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恋人总是在逆袭(快穿)

第19节

    经过三年多的苦战,战事终于宣告平息,但大多数被拉上战场的战士——包括白缎的父亲——却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战死者太多,朝廷连抚恤金都发不下来,或者说发下来、却又被官僚中途克扣?周陌将军看不过眼,将自己的家身俸禄全都拿了出来,抚恤自己麾下牺牲将士们的家眷,而白缎家也是其中之一。
    这笔钱并不丰厚,但对于山穷水尽的平民人家而言仍旧是一笔救命钱。当白母从里正手中拿到这笔钱的时候眼前突然一黑,但她很快恢复了意识,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她对于丈夫的死亡早就有所预料,如今只不过是抛弃了那最后一丝期待。
    确认自己的丈夫永远不会再回来后,白母果断贱卖了家中的田地,跟随白缎与老木匠一同搬去了县城,用抚恤金与这些年积攒下的银钱置办了店面。
    白缎做木工、老木匠四处拓展生意、白母则负责看店,三人分工合作,日子倒是渐渐好了起来,唯独让白缎担忧的只有白母的身体,似乎愈发憔悴虚弱了下去。
    很快,白缎精湛的手艺便得到了镇中诸人的认可,逐渐传出了名声,赚得钱也越来越多,只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好不容易打退北胡,却没有消停几年,便又开始作妖——而这一次,受害者是被一众百姓视为保护神的平北将军周陌。
    周陌在将北胡人驱逐之后便留在北方镇守边关,北胡人被他打得元气大伤,又惧怕他的勇猛,数年来不敢再度兴兵妄动,而朝廷与梁帝也逐渐遗忘了曾经被北胡人吓得胆战心惊、夜不能寐的日子,再一次被安逸骄奢腐蚀了头脑。
    周陌在民间声望极隆,甚至誉为大梁的保护神,全国各地都在称赞他的功绩,而北方更是只知周陌而不知梁帝。
    这种功高盖主境况一直让梁帝不悦甚至防备,更何况兵权旁落一直都是君主的心头大忌。梁帝由于一直担忧北胡人再犯而不得不隐忍不发,只能暗中提拔培养自己信任的武将,分化周陌手中的兵权。当这股不满越积越多时,就差最后一条导火索,便能引起一场天崩地裂。
    而这条导火索,很快便被人递到了梁帝手中——有人密信状告周陌私下里串通北胡人,意欲反叛。
    这封密信自然是伪造之物,因为这名横空出世、脾气倔强又刚硬正直的平北将军不仅是梁帝的心头大患,同样碍了朝中诸位权臣的眼。
    为了军饷问题,他数次在朝堂上与把持朝政的权臣发生剧烈得冲突,在拉拢不成反遭呵斥之后,一众朝臣便异常想要将这位手握重兵又“不识好歹”的将军拉下马。他们利用梁帝的猜忌伪造密信,串通同样欲除他而后快的北胡人,自导自演了这一出陷害忠良的“好戏”。
    梁帝看到密信后勃然大怒,不管是相信也好、顺水推舟也罢,他终于决定趁此机会解决这条在自己卧榻之侧酣睡的斑斓猛虎。
    不久后,梁帝急招周陌回京,而周陌生性老实直率,虽然曾被手下人劝说要小心梁帝兔死狗烹,却仍旧还是抱着尽忠职守的心思顺从返京。
    然后,他便被梁帝以通敌叛国的罪名下了大狱。
    梁帝本以为一切已然安排妥当,周陌被秘密处死后木已成舟,再加上通敌叛国的“罪证确凿”,就算民众朝臣有所不满也对其无可奈何。却不料这件事却被捅了出去,同样泄露的还有某位朝廷官员伪造密信、陷害忠良的始末。
    顿时,朝堂民间一片哗然。万民请愿为周陌申冤诉苦,朝堂上也有人不满此事,向梁帝频频施压。
    眼见事迹败露,梁帝就算再不甘心,也不能一意孤行处死周陌,不得不继续“彻查”此事,最终处置了一位伪造证据的官员,洗清了周陌身上叛国的污点。
    但尽管如此,已然暴露自己对于周陌心怀忌惮的梁帝再也不敢再重用于他,以免他当真借机造反。于是,梁帝暗示负责查案的官员捏造了几条莫须有的罪状,虽然罪不至死,却也借机将他流放苦寒之地,也算达成所愿。
    比起抄家灭族,流放已然是梁帝最大的“仁慈”了,最起码人还是保了下来。至于最终能否被顺利送往流放之地,而不是中途出现什么“意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囚禁着周陌的囚车一路缓缓而行,正巧路过白缎所在的县城。城中市民们自发走上街头,含泪为这位蒙受冤屈的将军送行,而白缎也是其中之一——他还记得自己的父亲曾在对方麾下当过兵,也同样感念那一笔送到他们手上的抚恤金。
    囚车上的周陌形容狼狈,但神色间却极为平静,并无颓败憔悴之色。他安静地坐在木制囚笼中,脊梁笔挺,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未知的前路,反而仿佛仅仅只是休憩片刻,很快便能再度奋起拼搏。
