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亦醉亦歌亦山河

贪心

    寒江静谧。夜半无人。
    狭小的船舱中,祝政仿佛温热的烛火,燃烧了自己,静静地暖着常歌。
    祝政左手揽着常歌,右手轻轻抚着常歌的发,忆起了最初最初,危难之时推常歌入甬道时候的想法。
    那时候,只是想让他活着。
    益州锦官城再会,当他知道常歌仍在人世之时,除了欢欣之外,却多了一种别样的情绪。
    或许是之前等过太久太久,或许已然是常歌恨他这个最坏的结果。放手一搏后的祝政,反而有一种无畏的洒脱。
    他刻意被常歌三擒,又刻意百般试探。常歌千里驰骋至滇南,那一吻,是祝政心头永远的碎星。
    后来,在建平冬日的风雪中,他陪着常歌、拥着常歌,听着落雪的声音,只祈求天神能将那一夜拉得长些、再长些……
    他曾以为这是他单方面的痴缠,未料到,常歌迷蒙之间的胡乱一吻,却稳了他的心。想到常歌也同样爱慕着自己,他便高兴地难以自抑。
    建平三试,是他记忆中最明媚的日子,他记下了了许许多多个常歌。挽起广袖的;露出小臂挽弓的;甚至淘气地侧攀在马上驰骋而来的……还有,那带着常歌摇动的心扑向祝政的,偏了一寸的箭。
    他曾以为,他对常歌的喜欢早已满溢。从未想到过,再会之后,这份恋慕,还能更多更多。
    终于,这份爱慕有如大江一般,日日奔腾,昼夜不息。
    再会之后,祝政慢慢发现,他变得贪心了。对于常歌,他的愿望已从“活着就好”无知无觉地转变成了“拥有”。
    祝政轻轻吻了常歌的发,揽着他的肩,轻声坦白:“常歌,我变得贪心了。”
    “一开始,我只想你活着。后来……虽然你属益州、我在荆州,但我总想找着各种因由,和你多待一会儿、多陪你一会儿。再后来……我……”
    他低下头,将怀中的常歌拥入自己颈窝,仿佛这简单的动作能安慰他躁动的心。祝政轻声说:“再后来,我开始想拥有你……”
    这句话说出口,牵得祝政心中都悸动不已。他深怕心跳声太大,惊醒了常歌,无奈这澎湃的心潮,难以自抑。
    祝政轻轻晃着常歌,像哄着熟睡的孩童一般。他开口,语气也柔得如哄睡一般:“常歌。从前,我总是在等。等你每一次下学,等你每一次进宫城,等你每一次早朝,等你每一次凯旋,等你何时回头,能一眼就看到我……直等得……伤你太深。”
    他抚着常歌的后脑。常歌的发浓密,带着些倔强的刚硬,一如他坚毅的性格。他感受着心口常歌的温度,感受着怀抱中活生生的常歌。
    “常歌。我不想再等了。”
    祝政低着声音哄着,带着些宠溺的鼻音:“此前……是我对不住你,我有好多好多事情对不住你。所以,我打算赔给你。我将我以后的日子全都赔给你。”
    “常歌,我想念建平的雪天。”
    “常歌,你心中装了那么多兵法布阵,偶尔能不能……也想想我。”
    “常歌,我想带你去江陵。”
    “常歌,我同你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心的。”
    “常歌,常歌……”
    他轻轻在常歌发上留下繁复的吻,每一吻都郑重而虔诚。
    “常歌,让我再贪心一点好不好。”
    祝政说着,语气忽然轻了下去。
    “……常歌,我爱你。”
    他坦诚说完,心头忽然变得很暖。这句缱绻的话语,似乎只是说出来,都能让他心猿意马。
    这话,他早已酝酿了许久许久。
    他早已想说,却怕常歌以为这又是新一轮的折辱,更加重了他的抗拒。所以,这话总是在心中转了转,又沉了下去。他别的可以不在意,但不能不在意常歌的心情。
