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丁田的古代生活

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19节

    第五十一章 新县令
    杜大人是哭着步行离开的牛角县,感动的哭。
    连杜夫人都泪水涟涟,也是感动的哭了。
    全县在战前有三万多户,但是在战后,就剩下一万多户了,这一万多户人,竟然都签字了。
    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不会!
    那么只有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才有资格在上面签字。
    为此,杜大人知道了,胡家村的胡伟,胡秀才,奔波了七八天,挨个教人写他们的名字,万民伞还带着一个万民册,上面写了签名的每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保证这万民伞都是大家自愿签字送给杜明杜大人的,这是三位里长的意思,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万民册分为六份,杜大人带走两份,三位里长一人一份。
    胡秀才保留一份底稿,也是最初的那份万民册的母本。
    那天的场景,就连王禆将这样的武人,都红了眼眶。
    “当官能当到这种地步,杜大人,不白当十年牛角县的县令!”这是他临走之前的感叹。
    而且当天非常应景的是,天上真的下了小雨,那万民伞上用的是油布,防雨抗晒,做的相当结实,而且是小雨,愣是遮住杜大人,没让他被雨水淋湿一点点。
    光凭这个,就让人印象深刻。
    那曰万民送别的场面,也非常的震撼人心。
    但是接下来,大家就犯愁了,还是杜师爷临走的时候,虽然也红了眼眶,但是他走到三位里长跟前,小声的提醒他们:“你们这样送别大人是心意,但是新来的那位大人,你们可也要好好地迎接啊!”
    杜师爷到底是“师爷”出身,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老百姓们是真心为了大人,可也间接地……得罪了新来的县令。
    如果他们不能用更别出心裁的方式欢迎新县令的话。
    再说他们还留了那么大个坑给新来的县令。
    本来他是不在乎的,但是谁让大家这么充满感情的送别,不仅打动了杜大人,让他毕生难忘,也打动了杜师爷。
    其实,这只是一句提醒的话,他就算是不说,以后他们也会想到,只是他说了,这个人情就是他的了。
    “谢您指点。”果然,三个里长面色一愣。
    他们只想到了县令大人升任知府,自然要好好的续一续这段香火之情,现在想起来,那新来的他们要怎么对待呢?
    一把万民伞,那是官民之间的情谊。
    第二把也可以说是治理有方了,那第三把第四把呢?
    什么东西多了,一开始泛滥了,就不值钱了。
    等送走了杜大人,丁田还没等回到衙门呢,就被丁里长他们三个里长给拉住了:“你再想个办法,欢迎新来的县太爷!”
    丁田抹了把脸,下了小雨,他脸上身上都有些湿漉漉的了:“叔爷爷,新来的县令大人,具体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欢迎什么呀?他跟我们都不认识。”
    再说了,送别杜大人那是有感情基础的,新来的都没见过面,怎么欢迎?脾气秉性也不知道什么样,加上光看那俩师爷,就能看出新来的县太爷,估计没杜县令那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苦寒。
    “别呀,这不是人还没到,就得罪了他么?”胡里长气呼呼的道:“以后还有我们好果子吃吗?”
    “这就是我们送别杜大人,搞得这么大阵仗的原因。”丁田小声跟他们三个老狐狸嘀咕:“我们就是告诉他,我们上面有人,且正式管着他的知府大人,他要是敢对我们不好,我们就上访……上告!”
    三个人面面相觑,其中只有丁里长眼里带了一些笑意,他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不然也不会全力支持丁田搞事情。
    胡里长也迅速的反应了过来:“真是糊涂了,被杜师爷吓到了。”
    他想的是,胡伟还有可发展的前景,万一胡伟再考举人的时候,有知府大人照拂一二……那个时候,他们也用不上县令了。
    另一个郭里长也想到了什么,三个里长嘿嘿一乐,分别带着各自的村长和村民们冒雨回家了。
    家里还有一大堆活计要干呢。
    农家只有冬天的时候才没活儿,哪怕是秋收之后,也要快速的找个临时工,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作者闲话:求收藏啊!六月份参赛,预定枝枝……
    第五十二章 马冲,马亚文
    他们是高兴了,可他们忘了,两位师爷早就在新县令来之前就到了牛角县,他们雨中送别杜大人,送了万民伞的事情,两位师爷早在城门楼子上看了个清清楚楚