    可以说,白缎自小便听着这位少年将军的传闻事迹长大,对周陌充满敬意,如今,他在英雄末路之际真正见到对方,却并没有任何的失望之感,反倒觉得他想象中的英雄就应当是这幅模样,无论遇到什么境况,都折不断那一根刚强的傲骨。
    也许是白缎的目光太过专注了些,囚车上的周陌突然转过头来,准确得在人群中寻到了他,与他目光相接。
    这一刹那,白缎心口一阵狂跳,他连忙转头避开对方似乎直抵灵魂的视线,努力平稳自己的无措。随后,当白缎再度抬起头来的时候,囚车已然吱嘎着远去,只留下一个身穿囚衣的模糊的背影,令白缎有些懊恼,又有些怅然若失。
    莫名其妙地叹了口气,白缎提着为母亲抓的药,转身进自己的店铺,又开始了一天普普通通的劳作。
    第30章
    最终,白缎的母亲仍旧还是没能抵抗住病魔的侵蚀。
    在日子安稳下来、自己的儿子学了一门好手艺,不再被贫苦所迫后,白母就像是长长松了口气那般,身子骨骤然垮了下去。她缠绵病榻数月之久,终究没有熬过那个严寒刺骨的冬季。
    这一年的冬季格外漫长寒冷,漫天大雪茫茫无尽,阻塞了交通甚至压垮了房舍,使得本就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更加难以维持生计,老幼妇孺病死冻死者不计其数。
    而在这个时刻,朝廷却并没有采取任何赈灾的措施,各地官员毫无作为,甚至连各种苛捐杂税也没有减免,真正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正所谓“官逼民反”,常年生活在压榨之下的民众终于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袭击了为富不仁的富户乃至县衙谷仓,将其中的粮草木炭哄抢一空,就连负责守卫的官军也从中浑水摸鱼。
    各地暴民迭起,官府却由于不少偏远地区大雪封山而束手无策,在此关头,还有更加雪上加霜的消息传来——有一群役夫也趁此机会发动了叛乱,而这一支乱军却与普通的暴民截然不同,他们有一位领袖,叫做周陌。
    虽然周陌威名赫赫,但朝廷却并没有太过将他放在心上。如今的周陌只是一名普通的贱籍,一无粮草二无兵马,哪怕他有三头六臂、熟读兵法韬略,但此时龙困浅滩,就算起义反叛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朝廷的轻视给了周陌壮大自己的宝贵良机,他很快便攻陷了一大片城镇村落、趁机站稳了脚跟,而各地民众也纷纷响应,自发主动得投入他的麾下、供他驱使。
    这些百姓本就因为生计而不得不反抗,虽然他们抢夺物资的物资足以支持他们度过这一个寒冬,但来年开春、冰雪融化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却必然是朝廷毫不手软的围剿。
    在这般前途无亮之际,周陌的出现无疑给他们指引了一条存活的希望——现在,唯一有能力率领他们对抗朝廷军队的,就只有这位曾经力挽狂澜、将北胡人驱逐出国境的平北将军了。
    为了活下去,这群原本的平民百姓拼尽了全力,迅速在周陌的训练下变成了一支真正的军队——毕竟,曾经的周陌就是这般依靠刚刚被抓去服兵役的普通人,硬生生赶走了彪悍的北胡骑兵,对于训练这种事情,他极为在行。
    开放谷仓充作军饷、占领县衙抢夺兵器,周陌的军队所到之处,守城的官兵都并未多做抵抗便纷纷投降。一方面是民心向背,民众们受够了朝廷的腐败贪墨、不愿意为他们而牺牲自己;另一方面也的确惧怕周陌的威名,不敢与之一战。
    待到开春,周陌手中已然积攒起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而此时此刻,朝廷才姗姗而迟得听闻这一消息,顿时惊愕万分,连忙派遣军队前去平叛,却又重演了当初北胡人南下的境况。
    朝廷的军队在早有准备的周陌面前一击即溃,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陌了解朝廷军队的情况,但朝廷却对周陌的实力一无所知,双方高下立判——而这一次,他们没有再找到另一位用兵如神的“周陌”,替他们解除此次危机。
    周陌率军一路高歌、势如破竹,迅速从苦寒之地打入了富庶的中原地区。而与北胡人不同,他的军队军纪严明,所到之处不犯百姓秋毫,反而开仓赈粮、救济民众,迅速收获了民心,甚至使得各地百姓对他们的到来欢欣鼓。
    而白缎所居住的县城也是这般仅仅做了表面上的抵抗,便大开城门,迎接周陌的大军到来。
    跻身于夹道欢迎的民众之中,白缎又一次看到了周陌,而这一次,他却一身铠甲,骑在枣红骏马之上,英姿勃发。
