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第11节

    沈琢脚步顿住,不明所以地回头:“怎么了?”
    只见裴长渊慢悠悠的走上前,微微低头凑近看了他两眼,随后伸出一根手指虚点了一下他的面颊:“你这是什么东西?”
    沈琢下意识的往后缩,随后抹了一下嘴角,才发现有些黏糊。定是刚才吃糕点的时候太急了,蹭上的糖。
    “莫不是偷了谁家小孩的糖?”
    “……”沈琢继续往里走,“我没先生那么闲。”
    裴长渊跟上去:“哦?我哪里闲了?说来听听。”
    “没什么。”
    “没什么,那你便是在给人乱扣罪名。”
    “我没有。”“那你倒是解释一下。”
    “不知道,你烦不烦?”
    裴长渊眉毛微挑,这小孩几天不见倒变凶了。
    ……
    沈琢将萝卜处理后放进瓦罐,再加入醋、盐等调料腌制。他当时还担心这时代没有辣椒,进了集市后才发现,这东西早已普遍大梁。
    待做完这些事,他便进城。
    和上次来看到的不一样,来福客栈前整整齐齐的排着长队,沈琢挤了好久,还是店小二认识他,带他走后门方才进的客栈。
    “四娘,怎么回事?”
    “呦,小沈来啦。”余四娘浅笑,用团扇轻轻拍了他肩膀,“还不都是因为你那八宝葫芦鸭。大家吃完之后都夸你的手艺,都想来我这吃饭呢。楼上还有住了好几晚的富贾商户,就为了逮你。”
    “所以你让我等几日再来?”沈琢了然。
    “没错,”余四娘慢慢悠悠道,“越是容易得到,反而没那么期待。越是稀缺,大家越都上赶着来。”
    第17章 来福(五)
    她感叹似的说完,随即推了下沈琢:“你去后厨准备着,这里我们招呼就够了。”
    余四娘这招效果果然不错,许多人听闻新厨上任,成群结队的往来福客栈赶,其中点的最多的菜便是这道八宝葫芦鸭。
    余四娘给来往顾客发了块木牌,限定八宝葫芦鸭的份数。虽说只有十多份,可光要剔骨便极为费力,更不用说还要兼顾客人点的别的菜。沈琢一瞬间仿佛回到他在师父餐厅后厨帮忙的时候。只不过,那时候是他和几个师哥分别负责一部分,而不是像如今一样一人全揽。
    他忙活了将近两个时辰,方才有喘息的机会。
    “沈厨子…你咋才刚吃?”小二在厨房门口探头,见沈琢捧着碗扒拉饭,都不忍心开口。
    “我没想到大家对我这么认可。”沈琢哭笑不得,放下手里的碗,准备重新系上围衣,“哪个菜?”
    他以前很少听过客人的反馈,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师父不让他们知道,怕他们沾沾自喜。
    “不说其他,反正我上菜的时候都馋。四娘算了下,今日光午间进账就比昨日一天还要多,嘿嘿。”小二笑了两声,“没事,不用很久,就点了份花生。”
    “花生?”
    沈琢心想估计是哪个失意人来喝酒吧。他快速炒好,呈上前堂去,一低头就和桌边的人来了个四目相对:“岑大人?”
    “怎么,不能是我?”岑南接过那盘花生,用筷子敲了敲酒壶,“专门来看你,挤了半天才进来。小沈不错啊!”
    “只会些皮毛唬人。”沈琢坐在对面,看着面前的酒,又想起那日的雪里晴来。
    醉人是醉人,香也是真香。
    岑南见他目光游离,挥了挥手道:“怎么了?”
    “想起雪里晴来了。岑大人可知道是出自哪家酒馆?”沈琢随意问道。
    “说到这个,你家先生上次送了半瓶给我,结果大晚上不知抽的什么风,闯到我府上来又抢了回去。”岑南叹了口气,“若不是帮我看了几日案卷,我非得让他看看师兄的威严。”
    “看什么?…岑大人,你怎么来我这就光喝酒,小沈这么好的手艺你都看不上?”
    “可别这么说,四娘。小沈手艺确实好,是我如今囊中羞涩,下次发了俸禄再来。”
    “哈哈哈哈,我就说说而已,岑大人何必当真。”余四娘遮面掩笑道,“谁不知道每年岑大人都把省下来的银子不是犒劳下属,就是给将士们补贴去了…诶,说到这个,今年去西梁口的厨子定了吗?”
    若无战事,临近西梁口的县每年都会派厨子去边关,为将士们做一日年前饭。这是周边几个县联合起来的约定,为的就是保证我大梁将士,在外衣食无忧,也添点过年的氛围。
    “未曾。西梁口路远,地方偏僻,要翻山走上半日,大多都不肯去。”岑南发愁道。
    余四娘在沈琢面前屈指敲桌,对岑南道:“你还未问小沈呢。听说他傻了些年,如今好了,不如带他出去走走?”
    “小沈?”岑南发笑,“你这生意如此好,舍得让小沈离开?”
    “你不懂,便是要隔着两三日啊,这些人才念他的手艺念得紧。”余四娘笑眯眯道。
    “无商不奸。”岑南啧叹,又问道,“小沈肯去吗?路途遥远,怕是会吃些苦。”
    沈琢自然是乐意的。就像余四娘说的那样,他想在这个世界多走多看,指不定能找到回去的路。不过——
    “若是有银子,我便去。”
    此言一出,岑南和余四娘微微一愣。
