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267节

    她把电话拿给陆笑堂,就坐在旁边看他们两个在那里腻歪的说话。
    “小安,小莫,现在天气热,不要去山上知道吗?里面很危险。”陆笑堂在那里叮嘱他们。
    话筒里传来小莫叽叽喳喳的声音,“姐夫,我们没有上山,在帮着村里修建学校呢,是我出的钱哦。”
    陆笑堂夸赞道:“小莫真能干,小小年纪就帮着村里修学校,真是个好孩子。
    你和小安在那边也要注意身体,不要累着了,你们俩有没有想吃的东西啊?告诉我,我去帮你们买。”
    小莫在电话里点了一大堆东西,徐宁打断他们没完没了的闲话,说:“有什么话回去再说吧,电话费不要钱呀?”
    小莫在那边嘟囔了两句什么,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陆笑堂把电话放下,笑问:“现在也没什么事了,要不咱们去外面转转吧?给家里人买点当地的特产。”
    徐宁看了一下表,说:“不知道姐夫和明宇回去了没有?要不我们去他们店里看看吧?”
    他们刚来的时候去看了一下宋明远的两个姐姐,给他们带了些东西。
    今年宋明远和明宇来的晚,他们两个又在京市开了两家服装店,放假的时候正在装修,就没和他们一起过来。
    陆笑堂说:“前两天你们娘几个睡午觉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姐夫和明宇已经走了。
    两个姐在这里都挺好的,现在天气那么热,你就别往那边跑了。”
    宋明远和明宇的店离这里走路要十来分钟,现在三十多度的天气,就算骑自行车过去,也热的够呛。
    徐宁点点头,“好吧,那就不去了,这边的事也办的差不多了,咱们明天就回去吧。”
    “好,要不我先送你回去,下午我再去车站买票。”
    她拒绝的:“不用麻烦,我们回去正好经过火车站,顺便就买了。”
    他们买的是明天晚上回京市的车票,两人又去百货大楼和农贸市场买了些当地的特产,两人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张胜正带着牛皮糖,坐在后院的树下喝凉茶,三人皱着眉,捏着鼻子往嘴里灌。
    那滑稽的表情把两人逗乐了,陆笑堂把自行车上的东西拿到屋里。
    给徐宁倒了一杯凉茶,他自己也倒了一杯,一口气给灌下去。
    牛皮糖佩服的看着他,爸爸真厉害,一点都不怕苦,这么难喝的东西,他眉头都没皱一下。
    糖糖端着碗跑到爸爸跟前,笑眯眯的说:“爸爸,凉茶是不是很好喝呀?糖糖的也给你喝。”
    陆笑堂忍着笑对闺女说:“糖糖,你自己留着喝吧,你张胜叔叔今天熬了一大锅呢,我口渴了会自己去盛的。”
    糖糖失望的看了爸爸一眼,瘪了瘪小嘴,捏着鼻子一口气给灌下去了。
    算了,喝吧,喝吧,长痛不如短痛,小口小口的抿,更加苦。
    第548章 榆树村招工
    小安和小莫从邮局出来,先去王爷爷王奶奶那里看了看,把带来的菜拿给他们。
    又去买了些点心糖果,就提着去赵建设家了。
    在赵建设家吃过午饭,两人就匆忙的回了村里。
    他们直接去了村委会找村长,还有半个月就秋收了,村长和会计还有几个小组长正在开会。
    看到两人进来,村长惊讶的问:“小安,小莫,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两人自从来了榆树村,小安经常在学校那里帮忙。
    小莫有时候也会去,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村里的半大小子到处窜,很少看到他人。
    小安把他姐要在这里招工的事情和几人说了。
    “村长叔,我姐说了,每个月五十块钱的工资,干的好了还有奖金。
    厂里包吃包住,每年发四套工作服,每年包一次来回的路费。”
    村长和会计还有几个小队长听了都惊呆了,招一百个人?
    他们村一共才一百多户,这样一算,平均每家可以出一个人了。
    会计问道:“小安,你姐开的厂是做什么的?怎么会要这么多人?”
    “会计叔,我姐在广省开了三个厂,一个服装厂,两个食品厂。”
    村长听说徐宁一下开了三个厂,惊讶地问:“你姐怎么跑那么远去开厂啊?”
    小安笑道:“村长叔,现在广省的深镇划为经济特区了,上面在对外招商引资。
    所以我姐就响应号召,去那边投资建厂了。
    我姐说,咱们榆树村人没几个有工作的,所以就让我和小莫问问,有没有人想去?”
    几人听了还没反应过来。
    小莫又接着道:“本来我姐夫是准备光招收退伍军人的。
    但我姐念着咱们村的人,所以才硬挤出一百个名额给我们榆树村。”
    会计惊讶的问:“退伍军人也在那里上班吗?”