    数年边塞的苦寒生涯,让他看起来瘦削了很多,但却显得愈发精壮彪悍,没有一个人敢小觑他体内蕴藏的力量;他的脸上多了几道疤痕,被风霜磨砺得更为坚毅严肃,眸光冷锐果断,一举一动都透着军人飒爽又森严的威势。
    ——似乎……比之数年前更为出色了几分。
    白缎默默注视着这位曾经将百姓从北胡人的铁骑下拯救出来,如今又再度披挂上阵、对抗腐朽不堪的朝廷的英雄,心中满是崇敬,而下一秒,他又再一次与侧过头来的周陌目光相接。
    但这一次,白缎却并没有如上次那般移开视线,反而直直迎着对方的注视,露出一个满是喜悦憧憬的笑容。
    周陌微微一愣,随即嘴角稍稍上扬,瞬时间柔化了刚硬的面孔,回了他一个淡淡的浅笑。
    很快,两人相接的目光便被汹涌欢呼的人群阻隔,周陌在将士们的簇拥下打马而过,而白缎也收回目光,却难掩自己的好心情,脚步轻松雀跃地走回自己的店铺。
    这是自白母去世后,白缎的心情第一次放晴,似乎他的生活与这个王朝一样,又有了新的希望。甚至,他还悄悄思考过要不要投入周陌麾下参军,但想到自己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体质与自小到大连架从没有打过的身手,最终还是极有自知之明得放弃了这一幻想。
    更何况,他也的确不喜欢鲜血和杀戮,就算参军,大约也无法适应战场上的残酷。
    白缎准备继续做自己安安分分的平民百姓,却不料意外的是,第二天,他的店门便被几名身穿皮甲的兵士敲响。
    白缎一向都是安分守己的小百姓,看到这几位明显都曾沾过血的军爷实在心中打鼓,连忙询问他们有何要事,却被几名兵士二话不说,带去了县衙——目前,周陌已然征用了这里,作为自己日常处理军务的场所。
    听说是周将军要见自己,白缎一路上又是激动又是忐忑,只可惜几名士兵嘴巴很严,无论白缎如何询问都不肯泄露分毫,只能委婉得安抚他“是一件好事”。
    终于,白缎小跑着来到县衙,而知县老爷早就在门口翘首以待,看到白缎后眼睛一亮,连忙将他拖进了大堂。
    厅堂之上,周陌正坐在上首的位置,与几名副将谈论着接下来的进军方向。看到知县与白缎进来,他比了个暂停的手势:“刘大人,这就是你说得那位手艺极佳的木匠?”
    “正是!”刘知县连连点头,“您别看他年纪小,长得和书生一样白白净净,但手艺可绝对不一般,就算是放到京城里,也绝对不落下风!”
    “如此甚好。”周陌微微颔首,“这位小兄弟叫……?”
    “狗儿!”刘知县殷切得答道,“白狗儿!”
    周陌愣了一瞬:“白……狗儿?”随即,他突然将头扭到一边,“噗”得一下笑出声来,弄得几名副将愕然瞪大了眼睛。
    “狗儿……是草民的小名。”白缎被周陌笑得面红耳赤,尴尬万分,“草民还有一个大名,叫白缎……”
    刘知县这才反应过来在周将军面前呼喊贱名实在有些不雅,也跟着涨红了脸,干巴巴地张了张口,讪笑:“哦,对、对,是白缎。我们这些乡下人,叫小名都叫习惯了,还请将军勿怪……”
    “无妨。”周陌好不容易止住笑,勉强压下上扬的嘴角,但双眸中却依然噙满了笑意,“现下不是在乡间,称呼小名的确不太妥当,还是以‘白缎’相称吧。不过……”他抬起手,掩了掩唇,“狗儿这名字倒是颇有些意趣,可爱得很。”
    白缎羞窘至极,深深埋着头不愿抬起,恨不得立刻找一条地缝钻下去,再也不冒出来见人。
    眼见白缎脸红得都快要冒烟了,周陌轻咳一声,不再调侃他,发而抬了抬手,示意刘知县离开。
    很快,厅堂的门便被关上,使得厅内气氛硬生生透出了几分神秘,而白缎也迅速醒过神来,脑中的羞窘变成了忐忑。
    “白小兄弟不必紧张,我这一次请你来,是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援手。”周陌放缓了语气,“我听说,你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木匠,所以想请你来为我造一种器械。”
    白缎愣了愣,迟疑片刻:“草民只会做一些农具家具,这军中用的器械……草民实在没有接触过。”
    “没接触过是理所当然的。”周陌微微一笑,“但我听说白小兄弟技艺高深、心思缜密精巧,做过不少奇思妙想的小器物。刘知县那里就有一个,曾经交予我观摩,令我深感叹服——我想,只要白小兄弟愿意,必然能助我一臂之力。”
    “那些都只是逗趣儿的小玩意,没什么值得夸赞的……”白缎心中打鼓,越发不安。
    “白小兄弟不必自谦,倘若此事不成,只能说时也命也,我绝不会怪罪于你。”周陌轻声安抚,“我军目前虽然形势大好,但比起朝廷的正规军队仍旧经验不足,装备也差了许多,仍旧面临极为严峻的威胁。兵士们信任我,将自己的性命交付于我,我也珍惜他们的每一条生命,绝不愿看到他们平白牺牲——所以,我想要制作一种威慑性大、杀伤力强的进攻器械,也已然有了大概的思路,倘若成功,必然能够借此拯救无数人的性命!”