    他们俩也是来送杜大人的,毕竟是未来的上司了,不过他们跟着更多说话的是杜师爷。
    杜大人还不将两个师爷放在眼里。
    只是俩人有点脸红的是,没想到杜大人跟杜师爷这家当……这么少!
    还不如他们俩的多!
    生怕给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些天正在努力的弥补。
    但是万民伞一送,他们俩就坐不住了。
    皆因大青朝里没这个先例,这得是多大的政绩啊?多庞大的民望,多深刻的记忆啊?
    “这样下去不行啊!”钱师爷对着耶师爷道:“我们的老爷还没到,这……?正主没到,他们俩个师爷能干什么呢?
    “这事儿……等老爷来了,千万要说的慢一些,不能让老爷太计较。”邢师爷阴沉着脸:“上面那个不是老爷的姐夫了,是新的知府大人了
    县官不如现管,可县官,也有人直接管的,知府大人这个位置,可不好接。杜大人走了两天,新任的县令大人终于,姗姗来迟。
    丁田刚打扫完牢房,虽然没有犯人入住,但是该收拾的时候,他还是会收拾的,加上现在是有野菜的季节,他还在牢房的女牢房那边,挖到了一点新鲜的野菜。这个时候,无所谓的环境污染什么的,全都是干净的东西。
    所以丁田准备打个鸡蛋酱,洗干净的新鲜的野菜,蘸着鸡蛋酱,吃着二米饭,这就是一顿饭了。
    开春也没有什么好东西,青黄不接的,也就野菜凑合着吃了。
    刚将野菜放进盆子里倒上水,还没等清洗,林七就跑来了:“田儿,快走,新的老爷来了!”
    “新的老爷?”丁田一愣:“来了?’’
    “来了,就在门口!”林七拉着他就往外跑:“好多人!”
    的确是好多人。
    新的县令大人,姓马名冲字亚文。
    今年二十六岁,非常年轻的年龄。
    但是……这位马大人,却有一位正室夫人,一位宠妾。
    正室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宠妾生了三个儿子!
    通房丫头有几个不得而知,但是家产可比杜大人的多多了。
    两位师爷来的时候算什么?
    马大人搬家赴任,光是马车就一百辆,其中有三辆马车,拉的是银子!
    铜钱?铜钱都是用马车装了三车过来,那车辙印压在泥土路上,很深的痕迹啊
    丫头三十人,婆子四十人,家仆十八户,健仆四十个,小廝二十几个,还有马夫、厨娘、花匠……。
    好一二百口子人啊!
    幸好这后衙修的大,不然这些人都住不下。
    整个县衙里的人都当了一次力工,帮忙搬东西,还被几个老嬷嬷防贼一样的不错眼的盯着。
    这让衙役们的第一感觉非常反感,不搬吧?那边新的老爷还在看着呢。
    搬吧?有特么的憋屈!
    忙活了一天,幸好,天还没黑的时候,大概是觉得他们也累了,新来的老爷发没发话,他们不知道,但是管钱粮的钱师爷,还是给了大厨房二两银子,买了点肉,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鸡蛋之类的,给他们做了一顿相对丰盛的晚饭。
    丁田没有在大厨房吃,钱师爷特意打发了他的小厮,给他送了一碗酱焖鸡蛋,一碗红烧肉。
    只有两个菜,但是因为是一大碗的红烧肉,这就算是好菜了。
    丁田看了也没说什么接了东西,道谢,然后就是关门。
    他这里是牢房,属于县衙的重地,轻易地不让任何人进来。
    以前大家还能随意来去,但是今天他看了新来的县令那个架势,决定还是按规矩办事。
    第五十三章 鸡飞狗跳的日子
    新来的县令用了三天时间安顿家小,三天之后,五月初一,老爷升堂。
    大家拜会一下老爷,也是让大家认一下人的意思。
    估计大家在认识老爷,老爷也是在认识大家。
    只不过这配置一看就不够啊。
    找来钱粮师爷一问,才知道,这里的衙门也才开业不到三个月啊!
    配置人员不健全,甚至连衙役都没齐全过。
    马县令有些发懵:“从来只听说衙役超编满员的,没听说过还有缺的!”他老家的县衙,正式的衙役都满员,还有县令为了安排自家亲戚,塞进去不少人,那都是编外人员,虽然朝廷也允许你多两个帮手,但是太多是不能了,只能多个十几个。
    一县之地,需要的人手很多,如果是大县、上县的话,那需要的人就更多了。在县衙之内,只有三位有品级的官员,那就是七品知县、八品县丞、九品主簿
    一般来说,知县大人掌握一个县的绝对权力,县丞和主簿则被称为摇头老爷。除了这三位老爷,还有就是一群负责文书工作的小吏。
    这些小吏负责日常的事务,百姓们对这些小吏会高看一眼。
    除了这些人,还有就是负责维持治安的衙役,也就是三十多人的样子。
    一个县衙所有的办公人员加在一起,估计在七十到八十人,很少出现超过一百人的情况。
    因为太多了老爷也养不起。
    但是现在呢?
    别说七八十人了,连一班的衙役都没凑够,倒是八品的县丞和九品的主簿,到现在还是空缺。


上一章
返回

丁田的古代生活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