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第14节

    “…不用了。”
    “别胡说八道,还没长记性是不是?”“别啊二伯,我就说说,过过嘴瘾。”
    沈琢面无表情,心里却有些慌。若水寺这事,郭阮肯定知道,连李大狗都觉得奇怪他怎么没去,郭阮为何不提?
    还是说她发现了什么?
    沈琢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今日他不用去来福客栈当值,和李家二人便在村头分开。他将车推到院子里,小心翼翼的往中堂探头。
    没人。
    沈琢放好东西,拖着炭炉回了自己屋,然后和屋里人来了个四目相对。
    裴长渊放下手里的书,好整以暇的看着沈琢:“菜刀又不见了?”
    “……”
    “没有。”沈琢镇定的走进去落座,“外面冷,我进来窝着。”
    裴长渊点头,随后将摞在一起的书抽出来:“既然无事,就把功课补了。”
    沈琢无声的看着裴长渊,突然道:“先生整日不在,却想要我每日做功课。”
    “既买了书,总不能浪费。”裴长渊屈指,敲了两下桌子,“不然,你把拿剑的事情告诉阮姨,说不准会给你找个学武的师父。”
    沈琢认命的坐了下来。其实也不是说听裴长渊的话,只是郭阮每日都要检查他的课业,裴长渊不在的时候,沈琢还能偷懒只练一两页,如今他在了,还糊弄郭阮的话,必是会被裴长渊拿来做把柄。
    怎么说呢,对上裴长渊,他就没捞到过什么好。
    沈琢头疼的看着纸上狗爬的字,又看着裴长渊时刻盯着的模样,心想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半个时辰后,郭阮外出做工回来,沈琢正巧练完,丢了裴长渊一个人在屋里便去了厨房。
    “练完了?”
    “嗯。”沈琢打水和面,下意识的看向郭阮。
    郭阮没有察觉,捞起袖子切菜唠叨道:“既然先生在这,你就好好学,别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咱们家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不要你着急赚钱。你这几个月多学点,若是这附近有正规学堂便好了,过两年参加科举说不定咱们阿琢能考上呢!”
    “科举?”这不就是高考吗?!
    沈琢摇摇头:“不去,阮姨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不去你还能干嘛?一辈子屈居在这个小村子?”郭阮一刀下去,沈琢感觉她切的不是菜而是他。
    郭阮继续道:“既然好了,那便要出人头地,才不会叫人看不起。阮姨是过来人,这么多年的苦你还想继续受吗?”
    “阮姨,不一定非要科举,还有许多路可以走。”
    “什么路?走什么?在客栈里当厨子?还是在码头摆摊?!”郭阮将刀拍在案板上,不复往日的温柔,厨房顿时安静下来,只有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冒着音。
    沈琢不明白为何郭阮如此激动,可现如今的情况,他也不知如何开口。
    “记住,你姓沈,你现在是沈琢。”郭阮说完突然朝沈琢走过来,拿开面盆把人往外赶,“出去,和什么面,读你的书去!”
    第21章 西梁口(四)
    “呦,被赶出来了?”
    沈琢默默地坐会去,提笔想练字,却怎么也写不下去。
    裴长渊翻了一页书:“心不静,字不端。”
    “我只是有些事情不明白。”沈琢下笔。
    “你若是现在用功些,明年说不定能赶上乡试。”
    “我没说要去。”沈琢反驳道,“读书不适合我。”尤其是在你们这个满是文言文的朝代。
    他当初读的古方食谱,也都是买的译本。
    “科考是一条路,别的路就不是路了吗?”沈琢不欲和裴长渊多扯,他写了两个字便岔开话题,“对了先生,过几日我便要去西梁口。”
    “嗯。”
    嗯?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
    沈琢看着裴长渊,委婉提醒道:“先生,你可知那位戍边的将军?”
    果不其然,裴长渊抬眼看向他:“那位将军怎么了?”
    “那位将军…听说治军严明,若是有人擅自离军,会怎么样?”
    “自有军法处置。”裴长渊轻笑一声,“怎么,你怕?”
    我怕什么?是你怕才是吧?
    沈琢心想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他都知道裴长渊是谁了,姓裴的还在那装模作样。随便,反正军法处置的也不是他。
    雪依旧下个不停。
