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带着嫁妆穿六零

带着嫁妆穿六零 第128节

    穆清塞给张钦钥匙,“我堂哥手里有一把,这一把给你们,等院子里的果子能吃了,你们自己去摘,别浪费了。”
    “嘿嘿,那肯定不会。”
    穆继东在前面喊,“闺女,快过来,爸爸抱你上车。”
    “来了。”
    穆清抱着进宝,手臂上的绳子还牵着招财,一家人准备出发了。
    望着车子远去,张钦啧了一声,“招财和进宝都是南方的狗和猫,去北方能受得了吗?”
    “人家身上有毛,不比你炕洞?”
    “沈园你想吵架是不是?拿我跟猫儿狗儿比。”
    沈园哈哈大笑,“你自找的。”
    送行的大人们也慢慢地回去了,汪露跟霍老太太说,“林玉不在,以后咱们都喝不上养生汤了。”
    霍老太太笑的慈祥,“比起养生汤,我觉得暖身汤和虫草汤也挺好。”
    上车搬行李不用穆清,穆清抱着进宝站在一边,招财也乖乖地蹲在她旁边。
    等行李都搬上车后,林玉过来接闺女。
    “进宝也捆了绳子,你牵着它走就行了,抱着多累。”
    “不累,没等多久。”
    猫喜欢乱窜,穆清生怕一个没看住跑下车,到时候都不知道去哪儿找,就给进宝和招财一样拴了绳子。
    林玉小声说,“咱们那个车厢里还有其他人,你拿吃的喝的注意着点,别让人看出破绽。”
    穆清嗯了一声,“我从背包里拿。”
    林玉拍拍背包,发出异响,她一听就知道,“谁给你的大白兔?”
    穆清小跑两步,“妈妈快点,火车要开了。”
    林玉追上闺女,“你自觉点,别我一个没看着,你就多吃糖。”
    “嗯嗯,我知道。”
    从西南到东北,穆清体验了从长袖单衣换到厚棉袄的过程。
    “闺女,快下来吃饭,一会儿该到站了。”
    穆清缩在被窝里,不想出来。
    林玉缝好最后两针,对闺女说,“快下来,我给你缝了一双兔毛的手套,保准暖和,快下来试试。”
    走的时候张大娘送了几双鞋垫,在车上闲着没事儿,林玉这几天给闺女做了一双皮靴子,又给缝了一双手套。
    穆清抱着毛茸茸的手套,感觉刚从被窝里伸出来的手指头,都要暖和起来了。
    穆继东给闺女一个包子,又把杯子给她,“我给你泡了一杯奶,就着吃,等到了地方,叫你妈给你做好吃的。”
    右边上铺的朱杰笑着说,“团长,没想到你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
    穆继东拍拍床铺,“你小子也别睡着了,下来走动走动。”
    “好嘞!”
    穆清看了这人一眼,她爹当连长的时候就跟着她爹,现在又跟着来东北,是她爹非常信任的人。
    这个车厢还有隔壁车厢都住着人,即使穆清那里有热汤,有热乎乎的饭菜,也不敢拿出来吃,这几天都是靠着火车上的饭菜和包子馒头活着。
    好歹快到了。
    转了两趟车,火车到石磨县,从这里到驻地青松岭,还有将近两百公里。
    下火车的时候,寒风吹过来,她冷得一哆嗦,哆嗦完了之后觉得,空气真新鲜。
    这几天一直在车厢里,鼻子习惯了车厢里杂乱的味道,一下闻到外面清新的味道,真舒服。
    林玉把闺女抱在怀里,“是不是脑袋冷?怪我没想到,你先拿块毛巾把脑袋裹上,妈妈改天给你做一顶兔毛帽子。”
    “嗯。”
    穆继东跑去联系车辆,知道这几天有人来,驻地早有准备。
    十几分钟后,来了两个穿着军绿色大棉袄,戴着同色大帽子的人,操着一口本地话,交谈了两句,就帮忙搬东西。
    这个时候还没到中午,穆清连蒙带猜,他们刚才说的大概意思是,怕下午下雪,先回驻地再吃午饭。
    穆清还以为路会很颠簸,确实也颠簸,但是因为开的慢,所以感觉不明显,躲在娘亲怀里,也没觉得风吹过来有多冷。
    “汪汪汪!”
    “招财别叫,过会儿就到了。”
    不知不觉,穆清睡着了,等她醒来,已经到了。
    “这位是穆团长吧,这边请。”
    “太客气了,叫我名字穆继东就行。这是我媳妇儿和闺女,清清,快过来叫人。”
    穆清叫了声叔叔好。
    那人哈哈大笑,“我叫胡平,是这个驻地管后勤的,以后你们家需要采购什么物资跟我说,我叫人给你们带回来。”
