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勾古弦

第五十章 【搭上线】

    2012年4月12日清晨,台北
    嘿!嘿!咱们国家的科技质量越来越高了,也代表itc產业已完成超日赶美的目标。王振华刚进了台北捷运的大安站,边走边操作着前天才取得的「强讯机」,心中不由得讚赏着。
    这部「强讯机」前天傍晚才刚拿到手,昨天为了熟稔操作,搞了一天,发现比以前在「苏州干部管理学院」受强干训练时所接触的「强讯机」又多了「卫星视讯」、「中距拦截」、「长距通讯」和「目标定位」功能,显然又进步了一代。体积小一号,外型更精緻,已经跟六吋面板的手提电话差不多了,只是略为厚一点,长一点。在当前各智能手机机海战略和白牌手机氾滥的情况下,走在路上,别人只以为你拿的是款新的智能电话罢了。
    所谓「卫星视讯」功能,主要是透过「北斗卫星」作跳架,原始设计目的是在紧急时刻可透过卫星传递,进行重要军情面报、战场实况传播,而不受时间、空间、地形的限制。当然,在情报业务上,也可发挥同样的现场即时效果。
    至于「中距拦截」功能,其实是相对于前代的「近距拦截」,是拦截讯息的有效距离从十米提高八倍以上。大家都知道,进行情报活动的时候,与目标多拉开一分距离,特工的行踪也就少一分曝光的机会。
    在80米之内,这具「强讯机」,可从晶片码或门号码识别出想拦截的目标手机,或者是正在使用wi-fi、4g传输的各种手提装置。然后下载目标装置里已经存档的通讯录、媒体影音档案、文字档案、短信、程式……等等。
    当然,「强讯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超级监视软件「幽灵」植入目标行动装置里。其实,大部份的特工觉得「强讯机」最好用的功能,就是这个监视软件「幽灵」。只要被植入「幽灵」的行动装置开着机,就可以即时监听目标的通话,就算目标手提装置在关机的状态下,只要电池还有些微电力,监视镜头前的影像、声音,以及所有屏幕上显示的讯息,都会显现在「强讯机」上。
    不过,如果在强烈电磁波或电讯干扰的环境中,「近距离」仍然是拦截讯息、植入软件的最佳方案,这样可以降低「强讯机」处理杂讯的虚耗。而且,如果直接用「强讯机」碰触目标的手持装置,它甚至于可在0.01秒中,就完成了完整的传输工作。
    而「长距通讯」功能则更简单了。一旦「强讯机」与目标的智能手机靠「幽灵」软件连结上,在10公里长的距离内,几乎都可以有效地发挥「无线电」功能,根本不需要通讯系统公司的中介。
    这一代「强讯机」的「长距通讯」,也包含了将「强讯机」所接收到的讯息,借由「北斗卫星」传输回中国国安部。而且可依据所在地点紧张、安全与否,设定为批次传输或是即时传输,以降低传输资料被侦测到的风险。
    而被植入「幽灵」监视软体的目标手提装置,也可运用「北斗卫星」的定位功能,让「强讯机」以3d的模式即时锁定目标位置,误差不超过0.6米,是跟踪、侦察的绝佳利器,这就是「目标定位」功能。
    与国安部里的连络,可以透过「北斗卫星」用加密的「短信发文」,这是西方和台湾的情报界早就掌握的了。只是,他们一直没法突破「强讯机」高达128位元的随机加密变频与其它的保密机制。这个功能,可比老美或其他西方国家仍在使用「google信箱草稿」的传信模式,在安全与即时性上强过不只一个档次。
    所以,王振华认为,中国发展「北斗卫星」是正确的,这些延伸出来的各种新器材、新功能,就不是以前可以想像的。虽然去年底,中国为了推广「北斗卫星」的定位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军也在说项时笑称「有关人士对中国借『北斗卫星』进行军事作为是多虑了……」。
    当然,杨发言人基本上没忽悠大家,如果只讲卫星定位的功能,在军事上可导引长剑十型「巡航飞弹」、「雷石滑翔炸弹」这些个「长眼睛的东西」作制导精准攻击,而对其他一般用户则是提供已干扰的低精度定位信号,这些作法和美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是一致的。
    而杨发言人没讲的,是地面人员如果有了类似「强讯机」这些特异功能的手持装置,那能够发挥的军事效益,其想像空间就无可限量啦!像操作无人战机、无人侦察机、行动爆破车、无人潜艇,让这些高端技术武器的攻击效果更加精准,而且完全没有时间、距离的限制。
    今天一大早,突然接到「江海」的任务短信,要求王振华蒐集住在信义路「水晶大厦」的严道文相关情报,而且要连结上他所使用的手机。
    王振华心想,蛰伏了三个月,突然受命领取「强讯机」,就知道正式任务快来啦!
