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醉枕东都

醉枕东都 第132节

    傍晚来了一队家丁,为首的一个长得凶神恶煞,他进库去看了看,他们就住在东元邸店里没有离去。
    阿夔坐在牛车上拿着根草棍子剔牙,远远看着那些家丁走来走去。
    “可惜啊,八十个箱子,我们只拿走五十个。要我说,那些金银也是贪来的,我们应该一起换走。”阿南躺在他身边,手枕在后脑勺下。
    阿夔将草棍子吐了,哼了一声:“我们缺金子吗?公子叫怎么换就怎么换。”
    “夔,你就那么信任那个公子?他可是没拿正眼看过我们。”
    阿夔微微一笑:“小娘子信任他,说明他有能力。我阿史那.夔也可以借助他的力量,让我们重回草原。”
    阿南跳了起来,脸上尽是惊喜之色:“夔,原来你没有忘记。我们还以为你贪恋美色,留恋中原……”
    “让你识字你就偷懒,夔就是如此浅薄之人?卢龙那个史元忠没半点能力,他屁股底下那张椅子,迟早是我的。”阿夔这话是第一次跟阿南说。
    他跟着小娘子一路观察,这小女娃的心,已经系在那李奏身上,而李奏数次表现,也不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
    助他夺了皇位,自己就有拥立之功,要个卢龙节度使当当,也不算过分。
    大唐的北境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归宿,总有一天,他能背靠大唐,再打回草原去。
    李奏对她好就罢了,她若是过得不开心,自己随时可以把她带走,让她在大草原上无拘无束、纵马放歌。
    上次送铁锭过来的,就有阿史那的族人。
    他们说,凤凰城已经开始变样,阿娘带着他们开荒种田、围草养羊、采炭烧炭,全族人每天会给小娘子祈福延命。
    她给了走投无路的阿史那族重生机会。
    阿夔下了决心,今生今世,自己一定要看到她幸福。
    今天苏家的车队经过东元邸店,阿夔坐在墙上,看到那辆熟悉的马车,也看到跟在旁边的阿漠、思睿,就是没看见一天到晚跟在后面,怂恿自己追求小娘子的阿雷。
    应该是留在洛阳苏府了。
    这一夜,城里城外都彻夜难眠。五更三点,城里的晨鼓次第敲响,城外也听得清清楚楚。
    东元邸店就是从这开城门的时辰,开始一天的出入库。
    赶牛车的阿夔带着十六辆牛车,几十个人,跟在提货的邵春后面。他们穿着写着“东都商行”的衣服,就是替人接送货的货郎。
    “五十六个戊箱,出门交牌,进去吧。”高袆核对了邵春的领货牌,他旁边的管库也核对了一遍。
    阿茂朝两位管库递过去一包槟榔,高袆伸手拿了一个,丢进嘴里嚼起来。
    旁边那管库见高袆都拿了,他也不客气,在里面挑挑拣拣,阿茂见状,整包都塞在他手里:
    “送我们来的是顺路空车,自己还要拉货,帮不了我们,全靠你们给我们介绍了牛车队,虽然多了两辆空车的钱,但我们也不亏。”
    “邸店也拿了撮合费,应该的、应该的。”
    阿茂指指管库挑的槟榔问:“仁兄是岭南人?看你熟知槟榔好坏,必是常吃吧?”
    那人点头笑道:“确实如此。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也容易获取。到了上京,槟榔成了稀罕物,我们这些贱民都吃不起了。”
    聊天的时候,阿夔抬着第一箱出来了,高袆揭下箱子上的号牌,翻着背,丢在旁边的木盒里。
    那管库也盯着看的,只是现在才刚刚卯时,天还没亮,廊下的灯笼、火把在微寒的晨风中,火光也晃。
    似乎仿佛好像,是“戊”字。
    高袆已经把装号牌的箱子放在自己身边了,那管库站在对面,也就不好去翻那些牌子。
    再加上阿茂是个会来事的,高袆早将那管库的喜好告诉了他,这包槟榔就是他们进城找三郎君寻来的,两人时不时说上几句,倒也愉快。
    不知不觉,五十六箱就这么偷梁换柱出了库房。
    阿夔他们正要赶着牛车离开,忽然,一个沙哑的声音道:
    “慢着!”
    第一九九章 皇陵卫
    那管库已经进去检查了库房,出来锁了门正要跟高袆离开。
    忽然听到有个沙哑的声音叫“慢着”,回头一看,是今天过来接手生辰纲的那群人,领头的就是长得凶神恶煞那位。
    不是嫌他丑,他蓄着络腮胡子,本想遮住脸上那两道翻起皮肉的刀疤,哪想却更显狰狞。
    他们是郑注养的门客,天天好吃好喝,关键时刻就是要好用。
    今日是十月初九,约好了明日这个时刻,他们才会提货,入了通化门,直接送往太极宫西面的太仓。
    疤脸特意选了一间能看到生辰纲存放仓房的客房。
    他每日习惯早起,正打算到外面空地上练练拳,就看见仓房外面聚集了一群人正在搬东西。
    疤脸心中一惊,再细看,才发现是存放生辰纲隔壁那间仓房。