    小莫点头道:“是啊,我姐在京市开的罐头厂,里面全部是退伍军人。”
    几人听了都激动的不行,村长一拍桌子,大笑道:“徐知青和小安小莫是咱们村的贵人啊!”
    他高兴的在原地转了两圈,走过去把广播打开,喊道:“榆树村的村民请注意,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和大家说。
    小安小莫的姐姐在广省开了厂,现在要在咱们村招工,要求条件……有想去的到村委会这边来报名。”
    榆树村的人听了这个消息,全村都沸腾了,没等村长在广播上说完,都往村委会跑。
    过了没多久,村委会的广场上就挤满了人,老少爷们,大娘婶子,连那些小孩和老头老太太都过来凑热闹了。
    有几个汉子问道:“村长,你说的招工是真的吗?徐知青在哪里开的厂?真的要让咱们去?”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问道,村长被他们吵得不行,大声喊道:“大家都停一下,听小安小莫说。”
    小安给小莫使了个眼色,让他去说,这小子说话很会润色,一样的话说出来,就比别人说的听起来舒服。
    小莫接到二哥的暗示,笑眯眯的走上前,和大家说:“各位长辈,大家不要着急,听我说两句。
    我姐前两年在广省和别人合伙开了一个服装厂,生意还不错。
    这次放假去那边视察的时候,觉得那边的环境好,政府也提倡大家去那里办厂。
    所以我姐准备再开个厂,本来我姐的合伙人想全部安排退伍军人过去上班。
    但我姐知道咱们榆树村的百姓苦,就争取了一百个名额,想让咱们村的人过去挣点钱,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他又把工资和各项福利说给大家听。
    村民们听说工资比机械厂开的都高,还包吃包住,发工作服,包来回的车费,顿时就沸腾起来。
    小莫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又接着道:“各位长辈,兄弟姐妹,厂里的待遇,我刚才已经说了,现在说说招工条件。
    工厂对人员是有要求的,必须是未婚男女青年,年龄要在十六到三十周岁以内。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一条,厂里要实行军事化管理,制度特别严格,如果不能接受就不要过来报名了。”
    他想了想,又说道:“结了婚的也可以去,但必须要把家里安排好,夫妻两人一起才行,人要干活麻利,手脚勤快。”
    乡亲们听了小莫的话,都高兴的议论,家里让谁去合适。
    家里没有合适人选的村民问道:“小莫,不是咱们榆树村的人行吗?
    我闺女家的小子去年初中毕业,还没找到活干。
    能不能让他跟着去啊?那孩子可听话了,做事又麻利。”
    另外几个村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都是家里没有合适的人选,想让亲戚跟着去的。
    第549章 小莫的承诺
    小安走上前笑道:“各位长辈,我姐这次一共就争取到一百个名额。
    如果咱们村招不满,就可以让大家介绍亲戚朋友,但肯定是要先满足咱们村的需求。”
    大家听了都没意见,这本来就是人家徐知青帮他们榆树村争取的,当然先紧着自己村里人了。
    徐安看了一下大家的神色,又补充道:“各位长辈,厂虽然是我姐和别人合伙开的,但我姐不参与管理。
    咱们的人去了最好能遵守厂里的规矩,如果被开除了,那只能回来了。”
    没等大家伙开口,村长就板着脸,严肃的道:“徐知青好不容易帮咱们村争取到的名额,如果谁敢不好好干,我饶不了他。”
    几个年龄大的汉子大声道:“小安,小莫,你们放心吧,我们肯定教好家里的孩子,如果他们敢在厂里惹事,打断他们的腿。”
    哥俩对视一眼,小莫又笑眯眯的说:“各位叔伯,我们当然放心。
    咱们榆树村的人都是明事理的,要不然我姐也不会极力为咱们村争取这些名额。
    叔叔伯伯,大娘婶子们,你们回去商量一下,家里让谁报名。
    明天上午来村委会登记,如果被录取了,过了年我姐会派人过来接。”
    等村里的人都散了,小安小莫又和村里的几个干部商量了一下,明天上午招工的事,就回家了。
    过了没多久,附近的村里就知道榆树村以前的徐知青,要来他们这里招工人的事。
    娇花抱着孩子来到春花家里,把在村里听来的事说给她听。
    “春花,以前我们和徐宁也有些交情,你说咱们去问问她,也去她厂里上班怎么样?”
    春花正在家里喂鸡,听了小姑的话,停顿了一下,说道:“小姑,还是算了吧。
    我也听人说了,他们只招榆树村的人,咱们又不是那个村的,就算去了也没用。”
    春花还算有自知之明,以前在知青院的时候,因为刘芳的事,她和徐宁表面上虽然没起冲突。
    但她知道,徐宁心里肯定不高兴。
    高考的时候,她和小姑去找她借资料的时候就感觉出来了。


上一章
返回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