    虽说不大,天上却一直飘着雪花,给这岑州一方盖了一层薄薄的白毯。沈琢哈出一口白气,轻声敲门:“阮姨,我走了。”
    “嗯。”郭阮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句,随后在没有说什么。
    沈琢站了半晌,还是回来再说吧。自从上次郭阮发完脾气后,便再也没有同他说一句话,就连昨晚收拾东西,也只是放下果脯新衣就回屋。沈琢背上包袱,又给李修交代了摊子的事,帮曾公喂了鸡鸭后,便在村口等岑南的队伍。
    临近年关,路上行人渐少。沈琢一大清早起来,几乎看不到别人。村子静悄悄的,恍如在梦境。
    他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想回去的事了。安逸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这边的日子。
    “小沈!”
    远处有马蹄声响起,沈琢看清来人,招手道:“岑大人!”
    车队后头依旧拖着两车货,岑南解释说这是第二批送去边关的东西,随行护送的便是徐府的四位家丁。随后又将沈琢领到马车前:“上去吧,外面冷,咱们中午便能到了。”
    沈琢受宠若惊,他就一个厨子,怎么还坐起马车来了???
    “其实我能骑马的,坐货物上也行,不用专门…裴先生?”沈琢愣在原地。
    “你先生金贵的很,不骑马非要弄辆马车。”岑南啧道,“我这清廉为政的名声,就全让他给毁了。”
    “不进来?喜欢吹风?”裴长渊垂眼看向沈琢。
    沈琢这才发现寒风直往里灌,都吹乱了裴长渊两鬓的发丝。他一个激灵,麻利上车,岑南也跟了上来挥手道:“走了。”
    “裴先生也去?”沈琢问道。
    “不错,他去探亲,没同你说吗?他表弟在边关没回过家,今年不是长渊来了这,正巧一同去看看。”
    “不是嫌弃我的马车?”裴长渊看着岑南,“嫌弃还上车?”
    “不坐白不坐。”岑南挑眉,往炭炉里加了根炭,“不知道西梁口如何了,今年不知他们准备了什么…对了,你上次提来的萝卜脆爽开胃,都有人托我问你能不能多做些,他们出银子。”
    “再多得等开春了。”沈琢笑笑。
    “没事,我先订上几坛,你可别再送人了。”岑南看了眼外头,“行了,你俩在这待着吧。手下还在外面,我坐马车不太好。”
    车内就只剩下沈琢和裴长渊。炭火烧得正红,四周紧闭,里面暖得他双颊通红,骨头开始犯懒。
    裴长渊忽然起身,塞了个东西到沈琢怀里。
    “这是什么?”
    “阮姨托我转交给你。”
    沈琢打开那小盒子,只见那是块玉佩,乳白色的玉身里飘着一丝血红,还刻着一个‘沈’字。
    这是在提醒沈琢他是谁。可是郭阮为何会突然这样?难不成是已经知道他是谁了?
    “发什么呆?”
    沈琢回神,面前已摆了一杯热茶。马车晃晃荡荡,那茶杯却安稳的落在桌上。
    “磁石?”他收起盒子,好奇地摸了摸杯子,“我以前只听过,还是头一次见。”
    “哪里听过?”
    沈琢顿时语塞,他将热茶一口闷下:“不知道,忘了。”
    说多错多。离西梁口还有大半日的时辰,沈琢决定睡一觉。
    裴长渊是被压醒的。他蹙眉睁眼,低头发现自己腿上躺着一颗脑袋,他轻轻推了一下,那脑袋的主人一个劲往他怀里钻。
    “……”
    岑南刚一坐上马车边缘,就见裴长渊从里面出来:“怎么出来了?”
    裴长渊从怀里掏出一个酒瓶饮了一口,又扔给岑南,就在后者以为他不会回答时,裴长渊迟疑片刻,言简意赅道:“里面太热。”
    第22章 西梁口(五)
    “不让你雇马车你说冷,雇了你又说热,反复无常。”岑南接过来闻了下,喜道:“雪里晴?!这回你总不至于再收回去吧?”
    “喝你的吧。”
    “真舒服,好多年没喝到家乡的酒了。”
    “不回去看看?”裴长渊往后靠,看着前路茫茫,“老师经常念你。”
    岑南笑了一声,摇摇头:“算啦算啦,当初我说到岑县来的时候,老师差点没打死我。如今什么成绩都没做出来,给他老人家丢脸了。”
    “没做,还是不想做?”
    “这挺好的,安安稳稳做我的县令。你们京城里的勾心斗角太费脑子,我做不来…对了,他老人家最近还好吗?”
    裴长渊的脸因为白气变得朦胧起来,他缓缓道:“年岁已高,操心太多。”
    刹那间,一股浓浓的无力感笼罩着两人,他们都没再开口,只是望着这天地一色的前路。
    翻过垭口,在左行几十里,便到了西梁口大营。雪下下停停,临近西梁口多弯路,崎岖不平。沈琢睁眼的时候,马车刚碾过一块凸起的石头,将他震了个清醒。
    “来者何人?”
    “岑县县令岑南。”
    “进来吧。”


上一章
返回

我靠美食发家致富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