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对照组后,我进大院躺赢[五零]

穿成对照组后,我进大院躺赢[五零] 第22节

    李文畔看林大成浑身不自在的样子,故而先温声和他说话,“怎么这么客气,我和你的父亲是关系极好的朋友,也曾经在你家里养过伤,你的祖母犹如我的半个母亲,我的家和你的家是一样的。
    算下来,明宛也是你的妹妹。
    你是哥哥,哪有哥哥对妹妹这么见外的。如果有什么她不会的,你也可以教导她,就像当初我和你的父亲,也是在这条道路上互相教导,互相进步的。”
    林大成是遗腹子,他只见过相框里的父亲,自幼没有父亲照拂的他,对于父亲这个词充满了憧憬。李文畔这般语重心长的教导,还有言行间属于长辈的理性与宽容,无一不让他生出触动。
    哪怕没有见过多少面,可李文畔的宽容教诲,却让他生出如父亲般的亲切。
    他很想表达出自己的渴慕,但是一贯不善言辞的他,哪怕心里很激动,话到了嘴边,嘴唇翕动后,就剩下单薄的回应,“是,我知道了。”
    李文畔也不见怪,他清楚林大成的性子,所以也不着急。
    毕竟,当初李文畔对着明宛都很有耐心,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充分尊重他人意愿的人,即便对着还未长成的小孩也是如此。
    这时候,刚好胡若弗也穿着围裙,端着菜盘子进来了,她身后跟着老太太,手上也端着盘子。
    刚刚还唯唯诺诺的林大成,立马起身,从胡若弗的手上接过盘子,放在桌子上,而胡若弗则转身去帮老太太。
    因为多了许久没有见面的李文畔,所以今天的才也比平时丰盛,多了一盘腌萝卜炒蛋。当然,鉴于物资尚且贫瘠,这盘菜里腌萝卜占比较大。
    有能言善道,天生一副笑脸的胡若弗在,还有精明的林家老太太,气氛自然不会冷掉。
    林家老太太关心李文畔的身体,去外地是不是习惯,也能同胡若弗说道说道,胡若弗自然更不必提了,不论是家长里短,还是关怀问候,都能接得了话。
    这样一群人围坐着,虽然没有以前宽敞,但比起从前夫妻两个人的时候,要更热闹一点。
    正巧胡若弗问到林大成的学习,只是偶尔附和几声的李文畔神色略正了正,将目光落在明宛的身上。
    “听你们一说,倒是提醒我了。明宛,伯伯问你,你想去上学吗?”他温声询问,神情和煦,没有半点独断,语气里全然是对小孩子意见的尊重,“去与不去都可以,伯伯和伯母尊重你的意见,最关键的是你的想法。
    不必有任何负担,如实和伯伯说就可以。”
    李明宛放下筷子,她的头微微低下,很明显是在认真思考,原本在闲聊的胡若弗与林家老太太也早在李文畔开口没多久就安静了下来,饭桌上有些沉寂。不过,也能隐隐听见别家传来的声音,最明显的应该是刘长征家,虽然听不清在说什么,但总归很吵就是了。
    正是如此,才愈发衬得此刻寂静漫长。
    也许很久,也许很快,但明宛给出了回答,和先前一样,“伯伯,我想去上学。”
    李文畔没有表现出惊讶或者多问什么,他的神态平常,仿佛这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而非事关明宛的未来。
    他动了动,后背离开椅子,换了个姿势,看起来似乎更轻松了一些。
    “也好,去学校可以多认识一些同学。”
    李明宛以为接下来都会围绕她上学的事情,但是李文畔并没有,他只是问了一句,很快就问起了胡若弗他离开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比如卧病在家的一位先生如何了,给老家的钱寄了吗,李卓晚的学习怎么样,他经常去老师家补习,补习费和伙食费别忘了给……
    诸如此类的事情。
    看着众人的注意力重新转移,明宛不由得松了口气,她倒不是害怕被人注意,但是确实不喜欢这种感觉,而且也怕自己被问多了,前后说辞不一致,露了馅。
    只是不知道一贯细心的李文畔是发觉了明宛的心思,有意照顾,还是碰巧了。
    眼看着饭桌上都是其乐融融的,李文畔的神情看起来也很好,和蔼温和,没有半点架子,除了眉宇间早已养成的运筹帷幄、万事了然于胸的淡定,这般随和的模样,和外面的普通文人相差无几,半点也看不出他是身负重任的大人物。
    趁着这个机会,在北平停留了许多时日的林家老太太,到底是忍不住,当着明宛和林大成两个小辈的面,说出了自己此次前来的原因。
    她放下筷子,不合时宜的叹了口气,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出现难掩的纠结郁卒神色,像是在难为情。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1-05 22:41:45~2022-11-26 18:27: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女王心。56瓶;青青、咸鱼婶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其实,当李文畔回来时听说林家老太太带着孙子来北平,就已经猜出老人家是有什么事情,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来找他。