    他的对话,全无回应,却定了自己惶惑而焦虑的心。
    祝政忆得出神、说得动情,他全然未注意到,怀中的常歌,一直清醒着,在静静聆听。
    ******
    益州。
    议政殿。
    益州主公刘善德坐在侧塌上读着呈表,左边下首站着尚书令吴仲廉,右边下首则是破军。破军单膝跪着,愧疚地低着头。
    阅毕,他抬头,叹气道:“果然拦不住。”
    破军答道:“旅贲加强了人手,仔细盘查出城之人,近几日均未查到常将军出城的踪迹,料想是还未出锦官城。”
    刘主公摇了摇头:“撤了吧。留不住了。”
    破军低沉了头:“末将无能。”
    刘主公惋惜道:“心已不在,如何能留。只望他日后念着益州昔日之恩,不做为难之事。”
    他将呈表轻轻放在一旁的茶几上,低声说:“破军,你且起吧。据说拦截那日之后,你的兄长便忧思焦虑、身子不大好,你下了差事,早些回去吧。”
    破军合手拜谢:“谢主公。”
    破军提着伤官刀出了殿。
    尚书令吴仲廉这才拱手道:“主公。蒋达平一事,主公作何打算?”
    刘善德反问道:“仲廉作何感想?”
    吴仲廉深思片刻,方才答道:“常歌益州离间,得益方众多,仍不好界定。达平素爱结交外臣,我已敬告多次,仍是屡教不改。”
    刘善德劝道:“此番他也算是好意,勿论这消息来源为何,达平也是忧思益州将来。倘若此时贸然处罚,恐凉了忠臣的心。况且,仲廉也道此事难以界定,不如就先搁着吧。”
    他复而问道:“仲廉可知,达平素日同哪些外臣相熟?”
    吴仲廉答道:“我观察这段时日,同他来往之人有吴国羊丞相府上长史姜怀仁,魏国斥候团一名换做泽兰之人。除此之外,达平府上素有信笺来往,俱三发一至密件,有送往豫州亦有送往交州。”
    刘善德奇怪道:“各处都有,缘何不与荆州交好?”
    吴仲廉摇头道:“臣无能。”
    刘主公自言自语:“常歌益州离心,分明是荆州受益最多……达平却反而不与荆州交好。看来,此番确难以界定。”
    他抬头,追问道:“达平密件你可都有看过?”
    吴仲廉点了点头:“南驿馆收到后俱会破解抄送,封封不漏。目前为止,尚未有叛国内容出现。”
    刘主公叹气道:“都不省心。杜相素来最恨结交外臣,莫让四清知晓。看紧点即可。”
    吴仲廉领命:“遵主公令。”
    ******
    泽兰回府下车的时候,迎门的小厮低声告知:“二公子来了。”
    泽兰点头,将身上的裘领披风顺手塞给了小厮,阔步便往府中走去。
    锦官城中,泽兰的府邸正坐落在浣花溪旁。司徒玄深爱浣花溪之景,每每到访,定要去白鹭洲赏景宁心。
    冬日里,溪畔只留着发黄的芦苇。芦苇茂密,几欲淹了观鹭亭。
    司徒玄独自坐在水榭之中,凭栏远望。他手中抱着一盏裹着玄色绒缎的鎏金六角手炉。泽兰款款而来之时,他并未回首,依旧望着安定的水面,问道:“倔小子送回去了?”
    泽兰深知,他所说的是前几日抓来的祝如歌。任凭如何折磨责打,这名少年生生不吐一个字。司徒玄说,他的性子倒是像极了常歌。
    原本,司徒玄下令将祝如歌擒住之时,此人已是凶多吉少。然而,如歌这几份像常歌的傲骨性子倒是救了他自己一命。
    见着他这幅倔强模样,司徒玄硬是没能下得了手。他吩咐下去,下了毒丢回去,等着常歌来上门讨解药。
    司徒玄甚至,已经开始在心中描绘出再见的场景——这下,常歌不得不好好看着他的眼睛,说不定,还会跪下来求他。
    只是想想而已,他便是抑不住的开心。
    “二公子。倔小子已故。”泽兰答道。
    “什么?”司徒玄立即回了头,问道:“不是说此毒服后,仍有几日可活么?”
