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平凡之路2010

平凡之路2010 第267节

    “在打车软件这个市场,a厂既然选择了快嘟打车,那么快嘟打车一定能够胜出并且笑到最后。”
    林一不知道谢世皇是真的这么觉得,还是为了强调a厂的声势所以才刻意这么说。
    刚才他觉得林一狂妄,现在轮到林一在心里笑话他自大了。
    a厂现在深信不疑每团和王星是自己忠实的马仔,未来事实会教他们做人的,林一没打算现在跟他泄露天机。
    毕竟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发现,a厂对于自己的看法是非常坚持或者说顽固的,就算说了对方也不会当回事。
    “谢总,关于这一点恐怕我无法苟同。”
    “没必要嘴硬,林一,你明明知道a厂已经投过快嘟打车,今天依然找到这里说明你很清楚a厂的力量。”
    谢世皇似乎对他的态度有所误解,为了增强说服力还补充了一个例子:
    “我不妨告诉你,嘟嘟打车的程惟和王钢都是a厂多年的老部下,他们创业的时候最先找的也是我们。但因为投过快嘟的关系我们并没有再出手,所以你认为你比他们跟a厂的关系更加紧密吗?”
    林一自然清楚希望渺茫,但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既然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林一也已经暂时放弃了找a厂当靠山的想法,他回答道:
    “所以后来他们拿了鹅厂的钱。”
    谢世皇的面色一沉,不知道是对鹅厂那两个字讳莫如深,还是对程惟王钢的“背叛”耿耿于怀。
    “那正说明鹅厂只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当然即使他们拿了鹅厂的钱也是徒劳的。”
    “打车软件其实也是o2o领域,鹅厂擅长的不过是游戏和社交,只有a厂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略协同效应。”
    “你还记得千团大战里面,鹅厂支持的那个团购网站叫什么吗?”
    谢世皇说到这里觉得砝码可能足够了,他终于图穷匕见:“林一,其实我有另外一个提议。”
    “我可以把快嘟打车的吕传卫和陈卫星介绍给你,你们不妨坐下来聊一聊。站在a厂的角度其实不希望你们互相消耗,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既然这样那就宜早不宜迟。”
    林一自嘲地笑了一下,他准备了半天才跑到这里找a厂拉投资,但是却被一口回绝。
    没想到对方还惦记着让自己跟快嘟打车去谈,林一当然听得懂所谓的“行业整合”就是吞并而已。
    程惟是这样,现在a厂也是这样,难道是自己当初把随便外卖网出售给王星留下的印象太深吗?
    无论如何,林一非常坚决地声明:“谢总,万里出行的出现并不是我冲动莽撞的结果,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
    “现在这份事业才刚刚开始,我绝没有打算轻易地半途而废,而且未来也不会放弃。”
    谢世皇又劝道:“这不算是放弃自己的事业。”
    “刚才你说到嘟嘟打车的团队,想必你也早有了解,但我和你的看法完全相反。”
    “吕传卫和陈卫星都是非常有合作精神的人,这恰恰是我最欣赏他们团队的地方。”
    “陈卫星主动给吕传卫退位让贤,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是非常少见的,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更是难得。”
    “而吕传卫上任之后两人配合得非常好,你以为的他们之间的矛盾只是一厢情愿,实际上快嘟打车的管理团队一直精诚团结没有出现过重大分歧。”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所以我认为你也完全可以在快嘟有一席之地,你应该试着用开放性的心态来考虑这件事。”
    林一很清楚如果没有自己的插手,打车软件这个市场将会怎样发展。当初连程惟抛过来的橄榄枝他都没有接,现在怎么可能上快嘟的船?
    “快嘟打车现在已经人才济济,我想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谢世皇听出了他的拒绝,于是也不打算继续白费口舌:“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只好在市场上见分晓了,我觉得这应该会是万里出行的一个遗憾。”
    总之不会是a厂的遗憾。
    林一并没有开口反驳,而是在谢世皇端茶送客之前又提了个小要求:“谢总,虽然这次没能和a厂谈成这段缘分,但大家还是能在别的地方合作的。”
    “万里出行目前还只接入了鹅厂支付,我希望能够同时接入a厂的支富宝,这一点应该没问题吧?”
    a厂是做电商和网购起家,支富宝出现时间比鹅厂早多了,在发展早期对于架起买卖双方的信任桥梁具有重要作用,堪称第三方支付乃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老大哥。
    支富宝的应用场景、范围当然也比鹅厂支付要广泛得多,倒是并不缺万里出行这一个。
    不过谢世皇也没打算拿这一点来为难林一,毕竟这对于a厂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他没有越俎代庖地擅自处理这件事,而是直接把林一打发到支富宝事业部去找正主了。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程惟从a厂离职创业之前的最后一个职务就是支富宝事业部的副总经理。
    这样的话,林一来过a厂的事情不光快嘟会知道,恐怕也逃不过程惟的耳目。
    这一点并没有对林一要谈的事情造成什么障碍,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后面自然有人跟进落实。
    林一不知道谢世皇对自己的评价是自不量力,但他走出a厂的时候,对于这次接触的初印象是: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第386章 志在必得大黄峰