    老人家儿子儿媳早逝,一个人带着孙子过了这么多年,突然来找他,他多少也能猜到是为了什么。
    老太太如今或者的唯一指望就是孙子,如果有所求,多半也是为了他。
    林大成还不到娶妻生子的年龄,李文畔这些年虽然不是每年都拜访,但是对于祖孙俩的情况一直都是知道的,自然也知道林大成的性格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学业上也没什么天分。
    所以还没有等老太太开口,李文畔早就猜出她是想要为孙子求一份好工作,多半还是在他的身边。
    即便如此,看到老人家饱经风霜困苦的脸上露出如此神情的时候,李文畔依旧假作不知,配合着老太太。
    “姆姆,您这是怎么了?”李文畔面对林家老太太的时候,连语气都谦和了不少,即便他已经有了许多权力,可态度和从前并无二致。
    老太太心性多少是有些要强的,但不是不懂得审时度势,一味好强的人,否则也不会拉下脸来,千里迢迢来找李文畔,只为给孙子求一个前程。
    她多少有些难为情,这般神情落在一个老人家身上,很难不让人生出怜悯来。
    “这……可叫我怎么说,这些年多亏了你和若弗,否则我一个老太婆也不知道怎么把大成拉扯大。这么大的恩情,就是叫我老太婆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还不清。”
    听见老太太这么说,胡若弗和李文畔的神情都有些凝重,他们是想起了早就已经牺牲的林大成的父亲,那是他们曾经并肩作伴的战友,有着深厚的情谊。
    看着一个风烛残年,垂垂老矣,又历经丧夫、丧子之痛的老妇人说出如此一番话,谁听了会不动容。胡若弗坐在老太太身边,握住了她的手,李文畔也沉默了些许,想要说些什么。
    老太太看出李文畔的意思,伸手阻了阻,“文畔啊,你先听我说完。
    我也知道已经欠了你们夫妻还不清的恩情,怎么也该知足了,可是我年纪大了,谁知道哪天就死了,往后留下大成一个人,连个亲戚也没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依靠。
    我、我不放心呐。”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这个见过晚清衰败、民国兴亡、还有崭新祖国蜕变,经历过最动荡不安的时代,也尝过人生极致悲苦,一生没享过半点福的老人家,终究是忍不住哽咽落泪了。
    她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也有良心,可为了孙子,哪怕晓得不好,也仍旧要开这个口。
    所以老太太抹了抹眼泪,继续说,“所以我只能厚着脸皮来求你,你能不能帮大成安排个职位,就在你的身边,当个跑腿传话的也好,我只求在闭眼前能瞧见这孩子有个着落。大成这孩子是死板了一点,可多苦多累他都能行,你就可着劲使唤他。”
    李文畔没有立即表态,但是他的神情逐渐严肃慎重起来,“当初我和知义兄是过命的情谊,他多次救了我,也救了其他人。知义兄走了,照顾您本就是我的责任,哪有什么恩不恩情的。
    不论如何,只要我李文畔活着一天,就有责任看顾您和大成。
    有我这个做叔叔的在,他怎么会没有亲人呢?这一点,我可以向您承诺。
    至于在我身边找份工作,恐怕是不行,任用一个人并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我们的祖国,是劳苦大众的祖国,每一个人都是主人,我不能也不可以按亲疏人情任意插一个人,安排一份工作。
    这样严重违反了纪律。”
    老太太想说什么,却被李文畔伸手制止。
    “您先听我说完。不但我不能帮大成在我身边安排工作,就连他现在出去任何一个地方找工作,我都是不建议的。
    他还年轻,与其中断学业,还不如好好把书读完。就算考不上高中和中专,也不差一两年的时间,好好把书读完才是最重要的。
    往后任何工作,多一张毕业证书,就多了许多机遇。
    如果您是担心钱的问题,我和若弗会想办法。如果大成想考高中或者中专,现在成绩不理想也没关系,只要他想读,勤恳复读一两年,读到他考上为止。
    我可以向您保证,他读到哪,我们就供到哪。”
    老太太浑浊发黄的眼睛注视着李文畔,她或许收到没念过书,还有见识有限的原因,比餐桌上的所有人都要短视,但她同样通情达理,拥有劳苦大众的智慧和年长者的睿智精明。
    正是因此,她非常清楚李文畔说的这些,是另一条好出路。
    而且,李文畔这番话里透露出的意思,就包含了他绝对不会突然就撒手不管林大成,这一点才是最令老太太放心的。比起好好读个书出来有个一技之长,她更相信李文畔的关照。
    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也要有个结尾。
    老太太银白的头发随着她的动作微微一颤,她自己更是老泪纵横,从椅子上起来,眼看着就要跪下去,“文畔啊,知义去的那么早,你却始终照顾我们祖孙俩,我真的是、真的是……
    叫我老婆子可怎么报答你们呐!”