    他叫来其他人就站在窗边数,抬出来的箱子五十六个,比他们的少了三十来个。普通的箱子相似很正常,只有大户人家需要彰显华贵,才会在箱子上描花。
    “吕兄,你也太紧张了,我们这是郑侍郎的货,东元邸店要是敢发错,郑侍郎还不把邸店掀了?”
    “生辰纲事关紧要,还是看紧点的好。”
    吕疤脸昨日到邸店以后,亲自进去验了货,不多不少八十九箱。这隔壁的五十六箱,听说比生辰纲早到了一天。
    隔壁?
    他突然想起,这些邸店的货仓有些整层都是通的,只是为了方便不同客人存放,有柱子的地方会砌隔墙,但隔墙上会留有门,方便大户整层存放时,从内部走动。
    吕疤脸一挥手:“走!我们下去查库。”
    阿夔被他拦下,扭头看了邵春一眼,大家都被他镇住了。他便笑道:“这位郎君不知有何贵干?我们还要赶回洛阳,再晚就赶不到驿站了。”
    “哼!管库,我们要查库。”
    客人可以随时查库,这是邸店的规定。高袆和另一位管库对视一眼,他们手上拿着的钥匙串里,就有隔壁的钥匙。
    高袆回头对捧着号牌箱的小仆道:“去,告诉掌柜登记戌字号查库,我和卢刚开库。”
    那小仆抱着号牌箱跑了,高袆道:
    “拿你们的底单和号牌来,自然许你查。不过,只能进去两个人,否则丢了东西,算您的还是算邸店的?”
    这要求也合理,他回头对陈金水留下的县尉余一道:“拿给他们,你和我一起进去。”
    余一赶紧从怀里掏出号牌和底单,打开来递给高袆。
    高袆接过来,单子是反的。他看了一眼余一:敢情这位不识字?他折好底单递回给他,道:“卢刚,开门。”
    原来这县尉余一原叫“余糧”,家有余粮,心中不慌。他爹娘希望有了他,一家老小从此就不挨饿了。
    余糧大字不识一个,姐夫陈金水做了县令,他混到县衙做了武官县尉。
    进了衙门好歹要会写名字,他嫌那“糧”字太难写,替自己改名叫“余一”,这下好写多了。
    吕疤脸进了库房,第一眼就去看隔墙。隔墙上有个门,此时门锁着,只不过锁头在隔壁。
    “余县尉,点数。”
    吕疤脸大概扫了一眼,箱子有整整齐齐放着,一排十箱,前后九排,不用点也能算出来。他就是要余一去看看后面的箱子又没有什么异样。
    余一手指虚点着箱子,嘴里数着数,他虽不识几个字,数数没什么问题。
    号牌全都挂在箱子的锁头上,上面的字,余一还特意看了看,全都一模一样。
    “八十九个箱子,一个没少。”
    就说他是紧张过头了,隔壁的取货他就怀疑别人偷他箱子。余一心中嘲笑:一个门客,拿着鸡毛当令箭。
    他朝两个邸店管库挥挥手:
    “让外面的人走吧,省得说我们仗势欺人。”
    阿夔一甩鞭子:“走喽,回洛阳喽!”
    车队缓缓动了起来,往东行不到五里,从一条岔路拐为北上,只有两辆空车还继续往东行。
    等在岔路口收割过的麦田里,麦秸对后面出来一群人,拿着木叉把麦秸叉到空车上,又拿着树枝跟在北上的车队后面扫掉辙痕。
    就这样,五十六只箱子并没有远走高飞,而是在渭水北岸的高陵镇。
    神策军驻守的十八镇并未包括高陵镇,可那里确实又驻守着一支千人部队。
    高陵附近的泾阳、三原都是皇陵,这支编制属于神策军,但又不执行神策军卫戍任务的部队,是皇陵守卫军。
    朝廷专门给他们这一千人在高陵划了耕地,平时自耕,每日要派兵巡卫在皇陵间。
    这支神策军皇陵卫的都尉叫做马存亮,年初他还是神策军的飞龙使,时时跟随在圣上左右。
    当时趁着圣上盛怒,王守澄要派兵直接屠了漳王、宋相公两府,就是马存亮站出来反对,坚持要圣上将此谋反事件,交给外廷宰相商议。
    这才有了后来李德裕他们为两人喊冤,变抄斩为贬谪。
    马存亮事后当然不好过,他自请到高陵都来守卫皇陵。
    确定了调换生辰纲后,李奏悄悄派阿凛来找过马存亮,这事针对的是王守澄一伙人,马存亮很快就应允下来。
    没有什么地方,比守卫皇陵的神策军军营更安全。长安城北八十里,这批金银铤和铜钱暂时安家于此。
    再说东元邸店里,郑注的门客也都回厢房休息了。
    毕竟还有一天,邸店后面的库房本来就有人守着,进出都要凭货牌,想要混进来也不容易。
    这些江湖上招徕来的刀剑客,一个不服一个,郑注虽然让吕疤脸负责,他们也都想看他的笑话:
    “真是瞎折腾,还以为自己官居五品,卯时起来上朝呐,天没亮就叫人起来。”
    “差事办好了,就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若是办砸了,我们一个也跑不掉。”
    “这还能办砸?离城二里地,皇城脚下,这都能被人劫走,我们命也太衰了。就算是利市仙官突然收走了彩头,这沉甸甸的箱子,还能都化了土不成?”
    大家都哈哈笑起来。
    第二百章 消渴症
    城外瞒天过海,城内笑里藏刀。


上一章
返回

醉枕东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