    林一在选择打车软件这条路的时候,凭借前世的时候知道靠自己是玩不转的,必须得给自己找个“爸爸”。
    他有三个选择,而且是有先后顺序的。
    现在鹅厂和a厂都已经回绝了他,实际上放眼江湖仅有一家公司有资格担任这个角色,而且他们刚好还没有在打车软件上下注。
    所以他没得选了。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林一没有直接回京然后上门去求包养。
    见完谢世皇之后,他连家都没回,只跟父母打了个招呼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离临安不远的申城。
    这次他约见的又是一个陌生人,按照说好的地点直接找到了位于长寿路附近的时代财富大厦。
    这家公司的办公区域目测总共只有几十平,比自己在京城的办公室要简陋多了,看来也是精打细算的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见到了黎勇进,一个身材消瘦的中年男人,对方现在的身份是大黄峰打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两人只是相互自我介绍了一番,并没有多寒暄就切入了正题,作为主人的黎勇进问道:
    “不知道林总着急想见我是为什么事儿?”
    林一也没跟他卖关子:“我听说黎总正在考虑出售大黄峰打车,所以赶快过来报个名。”
    黎勇进其实猜到了他的来意,因为在林一到来之前,他已经分别跟嘟嘟和快嘟谈过了。
    他只是惊讶于林一的年轻,这张脸看上去也就二十岁。
    在市面上几家主流打车软件的创始人里面黎勇进是最年长的,嘟嘟的程惟和快嘟的陈卫星则是同一年的,今年都是三十岁。
    至于这位,听说刚刚念大二。
    黎勇进并没有因为这么个后生仔提出要收购自己就感觉到冒犯,稍稍惊讶过后就放下了这点情绪。
    “林总的消息很灵通,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大黄峰打车确实有意出售。”
    黎勇进说到这里的时候难免有些唏嘘,任何一个创始人看到自己的公司走到这一步都会有挫折感的。
    林一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趁机说道:“我特别理解黎总现在的心情,因为就在几个月前,我自己刚刚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
    “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要怎么样才能打动黎总,让你同意越过嘟嘟和快嘟把大黄峰交到我的手上。”
    “后来我又转念想到,为什么一定要交到我的手上呢?我们完全可以一起把大黄峰这份事业继续做大!”
    黎勇进不知作何感想,面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怎么说?”
    林一给出了自己的方案:“万里出行跟大黄峰打车不仅有着业务上的互补,在团队上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知道黎总在创办大黄峰之前是tudou网的cfo,曾经一手操办过tudou的上市。”
    “而万里出行这边暂时没有这样的人才,我保留着cfo这个职位,就是为了吸引像黎总这样的志同道合者加入。”
    cfo是首席财务官。
    林一这话不是完全为了拿下大黄峰瞎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资金有多重要,如果不是收购大黄峰的关系自己还挖不到黎勇进这样的人。
    当然,为此他要付出的成本也不小。
    “我有两个收购方案,一是万里出行并购大黄峰打车,部分现金加上部分大黄峰现有股权以一定比例置换为万里出行的股权。”
    “第二种是大黄峰打车成为万里出行的控股子公司,而黎总和其他股东可以保留在大黄峰的权益,同时以独立的品牌在申城继续运营,但是其他城市的业务要并入万里出行。”
    申城是全国第二大打车市场,而且有着很强的标杆意义,大黄峰打车在申城的市场地位是林一和另外两家愿意收购他的首要因素。
    “无论哪一种,交易完成之后我都很期待黎总能够出任万里出行的cfo这一职务。”
    “黎总,我知道你肯定已经跟嘟嘟和快嘟全都谈过,我相信我给的条件是三家里面最为宽松的。”
    林一肯给这样的条件,是因为嘟嘟和快嘟的市场地位看起来都比自己要高,不如此不足以打动黎勇进。
    他对大黄峰打车是志在必得的。
    黎勇进听出林一的诚意,这样的条件确实是另外两家给不了的,不过他还要多问一句:
    “那大黄峰打车现有的团队怎么办呢?”
    林一回答:“如果是第一种,大黄峰的主要管理团队可以跟黎总一起吸纳到万里出行里面来,再酌情给予适当的安排。”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可以保留申城的团队继续经营,其他城市的话则直接并入万里出行。”
    他还特别强调:“我知道黎总还有两位合伙人,我可以保证给他们每人至少一个副总裁级别的职位。”
    黎勇进的合伙人跟他一样都是tudou网出身,林一倒没有那么想要,但是多养两个副总裁也无足轻重。
    这个保证没有对黎勇进本人那么强,他自然听得出来。
    黎勇进决定回头再和另外两人商议,现在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林总,就算你收购了大黄峰打车,那么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这话没有说得太露骨,但是林一听明白了,他是在担心万里出行收购大黄峰打车之后的前途。
    大黄峰之所以走到卖身的地步,跟几个月前的随便外卖网有点相像,主要原因是融不到资了。
    融不到资的原因又是巨头下场之后,资本市场不再看好这样无背景无靠山的创业公司能够跟他们竞争。
    大黄峰的早期投资人告诉他,鹅厂和a厂正在考虑大手笔加注,风投行业的集体判断是:
    “这个行业已经不是创业公司和vc的游戏”。
    如果说收购完成之后万里出行很快也走到了大黄峰现在的地步,那么这次收购无论林一给黎勇进多好的条件那都没有意义。
    为什么他对嘟嘟和快嘟就没有这个顾虑呢?


上一章
返回

平凡之路2010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