    看到老太太的动作,李文畔立刻起身去扶,他微微粗了蹙眉,神色紧迫了起来,“您这是做什么,知义兄当年对我何其照顾,从前您对我也像是亲生儿子一般,多加关怀。我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又算得了什么?”
    胡若弗也跟着过来一道劝,想要把老人家扶起来。
    她的孙子林大成也是神色紧张的站在旁边,就是他不知道说什么,看起来手足无措的样子。
    这里面反应最小的应该是明宛了,她这个时候也跟着站起来,却没有开口说话,她没有遇过这样的事,自然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好歹清楚眼前的是一位老迈的妇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情形,作为小了她许多的后辈,她都应该给予对方尊重。
    而这样的情形下,以她现在小孩子的身份而言,最大的尊重就是保持沉默。
    所以她一直安安静静的站着,劝人的话或许不行,但对于明宛来说,安静真的是像呼吸喝水一样简单的事。
    最终,老太太还是在李文畔夫妻的劝说下重新坐回了椅子上,他们尽力宽慰着这个老人,令得她的眼里也渐渐浮现出对孙子未来的憧憬。
    林大成则继续手足无措的站在他奶奶旁边,也不敢坐下,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作为一个不算矮的半大少年,这样局促的动作,衬得他愈发茫然迷惑。
    李明宛看着这一切,经常会生出一种恍惚来,好像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能清晰的观察道每一个人的表现,探知他们各自的心思。
    就在她用黑白分明的眼睛注视着这一切的时候,突然眼前多了一个黑影,还逐渐靠近,遮挡她的视线。明宛顺着黑影往上看去,是胡若弗含笑的脸,她的眼里流露出母爱的关怀,“多吃点菜,你现在长身体呢。”
    望着如此温柔的胡若弗,明宛的脸上也不自觉多了如春风般轻拂的微笑,像是一瞬间被拉进万家灯火,成为芸芸众生的其中一个,普通却温馨。
    没过几日,尽管李文畔夫妻百般挽留,但林家老太太还是带着她的孙子赶回老家,她们已经打扰许久了,再说老家里还有农活需要忙,不能再耽搁下去。
    在他们走后没几天,因为李文畔已经回来了,他们就带着明宛正式将领养的手续办全。成为了他们名正言顺的女儿,入学的事情办起来就更快了。
    她虽然比正常入学的年纪大了两岁,但是现在的教育水平不高,并非每个人都能上得起学,上学的年龄就更加参差不齐了。
    明宛的年纪在班级里面一点都不起眼,甚至于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她的同学里还有十五六岁的少年。
    可能是这个年代的特殊性,对于比自己年纪大很多的同学,明宛发现周围并没有什么人会因此震惊,当然彼此之间也玩不到一块去就是了。
    比起这些,最令明宛开心的应该就是学习的内容太过简单。
    枉费之前江平之担心她临时插班会更不上学校的进度,别说明宛原本的只是储备,就是江平之开小灶教她这么一段时间,学到的地方也比课堂上深奥不少。
    最主要的是现在很少有学前班的概念,农忙时设立的临时托管倒是不少,总归学生们的底子都很差,教起来非常费力,进度也就不自觉慢下来了。
    对于明宛来说,上课大概就是一段悠闲而缓慢的时光。
    而这样的宁静,通常是在下课时被打破的。不单是因为同学们一下课就喧闹起来,更是因为孜孜不倦,总带着自己小伙伴来找明宛的杨良玉。
    几乎是下课铃一响,她就看到杨良玉的身影,还有她熟悉的声音。
    “明宛!快跟我走,外面有热闹可以看。”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1-26 18:27:00~2022-11-27 23:48: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是千纸鹤吖!2瓶;星海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对照组后,我进大院躺赢[五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