    只是,和预期的差别颇大。原本以为要进入某些单位,窃取重要军情或者材料,就像那象山脚下的军事武器企划训练单位。而今,却只是搞个跟监活动,这实在有些……逊。
    王振华心中纳闷,这个严道文究竟是哪号人物?任务的方向是啥?有没有其他的目标?「江海」全然没个指示,只是要自己建立连结,开始监控,定时回报。
    王振华一手拉着捷运手环,斜对着严道文,一手操作着「强讯机」,心理面想,「这严道文30岁左右,脸略长,平眉耸尾,眼睛有神,鼻翼略宽,鼻子还满挺拔的,嘴相对较小些,虽然整齐穿着西服但不奢华。嗯…,看起是赶上班,生活上应该很自律。咦?这姓严的还真有些面善?」
    「好!趁你在滑手机,先把『幽灵』派到你手机里唄!这小子用的是……三○牌的最新型智能手机,好办!」王振华一边打量着目标,一边操作「强讯机」跟严道文的手机连结。
    「哦?才坐一站就要下车?」王振华眼看严道文提了下背包,似乎是要起身下车的前兆。
    「不行!上班时间,人多干扰多,『幽灵』才植入一半,不管了,赶快用『强讯机』亲他手机一下……,」王振华赶快挤了过去,假装要赶着下车,经过严道文身边的时候,利索地把「强讯机」轻轻碰了严道文的手机一下,「哈!成功啦!看你这小子往哪儿跑!」
    …………
    博爱路白磁砖楼房后的208室,国安局情报业务处第三处副处长魏国强问道:「现在就告诉我,你的看法是甚么?」
    组长黄文钦坐在魏国强的办公桌前,微皱着眉头,心中快速地盘算着。
    自从「国安局情报业务第五处」会办信义区的「骇客地鼠」情资以来,象山上打「军体拳」的年轻人,「热点」卖店筛检出来的目标影像,在捷运永春站上计程车的少年仔,都是戴着棒球帽,穿深色服装,看不清面貌,这是蓄意隐藏自己?可确定的是人不胖,个头差不多一米七高,都在信义区出没。再来,自昨天起,信义区偶而出现一种奇怪的流动性电讯波,电检一直没法锁定位置。
    是同一个人吗?他的活动目的是甚么?信义区有甚么特别的?为什么都在信义区?
    「我在等你的答案!」魏国强又再加了一点压力。
    魏国强是很欣赏黄文钦这个国立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干部,负责、尽职、身手敏捷,整合能力也强,家里面是公职世家,时不时地能提出些别人没想到的见解,而且够深、够縝密。既能掌控全局,也能观察入微。如果假以时日,或可成为台湾新一代的情报翘楚。
    不过,人实在是不可能完美的。黄文钦虽然在国安局的年轻同儕中已经头角崢嶸,但在魏国强的眼里,黄文钦少了些冒险精神,在研判情报业务的决断当儿,偶而会出现犹豫,必须有更明确的情报或事证,才愿意作行动的决断。换个角度说,面临决择的关键时刻,他有忧柔寡断的茫点。
    或许是公务员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可能是法律系在司法训练上养成证据观念使然,让黄文钦在情报业务上令人觉得他沉稳,较少犯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情报有限,情况却紧急的时候,黄文钦可能就会因为无法下决断,而错失最佳的行动机会。如此,轻则可能貽误先机,重则造成人命或大规模毁灭等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黄文钦升上组长的时候,魏国强就已经提醒他,要设法修正这个在司法上正确,在情报上错误的人格特质。干情报工作,少有机会作「正确的」决定,一般都是依据极少的条件,作当时「最佳的」决策。
    「副座!依据现有的情报,我认为这是个该加强查找的目标。最少,我们该成立专案,设法挖出这个『地鼠』。」终于,黄文钦回答了副处长。
    「嗯!」魏国强回应:「我也这么认为。反正我们随时都有千把个目标要监控,多这一个也不会让我们少斤肉。」
    「行动方针呢?」魏国强进一步提出问题。
    黄文钦低头想了想,回应道:「如果以目标出现的永春捷运站为中心点,回查附近的道路监视录影,目标的影像最远出现在松山火车站附近,而且是由北向南,再由东向西走动。再加上他过去曾经上网的热点卖店散落情形,可以大胆研判,目标的主要活动区域、或者隐匿区域,可能就在市民大道以南、基隆路以东、信义路连接福德街以北,以及中坡南北路以西这块区域。所以,监控范围我想先设定在这块区域。如果仍然找不到人,再以这个区域向外扩大。加派人手随时筛检公共区域和热点卖店的录影,看看能不能观察到较完整的行动影像。」
    「另外,请『电技室』及『电展室』加强电讯搜索、拦截和破译,除了希望目标在上网的时候,就能掌握他的行踪之外,也希望能直接观察他的资讯能耐与运作模式。」