    周陌的言辞并不激烈,却极为沉重坚实,引得白缎心潮澎湃。他还记得自己在战场上牺牲的父亲,也感念周陌这等爱兵如子的心思。虽然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做成这一件大事,但他却终究在周陌的话语中抛却了犹豫迟疑,愿意放手一试。
    得到白缎的承诺,周陌不由大喜,连忙招手唤白缎上前,将一个卷轴缓缓打开。
    卷轴的绢布上画着几个半成品草图,白缎低头仔细观看,眉头不自觉皱起,陷入了深思。
    “……如何?这草图,你是否有办法完善?”周陌轻声问道。
    白缎抿了抿唇,稍稍点了点头:“这……草民的确有了点思路……”
    ——虽然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器械,但不知为何,白缎却一眼便看懂了其中的构造,迅速在头脑中将其拼接成型,甚至发现了几处谬误。
    ——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
    听到白缎的回答,别说是周陌,就连几名旁听的副将也不由得眼冒精光,难掩激动。
    周陌兴奋至极,一把握住了白缎虚扶着卷轴的手,将他拉到身边,用力抱了抱:“我就知道!在看到白小兄弟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会明白我的意思,定然是我的知己!”
    这个拥抱短暂却又热烈,令白缎手足无措。他迎着周陌满是热度的眸光,耳听着那一声发自肺腑的“知己”,心口处猛然一动,涌现出一股暖流。
    ——士为知己者死,大约……就是这样一种感情吧?
    第31章
    接受了周陌交予的重任,白缎即刻便开始着手研究他所提供的器械草图,同时搬入了周陌目前落脚的居所。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是由于这张草图极为机密,以防秘密泄露;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他与周陌这位原设计者随时讨论进展,以免走了弯路。
    对于这样的安排,白缎没有任何异议,他被一名副将保护着返回自己的店铺,安顿好师傅老木匠,又整理了几件衣物用品、带好了自己惯用的工具。
    路上,这位自称为宋英的副将对白缎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好奇,而白缎也顺水推舟,从他口中问到了不少消息。
    据宋英所说——其中当然省略了不少狂热的崇拜——周将军早在尚未蒙冤下狱之前便有了制造此种器械的构想,本打算借此来对抗北胡人,却不料风云突变,他尚未寻找工匠完善,便被发配蛮荒苦寒之地。
    即使对朝廷极度失望,但周将军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因为他设计这些器械不是为了向朝廷献媚、求得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战场上数以千万计的将士们。
    在揭竿而起反抗朝廷后,周将军又再度重启了制造器械的进程,只可惜他们一路打一路寻,却并没有找到足以完善设计草图的工匠,致使周将军与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甚至都有些怀疑这些构想草图是否只是痴人说梦。
    ——而白缎的出现,却给了他们一线希望。
    “白小兄弟,你不要有太大压力,这件事的困难程度,将军与我们都十分了解,就算造不出来,我等也一样感谢你!”宋英笑容爽朗,抬手拍了拍白缎的肩膀。
    白缎被拍得一个踉跄,连忙稳住身体,认真点头:“周将军大仁大义,我一直感念于心。不瞒您说,我的父亲也曾在将军麾下任职,我自小也对将军崇敬不已,必然会尽全力帮将军达成所愿。”
    听闻白缎是战友之子,宋英待他更是亲切,忍不住向这位今后将会与周陌朝夕共处许久的小兄弟提点了几句:“周将军虽然外表看起来严肃得很,也不怎么喜爱说笑,但性格却颇为温和,你不必惧怕于他,无论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出来便好,将军最喜欢这种干脆利落的人!”
    白缎连连点头,随后又有些疑惑:“将军很严肃吗?我倒是觉得他极为平易近人呢。”


上一章
返回

恋人总是在逆袭(快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