    “走了一路你们肯定也累了,我带你们先安顿下来。”
    听胡平介绍,青松岭这个驻地只有一个师,下面有六个团。虽说营长级别以上能随军,但是来了这里的只有一户人家,他们家是第二户。
    “第一户是谁?”
    胡平指着前面的小院子,“你们看,那就是,你们家以后的邻居,廖师长的夫人吴凤藻同志,吴同志从外地过来,比你们早到十来天。”
    林玉点点头,路过廖家的时候看了一眼,院子的大门是关着的,因为院门不高,站在外面看的见院子里头,院子里面的地面上的雪打扫的干干净净。
    到她们家,院子里也打扫的挺干净,看的见地上的泥土。
    “我们这个驻地新修建不久,家属区都是新的,屋里的火炕,后院的菜地和压水井都有,保证日常生活没有问题。”
    大人在放行李,穆清慢吞吞地前后院转悠了一圈,这房子比家里的房子小多了,不过后院挺宽敞。
    这房子修的也更有意思,中间是正屋,正屋后面是厨房,也是火炕烧火的地方。左右是厢房,厢房也有火炕,在后院另外起的灶台。
    “按照这里民居的习惯,一般进门就是烧炕的灶台,吴同志听说后,说一进门就看到被熏黑的屋子,不好看,修房子的师傅就把灶台挪到后面。”
    林玉点点头,“还是吴同志有见识,确实干净不少。”
    穆清看了一眼后院角落单独修建的茅厕,这个吴同志应该不是一般的爱干净。
    胡平跟笑着说,“你们家还没开始做饭,等开始做饭了,灶台里积的灰也有用处,要么留着开春撒地里肥地,要么撒院子里,化雪的时候地面变得干燥,人也好走路。”
    “对了,我们前几天知道你们要来,后勤的小同志给你们搬了一些柴火和粮食过来,粮食在厨房的缸里,柴火在后院的墙角堆放着,都是干柴,拿去厨房就可以烧。”
    “哎,多谢您考虑的这么周到。”
    胡平是个细心的人,里里外外交代了一遍,这才带着人走。
    穆继东送朱杰他们出去,“你们先去安顿,明天中午过来吃饭。”
    “嘿嘿,团长,咱们就不客气了。”
    穆继东笑道,“跟我客气什么,空着肚子来,酒肉管饱。”
    等人都走后,穆继东关上院门进屋,这才一会儿工夫,厨房里都摆满了,地上放着泡菜坛子,和装着大米、小米和各种豆子的竹筐。
    靠墙打开的柜子里面,油盐酱醋齐备,就等着做饭的模样。
    “哟,动作够快的呀!”
    穆清拿出一筐腊肉、腊鱼、火腿,又拿出几斤鲜猪肉,“妈,明天待客够不够?”
    “肯定够了。”穆清看了一眼后勤送来的玉米面、高粱米和大米。
    “菜在哪里?”
    “在后院的地窖里,我去看看。”
    穆继东大步出去,穆清也小跑跟着去。
    地窖是用木板盖住的,木板上面还盖着厚厚的草甸子保暖。穆继东掀开盖子,顺着梯子下去,地窖里面存的土豆、胡萝卜、白菜这些,都不太新鲜了。
    “清清,快下来。”
    “哦。”
    穆清小心地把住梯子下去,穆继东一把把闺女从梯子上抱下来,“菜放这儿坏的快,可惜了,你收起来放你那里。”
    穆清点点头。
    过了会儿,父女俩爬上去,地窖原封不动地封好。
    回到厨房,林玉已经把火烧起来了,屋里要暖和许多。
    “我刚才发现灶台后面的墙角放着酸菜缸子,明天咱们用这个酸菜做酸菜鱼。”
    “不行,后勤部又没给咱们送鱼,咱们不好做。”
    “对哦,我都没想到。”
    穆继东笑着对媳妇儿说,“这边传说是棒打狍子勺舀鱼,肯定不会缺鱼吃,回头我们打听打听。”
    “好。”
    已经快四点钟了,穆清肚子饿的咕咕叫,一家人洗了洗手准备吃饭。
    等吃完饭,火炕已经烧热了,锅里的水也滚沸了,林玉叫闺女去拿干净衣裳过来洗澡。
    穆清有些为难,“这里没洗澡房,怎么洗?”
    “你在厨房洗,洗了叫你爸把水倒后院去。”
    林玉扭头对穆继东说,“等开春了,后院也要建一个洗澡房起来,没有洗漱的地方,实在不方便。”
    “听你的。”
    今天只烧了堂屋的炕,洗漱完,林玉铺好床,一家三口都睡堂屋。
    “清清快上来,让你睡炕头。”
    穆清爬上去,睡了一会儿,滚开了,“太热了。”


上一章
返回

带着嫁妆穿六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