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24节

    树木长在悬崖上,有几颗被拦腰折断,只剩下半截树干。
    树木顽强,从断口边,生出了几从新枝芽。
    山崖一眼望不到底,只听得到奔流阵阵,响彻山谷。
    张九龄牵着马,默不作声走上前,与她并肩而行,挡在了她的右侧。
    谭昭昭瞬间不受控制,鼻子被冲得酸楚难忍。
    在悬崖峭壁边,他能挡在她的身侧,以命相互。
    “大郎,你?别走外面。”谭昭昭努力平缓着情绪,停下脚步道。
    “当然要一起走。”张九龄侧头看她,坚定而温柔,“昭昭,别怕,我没事?。这条道我熟悉,外面还宽敞着呢。”
    “不。”谭昭昭坚持,认真地道:“大郎,如果你?定要这样,我就不走了。”
    张九龄见状,只能让步,道:“好,昭昭走在前面,我在后面护着你?。”
    谭昭昭这才?继续前行,道:“大郎,你?对?我的关心,我很?感激。但?是大郎,我会?照顾好自己,到了长安,或者洛阳,你?只管去做自己的事?情,别因为顾忌着我而踟蹰不前。若是那样,我就成了你?的累赘。”
    张九龄望着前面缓缓前行的谭昭昭,她的声音不高不低,自在,洒脱,坚韧得如同悬崖上那颗被折断的树。
    张九龄深信不疑,就算把她放在荒漠里,她也会?自顾自,开出花来。
    他们要并肩前行,相互扶持,都不要成为彼此?的累赘。
    在太阳快要西斜时?,终于爬上了山顶。
    一行人陆陆续续安全上了山,虽累得快瘫倒,都兴奋不已,四?下散开,歇息喝水用干粮。
    谭昭昭衣衫早已经被汗水湿透,一放松下来,顿感到全身都没了力气,手因为紧张,握缰绳太紧,此?时?火辣辣地疼。
    一屁股坐在石头上,谭昭昭拿起水囊,扬首咕咚咚惯了一气。
    张九龄看得心疼,忙倒出水囊里的水,打湿罗帕递给她,道:“昭昭擦一擦手。”
    谭昭昭伸手接过来,张九龄看到她红肿的掌心,顿时?将水囊一扔,抓过她的手,小心捧着,心痛地道:“昭昭怎地不早说,早知就不骑马了。”
    谭昭昭朝他笑,道:“有点痛,大郎别抓太紧了。”
    张九龄慌忙松开手,谭昭昭趁机收了回去,满不在乎地道:“大郎,我真没事?。没破皮,养两天就会?好。不骑马的话,我估计还在半山腰,没能爬上来。不过大郎,等到了驿馆,你?要是嫌弃里面脏,就得自己动手了。”
    张九龄哪能不知道谭昭昭故意轻松说笑,是要让他放心。
    既然她要让他放心,他就随她意,掩去心疼,陪着她说笑道:“下山之后不急着赶路,先在驿馆里好生歇上一晚,由千山眉豆他们来收拾就是。”
    谭昭昭朝他呲牙,白了他一眼,用罗帕一点点擦拭干净手,伸直腿一下下捶着。
    张九龄笑着上前,帮她一下下捏着放松。
    谭昭昭再次感受到了他的手劲,哎哟叫唤着挪开腿:“别别别,大郎你?放过我,等下我还要靠这条腿下山呢!”
    这时?千山走了过来,张九龄就悻悻住了手。
    千山目不斜视,拾起地上的水囊,重?新换了干净的水囊,连着胡饼一起送来。
    张九龄倒水清洗了手后,才?一并接过胡饼。千山施礼退下,张九龄冲她一笑,掰了块胡饼,喂到了她的嘴边。
    谭昭昭张嘴吃了,顺手要去拿胡饼。
    张九龄避开她的手,继续掰着喂她:“你?的手没擦拭干净。”
    谭昭昭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就着他的手,与他一人一口,分?食了胡饼。喝了些水,肚子饱了,精神也恢复了大半。站起身走动活动着身体,四?下张望,找地方前去入厕。
    张九龄寸步不离跟在她身后,谭昭昭急了,回头怒目而视:“别跟来!”
    张九龄怔住,略微思索之后,停下脚步,朝一旁偷笑的眉豆招手,面不改色道:“前去伺候。”
    眉豆应是上前,陪着谭昭昭去到偏僻之处。
    窸窸窣窣方便完,谭昭昭在山泉中?洗了手出来,见张九龄站在不远不近处,负手眺望着韶州府的方向。
    太阳洒在他的双肩,青衫落拓,高瘦的背影寂寥,仿佛要乘风归去,同天际的云融为一体。
    谭昭昭静静看了一会?,示意眉豆先离开,缓缓走上前。
    张九龄听到身后的动静,头也没回,手伸向背后,熟练地将她的指尖轻握住,环在腰间,道:“昭昭,你?靠着我歇一会?。”
    谭昭昭累了,就势贴在了他的背上。背不算宽厚,脸能清晰感受到他后背线条分?明的肌肉骨骼。
    温暖,安心。
    张九龄静静道:“整个岭南道,虽有广州府,被梅岭隔开的北边州郡,都太过贫瘠。”
    谭昭昭似乎感受到,他此?刻的心跳都沉缓了些。
    收回手,谭昭昭走到了他身边,与他并肩站立,望着眼前的河流山川。
    张九龄指向绵延起伏的山岭,涩然道:“昭昭,我一直心存着妄念,想要重?新开辟一条方便宽敞之道。北地能种植粮食,各种蔬果,山珍,待来往通行便利之后,北地定会?变得欣欣向荣。”
    眼前,生他养他的土地。
    下山之后,他即将远行。
    这里,依旧生活着他的家?人们,乡邻们。
    走得再远,他依然心心念念,无法放下。
    开辟大庾岭!