    泽兰缓缓摇了摇头:“并非毒发。常歌劫了一名囚犯,意图出城,城门口遇到了赵潭赵渊两兄弟。赵潭将倔小子挟持着,想要胁迫常歌留下,他不愿拖累,撞刀而死。”
    司徒玄急切问:“那常歌人呢?”
    泽兰答道:“只知进了滇南开的大医馆,此后再未见到常将军出此医馆。前几日,出城搜查都极严,亦未见到常将军出城。”
    司徒玄点了点头:“还在锦官城便好。”
    他转而叹道:“这倔小子倒真不错。那日百般责打亦不漏常歌一点风声,没想到还能为他而死……怪只怪,他长得太招人讨厌了。否则,性子还真招人喜欢。”
    司徒玄心中有些后悔,如此真心待常歌之人居然夭折了。
    他转而在心中想了想,自己能不能为常歌死。
    能的,应是能的。他默默想道。但是要和常歌死在一处、或是同常歌一并死才行——司徒玄甚至觉得,这种死法相当不错。
    和常歌一道死,死而无憾。
    泽兰眨了眨眼睛,轻声道:“属下认为,常将军已然不在锦官城。”
    司徒玄抬头看了他一眼。
    泽兰解释道:“滇南医馆乃锦官城最大医馆,日日人来人往,即便有内间,也不能置一死尸在内,几日不葬。冬日里,虽不见得恶臭,但些许气味还是有的。这几日,滇南医馆来往如常,我特意去开了道方子,连一丝死人气味都没闻到。
    故而,我推论,常将军和倔小子早已离了滇南医馆,只是如何离得、又是何途径,尚不得知。”
    “……泽兰言之有理……”
    司徒玄摸索着手中的怀炉,边思索着这件事,便应着。
    他转而问道:“可若离了锦官城,常歌又能去何处呢?”
    泽兰答道:“常将军劫持的这名囚犯乃荆州人士,想必是去了荆州。”
    “荆州人士?”司徒玄疑惑,“他并无交好的荆州人。泽兰可知,此人是谁?”
    泽兰自袖口中抽出了一张画卷,递予司徒玄:“从旅贲那边得来的,劫狱那日晚上,破军曾下令拿着这幅画像挨家找人。”
    司徒玄略不在意地展开了这幅画,画上之人却撼动了他的心。
    ——是他!
    祝政……原来没死!
    司徒玄现下再想起“劫走了一名囚犯”几个字,不禁心下怨恨起来。
    祝政为何……仍在纠缠他的常歌!
    他心中不甘的坑洞愈放愈大,几欲要吞噬他的所有心神。
    他愤而将画像揉做一团,问道:“此人现在何处?”
    泽兰答道:“胡柴芜花轮替跟了常将军许久,认得此人。此人为荆州建平太守山河先生,建平陷落后,为益州五虎将中张知隐所擒,此后便一直呆在常将军的建平主营。此次同常将军一道,踪迹断在滇南医馆,料想是一路的。”
    司徒玄怒摔了鎏金小怀炉,小炉的炭火洒了一地,冬日的风一过,炭灰散的到处都是。
    “此事缘何不报!”
    泽兰不语。
    司徒玄咬牙:“此人既为建平太守,那么现下,应当回了荆州?”
    泽兰拱手道:“胡柴和芜花正在搜寻,如有踪迹,定继续跟上。”
    司徒玄将凭栏一拍,怒道:“掘地三尺,也要将此人给我找出来!”
    ※※※※※※※※※※※※※※※※※※※※
    **政政,我觉得你还不够贪心,说好的不做君子呢(掀


上一章
返回

亦醉亦歌亦山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