    「接下来,我们必须加派机动组员投入监控区域,如果在区域内发现目标,可以立即有效追踪,甚至于拦截。」
    「嗯,这些方针都是必要的。还有呢?」魏国强期待的眼神看着黄文钦。
    「还有,还有……,过滤这个区域近几年自大陆移居过来的民眾,有没有年龄、外型相似的。」黄文钦赶快补充。
    「嗯,还有呢?」魏国强还是慢条斯理地点着头,但是,眉尾有些扬起来了。
    黄文钦背脊樑上有些冒汗,实在不想在长官面前丢脸,可脑袋又突然变成一坨浆糊,掰不出啥名堂。只好腆着脸说:「其他的请长官指示。」
    「哼!你们年轻人就懂得『科技办案』吶?只会搞那些资讯技术、街头录影、生物识别甚么的,或许有些时候是有两下子。可在录到的影像之外,还有很多的情报要到哪儿去找去?」
    副处长魏国强到底是经歷过没有电脑,没有街头录影协助办案的资深情治人员,深信情资的正确取得和透析完善,必须靠对的人与对的方法。而且,他最没办法接受现在这些年轻干员的,就是太『宅』了。
    没错,年轻这一辈的干员对资讯整合、解析、与运用的能力,远超过自己这些老牌情治人员。有时候,还没搞清楚他们在讲的『海捞』、『database』是些啥东西?他们就飞快地操作着画面,眼前萤幕上看到的都变成了朵朵鲜花,然后突然就拿着一叠结果摆在你的眼前了,也不知道他们的过程对还是不对。
    在不清楚运作的情况之下,魏国强对年轻干员靠电脑分析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半信半疑的,可也不敢随便提出质疑,心中还真怕这些细汗仔笑自己落伍了。往往只有先装模作样地翻翻这些热腾腾的资料,对面前的细汗仔说着「干练啊!」、「情资就是要快啊!」这些不着边际的讚许。然后,再板起脸,抬出「小心求证、依法行事,别影响民眾的权利。」那一套,就把资料丢还给他们,要求再细细查证一翻。
    尤其每次见到这些细汗仔施展的查证功夫,就差一点没吐血死在当场。连最简单的打电话侧查,居然就给我结结巴巴的,编个情境、顶个身份、冒名旁敲侧击一下会死人啊?这时候真要「依法行事」,能查出个鸟来才怪。
    另外,培养线人关係、渗透组织这些早期最管用的情蒐绝活,更是没见他们哪一个搞出了啥名堂的。以前「警总」时代,如果你不搞这些,什么流氓、角头、组织犯罪、匪谍、特务你到哪去逮?等他们搞了不法行动,你就只有跟在后面擦屁股的份,绝对不可能防范于未然。
    魏国强始终认为,即使时代再怎么变,欠缺「人味」的情资,是半吊子的,是欠积极的,是不够精准的。这样的情资,容易造成事倍功半、徒劳无功,甚至于延误先机,致使祸端扩大。假若这些年轻干员仍然只是这样地维护国家安全,恐怕台湾以后也只有半吊子的安全了。
    所以,魏国强撇了一下嘴,没好气地问道:「你不是要在监视区内加强机动组员?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具体说来听听。」
    「是!」黄文钦想了想,「以一机车两个人为机动单位,互相支援、互相掩护,共六个单位。监视重点是全时轮流在区内大街小巷巡逻。另外,捷运站、各大路口、热点商店都定时派员站岗。一旦发现目标,除非已经被目标识破,否则以查明目标的落脚处,或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创造『顺藤摸瓜』的效果,为第一阶段目标。」
    看黄文钦说完,魏国强实在忍不住了,大咧咧地骂开:「你的耳朵是用来拍苍蝇的啊?嗄?跟你讲过多少次,要善用人际接触。不是跟你讲过,大楼管理员、超商店员、公园里面的欧巴桑都是我们的眼线啊!」
    「还有,我们不是要借信义分局的大会议室作行动基地吗?那就近协调监视区里的辖区员警提供他们的既有人脉、线人,协助我们这次行动,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地鼠挖出来。」
    黄文钦一手拍在额头上,很懊恼明明自己早想到的重要行动方针,被长官一瞪,反倒忘了个乾净,这顿鬍子刮得不冤枉。
    魏国强又做了一些补充题示。例如,机动组人员跑来跑去,要穿着适当的服饰,扮情侣的衣服要能互相搭配;扮上班族的最好是配房屋仲介的制服,才方便到处现身;资浅的最好扮成学生……反正,装扮得越不显眼、越融入情境越好。还有,101大楼有不少陆资企业,也有像「顶○集团」这样在大陆发展得很具规模的企业,少不了陆干在两岸跑来跑去,透过劳工局搞到他们出勤纪录,跟热点卖店的年轻人出现的时段比对……。


上一章
返回

勾古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