    “没想你竟是个财迷。”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沈琢一回头,裴长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嘴角还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呦,这位爷谁呀?”余四娘媚眼如丝,起身凑近道,“岑大人,你朋友么?以前可从未见过,长得…这么俊啊。”
    裴长渊避开余四娘的手,顺道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
    余四娘轻笑一声,嗔怪道:“真是无趣。”
    “四娘,这是我师弟。”岑南拉着裴长渊坐下,“刚说你呢,雪里晴送了又收,害我白高兴一场。”
    “下次赔你两坛。”
    “说定了。”岑南伸出手来示意,“击掌为誓。”
    裴长渊随意的拍了下,又开口问道:“你们刚在聊什么?”
    “西梁口的事。”岑南向裴长渊解释了一遍,又转头问沈琢道,“小沈,你真愿意去?你若愿意,我便同你阮姨商量。”
    沈琢笑道:“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叫我便可。”
    “有你这句话便够了。”
    午后人少,余四娘留着店小二招呼,自己上楼午睡去了。岑南喝完酒也回了县衙,沈琢收拾完厨房,便提着食盒往回走,一出来发现裴长渊居然在等他。
    即使穿了一身素朴简单的衣衫,裴长渊立在街头依旧吸引着来往人的目光。很多时候,沈琢都觉得自己看不透裴长渊这个人。
    他身上藏了许多事,终日压在心底,并非像表面看起来那般漫不经心。现如今又流落乡野,更添了一份失意人的惆怅。
    想到这里,沈琢语气不自觉放缓:“先生在等我?”
    “不然?”
    “其实不用特意等我,我自己能回去。”
    裴长渊点点头:“我未带钥匙,早回去也都是要等你的,不如一起。”
    “……”
    裴长渊又见他手上的东西,继续问道:“这食盒是什么?莫非是你上次从小孩家偷的糖?”
    沈琢面无表情,他为什么会觉得裴长渊会惆怅?这看起来明显的悠然自得,还有闲心逗他。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
    第18章 西梁口(一)
    “老爷子?老爷子!”
    “来了来了——喊什么喊!”曾公慢悠悠的开门,见是沈琢,冷哼一声,“你还知道来看我这个老头子。”
    “老爷子,点心少吃。”沈琢晃了晃手里的食盒,“贵妃饼。”
    “呦,小余还换了个花样啊。”
    食盒里的贵妃饼还冒着热气,圆润的如同年画娃娃的脸颊,还有红色的装饰点在中央,像是带着花钿的妃子,物如其名。
    “进来吧。”
    沈琢跟着曾公往里走,一群毛茸茸的玩意忽然围在他脚边。他定眼一看,发现是鹅黄色的小鸡和鸭仔。
    “老爷子,您还养了鸡鸭?我上次来怎么没见着?”沈琢蹲下来,伸手撩了撩崽们身上的软毛。
    “怎么了,老头子找点东西来闹闹耳朵不行吗?”曾公抓了把饲料往角落一撒,鸡仔鸭仔们都屁颠屁颠的赶上去。
    “上次大清早的,都在后院放风。”曾公坐下来,咬了一块贵妃饼,“唔…小余手艺越来越好了,我还记得她当初刚到岑县,愁眉苦脸的,做的糕点都不好吃。”
    “四娘是外来人?”
    “嗯…咱们岑州属于大梁和西域的交口,外来人不少的嘞。”曾公微眯着眼睛,躺在斜榻上,寒风刺人,他微微咳了两声,又继续道,“想当初,我是在西梁口边上捡到的小曾。当时雪那个大啊…那孩子就丁点,差点埋在雪里。我抱他出来,暖和之后醒过来就对我咧开嘴笑,抓着我的手指头不放…小狐狸崽子,就料定了我会心软带他回家。”
    “是曾叔?”
    “那还能有别人不成?”曾公斜瞟了他一眼,又继续道,“这崽子孝顺也是真孝顺,倔也是真倔。我在想,他当初要是稍微让步…诶,算了算了,近日不知为何,总想起些陈年旧事。”
    沈琢心中生疑,却并未多问。他拿起贵妃饼尝了一口,突然想到了什么:“这贵妃饼是京菜……”
    “小余是京城来的,自然会京城那边的花样。”曾公不以为然道,“咱们这,不问来路,不问去处,只看人心和本事。”
    他去来福客栈面试的时候,余四娘问他会不会做江南菜,沈琢还以为余四娘也是江南人。
    “对了,沈小儿,我过几日要去若水寺住上一段时间,你有空来帮我喂喂鸡鸭。”
    “怎么好好地要去寺庙?”沈琢疑惑。
    “那不然我老头子一个人留在这过年?”曾公敲了下沈琢的脑袋,“寺庙里人多,还热闹。你好好喂,若是养得胖了,我说不定心情好送你几只。”
    “不然…”
    “我知你要说什么…我若是去了你那,小郭以后在曾全那更难做。别看咱们生活简单,许多事可不简单,里面的弯弯绕绕你这黄毛小子可不懂。”


上一章
返回

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