    原来,张九龄早就心存大志。
    谭昭昭笑起来,朝着前面喊道:“劈开这道山!”
    张九龄被她惊了跳,旋即失笑出声。
    脚力夫们跟着笑,有大胆的接话道:“郎君,劈开这道山!”
    其他人跟着一起喊:“劈开这道山!”
    山峦间,劈开这道山的声音,不断回响。
    撞在张九龄的心上,他感到心摇摇晃晃,激动得快跳出胸膛,大声回应道:“可!”
    谭昭昭笑个不停,话锋一转,喊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千万莫滚下山,我还要去长安!”
    张九龄哈哈大笑,携着她的手,道:“走,下山去,去长安!”
    下山歇了一晚,谭昭昭恢复大半力气,继续循东路前行。
    翻过了大庾岭,官道就平稳顺畅了起来,谭昭昭有时?坐车,车坐得累了,便出来骑马。
    虽然累,倒也惬意。
    一路行去,天气愈发冷。这天到了吉州境内,天下起了小雨,寒冷刺骨。
    下雨路滑,张九龄决定在镇上寻一间客栈,待天晴之后再继续前行。
    镇上就一间客栈,他们一行进去时?,里面已经有两个身穿差役官服模样的人坐在厅堂里,在他们身边,立着一个中?年男子。
    男子衣衫褴褛,看上去疲惫不堪,却难掩器宇轩昂,一看就非常人。
    谭昭昭好奇打量,差役在说着什么,她一时?没能听清,只听到“张说”两字,瞬时?看向了张九龄。
    张九龄也在打量着他们,迎着谭昭昭的目光,微愣之后,不动声色点了点头。
    谭昭昭便能确定了。
    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说,一代文?相,官宦生涯几经起伏,曾经被流放岭南钦州。
    没曾想,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他!
    第二十七章
    在大唐想要出仕, 一是看出身?,二是读书科举,三是靠官员举荐。
    李白无法考科举, 写给韩荆州的《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就是他的投名状, 本意是为了出仕为官。
    科举之前,读书人各显神通, 让官员看到自己的才名,上门?拜访, 投递文章诗词。
    考中?科举之后?, 也不一定?能做官, 或者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官吏。
    做官之后?想要升职, 主要靠人提携, 也是举荐。
    大唐人才济济,像是李白杜甫等诗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者, 不知凡几。
    张九龄算是做到了大唐诗人中?最高品级官员, 官至宰相, 被封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而张说, 曾对张九龄有举荐提携之功,对他十分看中?,并主动?称他们都姓张, 论谱叙辈。
    谭昭昭很是纳闷,张九龄官途并非一帆风顺, 考中?进士之后?,苦于没背景关?系,坐了许多年冷板凳。
    张说本身?也宦海几经沉浮,对他的提携,应当是很多年以后?了。
    谭昭昭纠结了片刻,就很快放下了。
    聪明人不知凡几,她并不敢仗着知晓些历史大致走向?,就认为运筹帷幄,势在必得。
    这一世兴许是平行时空,说不定?,张九龄的运道就变了呢?
    且以张九龄的聪明,能从偏僻地方毫无根基的穷小子,走上宰相之位,名流千古,他的本事,无需谭昭昭操心。
    离开大堂回到客舍,伙计送进了热水,眉豆忙着收拾干净,两人坐下来歇息。
    谭昭昭取了一些香出来,放进熏笼中?。青木香气渐渐升腾,闻着熟悉的香暖气息,驱散了赶路的疲惫。
    张九龄一直若有所思?,先前见到谭昭昭的惊讶,他也感到疑惑不已,没曾想她居然知道张说。
    后?来,想到他书房有收藏张说的文集,兴许是在晾晒卷轴的时候,她看到过,便未再多想。
    “昭昭,过来坐。”张九龄伸手?拉过谭昭昭坐在身?边,顺手?将熏笼摆得近了些。
    谭昭昭手?搭在熏笼上取暖,张九龄干脆将她的双手?握在了掌心中?,捂在胸前。
    张九龄低低地道:“昭昭,你先前见到的,便是张舍人。朝廷离得远,我不知发?生?了何事,端看其情形,他应当是被流放至岭南。”
    官不易做,一个不察得罪了权贵,或者让陛下不喜,贬谪还算轻。流放就惨了。
    大唐流放,三千里起,妻妾一并随着流放。且北地的官员,必须流放到南边,南边的官员,则流放到北方。
    岭南向?来是流放之处,张说是冀州人,照着规矩会流放岭南。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