初的那点意难平早已经烟消云散。
    听从南雁安排,比他们自作聪明要高效的多。
    至于未来无线电厂怎么发展,那还得再等等看。
    看部里怎么说。
    从上海出发的专机回来时降落在首都。
    南雁要留在这边开会,安排厂里的人先回去, 顺带着把赫尔曼·希克斯托送来的东西也先带了回去。
    她这次没顾得上倒时差,把手头上的资料整理了一番后, 就直接去部委那边。
    对于这位上任没多久就带人出去考察的副部长, 部里是早有耳闻,今天见到后, 又觉得和想象中不同。
    “南雁同志。”
    贺铮喊住了南雁, “听说你们代表团回来了, 怎么这么快就来部里了?”
    看到老熟人南雁打了个招呼,“有些资料要跟大家研究一下,部长他们在吗?”
    “今天出去了,估摸着回来就得傍晚了。”
    “没事,部里还有其他研究员在吗?没什么事的话喊过来,我想跟大家开会讨论下这个问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南雁深知自己对无线电领域的了解十分有限,尽管知道那些基础的知识甚至还能侃侃而谈,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未来大体走势她知道,摩尔定律她也明白。
    然而具体的发展如何来做,细节如何去抓,还得这些研究员们来钻研。
    自己顶多就是来把握大方向的那个舵手。
    贺铮去喊人。
    除了四机部的一些工作人员外,更多的是工厂、首都几所大学的相关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以及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
    产、学、研三位一体。
    以小见大来说,这是中国当前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年代,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虽然在先进性上远不如美国,然而落后的只是那么一丁点的距离而已。
    依旧处于第一梯队,并没有被远远抛下。
    这也是南雁担任副部以来,第一次主持召开的会议,尽管这个会议并不是那么的正规,相对来说还十分的匆忙。
    有些是从实验室里赶过来的,有些则是从课堂、车间里过来的。
    贺铮的这通电话匆忙,而比电话更匆忙的,是从各处赶来的研究者们。
    高副部带队前去硅谷考察的新闻前段时间见诸于报纸。
    他们这些一线的研究者们都很关心,这次考察的内容。
    要不贺铮一通电话怎么能把他们给喊来呢?
    大会议室里十分热闹,南雁来之前大家正在热烈的议论,相互打听消息之余,也会讨论一下自己的生产研究进度,
    而伴随着会议室大门咯吱作响,南雁的到来让偌大的会议室很快安静了下来。
    南雁笑了下,“我来之前还挺热闹,我这一来倒是安静的像冰窖了,敢情我比寒流还可怕,一下子就让这会议室降温了。”
    会议室里的吊扇呼呼的转动着,机械发出的声响被笑声所掩盖。
    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我刚从美国那边回来,本来是想着跟部里的同志讨论下,让贺铮同志帮我喊几个研究员过来,我在那边办公室小睡了会儿,没想到贺铮人缘这么好,叫来了这么多人。”
    她年轻,说话时没有那么大的气场,索性就借助自己女性身份的特质加以利用。
    聊家常似的调侃闲扯,这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十分融洽。
    当南雁说起硅谷之行时,大家提问时就积极踊跃的多。
    这场会议,更多的像是一个交流会,南雁带来了最新的研究内容,而作为交换,她对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研究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
    芜湖无线电厂只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尚不能代表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
    “交流会?”
    工作人员点头,可不就是交流会嘛,这位高副部长没有坐在前面,倒是随便坐在了听众席上,没有一点架子。
    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其他与会人员说的话。
    他帮忙添水的时候看了眼,也不知道这人怎么练出来的,写的字竟然还很清晰,业务能力怕是要吊打一群速记员。
    不过谁都没想到部长会提前回来。
    那边会议还没结束,工作人员心里头也忐忑。
    虽说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会议,但理论上也是要跟领导报备,部里安排后再召开。
    这又不是什么紧急会议。
    高副部这么做,有点不合流程。
    可别回头惹得部长不高兴。
    罗部长若有所思,“走,过去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他过去的有点晚了,甚至没能挤进会议室。
    偌大的会议室现在坐满了人,甚至还有一些同志站在角落里,更别提门口这边。
    压根进不去。
    相较于会议室里的热闹,门口这边就安静多了,热闹起来听不清里面在说什么呀。
    罗部长也没有要进去的打算,就站在门口听里面聊。
    “64kbit的dram是硅谷的最新研究方向,我在那边参观时,他们的研究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咱们国内目前dram研究……”
    国内1kb的dram相当成熟,然而4kb还属于挑战中,目前尚且没做出成果。
    而美国早在75年就已经试制出16kb的dram,这其中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南雁的话让从事dram研究的研究员们有些沮丧。
    他们跟美国的差距,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其实技术上的难关突破后,再突破并不是什么难题,我们跟美国有差距倒也不碍事,踏踏实实做咱们的就行,再说从试制成功到量产本身也需要时间,我们抓住这个机会,追赶上去也不是不行。”
    “可是技术方面,我们还缺的很多。”
    “那就追上去嘛,咱们也没那么差劲,美国的硅谷也是用了十几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现在半导体才发展的哪到哪,未来的路长着呢,难道咱们还没这点信心?”
    南雁只是在她的角度阐述事实,但意外得到了山呼海啸般的回应,“有!”
    那响亮的声音恨不得能将房顶掀翻!
    没人能质疑他们的决心与信念。
    困难或许很多,但他们并不畏惧。
    这场非正式会议在将近六点钟才结束。
    瞧着并不打算离开的一群人,罗部长交代秘书,“明天开一个正式会议,再做讨论。”
    秘书想了下,“会议规模……”
    “工作别耽误,其余的能参加就来参加,瞧小高这次去美国收获满满,多听听她怎么说嘛。”
    秘书明白了,这是看中了高副部的动员能力。
    别说,虽然没什么慷慨陈词,但这会议效果还挺好。
    大家问题还挺多,哪怕是知道明天还会再开会,这会儿倒也舍不得走开。
    还是贺铮看不下去,“南雁同志的嗓子有点脆,之前出过毛病,医生说往后得注意,大家体谅下,让她先休息休息,咱们有什么问题,明天再说。”
    尽管喝了不少水润嗓子,但效果不佳,那里的确有些不舒服。
    “大家回去后可以好好想想,如果不方便过来可以写信过来,我尽可能的回信。”
    这倒是个好法子,与会众人离开时也关心了一番,“高副部长注意保重身体。”
    南雁笑着应下,目送众人离去后,这才觉得身体好像的确有点虚。
    回来后也没顾得吃饭,这会儿是又累又饿,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贺铮连忙搀扶着人,“南雁同志,还好吧?”
    “没事,我先坐下缓缓。”
    贺铮想了想,连忙出去,回来的时候手里抓着一把糖。
    “要不先吃块糖甜甜嘴巴?”
    部里有同志血糖低,常备着这玩意儿。
    南雁吃了一块大白兔,唇腔里多了些浓郁的味道,精神面貌也好了许多。
    贺铮微微松了口气,“你这身体,得好好养养。”
    怎么这么虚呢,这样可不成。
    想要成为领导,也得有个好身体。
    不说壮如牛,但不能太虚弱。
    “就是有点饿了,咱们部里的伙食怎么样?”
    四机部的伙食不算特别好,不过人饿了哪会在乎好不好吃呢。


上一章
返回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